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密议

  长安太子府。
  自从上一次李世民那近乎脑袋秀逗的出招,李建成就一直等着自己这位二弟的第二波攻势。
  但是李世民那里全无动向,告密之事,好像完全与他无关,从未提起也从未在乎,依旧一如以往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不时的在李渊面前找找存在感,给他这个太子大哥上上眼药,在一些关键的位子上安插几个心腹。
  李世民虽不是太子,但是他的权势细说起来更在太子之上。
  李建成的头衔就一个太子,而李世民的头衔是天策上将、太尉、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秦王。
  太子的主要权势在于政务,尤其是天下大定之后,李渊好玩乐的性子使然,令李建成处理绝大部分的政务,没有监国之名,却有监国之实。但是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的在李建成的领域上掺和一脚,掠夺李建成的政治资本。
  因为唐朝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由西汉起经过长期发展,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其中尚书省的地位最高而且是六部之首,掌管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的吏部;掌管财政、国库的户部;掌管贡举、祭祀、典礼的礼部;掌管军事的兵部;掌管司法、审计事务以及负责工程建设的刑部与工部都归尚书省管,而尚书省的老大正是尚书令李世民。
  尚书令是中央官僚之首。行政系列的最高职位。当然,前期李世民在外征讨,也没有空闲去履行这个职位的义务。尚书省实际总管事务的是李渊最信赖的兄弟裴寂。
  统一战争逐渐结束,尤其是在虎牢之战以后,李世民的军功声望已经到了巅峰,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李渊更是不愿意头疼这个问题,不到关键的时候,绝不动用李世民这张军事王牌。也就将李世民留在了长安。
  身在长安的李世民既然有尚书令这个头衔,六部都归他管,他要插手政务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李世民拥有着比李建成这个太子更加有效插手大唐政务的权力。
  但是李建成想要插手李世民的军务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借口,是以在实权上并非太子的李世民反而要胜过李建成一筹。
  看上去李世民的实力胜于李建成,其实并不然。
  李渊是李建成最坚强的后盾,只要有李渊在。李世民手中的砝码权势再多再大也是无用。
  李建成自是明白这点。自私藏兵马事发以后,更近一步的当个孝顺儿子,处理国事来更加敬业认真。
  李渊见此由衷高兴,对于李建成的态度一如以往,放下了那点点的成见。与此同时他与李元吉也频频接触,关系更近了一步,正式达成了对抗李世民的政治联盟,展开了新一轮的谋划。
  “二哥太不像话了!”李元吉怒气冲冲的找了个位子坐下。对着自己的大哥抱怨着,眼中闪过愤慨的怒焰。对于李世民这个二哥。天性凉薄的他非但没有任何的好感,反而充满了嫉恨,从小到大就是如此。
  李元吉自小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喜欢他,将幼小的他丢在家里不闻不问,反而处处将老二李世民带在身旁。作为一个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见自己的二哥如此受宠,心里如何能够平衡?长大以后,李元吉被李渊丢给了李世民,发挥他骁勇的长处。李世民用兵如神,用将也得心应手。李元吉就算无用兵之才,李世民还是照顾他这位四弟给了他发挥的机会,获得了不菲的战功。
  对于这点,李元吉是完全无视的,他自以为自己能力超绝,取得战功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知李世民知人善任,麾下向来不缺强兵悍将,若非他特别关照,就凭李元吉的智略,统兵作战那里轮得到他。
  李元吉这里非但没有任何感激反而因为李世民治军严谨,丝毫不讲情面,数次因他犯错让他难堪而深恨之。
  这仇上加仇,在李元吉的眼里,李世民等同一个仇人,压根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他将高士廉任命为雍州治中,谁不知道高士廉是他的人,分明就没将大哥看在眼里。”
  治中是全称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这州郡的佐官本不因入李建成、李元吉法眼,但事实上这要看什么样的州郡。雍州治中,看似一个小官,其实不然。
  别处地方州郡的治中根本不在李建成、李元吉这类太子齐王的眼中,但是雍州治中就不一样。
  大唐的国都长安便在雍州境内,雍州这个州郡自是水涨船高,地位极高,权力极大。
  所以自唐一代,雍州牧都是由最亲近的皇子当任,而皇子向来都不处理州郡之事,州郡的大小事情分别由别驾、治中来处理。
  雍州别驾是贵为宰相的萧瑀,雍州治中则是新晋的高士廉……秦王妃长孙氏的亲舅舅。
  李世民直接通过李渊让自己的娘舅当任雍州治中,用意十分明显,加深对雍州的控制。这控制住了雍州,等于控制了国都长安。
  李建成道:“莫要气了,二弟他身为雍州牧,安排自己人当任治中,我们又能如何?”他说的随意,可心中充满了忌惮。
  有如此强悍权重的弟弟,身为太子的他纵然一样的天资超群,依然感觉脊背发凉,忌惮甚深。不过他的城府胜过李元吉千百倍,自然没有表露出来。
  “大哥,我这是为你考虑!”李元吉急切道:“你这样下去处处被动太吃亏了,我们就应该先发制人。实在不行,由我来动手,杀了二哥,保大哥太子安稳。”
  “不可鲁莽!”李建成脸沉了下来,此事由魏征来说,那是深思熟虑,话出李元吉的口,那就是鲁莽外加瞎扯淡。
  李元吉见李建成发火,郁闷的坐在一旁,不再说话。
  李建成有些头疼的叹道:“你对大哥的心,大哥明白。大哥亦不是不想还手反击,只是你二哥不是等闲之辈。没有十足的把握贸然出手,只会先一步露出破绽,让对方抓的把柄,反而误事。别看二弟步步紧逼,但就如你我私募护卫一样,都在父皇的底限之内,告到父皇那里。至多也就是训斥一顿,伤不了分毫。他是在逼我动手,你大哥并非蠢人岂会中他的算计?你也别看我处处受制,实际上是你二哥坐不住的表现。我是太子,越拖下去对我越有利,所以他才会处处逼近。他不可能跟我耗下去,也不可能耗得过我。他终究会先一步动手,先一步露出破绽,先一步让世人知道他的野心,让父皇对他不满。他先动手,他就输啦!”
  李建成早已将当前的大局看透了,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他能挡住李世民的攻势。
  李元吉道:“大哥既然自有打算,四弟也只有支持了。不过我觉得二哥在长安雍州这一代的势力实在太大,小弟是怕二哥突然丧心病狂起来,对大哥不利。”
  “你说的不无道理!”李建成沉吟道:“不过也不必太过顾虑,我东宫太子府的护卫加上你齐王的护卫,还有两千长林兵,整个皇宫,我们两人的兵力唯有父皇手中的元从禁军可以相比。二弟的那些玄甲军固然骁勇,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当然如果能够避开雍州,那便跟好了。”
  他若有所思的看着李元吉。
  李元吉大笑道:“我的想法跟大哥一样,这叫英雄所见略同。雍州部分是二姐打下来的,部分是二哥打下来的,在这里我们先天性的不足。我还是那个意思,迁都,将国都迁离长安,选择一个二哥控制不了的地方,对于大哥大有利处。”
  李建成疑问道:“你是说南阳襄邓一代?”
  李元吉细声道:“便是如此,以地形地势而言长安、洛阳确实可为国都,但二哥在长安势力可怖,洛阳更是他的据点,除去此二选择。南阳襄邓一代既居地形险要又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地域宽阔,进可攻退可守的首善之地,而且完全处于二哥的势力之外,在我的辖区之内。有我李元吉在,保管二哥动不了大哥一根毫发。”
  李建成沉吟了片刻,在此之前李元吉也提议迁都事宜,只是当初让他否决了。南阳襄邓一代繁华不假,但真将国都建立在那个地方,绝对比不上长安洛阳。作为千年古都,长安洛阳还是有存在的道理价值的。
  李建成岂会没有这点远见,为了大唐的利益当时他回绝了。
  但这一次,他却犹豫了,半响道:“这样吧,你跟父皇提提,若父皇意动,大哥在与你一起争取迁都襄邓南阳。”
  为了巩固自己的位子,这一次他做出了危害大唐的决定。
  李元吉大喜过望,笑道:“就这么定了,大哥放心,南阳虽然跟洛阳一线之隔,但是方城门户是由我亲信把守。只要以巩固国都为理由,重拾方城防线,何惧二哥。”
  他完全不知他的心腹已经让罗士信、平阳给拿下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百斤战弓

  伏牛山上,罗士信、平阳、武豹、王虎、侯杰加上平阳的几个门客一起,再次上了伏牛山。
  照着日前得来的地图,展开了寻宝之旅。
  这说是寻宝,不如说是游玩更加适合。
  他们所去的玉皇顶,乃是伏牛山的三大主峰之一,海拔极高,气势雄伟。相传玉皇大帝张百忍升天之后,曾来过伏牛山顶眺望南阳,玉皇顶也因此得名,山顶还有玉皇大帝的庙宇,算得上是景观之一。
  一路上一行人顺着道路而上说说笑笑的,一点也没有寻宝的气氛,不过话题不离宝藏的内容。
  尤其是罗士信兴致极高,再三肯定一定有着极为丰富的财富宝藏。
  余者古怪好奇,不解其意。
  比起宝藏,平阳更多是为了游玩来的。这回到长安,两人身份各异,她更加珍惜如今相处的时间,才不在乎什么宝藏不宝藏的。只是见罗士信那么感兴趣,奇道:“是不是你知道什么?”
  “哪有!”罗士信诡异笑道:“只是觉得杨素权倾朝野富甲天下,藏下一笔财富谁又知道呢。”他其实想到了后世黄易小说里的杨公宝库。
  杨素在短暂的隋朝确实是一个值得说道的人物,在当时他名望地位两者都到达极限。面对他为大隋朝立下的不朽功绩,杨坚、杨广两位皇帝动不动就是十万赏数十万赏的。他的屋舍跟皇宫一样华丽,他几千家奴。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一个个都文采飞扬,能够吟诗作对写文章。江南的文士。到了杨素的府邸只配跟家奴一起舞文弄墨。
  论及显贵,南北朝隋唐以来,无人可与杨素相比。也因如此,黄易大神以他为由在小说中编出了杨公宝库这个传奇宝藏。
  罗士信也因此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暗杀营是杨素留下来最后的东西,恰恰出了一份类似于宝藏的地图,难保不是传说中的杨公宝库。就算不如黄易大大夸的那样。得了就能得天下,挥霍十辈子也应该不是问题。
  罗士信自从当上大唐大将军之后,他的俸禄打仗的来的赏赐加上封地收上来的税钱已经能够他挥霍了。对于钱物没有了什么观念。但是谁会嫌弃钱多呢,送上门的财富,不要那就是傻子了。
  古代类似于伏牛山这种大山,大多都是原始森林。有着原生态的美。固然比较难行。可一行人谁没有一身的功底,小径山道的行走跳跃,根本不是问题。反而能够不时的停下来,在瀑布下怪石上休息吃野味,别有趣味。
  一路上遇到的鸟兽不少,大型野兽却未遇见。毕竟比较起来野兽怕人也更多一些,除非在特地的环境下,虎熊之类的猛兽遇到人类也是绕着走的。
  昨天遇到攻击性那么强的巨熊。是例外中的例外。不是因为那个暗杀营的人倒霉的激怒了它,就是那巨熊饿了。
  “往这里!”
  罗士信照着地图。单先带着路,弯曲的山路歪歪斜斜,周遍皆是奇树怪石,走着走着面前突然没有了去路,高达六七丈的自立悬崖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悬崖笔直而立,几乎没有什么落脚之处。
  “死路,不可能吧!”罗士信认真的看着手上的地图,地图话的非常详细,不可能走错。
  “会不会在上面?”平阳凑近看了看地图,指了指山崖顶上。
  “能爬上去吗?”罗士信看向了侯杰。
  侯杰瞧了瞧山崖上的落脚点道:“有点难度,但应该没问题。”说着已经开始做攀爬所需的准备了。
  “小心些!”罗士信嘱咐一声。
  但见侯杰如猿猴一般在几乎没有落脚点的石壁上,倚靠点点凹凸敏捷的向上攀岩,也只能感慨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暗杀营下的悬崖比面前的还要陡峭难爬,但是那是侯杰已经在关键处挖好了小孔,没有那种难爬的感觉。
  现在亲眼见到侯杰的神技,罗士信知道自己真的是捡到宝了,侯杰比他想象中的更加有能耐。
  不只是罗士信,在场的平阳、武豹、王虎以及一干门客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叹服,皆在想这窜天猴果然名不虚传。
  侯杰攀爬到一半,前面已无任何落脚点,但见他长臂一展,足下一蹬,整个身子如猴子一般凌空跃起斜上上升了近乎两米之距,左手抓着一个小小的凸起石尖,整个人一个手吊着。
  罗士信几乎要准备伸手去救了,哪知侯杰脚下一点,又开始向上攀爬起来,几经周转上了悬崖。
  “没有走错,就是这里。”
  爬上山崖的侯杰高呼了一声,紧接着粗麻绳捆绑起来的长梯从天而降。
  罗士信顺着长梯爬了上去,远远便见正前方的小径深处有一个类似庙宇的大房子,他的正前方一步开外的地方有一个树桩,绳梯就捆绑在树桩上。
  平阳、武豹、王虎等人相继上了来。
  “这里别有洞天啊!”平阳左右眺望,四周都是高大的林木,却有一条精心修葺的小路,直通深处。
  “看看去!”罗士信艺高胆大走在了最前头。
  来到近处,当见庙宇上清晰的刻着“杨公祠”三个大字。
  “原来是个祠堂!”罗士信大感晦气,但想着既然来了,那就看看吧,大步走进了祠堂大院,里头的大门竟然是开着的,没走几步突然顿住了脚步,神色变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