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到薛永急匆匆的找上了门来。
  乔公山、尔朱焕作为东宫左率卫亲一府,固然是太子李建成的左右亲随大将。但这凤凰谷也不是他们随随便便就进得来的。哪怕他们所言事情再重也需罗士信点头。
  平阳见罗士信公事来了,善解人意的先一步离去。
  罗士信象征性的追问了几句。
  薛永便道:“来的是太子府的人,他们说有万分紧急,关乎陛下安危的事情需要求见陛下。具体什么事情,他们没有说,属下怕耽误了事情,便来找大人看看应该如何是好。”
  “恩!”罗士信加快了脚步,他投身秦王党一事并未与薛永、莫虎儿他们说起。并非是不信任他们,只是事情实在重大,在没有合适的机会下,不好开这个口。
  来到凤凰谷外,远远便见两个陌生在被兵卒挡在了山外,正焦急的在谷外走来走去。
  “大将军来了!”
  其中一人精神一振,叫道:“大将军,大将军!”
  罗士信在长安几乎无人不识,无人不晓。
  罗士信并不认得乔公山、尔朱焕,但他们却认出了罗士信。
  两人并不知道罗士信是秦王党,只是依照吩咐,对着罗士信一阵附耳低语。
  然后罗士信神色大变的领着二人进了凤凰谷。
  很快正在与裴寂、封德彝喝酒行酒令的李渊得到了李建成意图弑君谋反的消息。
  晴天霹雳!!!(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


第二百六十三章 环环相扣

  “啪!”
  酒水四溅之余,乔公山应声而倒。
  额角鲜血涌出,青铜酒盅反弹上半空之中。随即“当”掉落在地,杯脚处竟然断了。
  可见这一下,用力有多大。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李渊气得拍案而起,忽视依旧难减心中怒火,抓着酒壶又丢了过去。
  这一下是了准头,砸在了乔公山倒在地下的身体上。
  李渊自幼丧父,一个人滚爬长大,知道没有父爱的痛苦,又因起义一事,害死了儿子孙子。出于各种情怀,对于子女有着非一般的感情,对他们信任宠爱甚至于放纵。
  但是面前这两个人竟然说他最放心的大儿子,当朝太子,竟然要在监国的时候谋反。
  这让李渊如何能信,如何敢信!
  什么语言都难以表达他此刻心中的愤怒,好似一头发疯了的狮子,高吼咆哮着。
  乔公山连滚带爬的爬起,“千真万确!陛下东宫太子早已与庆州杨都督勾搭谋反,他们确确实实准备夜袭仁智宫御驾……陛下明察啊!”到了这个地步,乔公山知道现在想要活命,只有把戏演下去,演的越像越好。
  他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头呼喊。
  木板铺成的地面,让他用脑袋砸的“咚咚”直响,敲着敲着竟然将自己敲晕了过去,倒在了地上。
  尔朱焕不如乔公山擅于言辞,话都说乔公山带说的。
  现在乔公山晕了。他也不知应该说什么,将心一横,吼了一声:“望陛下明察!”效仿着乔公山。跟着磕了起来。
  李渊心中实是恨不得要将面前两人千刀万剐,但是心底另一个声音却告诉他不能鲁莽行事。他终究是皇帝,一个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谋反。
  “陛下息怒!”裴寂沉着脸,大步走了出来,现在正是轮到他表现的时候,“此事不论真假都是极为严重之事,应当彻查到底。”
  李渊强压着心头怒火。坐了下来,依旧以吃人的目光盯着尔朱焕,但语气却缓和了许多。问道:“你说,你如何得知太子谋……谋反的?”
  尔朱焕抬起了头,一抹血迹从他的额头流了下来,颤声到:“回陛下。小的……小的也知道的不多。是乔公山校尉与太子麾下的舍人徐师谟喝酒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的。乔校尉与徐师谟交好,前段时间,他见徐师谟神态严肃,心事很重,以为他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拉着他一起喝酒,要安慰他。这酒喝高了,徐师谟自己激动的说了起来,说他即将成为从龙之臣。将会名垂青史,说太子在庆州私募了数千死士。准备夜袭凤凰谷。校尉当时都吓傻了,不敢泄露半句。我与他奉命给杨都督送兵器盔甲,一路到了庆州边境,乔校尉忍不住将事情与我说来。”
  尔朱焕头都不敢抬一下,继续道:“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也傻了,造反可是诛九族的罪。我,我上有老,下有小的,给我吃一百个豹子胆也不敢行这逆天的大事啊。我们一合计,也就直奔这里来了。小的所说的句句属实,明察,陛下明察。”
  静!
  李渊没有说话。
  裴寂也没有说话。
  封德彝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开过口。
  罗士信自当亦是如此。
  李渊很想从尔朱焕所述的事情中找出一点问题,以证明他在说谎。
  但是没有!
  如果尔朱焕说李建成找他们商议或者知道整个事件的详情,又或者是在某个地方无意听到,他有办法抽丝剥茧的找出其中不实的地方。
  毕竟这种大事,就凭尔朱焕、乔公山是没有资格知道的,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找个地方商讨。
  对于这种问题,要辨真伪,从何处听来的最为关键。
  但是这醉酒吐真言,那就有不好辨别了。
  李渊凝神沉思,反复想着尔朱焕的说词,想到“太子在庆州私募了数千死士”这一句话,突然脑海中浮现年前发生的一件他认为极小的事情:有人密告李建成募集私兵,图谋不轨。
  霍然站起!
  看中竟是不可思议,还有这深深的悲痛。
  这一刻他虽然没有全信,却已经信了六成。
  罗士信看着李渊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知道他想到那件事情。
  这就是李世民真正的高明之处。
  伏笔在大半年前已经埋下了。
  李世民不可能出昏招,当初的昏招为了就是今日的成果。
  半年前有人拿出真凭实据来告李建成图谋不轨,李渊没有相信。他认为没有人证,一切都是假的。反而纵容李建成私自招募的长林兵。半年后,又有人告李建成意图造反,这一次是人证物证俱在:尔朱焕、乔公山是人证,一路押送的兵器、铠甲是物证。试问如果不意图造反,有什么理由额外募集私兵额外需求兵器盔甲?
  就算没有真凭实据,也有三人成虎一说,更何况事实俱在,连续发生两起,就算李渊在怎么信任李建成,这心中也忍不住开始犯疑乎了。
  这更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李世民针对李建成的诬告,事情是假的,但是事实是真的。
  李建成若不在东宫招募突厥骑兵,不在皇宫私募长林兵,不在庆州募集私兵,不给庆州运送铠甲,不做这一切一切不是谋反,却意味谋反的事情,李世民抓不到他的把柄。
  现在李世民对李建成的指控,除了谋反,其他都是真的,便是李渊想证明儿子没有反自己都做不到。便是裴寂与李建成交好,想帮他说话也做不到。
  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句,右骁卫将军薛永有紧急事情求见大将军。
  李渊正为李建成的事情伤神,让人如此打断,眉头忍不住的挑了挑,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罗士信没有说话,只是告罪的作揖,退了下去。
  这出去还有一眨眼的功夫,罗士信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外边有一书生,说要有急事求见陛下,事情关乎陛下的安危。”罗士信表情严肃。
  李渊心中一动,将两者事情联系在了一起,见罗士信在此地,也不担心安危,下令道:“去,让人将那个书生请来。”
  罗士信出去吩咐等候消息的薛勇将人带来。
  凤凰谷谷口与仁智宫有点距离。
  仁智殿的气氛沉寂。
  李渊也不知说些什么,先下令将李世民、平阳一并请来,将当前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怎么可能!大哥身为太子,怎么可能谋反?”平阳激动的跳了起来,双目恶狠狠的瞧着告状的尔朱焕、乔公山。
  李世民亦道:“儿臣也不相信大哥会谋反,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李渊见儿子女儿都这么说,心中大感宽慰,叹道:“具体情况,父皇也不是很清楚……”他还待要说,外边传来了杜凤求见的消息。
  李渊闭口不谈,让人将人请进来。
  杜凤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书生,一身干爽的儒士服,带着诸葛巾,若是手上加上一把羽扇,十足的一副诸葛粉的打扮。带诸葛巾早已不流行了,不过大唐海纳百川,对于衣着什么的都没有讲究,也不以为怪。
  “草民宁州杜凤,拜见陛下!”杜凤带着几分不卑不亢的作揖问好。
  李渊沉声道:“你说朕在这仁智宫里,何险之有?”
  杜凤恭声道:“回陛下话,危险来至于庆州,草民怀疑庆州都督杨文干有谋反之意。”
  李渊心中一颤,问道:“此话怎讲?”
  杜凤道:“草民家住在宁州府衙附近,近几日宁州官军颇有异动,听人说是庆州都督下了什么指令,似乎有往凤凰谷逼近的迹象,动作十分鬼祟,草民担心会对陛下的安危造成威胁,特来提醒。”
  李渊眼睛闭了起来。
  杨文干是庆州都督不假,但是庆州都督管辖地域很大,除驻地庆州外,周边的原州、宁州、豳州等地都在他的号令之下,俨然京师以北防寇长城。李建成负责北方防线,杨文干便是他一手提拔上位的。
  而仁智宫地处坊州中南山凤凰谷内,下山往北不远,便进了宁州界内,庆州则在宁州以北。庆州都督杨文干如果真的想要发兵袭击仁智宫,必然从宁州经过,宁州本府也必然有所动作。
  杜凤一状,正好与尔朱焕、乔公山暗合。
  三人成虎!
  李渊一次不信,二次存疑,三次巧合,他发现自己竟然是不得不信。
  李渊将案几一踹,巨大的案几翻了个边,坐上的水果食物,洒的一地都是,随即又落魄的坐在位子上,失神的囔囔道:“建成,真的反了?”
  “不会,不会的,大哥不会这么干。”平阳依旧不信。
  “二郎,你说此事应该怎么办?”李渊问向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李世民道:“大哥向来仁厚,儿臣也不敢相信大哥会反。不如派人将他请来,查问缘由。”
  李渊沉吟片刻,道:“大将军,你立刻派人前往长安,传我敕令将太子请来仁智宫,就说,就说商议秋后防备突厥之事。”
  在场的所有人心里明白,李渊当真怀疑上了李建成,不然不会假托防备突厥这个借口。(未完待续。。)
  ps:  12点前还有一更!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东宫争论

  “咚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魏征用力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毗牙咧嘴的吸了口冷气,叫道:“来了,谁啊!”
  李渊这一去仁智宫避暑,还顺带带走了一批亲信老臣。那些亲信老臣都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自负责这一定的事物。他们这一走,拉下许多的事情。
  李建成忙着吞李元吉的势力,将绝大部分是事情都交给了魏征,能者多劳。
  比起智略,魏征在政治上的才能更让李建成所倚重。
  魏征的事情一下子比往日多了三倍,每日都早出晚归,也没有什么怨言。今日夜晚,他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到了家,洗漱一番,直接累的睡了。这还没睡足一个时辰,正处在深入睡眠的状态中,突然让人以异常猛烈的方式惊醒,脑袋不由传来阵阵刺骨疼痛。
  “父亲大人,太子突然派人来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找父亲商议。”门口传来的是长子魏叔玉的声音。
  魏征神色微变,想着当前的情况局势,表情逐渐严峻,心道:“终于来了!”
  他不顾身心的疲惫,匆匆忙忙的穿上了衣服,略作梳洗,自接上了马背,直奔东宫。他虽是文人,但从乱世走来,早已经历过军旅生涯,驰骋骑术并不差,不多时以抵达皇宫外围。
  本是到了闭门的时候,但因李建成的特别吩咐。皇宫右侧开了一个小门给他们入内。
  赶到东宫的时候,魏征发现就等他一个了:王珪、韦挺、徐师谟、赵弘智都在。东宫的主事者,李建成肃穆的坐在位子上。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透露着此刻他的焦虑。他早有预感,李世民筹备已久的攻势会异常的强烈。但怎么也想不到攻势会如此之狠,环环相扣,直接让站在他这边,他最大的依仗李渊对他产生了怀疑不满。
  见魏征到来,赶忙示意他入座。将当前的危机情况,陈述了一遍。
  共有两份情报一份来至于后宫尹德妃,另一份来至于封德彝。
  尹德妃的情报重视结果而不知过程。封德彝的情报恰好了解过程而不知李渊此后的态度心情。两份情报合起来,正好是一份完整的。
  魏征走进殿内坐定,听李建成苦涩的说起:他们瞒着兵部向外州都督私送兵器,而押送官改旗易帜。星夜抵达至凤凰谷仁智宫。上山面觐天子告发。
  偷偷四望了一眼,见人人脸色青白惶然,心中苦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建成意图倚靠招募私兵的注意对付李世民他并不赞同,招募私兵是谋反的大罪,太容易让人抓住把柄。要对付李世民,最好的办法唯有杀。果然,现在把柄都在对方手上。怎么说都随他们了。
  只是即便是李建成失策在先。魏征依旧对于当前的局面赶到可怖。心道:“人说天策府权势灼人,远胜三省六部。果不其然。”
  “现在三个贼子一口咬定孤王指示杨文干意图弑君造反,父皇……父皇听信谗言,让我前往前去商议秋后对付突厥之事……”李建成说道让他商议对付突厥,语气充满了自嘲。
  这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的把戏。
  “此等要事,使者必然八百里加急而来,估计明日便能收到敕令,只能连夜将诸公请来,一同商议,你们看这如何是好?”李建成一时间也没有了注意。
  “殿下万万不能去!”太子舍人徐师谟一下子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大声道:“陛下现在受奸人蒙蔽,已经认定殿下勾结杨都督意图弑君谋反。殿下此去,不易于羊入虎口,自投罗网!”
  “不去又能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