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才。还有刘仁轨,此人才思敏捷,在军略上别有天赋,假以时日,成就前途也不可限量。还有那个让我伤透脑筋的马周,这家伙性子古怪,但着实是王佐之才,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他来辅佐你,实在是大材小用。你在朔方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挥不了他一成的能力。至于薛永、莫虎儿之流,虽然要逊色前面这些人许多,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出彩之处。还有奎托斯、席君买,都是难得的人才啊,连我都流口水了。”
  罗士信看了李世民一眼,彻底的服气了,这李世民识人只准,实在是了不起了不得,对于苏定方、王玄策、刘仁轨、马周等人的评价无一不中。
  同时也放心了,李世民是出了名的知人善用,怕的就是他不知道,只要他知道就不担心他们前途会有任何问题。
  念及于此,罗士信也笑了起来:“回殿下话,可不是我眼睛毒,而是我实在没法子。我可比不上你与药师公那么了不起,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大老粗一个,只能多找些帮手,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找人上,自然要多花费一点功夫。好在运气不错,能够遇上定方,能够遇上玄策,就连问殿下要一个刘仁轨也能买一送一的上门一个马周。若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罗士信的今日。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就请殿下平日多多照顾了。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厚望的。”
  李世民突然道:“你说这话就不怕有人告你结党营私?”
  罗士信怔了一怔,道:“这举荐人才都算结党营私,让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哈哈!”李世民大笑了起来:“大将军快人快语,确实如此。这举贤不避亲,本就是为人臣子应当做的事情,若是因为怕这怕那,心里才是有鬼。”
  罗士信见李世民心情很好,忍不住问道:“说句不好听的话,殿下。我对大唐律法一窍不通,什么规章制度瞄都没瞄过一眼。这个刑部尚书,未必就干的来。”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道:“干不来可以学嘛,在当任夏州都督之前,你就处理的来政务了?夏州一样让你治理的有声有色,尤其是那个自由贸易,草原旅游大大的提高了夏州整体的经济。给我大唐增加了不少的税收呢。”
  “那是因为有马周!”罗士信苦着脸道,夏州治理成今日的模样,他固然是出了力的,而且还提出了自由贸易,推广旅游业两大项目方针,但是真正的主要功勋还是马周。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意思,怎么执行如何有效率的施行等等,所有琐碎的细节都是马周一人包办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他竭尽所能的运用自己的才华,想方设法克服的。若不是马周,朔方指不定是什么鸟样。
  “放心,你还是有马周的!”李世民突然没有好气的道:“你可以把马周调过来,他在夏州干出了成绩,理当受到嘉奖。就任命他为员外郎吧,继续当你的副手。有他在,就算你什么也不干,刑部依然能够运转的起来。”
  他心情突然变差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对于马周这个人才,李世民可是垂涎三尺,恨不得直接撬开罗士信的墙角,将马周挖到他的手上。
  只是当初念及罗士信确实需要文官辅助也就暂时绝了这个心思,随着马周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李世民爱才之心更是无尽泛滥。
  罗士信并无长久外放之官的意思,当初让罗士信外放还被他父皇骂了一顿,说他直接拆散了罗士信、平阳这对新婚夫妇,是罗士信深明大义,为了大局方才同意外放,担任镇边大将。
  这突厥已灭,罗士信直接升任政治核心刑部尚书,自然不会在返回夏州。
  李世民在罗士信打赢突厥还没有回到长安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向马周抛去橄榄枝了,意图将他收为己用,成为大唐的行政要员,为大唐贡献自己超凡的才智。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马周竟然拒绝了,说什么才疏学浅,乱七八糟的东西,竟然无视他的召请。
  他连续屈尊写了三封信都没用。
  李世民爱才爱到犯贱的地步,打算写第四封信。
  这时罗士信已经来到了长安,李世民心念一动,立刻有了新主意。
  罗士信即将成为刑部尚书,他对马周有知遇之恩,将他调来长安当任罗士信的部下,他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只要到了长安,加入了六部,还怕跑了不成?
  李世民为了马周,也可算是机关算尽。
  罗士信听李世民这话心底却不乐意。(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


第五十五章 从龙之功

  “什么叫做就算什么也不干,刑部依然能够运转的起来!”
  说的好像他罗士信就像是吃干饭一样的,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刑部嘛,他就不信了,凭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掌控不了一个小小的刑部?
  罗士信自尊心极强,你越是瞧不起他,却是要弄出一番成绩来打脸。已经拿定主意要让李世民知道,小觑他的下场。
  他是如此给自己打气的,但听到马周能够调过来帮他,无形中也松了口气。马周心思缜密,在政务上的水准极强。执掌刑部,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环境情况,能够得马周这样的人才相助,也有助于他打开全新的局面。
  李世民见罗士信带着些许不满的表情,淡淡的笑道:“还有!捷胜军的归属,将他并入左卫军,你看如何?”
  “那再好没有了!”罗士信听到李世民这番话,精神登时一震,大笑道:“殿下如此为我考虑,罗士信感激不尽。”
  此次升官,罗士信并无任何的不满。他没有曹操、司马昭的野心,对于兵权什么的看的很淡。只是有些舍不得一起共生死共患难的袍泽战友,真正让他觉得可惜的只有捷胜军。捷胜军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强兵,拥有极为强悍的战斗力。训练捷胜军的目的,也是配合他的武勇,使之化身成为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以无可阻挡的气势插入敌人的心脏。
  罗士信晓得自己的长处,论军事谋略他逊于李靖许多,甚至较之李世绩也稍有不如。但他在战场临机应变却豪不逊色他们。作为勇战派的人物,他的战场直觉,连李靖也自愧不如,他能够在与敌人的交战中,第一时间察觉出对方布阵布局的破绽,从而以最快的速度乘虚而入,取得胜果。
  这种作战风格也就需要一支强兵的配合。他手中若有一支强兵,将会无往不利。
  捷胜军存在的意义便是在于此,短时间最快的切入战斗。将破绽撕裂成致命的要害。
  这担任刑部尚书,捷胜军这支他亲自练出来的强兵自然也不可能在隶属他的麾下了。
  让罗士信想不到的是李世民竟然将捷胜军调给了左卫军。
  大唐十六卫,护卫长安安危。其中负责护卫皇宫安全的左右卫的大将军正是他的夫人平阳,将捷胜军交给平阳。不易于是让平阳帮他统率。待战事一起。只要一个调令,捷胜军立刻能够成为他的亲卫兵。
  李世民将捷胜军调给左卫军,很明显是帮着罗士信保留捷胜军这个建制以及战斗力。
  李世民道:“我也是从长远的为我大唐考虑而已,大将军是猛虎而捷胜军是双翼。我还没有愚蠢到将大将军的双翼给去了。大将军固然就任刑部尚书,真正的长处始终是在行军作战。这天下很大,我大唐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少不得大将军出力的时候。”
  罗士信起身道:“打异族,这个我最喜欢最在行了……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点了点头。突然带着几分慎重的道:“还有一件事,父皇年事已高。在你们打赢突厥不久,已经决定在不久之后,传位于我。大将军是我最信赖的亲信之一,有必要与你说一下,提前高兴高兴。”
  罗士信听了一怔,瞬间也明白了李世民的话外之意:李世民这是在告诉他,他们都是自己人,而他就要成为大唐的皇帝了。即将成权掌天下之舵的他,并没有忘记当初在凤凰谷仁智宫的帮助。他如愿的成了太子,即将成为皇帝,而暗中出力的他有着从龙之功。
  “恭喜殿下……”罗士信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李世民还是在武德九年即将成为大唐皇帝。比起历史上的血腥,现在的和平继位实在是好上太多了,改变历史的自豪再次涌上心头。
  快步来到皇宫门口,果真见平阳将身子靠在坐骑旁,手中拿着本书,随意翻着,打发时间。
  暮色降临,天色已晚!
  在平阳剑俾持拿的灯笼的映照下,平阳那张绝美却有阳刚的脸通红一片,更加显得美艳。
  “就知道你还在傻等,当心着凉了。别看已经到了夏天,还没真正热起来,昼夜温差还是很大的。”罗士信快步走了上来,他原先以为李世民找他有什么吩咐,只要说个几句就好了,也便让平阳等他片刻。
  哪里知道李世民跟他聊了许多公事私事,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了许久。离开的时候,方才发觉已经很晚了。
  罗士信了解平阳的性格,急匆匆的赶到了皇宫门口,果真见平阳依旧在宫门口等着,甚是怜惜。
  平阳感受到那股关怀,合上了书本笑道:“我自幼练武,可没那么娇气。”
  罗士信目光落在书本的封页上,发现竟然是《武德律》。
  这《武德律》是李渊在武德年间颁布的律法,他废除了杨广苛刻的《大业律》,以杨坚《开皇律》为基础,添加了一些全新的内容,但实际上与《开皇律》没有太大的区别,跟后来集合汉魏六朝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有着天囊之别。
  平阳将手中书递给了罗士信道:“郎君如今成了刑部尚书,这《武德律》不可不看。我们府中并没有《武德律》,特地从弘文馆要了一本来。”
  罗士信随意翻了翻,《武德律》固然是抄袭前人的样本,也毕竟是国家律法,条条款款还是记载的极其明确详细的,随意瞄了几眼,合上书页笑道:“帮大忙了,我这个刑部尚书连自家的刑法都不详细,怎么当好这个大尚书。有了这个,就不愁了。”
  说着如获至宝似地塞进了怀里,上了马背与平阳一道往府邸行去。
  平阳掩口轻笑:“郎君视乎想在任上好好的干番大事?”
  “那是自然!”罗士信也不隐瞒,将缘由细说,“殿下竟然看不起我,我就让他知道小觑我罗士信的下场。我就要让天下人知道,除了有包青天、海青天,还有一个罗青天。”他牛皮哄哄的吹着大气,但见平阳疑惑的目光,方才醒悟包拯海瑞可是宋朝明朝的人,唐朝时期,他们的太祖奶奶都不知在哪呢,赶忙左顾言他。
  平阳也不与深究,心想着:“父皇让郎君就任刑部尚书执掌刑部,只是将郎君调回长安的权宜任命,并不指望郎君能干什么事情来。看郎君这态度,指不准会让父皇大吃一惊呢。”
  回到府邸,这阔别两年有余,他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府邸了。
  原先的国公府与公主府都拆除了,在中心的部位新建了一个全新的大门,将原来的国公府公主府合并在了一起,两栋府邸加起来占地面积大了足足两倍,很多东西都重新规划设置。
  不论是平阳还是罗士信都是不缺钱花的那种类型的人物,对于自己的家园也不吝啬,现在整个国公府已经大变样了。
  来到府邸全新的大门前,罗士信抬头眺望着府前高高挂起的匾额:匾额上刚劲有力的雕琢着“郯国公府”的字样,字迹一笔一画极为漂亮,一气呵成。
  “这匾额是二弟提的字,论及书法,兄弟几人二弟的造诣是最高的。”平阳原本对李世民一直存着心结,后来反得到李渊与李建成书信劝解,李世民也努力修复着姐弟的关系也渐渐看开,这个匾额恰是他们和好的见证。
  罗士信听了眼睛一亮,再过不久李世民很可能会成为皇帝,这皇帝的墨宝一定值不少钱。
  叫了门,福伯、俞老还有裴行俭母子先行了出来,领着府中的家丁侍婢拜见主人,恭贺罗士信凯旋而归。
  这国公府与公主府合二为一,府中的一切自然也就共享了。
  俞老是平阳府上的大管家,现在是福伯的副手,两个正副管家合力处理府中大事。
  罗士信先对裴母行了一礼,作为恩人的夫人,重情义的他向来都维持着一定的敬重。
  接着很自然的摸了摸裴行俭的脑袋道:“小老弟书读了怎么样,是到了上书塾的年纪了吧?”
  两年不见,裴行俭长高了许多,人也变得更加的文静,那张幼稚的脸上透露着几分老成。小家伙小得时候受尽冷眼,自小就有着几分难得的沉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沉稳之气越发的明显。
  裴行俭点了点头道:“去上了几天,就没去了。那里太吵,没办法安心看书,先生教的东西又太简单,学不到什么东西,反而不如在家自己看书学的更多。”
  罗士信无奈的笑了笑,“别太勉强自己了。”
  “不会的!”裴行俭天真的笑着:“我喜欢看书,能够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等我在大一些,还要出去走走,一边走一边看书。做一个跟哥哥一样有出息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好好的孝敬娘亲,不辜负哥哥的用心照顾。”
  若说裴行俭唯一的缺点,只怕就是太过懂事。
  罗士信一把将裴行俭高举起来,将他丢在自己的肩膀上笑道:“带我去书房,我要考考你,怎么走我不认识路。”
  裴行俭下的惊呼一声,随即却也笑出了声,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第五十六章 想要个孩子

  要考裴行俭也是罗士信随意说说的,他的目的无非是逗裴行俭玩而已,真要考试起来,也不知是谁靠谁了。别看裴行俭年纪小,年龄乘上个三也比不上罗士信,但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以及对古文的认识,足以甩罗士信一条街。罗士信也不会傻到去跟裴行俭比什么。就算赢了,输了就……
  呵呵!
  现在的国公府,罗士信还真认不得了。
  因为面积大了许多的缘故,环境构造更胜于以往,更关键的是很多地方都贴合罗士信自己的品味,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