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厥兵因不足为惧。”
  李建成张了张嘴,没有接话,本想安排罗士信在他麾下一同出战拉拉感情,让李世民怎么一说他也不好拒绝了。他手上虽不及李世民猛将如云,却也不缺悍勇之士,怎么好意思跟自己的妹妹抢一个罗士信?再说李世民也顾虑的不错,三路大军就属河北道一马平川没有天险要塞可守,加个罗士信确实能添加一分胜算。
  **********
  罗士信很快就得到了出兵迎战的消息,对于这个消息,他并不觉得奇怪,李唐的反应并未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
  李渊向来有用人唯亲的毛病,在这种大事上他不可能也不会用外人。
  但是听到平阳公主领兵率领一路后,罗士信傻眼了。
  “你没说错吧!”罗士信有些呆呆的瞧着面前的与自己分享消息的唐宪,现实与记忆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他尽管记不起河北道这路偏师是谁率领的,却能百分百的肯定不是平阳,因为平阳在李唐拿下关中后,便放下了所有兵事,不再统兵了。
  “怎么会错!任命都下达了。”唐宪用毫不质疑的话语说着。
  平阳公主统帅一军,出乎罗士信的意料,更加意外的还是随着消息而来的调令。
  由李建成亲自颁发的调令,任命罗士信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随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平阳公主迎击入侵河北的突厥。
  罗士信得到这个消息,忍不住呼哨了声,喜不胜喜。
  此次突厥入侵,罗士信不在乎主帅是谁,只想着跟着偏师混。唯有跟着偏师混,才能做到练兵之效。陌刀队已经掌握了应对突厥骑兵的战术,理论与训练都做到了,差的唯有实战。没有经过实战证实,理论将永远只是理论。
  所以罗士信必需在这接下来的一战中凭借手中陌刀队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要让那些短视的人知道自己错的如何离谱。
  倘若跟着大部队,面对敌我双方十数万大军的对决,两千五百陌刀队就算在如何了得,也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唯有跟着偏师,对上突厥的偏师,进行一场中小规模的对决才能真正验证陌刀队的效果。
  更何况在罗士信的记忆中压根就没有这一战的印象,双方的主力看上去劳师动众,结果貌似没有打起来,不然历史上不可能不记载如此大规模对决的结果。跟着偏师走,才能混到肉吃。
  罗士信将随军出征的消息告诉了右骁卫军,两千余兵士不约而同的爆发出了强烈的呼喊声:他们是真的军人,军人面对战争看到的是荣誉、奖赏,惧战什么的不会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
  带着这么一群勇悍的兵,罗士信倍感自豪之余,亦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拥有如此强的部下,怎么有输的可能?
  当天罗士信回到家里,大叫了声:“小丫头,给我倒杯水来。”
  郑丽琬尽管不满罗士信这么叫她,还是尽职的倒了杯水,重重的放在身旁的桌子上,毫不客气的道:“呛死最好!”说着在一旁坐了下来。
  罗士信正色道:“丫头,给你说件事情。”
  郑丽琬心底一惊,“不会要赶我走了吧!”
  罗士信道:“突厥来袭,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出征了,到时候只有你一人在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看着办吧。是走是留,由你来决定。”
  郑丽琬答非所问的低呼道:“什么,出征,那不是有危险?”
  罗士信大大咧咧的笑道:“没事,是跟着平阳公主打突厥的偏师,不会有什么危险。”
  郑丽琬眉头皱了起来,跟麻花一样,眼珠子惊疑不定的瞧着,若有所指的问道:“平阳公主,就是隔壁的那个(寡)妇?”



第四十三章 特别的想法

  罗士信瞪了郑丽琬一眼,忍不住道:“看你这话说得,真难听。”
  “不就是嘛!我又没说错。”郑丽琬毫不客气的回应了过来,小嘴儿嘟了起来,一脸的不爽,想到那老女人就讨厌。
  罗士信拍了拍脑门,自从一个星期前给郑丽琬说了尹阿鼠被整倒的经过,郑丽琬就对平阳百般苛刻,只要一提到她,就忍不住的嘲讽几句。
  不就是作为旁观者,洞悉了她的手段,先一步以公主的身份将事态稳住吗,多大点的事情,好像平阳欠她百八十万似的,这女人啊,心眼就是小。
  郑丽琬瞄了瞄罗士信,愤然道:“不理你了,我看书去!”走的时候,嘴里还不住的嘟哝:“死老女人,臭老女人……”一想到:罗士信对平阳的评价,心底就特别的不舒服:“什么女中豪杰,什么智勇双全,什么巾帼英雌,还不就是个老女人。我郑丽琬比她聪明多了,也不见怎么赞赞我的……那讨厌的家伙不会是迷上那老女人了吧……不可能不可能,那老女人有什么好的。”
  郑丽琬小脑袋胡思乱想着,感觉一片混乱,剪不断,理还乱。
  突厥强势来袭,李唐王朝的整个机构强行运转起来,各地的府兵纷纷集聚,粮草辎重亦不断筹备。
  九月十一日,经过连日准备,聚集长安的十万大军宛如窝在洞穴里的蚂蚁一样,正式出战迎敌。
  当然李唐不仅只有十万大军,这十万是长安附近十二军的兵力,余下部队皆在前线折冲府聚集,不用特地赶来长安汇合大部队,大部队也免去了等他们的时间。
  开动前夕,长安城外汇集了送亲人出征的百姓。
  罗士信意外的在人群里瞧见了郑丽琬,她打扮的有些严实,裹着头巾,一副怕人认出来的样子,躲在人群中俏脸儿挂着几分担忧,也亏得罗士信能找得到。
  他象征似的招了招手,做了一个安心的手势,领着两千五百余右骁卫,开赴战场。
  李世民、平阳公主两人并肩而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往东北方疾行而去。
  至于李建成他负责的是豳州道的偏师,豳州位于长安北部,与李世民负责的蒲州道、平阳负责的河北道不再一条道上,在长安门口便于李世民、平阳分道扬镳,赶往属于自己的战场。
  大军一路疾行,因救兵如救火,行军速度极快。地方官员也全力配合,沿途官僚早已在约定地点备下熟食,大军一到,休息食用,继续赶路,晚上也不安营扎寨,就地而眠,不浪费多余的时间不耗费多余的体力。
  直至抵达黄河南岸,李世民方才决定靠岸扎营好好休整一日,免得赶到战场无力战斗。
  一路行军,饶是罗士信体魄过人,也略感疲累,这刚一入夜就躺在床上和衣睡觉。
  迷迷糊糊间,却听莫虎儿叫道:“将军,将军,平阳公主请将军过去议事!”
  罗士信搓弄眼睛,心道:“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吧!”穿好了衣服,大步走向中军帅营。
  与一般的帅营不同,平阳公主的中军帅营内外由清一色的女子护航,是一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女儿军团。可别小觑这些女儿军,这些女儿军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绝大部分是当初跟随平阳公主混战关中的娘子军,都是有着战斗经验的老兵,实力相当的不俗。
  一路直接来到帅帐外,还未通报,帐内传来平阳公主的声音:“是罗将军么,赶紧进来!”
  罗士信大踏步走进帅帐,帅帐非常宽大,帐内可容数十人一起围坐。帅帐外面左右两边分别点着八支巨大的火炬,映的帐内温暖明亮。
  刚进帐篷映入眼帘的是大帐中央的一张巨大案几,案几上左右支着两支粗如儿臂的烛火。红光闪动下,李世民、平阳公主高坐案首,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绘制详细的大唐疆域图。
  李世民的右侧站着名动天下的房玄龄、杜如晦两大谋士,平阳公主左侧站着一员仰着脑袋,眼孔朝天的家伙……燕郡王李艺,也就是耳熟能详的罗艺。
  他见罗士信进来,很不客气的哼了一声,脸上挂着不满。
  罗士信向前一步,先向李世民、平阳深施一礼,大声道:“罗士信见过秦王、公主殿下!”随即对着房玄龄、杜如晦作揖一礼:“房先生、杜先生!”然后无视了李艺这个郡王,来到他下手站定。
  一时间,帅帐中除了李艺呼呼的急喘气声再没有任何响动。
  罗士信向来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世民、平阳、房玄龄、杜如晦待他都不错,唯独李艺这家伙不知道是前世欠了他什么,从来没有一副好脸色,罗士信也懒得理会他。
  这一幕自然在李世民、平阳、房玄龄、杜如晦几人眼中,也没有什么奇怪。人与人的相处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终有合不来的双方,只要无碍大事,大多是睁只眼闭只眼。
  李世民率先道:“今夜请两位将军来并无紧急军情,只是这次突厥集结二十万精骑来犯,实乃我大唐立国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关乎我李唐未来,世民集思广益想听听两位将军的看法。”
  李艺豪气干云的道:“秦王殿下别高看了突厥,突厥骑兵虽厉,却不擅于攻城。只要我们前线部队,坚清壁野,据坚城而固守,令突厥掠无所获,迫使突厥攻城,以守代攻,定可破敌。”
  李世民不以为然,他不否认李艺这确实是破敌之策,可坚清壁野一句话说的简单,但损失呢?
  所有兵马百姓缩在城里,任由十数万的铁骑在乡镇田地肆虐,那得付出多大的代价,百姓还要不要过日子了。如果连百姓都庇护不了,让他们活不下去,李唐干脆亡国算了。
  也不佛李艺的面子,李世民点头道:“这不失为一个办法!”
  李艺颇为嘚瑟的退了下去。
  李世民瞧着罗士信一眼道:“罗将军有什么看法?”
  罗士信想了想道:“末将到是有个特别的想法,觉得没必要考虑的那么复杂,就算我们愿意打,还得看看人家突厥愿不愿意。”



第四十四章 小丑一样

  “还真是个很特别的想法!”
  不用说,用这般语气的,除了李艺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也没有别人了。
  若将演义里的罗艺搬出来,历史上的这个已经改为李姓的罗艺,连半根汗毛也比不上人家的。演义里的北平王威震天下,燕云十八骑所向披靡,是个了得的英雄人物。历史上的罗艺却凶悍狡黠,刚愎不仁,心眼极小。
  当初他让刘黑闼打爆,让汉东军赶鸭子似的从河北一直赶到幽州,最倚重的大将薛万彻、薛万均都被掳了去,颜面尽失。
  李艺性格恶劣,但领兵打仗确实很有一手,割据幽州多年,还是第一次吃了这么大的败战丢了那么大的脸。故而李世民率兵讨伐刘黑闼,李艺卯足了尽力要一雪前耻,拿个首功找回场子。他先破刘黑闼弟弟刘十善的军队又配合李世民完成了战略包围,拿下了多座城池,满以为首功非他莫属。结果罗士信异军突起,凭借洺水血战,献计破敌,生擒刘黑闼逼降洺州城的功绩稳稳当当的踩他一头。
  李艺认为罗士信之所以能够在功劳簿上压他一头,最大因素是走了狗屎运,生擒了刘黑闼,若不是这个狗屎运,第一功劳非他莫属。故而打心底的看不起记恨着罗士信。
  见罗士信说了这么可笑的话来,忍不住嘲讽起来道:“突厥出兵二十万,颉利带着二十万大军不是来我李唐打仗,难不成来观光看戏?当真可笑!”
  罗士信心底来气,哼道:“猪的脑子里只有吃和睡,想的当然简单,那里能够理解人的智慧。”
  李艺勃然大怒,喝道:“你骂谁呢?”
  罗士信双手环抱胸前道:“我说猪的脑子简单,是有些人自己承认对号入座。”他眯着眼睛瞧着李艺,要是他敢动手,那就一脚给他踹出去。
  “够了!”平阳公主拍案而起,“老大不小了,让人看笑话吗!”
  李艺憋着气,脸涨的通红,几乎气背了过去,胸口起伏不定。
  罗士信泰然自若,论嘴皮子功夫,李艺这个大老粗跟他比差远了。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望着帐顶,做掩耳盗铃状。
  李世民也视若无睹,追问道:“罗将军这是说突厥也不愿意与我李唐决战?”
  罗士信的记忆中没有任何这一战的记录,所以这些天无聊的时候想了很多,也想出了点猫腻,点头道:“有这个可能,可以用逆向思维来考虑,假若你们是颉利率领二十万突厥大军入侵,图的是什么?”
  “殿下?”罗士信反问李世民。
  李世民不加思索的道:“当然是我中华的大好河山。”
  罗士信望向平阳。
  平阳公主道:“与世民一样,自古以来,草原民族都对我中原沃土虎视眈眈,突厥自然不是例外。”
  罗士信却笑着摇了摇头,望向了房玄龄、杜如晦,道:“两位先生你们的答案又是什么?”
  房玄龄、杜如晦心思何等机警,李世民、平阳的答案明显不如罗士信的原意,也不往这方面考虑。
  罗士信道:“你们想的太复杂了,肤浅一点。不要想什么天下,想象颉利这个人的所作所为。”
  “财富!”房玄龄眼睛突然一亮,两个字脱口而出。
  杜如晦也突然恍然,笑而不语。
  罗士信点头道:“我也觉得颉利此次率众而来,求的不少一土一地,而是财富。”
  “可笑!”李艺嗤之以鼻道:“为了财富,动用二十万大军?你当颉利的脑子让驴踢了吗?”
  罗士信一副白痴的表情看着李艺,一副你脑子被踢的表情。
  李艺让看的浑身不自在,觉得罗士信拿眼神是在看一头猪。
  好一会儿,罗士信才向李世民道:“颉利是个人杰,他看的很透彻。知道我们中原的富饶并不适合他们突厥,我们中原的富饶是因为农耕文化,农耕是中原的基本。而突厥是根是畜牧,我们的土地盛产的粮食不是马草。颉利要是看中我中原的土地,早在隋末动乱的时候大军就可以南下。试问那个时候,十万突厥铁骑,哪个诸侯能够抵挡的了?”
  李世民默然不言。
  李家反隋的时候,拉帮结派不过是三万不到的新兵蛋子,若野外真遇上十万突厥骑兵,那铁定是一波带走的结局。李唐好歹是世家,李渊自身也有一定的身份势力,以李家起家的资本都是如此,刘武周、窦建德这些出身底下的北地强豪就更加惨淡了。
  那时候若真遇上突厥大军南下,除了龟缩在城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