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颉利傻眼了,他早已让斥候探过路。如地图显示的一样,从云中朔方,笔直南下,过延州,眼洛水而行入坊州,便能抵达玉华山凤凰谷。
  这是最近的路,不存在阻碍去路的河流……
  可是他们面前,确确实实的出现了一条宽近乎八十余步的河流,不知深浅的浑浊河水从西往东流去。
  颉利心中再次涌现不祥的预感,匆匆的取出地图,对图查阅。
  他们面前出现的河流在地图上显示是葫芦河,但是葫芦河河床狭窄多曲折,形似葫芦而得名,是一条可以趟渡的潜水河,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宽变深了?
  便在这时!
  颉利最痛恨最不想看到的人出现在了葫芦河的对岸!
  罗士信!
  罗士信带着数千唐军,由远及近,来到了葫芦河南岸。
  “来的好慢啊!”罗士信打着哈欠,一副困极了的表情道:“等你们都要等的睡着了,不是想要报仇嘛?我在这儿等着呢,有本事过来打我呀!让我提提神……”
  他一副欠打的模样,挑衅者对面的颉利。
  因为实力悬殊,罗士信一开始就没指望能够以两万兵马阻挡突厥的十五万骑兵。
  想要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阻挡数倍于己的敌人,唯一的法子只有借助地势地利。
  罗士信最先想的也是如此,如何用地利来圈住突厥的大军。
  葫芦河这个时候就出现在了他的眼中,葫芦河东北段有丹霞地貌,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河流阶地发育,河床蜿蜒曲折,宽窄悬殊,形如葫芦,地形地貌极为复杂。
  而葫芦河发源于月亮山南麓,一路下来错开成多条支流,有马莲川、唐家河、十字路河、好水河、渝河、罗水等等等等,也哺育了北地数十万的百姓生计。因为支流太多,致使地况复杂的葫芦河反而可轻易趟渡。
  罗士信察觉这一点,亲自沿着葫芦河探查了一圈,号召地方百姓军民将所有支流口堵上,将月亮山南麓留下来的水皆汇入葫芦河这一条支流中去。
  罗士信现在身兼关内道行军大总管,手上的实权极为可怖,能够调动地方军民。
  罗士信之所以选择在大槃山迎击突厥,一是迷惑突厥,让颉利以为他会选择在大槃山这军事要地死守,二则就算他能号召百姓士兵围堵支流口,也是需要时间的,为他们赚取一些时间。
  大槃山一役,罗士信以弱克强,打退了突厥,还争取到了一天多的休整时间。在这时间段里,地方军民也已堵住了支流入水口,促使葫芦河水位上涨。这缺少了纵多支流的分摊,葫芦河水位一下子提升了一米之多,还变得湍急汹涌,人马不可渡。
  这葫芦河贯穿东西,直接与南北走向的洛水汇合,一起流入渭水,形成一个倾斜的v字形,而突厥就在v字形的尖角处。他们想要短时间赶到凤凰谷袭击李渊已经不可能了。除非他们能够长出一对翅膀飞过葫芦水,不然在没有舟船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绕远路。
  他们这一绕少不得又要耽误个十天八天的,罗艺、杨文干在李世民的攻击下能撑得过如此长时间?
  看着面前的葫芦河,颉利知道他再一次失败了!
  罗士信就如他克星一样,算计在他的前面,快他一步。
  罗士信眼神极好,看着对面颉利那百变的脸色,心头就一阵痛快,但是还不够。
  欺负的还不够彻底。
  罗士信先是仰着脑袋:
  “啊啊啊……啊锲!”
  重重的打了一个震惊葫芦河两岸的打喷嚏,这劲力用的太大,鼻涕没有出来,口水倒是喷的老远有点恶心。
  罗士信不好意思的抹了抹嘴巴,对身后勾了勾手。
  在他身后的苏定方很识趣的将抹布送了上来。
  那抹布有点高级,还有点大,是由上等的狼毛一根根编制起来的,中心还绣着一头咆哮的浪头……
  突厥汗王的象征……狼头大纛。(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埋下种子(第二更)

  罗士信抹了抹手,还嫌不够,又将狼头大纛那狼头的位子,对着鼻子用力擤了一擤,高声自语道:“这个是我前些日子从战场上收缴来的战利品,料子挺正宗,用来当手绢感觉还是不错的。比我的麻布,要舒服多了。”古人很爱干净讲究卫生的。不管男女大多身上都会备上手绢。女的手绢自当是丝绸或者缎子之类轻巧的物件,男的大多是麻布,个别喜欢摆显的就用绸缎。
  罗士信向来低调,所以他的手绢就是一块白色的麻布,他继续自语着:“唯一的缺点嘛。就是大了一点,本想着剪开来。可是这条绣着真的不错,很像我家以前养的那条旺财,我很喜欢,有点不舍得啊!”
  颉利脑袋一蒙,险些气晕过去!
  那是他们突厥的狼头大纛,汗王的象征,地位相当于中原的尚方斩马剑与传国玉玺,突厥上下大小酋长可汗,谁不想屹立在狼头大纛之下,发号施令,号令突厥数十万控弦之士。
  罗士信竟然将他来当做抹布来用,擤鼻涕擦手,还将草原上最尊贵的狼,视为狗……
  秦琼、程咬金、苏定方等人见罗士信演的如此逼真,一个个都啼笑皆非,想不到罗士信还有这个天赋。
  程咬金最爱嬉闹,附和道:“小老弟,你这话说的可不公允……你加那个旺财可是一条神犬。虽然连母狗的打不过,但特机灵。懂人话。这上面的狗,充其量也就是乡村里的土狗,那里比得上旺财了。”
  罗士信、程咬金这里演的入神。对岸的突厥可汗兵勇,一个个气得肺都要炸了。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颉利与他身后的狼头大纛上。
  狼头大纛是突厥汗王的象征,颉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狼头大纛已经丢失的事情。连夜伪造了一个,他们突厥营中不缺少狼皮狼毛,也不缺少以狼图腾的大纛。颉利用了一个六成像的大纛以次充好,没人过于注意也没有发觉。此刻细细看来,真假立辨。
  一个个都将羞辱刻在了脸上。
  突利瞬间冲到颉利面前。伸手一勾,新任的掌纛使没料到此举,“狼头大纛”给他夺了去。
  “你要干什么?”颉利气疾咆哮。伸手去抢。
  突利却早有防范,先一步将“狼头大纛”丢在了地上,一脚踢到了葫芦河里,然后才怒视着颉利吼道:“我想做什么。是我问你想什么才对?狼头大纛是我突厥汗国的缔造者阿史那土门一统蒙古高原之后。亲自命人打造的汗旗。代代相承,是突厥汗王的象征。作为突厥汗王,你,你竟然将狼头大纛弄丢了,还有脸面造了一个假的狼头大纛?狼头大纛是我父汗亲自交到你手上的,可现在狼头大纛成了中原人的战利品,还被他们如此对待。你可对得起我的父汗,我为你感到羞愧。”
  颉利面对如此质问。一句话也答不出来,眼中固然杀机四溢。却也没有蠢到在这大唐的腹心地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战。
  “喂喂喂,别吵架呀!大庭广众的,影响多不好!”罗士信好心好意的说着,但是幸灾乐祸的表情一眼就看的出来。
  颉利见四周突厥可汗望向他的那不满的神态,心中更是窝着团火怒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取下了背上的战弓,搭箭对着罗士信射了过去。
  双方相距八十步,正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突厥人本擅于骑射,作为突厥的汗王大可汗,颉利的箭术固然称不上突厥第一,但也能位列前茅。他手中的战弓也是突厥少有的强弓,以极北方的铁木以及突厥一只活了八十年的老牛死后的老牛劲制作而成的,威力极其可怖。
  强弓加上颉利自身的高明箭术,利箭确如流星赶月一般直射罗士信的咽喉部位,箭矢去势之猛,竟带着凌厉的破空之声。
  八十步的间距眨眼即到,箭矢横跨了葫芦河,一个呼吸都不到便已经抵达罗士信的咽喉处。
  颉利大喜过望,这一箭若成,大事可定。
  葫芦河南岸的将士都发出了一阵惊呼,有的甚至已经闭上眼睛不敢再看。
  北岸的突厥兵已经准备做好欢呼的举动了。
  罗士信却不慌不忙,在长箭至喉的瞬间,手臂上抬,竟然先一步抓住箭尾,将这如流星一般的利箭紧紧的握在了手上。
  箭尖离他的喉咙还剩一个拳头的间距……
  “箭法不错,就是力量差了点,跟你姥姥学的吧!”罗士信用手指转着箭矢笑着说道。
  欢呼声瞬间响起!
  天节军上下兵卒见罗士信如此神技,一个个都声嘶力竭的高呼起来。
  原本意图欢呼的突厥兵,硬生生的将已经到喉咙里的话给压了下去,一个个都以震撼的眼神瞧着罗士信。
  在古代对于速度的概念不强,在他们看来万事万物最快的莫过于利箭,形容速度,也大多喜欢以离弦的利箭来形容。
  可就在他们面前,罗士信不闪不避,身形动也不动的徒手接下了他们汗王的神力一箭,这是何等的了得。数万道目光尽皆注视在他身上,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叹服,敬畏……
  见过有人避箭,有人以兵器挡箭,甚至以巧劲接箭,但古往今来,似罗士信这般高居马上,不闪不避从容不迫的只手接箭又有几人?
  这不仅只是眼力技巧以及力量,而且还需要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自信,缺乏任何一点都接不下来。
  但毫无疑问的是,罗士信身上向来不缺这几样东西。
  “你射我一箭,我也回你一箭!”罗士信说着,也取下了破虏弓,弓如满月,箭则如流星。破虏弓射出的铁箭就像闪电一般,瞬息间即到颉利面前。
  颉利将头一偏,举刀将箭羽向下压去避了开来。
  他不是不想如罗士信一样,徒手接箭,将失去的面子讨要回来。但是他自幼习弓弄箭,对于弓箭的劲力有着异样的直觉。直觉告诉他,罗士信的这一箭比他的箭威力由要胜过一个档次,接不得……
  果然……
  飞翔中的箭羽因为他的大力下压,改变的方向往地下射去……整个箭头深入地面,只露出了一半的箭杆在外。
  足见这一箭的力道何等的惊人……
  “你是天下第一勇士,我颉利今时今日,对你心服口服!”颉利突然拔出了佩刀,将自己左手的大拇指一刀削了下来,厉声道:“狼神鉴证,我颉利今日断指起誓,今日之耻,永生不忘。复来之日,必将报此血仇……”
  他立誓之后,拨马而归,高呼一声:“走!”随即也不包扎,理也不理断指之伤,带着部队撤离了葫芦河的北岸。
  罗士信一言不发,默默的看着颉利带着突厥转过身去的背影,忍不住叹道:“这个颉利勿怪能够称雄草原多年,确实有几分本事。”
  狼头大纛将颉利逼得下不了台,一箭无果,更是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越是僵持下去,颉利的威望受损的越是厉害。
  直接承认不如,并且断指立誓。原本完全处在被动的颉利,反而以那股彪悍之气,挽回了一些颜面。
  不过内斗的种子,他已经埋了下去,颉利就算挽回了这一点点的颜面,他的未来也不会好过。
  “可汗慢走!”突然,身后传来了一声高呼,罗士信等人回头眺望,却见李世民风尘仆仆的领着十余护卫从南方而来。他盔甲还未脱去,身上依旧沾染着血液,已经干枯凝结的血液,很明显这些血液并不是他的。
  颉利顿住了脚步!
  见呼喊他的是李世民,脸色不由得剧变:李世民既然赶到这里,毫无疑问这位大唐军功最卓越的王子已经力挽狂澜,解决了罗艺、杨文干的叛军。
  正如他所想的一样,不只是罗士信对突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李世民在凤凰谷外也打了极其漂亮的一仗。
  罗艺虽然是员宿将,用兵老道,身经百战,但与李世民相比起来,还是有着显著的差距。
  当日与罗士信分别,李世民在第一时间赶到长安,调集兵马,北上支援凤凰谷。
  李世民先聚齐了他的嫡系曲部玄甲军,随即又调动丛原禁军与十二卫的有生兵力支援凤凰谷。
  李世民对付罗艺、杨文干的军队,并没有用什么计谋战术,而是最直接的强攻,分作六路强攻。
  他亲自率领一路、侯君集一路、尉迟敬德一路、段志玄一路、刘弘基一路、张公瑾一路,六路兵马六面攻击。
  李世民就是算准了杨文干大军只有罗艺一员能战大将,其他将领大多都没有经历战阵的纸上谈兵之人。
  六路能征善战的虎将一同进攻,仅靠罗艺一人根本指挥不过来,杨文干尚且还能抵抗一两下,其他四路完全被打爆了。而平阳也在这个时候瞧准了机会,冲杀了出来。
  七面攻打,直接让杨文干的兵卒首尾乱作一团,不足大半日,杨文干的三万兵马已被击垮。
  杨文干与其子战死,罗艺下落不明,似乎侥幸逃过了一劫。(未完待续。。)
  ps:  晚点还有一更,不过估计要很晚了,不是夜猫子不用等,明天看一样。


第二百八十七章 心黑的李二(第三更)

  颉利心下骇然,李世民既然来了,而且来的是如此快捷如此神速。
  这个执掌着大唐所有兵马的天策上将都赶到了前线,大唐的大军还会很远吗?此次南下,他们处处受制于罗士信,现在士气低下,战斗力将的厉害。若让大唐的大军缠上,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尤其是现在之局,突利已经在十万大军面前公然表现出了他的不满。回到草原,他与突利很可能会引发一场内部大战。突利的部落,仅次于他,他已经耗不起了。
  但他好歹也是突厥汗王,并没有在此落了声势,调转马头呼应道:“原来是大唐秦王,叫住本汗,可有要事?”
  李世民策骑来到岸边隔河叫道:“突厥以不如往日强盛,颓废之势,人所公知。与我大唐数次交锋,没有一次获得胜利,皆以惨败告终。大唐后来居上之势,人所共知,只要可汗愿意向我大唐进贡,与我大唐皆结兄弟之情义,承若有生之年,不再袭扰我大唐边境。我大唐可以既往不咎,宽恕你们屡次袭扰我大唐边境的罪过,不与你们为难。为保边境安宁,大唐亦愿意支持,你们突厥的内部安稳,不知汗王意下如何?”
  颉利铁青着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