《问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鼎天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足够耐心。

郑行等人正在商议如何好好的勒索姜志德一番,忽见一名郑家武士喜滋滋的持了姜志德的长枪来到郑裕、赵平二人面前,恭敬的呈给了郑裕,郑裕对此一窍不通,摇了摇手,示意那名武士递给赵平。

郑行等人不由大感好奇。反正他们所缺的也只是粮草等物,索性也不讨论了,眼巴巴的看着赵平手中的长枪。

看到他们紧紧的盯着自己手中的长枪,赵平也不说话,随手便将长枪递给了郑行,郑行等人都是醉心武艺之人,特别是郑行,简直就是一名武痴,对于兵刃的鉴赏能力自然极高,看着手中的长枪,郑行不由暗暗赞赏。

此枪柄长约一丈二尺左右,枪劈长约一尺,乃是常见的柳叶形,中间起脊,竟还留有血槽,刃端极为锋利,寒光闪闪,一看便是精钢百炼而成。枪杆一握粗细,亮银打造,郑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约有三十多斤重,端的是一柄杀人利器!真不明白姜志德这般草包如何能用得了这么重的长枪。

军中所用的长枪,枪杆多是木制,柘木最好!但由于柘木贵重,甚是难得,因此多用枣木,因枣木的韧度和硬度都不错,三七开。

而铁枪、亮银枪等由金属制成的长枪虽然坚不可摧,却因为过于沉重,因而在军中不大普及。特别是亮银枪,只有高级将领且武艺高强之辈才有资格使用。无他,一来锻造成本过高,极为难得,二来太过沉重,一般都要达到三四十斤的重量。

不过由于亮银枪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因此一些武艺高强的将领每每能用它借力打力,演化出诸多妙用,从而形成了一门全新的枪法,是谓“内家枪法”,又名“内家十三枪”,相传由开国名将赵云所传。

内家枪法追求的是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统一,是力量与技巧结合的巅峰之作,除非是那些武学天才,一般人根本练不到家,因此在军中并不普及。真正的内家枪法由武艺高强的将军使出,端的是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泼水不进。大将用之马踏连营,冲阵杀敌,无往而不利!

当然亮银枪也可用由韧木枪柄制成的长枪代替,只是韧木枪柄制作也是不易,上好的韧木起码要十年以上的,在桐油中反复浸泡,使它更为坚韧,然后用上好的丝线或皮革、藤皮等物密缠,刷漆,再缠,再刷漆,如此反复三至五遍,一杆上好的枪柄便完成了!

使用这种枪柄的长枪虽然硬度逊于铁枪、亮银枪,重量上却轻了很多,就韧度来说也与亮银枪不相上下,只是容易损坏,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会使它过早的损坏。

欣赏了一番后,郑行摇摇头,又将手中的长枪还给了赵平,口中说道:“还是兄长自用吧,小弟的武艺走的是刚猛的路子,而且已经有了趁手的长枪,这杆枪好是好,却有些不趁手。”

赵平接过长枪,转手递给了郑锐,说道:“我观锐哥的武艺倒是走精巧、细腻一路,那便送给锐哥了。”

郑锐倒是不客气,看来是极为喜欢这杆长枪,这种长枪在军中极为少见,造价昂贵、制作不易是原因之一,再者这种长枪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是极高,除非是顶尖的高手,在一般的人手中别说发挥他应有的威力,就是使用者本身的武艺不打折扣就算万幸了。

郑锐的武艺虽然不错,但也达不到能够使好这杆长枪的程度,只不过打心眼里喜欢这支长枪罢了,用不了也可以当作收藏品不是?

一行人走的虽慢,但慢慢的莘县城也已在望了。莘县不是大城,战略位置也不太重要,因此城墙仅有两丈高,护城河也不算宽阔,由于经年失修,看起来有些残破。

由于城里的士兵几乎全被姜志德拉出去与赵平一行人开战,被尽数俘虏,况且有人质在手,因此赵平一行人很是放心的进了城。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虽然战火一时半会还燃不到莘县这个小城,但莘县的人民却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诺大的长街行人寥寥,沿街的店铺十有八九已是关门大吉,伴着街角被秋风吹起的枯叶,端的是萧条悲凉。

这倒是方便了赵平一行人,没人知道姜城守大败亏输,被人生擒活捉,倒是为赵平的行踪起到了一些掩藏的作用。

须知他们这一行的来历、行踪早已不是秘密,郑家这上百万两黄金的诱惑没有几个人能够抗拒,特别是对各方诸侯来说,有了这些钱就等于为自己在争霸天下的道路上多挣得了几分胜算!

须知战争中最重要的便是钱粮和兵马。

姜志德或许也只是丁绍用来试探的棋子而已,只是丁绍直到现在才开始动手却有些出乎赵平的意料了。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便是丁绍先前一直在部署、调整兵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因为没有了来自鲜卑的威胁的王信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趁机吞并冀州是可能的。因此丁绍大部分的精力被王信牵扯,不可能分出太多的兵力对付赵平这区区几百人。

如今姜志德在自己这一方手中,利用他或许会有不小的收获。赵平在心中计议已定,便开始着手安排。谋定后动,是赵平一贯的宗旨。在目前这样一个艰难困顿的局面之下,显然更加有必要。

却说一路上郑行与郑锐等人计议已定,只要是莘县城内有的,不管是军械还是军粮,尽数搬走,一点也不给姜志德留下,反正他们现在要车有车,要马有马,虽然人手不足,却道是有备无患。路还很长,而且艰险异常,也算是早做准备。

新任不久的莘县县令姜志德苦着一张脸,心里更是苦涩、后悔,若是自己当时听从手下的劝阻,直接挥军杀去,那么现在便是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了!姜志德在心中为自己的失策暗暗恼恨,更为自己城中那本就不多的粮草、军械心疼,这可如何是好啊!不说自己手下这两千多号人,就是自己也没了出路。

丁绍虽然不会杀他,但自己好不容易通过女儿求来的这个官职却是到头了,不仅如此,自己的仕途这次也真是走到头了,往后的自己运气好还可以做个富家翁,丁绍这个便宜女婿若是不念旧情的话,自己就只能做个田舍翁了。

在患得患失、心情沉重中长吁短叹的姜志德忽然想起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真是太有道理了!

第六十四章 情思

郑行却没功夫理会姜志德在那里顿悟人生哲理,得了赵平吩咐的郑行毫不客气的将姜志德一把抓过,恶狠狠的问道:“兀这厮,想不想活?”姜志德乍闻此言脸色顿时被吓得苍白如纸,冷汗如水,霎时间便汗透重衣。

好容易才鼓起仅有的一点勇气,结结巴巴的说道:“当……当……然……想……想……活!请……请……”正想接着往下说“请将军开恩,饶小人一命”却被郑行粗鲁的打断,“你既想活,便乖乖地听话!否则,嘿嘿……”

姜志德被郑行这一声冷笑吓得差点失禁,若不是被郑行抓着,早已如烂泥般软倒在地了,张大了嘴,却是说不出话来,只得拼命点头,生怕应得慢了,脑袋便要立时不保。

看他一副脓包样,郑行厌恶的皱了皱眉头,恨不得用老大的耳刮子扇他个痛快,想起赵平的吩咐却只有强行忍住,恶声恶气的说道:“听好了,少时待你家大爷我收拾好东西,你便带着你手下的士兵乖乖的跟着我们,若是动什么歪心思,小心你的狗头!”

郑行说完也不管姜志德答不答应,一把将他扔在地上,对负责看守的武士施了个眼色,便即离去。

莘县虽是小城,钱粮倒也颇为丰足,被施义等人一番搜刮下来,足有一千余石粮食,弓弩箭矢等军械倒是不多,不过也聊胜于无了。有了两千多名劳力后,搬运的速度大为提高,仅用了两个多时辰,莘县的府库便被收拾一空。

眼下已经是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的黄昏时分了,赵平与郑裕等人稍作商议,便决定在莘县休息一夜,第二天再上路。莘县虽是小城,姜志德的居所却是富丽堂皇,占地极广,将姜志德与他的几名侍妾和十几个家丁看管起来之后,偌大的一所宅院完全成了赵平一行人的临时居所。

虽然白日间的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告结束,加之战后赵平对于消息的封锁很是严密,对于能够传出消息的渠道都做了严密的戒备。

但赵平仍是不敢大意,尽管有城池的保护,但仅靠手中的区区几百人根本无法防守整座城池,届时被人自城外一围,立时成了瓮中捉鳖之势。因此赵平干脆放弃了对城墙的防守,仅仅派出侦骑,侦察敌军的行动,万一有来袭之敌便速速报告。

当晚,郑裕、郑行、郑锐等人被赵平招呼到自己的房间中,郑若兮却也是不请自来,和哥哥一起来到了赵平房中。

由于长途跋涉的缘故,郑若兮清减了许多,却不失丽色,反而更增添了一股楚楚动人的美态,只是神情有些抑郁,目含幽怨的看着赵平。

在场的诸人除了郑行有些懵懂之外,都明白她的心思。赵平是刻意疏远,而郑裕却是有心无力,郑锐更是没有说话的份。

若说人的感情真是奇妙的紧,郑若兮只是由堂姐的信中才知道了赵平其人其事,却素未谋面,可能是赵平的光彩太过耀目,因此郑若兮的一颗芳心竟是不知不觉的系在了赵平身上。

机缘巧合之下,心目中的英雄竟与自己的兄长、弟弟相交莫逆,更巧的是与自己一路同行。正当郑若兮欣喜之时,却乍闻使君有妇,郑若兮于是告诫自己,放弃这种莫名其妙的钟情,可是一路行来,正直、忠义、随和、临危不乱、智计过人、武艺高强的赵平却无时无刻不在打动自己。

“做妾便做妾吧!自己一个商人之女,若是嫁入他那等世家,本就只能做妾。只要他心里有我便好!”郑若兮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终于做出了这个决定。因此便有意无意的向赵平表达着她的爱慕之情,只是赵平却似毫不知情。

这让郑若兮很是无奈。赵平当然并非不知,只是赵平已经有了家室,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行那等亏心之事?再加上自己与郑家当下的关系,赵平更是不能授人以柄。

虽然对于郑若兮的到来有些意外,赵平还是神色如常的将众人延请入座,待众人做好之后更不罗嗦,直奔主题:“将诸位请来,实是有要事相商。”

四周仍然笼罩在黑暗之中,只有东方的天际隐隐的泛着蓝黑的光晕,那是黑夜将尽,黎明即将到来的标志。

相传太阳每天是由他的母亲羲和带领着从东方的旸谷出发,六个时辰后落入西方的禺谷,如此便是一天。若传说是真的,那么现在的太阳恐怕已经开始上路了。

郑裕看了看天色,几颗倔强的星星仍然闪闪的挂在犹如黑缎的天空中,此时东方的蓝黑色越来越淡,被逐渐透出的一丝亮光染成了淡蓝色。

“由此地至魏郡的数百里路,将是我等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郑裕耳中不由响起赵平昨夜的话来,想起赵平当时神色凝重的样子,郑裕心中不由得一紧!

是啊,丁绍怎么可能放过眼前的这么大一笔财富?赵平说的不错,由莘县至魏郡沿途多山,路途极为崎岖,己方的行程本就极慢,日行不过二三十里左右,如此一来,速度又将降低。一路上有太多的机会留给丁绍。

“而丁绍若是动手,须得赶在我等到达魏郡之前。否则若让我等过了魏郡,盘踞魏郡黎阳一带的袁七必定会牵扯丁绍大部兵力,我等反倒可以因势利导,从中取事。因此,前路十分之艰险!我等不能不防啊!”

面对如此艰难的危境,郑氏兄弟等人心中都没底,只能将一切希望寄托在赵平身上,虽然明知这样下去,郑氏一家欠赵平的将越来越多,足以多到郑氏一家无法承受,却也只能如此继续下去。

“所幸仓舒为人坦荡,非是那种挟恩图报之人。”郑裕心中暗道,只不过越是如此,郑裕心中便越是感到所欠赵平良多。“若仓舒不是如此任侠重义,或者可以用其他方法报答,可惜……”想到此处,郑裕不由心中暗骂自己,“怎可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如何对得起仓舒之高义?”

在郑裕满腹的心事中,天色已经大亮,一行人默默的前行,只有被赵平派出充当斥候侦察四下情况的武士们急促的马蹄声阵阵响起,向赵平报告着一路上的情况。

第六十五章 军情

转眼已是午时时分,虽然有自姜志德以下的两千多莘县士兵充当苦力,但前行的速度并未提高多少,将近四个时辰的前进,不过走了十二三里。

郑裕虽然对这个速度不甚满意,但却毫无办法,毕竟他们这一行人的“行李”太多了!

赵平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轻松样子,在他的脸上找不出哪怕是一丝焦虑的神色,仿佛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的恬淡。不仅是郑裕,这支队伍里的任何一人都对赵平的养性功夫佩服的五体投地。

“进退失据,临事慌乱,乃是大忌!”郑裕不由得又想起赵平昨晚的一番话来,“随时保持沉着、冷静的平常心,才能从千头万绪中做出最稳妥、准确的处理,才能少失误,须知任何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而人在慌乱失据中最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失误。”

郑裕细细的品味着这番金玉良言,心中大为叹服,很难相信赵平仅仅是一个年未及弱冠的少年,真不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凡的人才!郑裕总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优秀了,但与赵平一比,却是差得太多了。

其实也是郑裕过于自谦了,须知术业有专攻,赵平出生于武将世家,家中对他的培养也是以兵法、武艺为主,而郑裕虽然也因自己老师的原因在兵法大家前太尉张维门下学习过,但这并不是他专攻的方向,他注重的是经济治世之道,二人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也就没有了可比性。

在目前的情况下,郑裕平时所学根本毫无用武之地,而赵平却是如鱼得水,因此郑裕才感到自己平日所学毫无用处,自然也就有些自怨自艾了。

草草的休息了一番后,一行人继续赶路,对于可能遇到的危险,众人自是不敢大意放松,一路小心翼翼的戒备着前后可能出现的敌军。

在充当斥候的郑家武士的不停往来中,已经到了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