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德温傅的愚昧,突厥骑兵已经陷入了自相残杀的局面。
  激烈的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此时此刻罗士信所率右骁卫的伤亡人数是零。
  德温傅在人群之中,因为有心腹的庇佑,暂时没有受到波及,他迷茫的看着一片片让弩箭射死的族人,看着已经陷入混乱自相践踏的族人,脑袋一片空白。
  便在这个时候,无数顶着铁盔的的兵卒从突厥大后方的树林里钻了出来:他们马蹄裹布,马口衔环一声不吭的出现在了突厥的后方。
  因为德温傅的愚昧,伏远弩所在的四百步射程之内的骑兵极难脱困,唯有人海阻挡的大后方的突厥骑兵能避免,他们一个个失措的撤出了伏远弩的射程,红着眼睛瞧着被屠杀的族人。
  在骁勇有见识的千夫长去毕的呼喝下,他们并未远遁而是重新集结,打算迂回侧面以救陷入连环叠射中的族人。
  人还未齐聚,这些从天而降的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地楔入突厥骑兵之中。
  去毕咆哮大吼,呼喝四周族人反击,可突厥兵战至如此地步,士气已经低至零点。
  去毕若能聚集一定兵马加以安抚或可有一战之力,但如今惊魂未定的突厥骑兵已经丧失了杀敌的勇力,一击而溃。
  去毕连杀五人,也让一计暗枪刺穿了心脏。
  这支奇兵的统帅正是薛万均,薛万均还是来了,面对中原人的世仇,这位铁血汉子振臂高呼:“随我一起给突厥狗最后一击!”
  千余骑兵的攻势凶狠致命……
  他们五六成群,将突厥骑兵原本就逃散松散的阵容分割得更加零散,在薛万均的率领下唐军远则用长矛刺击冲锋,近则用马刀连环挥砍,就像割草一般将突厥人不断从马上斩下来,鲜血大片大片地溅在黄色的土地上。
  罗士信看着随风飘扬的“薛”字旌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真的没有看错人。
  罗艺这个小人麾下的将军,果真未必就是小人。
  此刻弩箭渐渐稀松了起来,强弩手已经到了他们的极限。不断的踩环拉弦,就算是再坚实的手臂,也无法支持下去。
  “射弩的兄弟们,你们已经表现的很好了!退下休息,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罗士信高高举起了长枪,下达了突击的命令。
  大战至此,除了强弩兵其他兵种全无表现的机会,他们哪里甘心风头都让强弩手抢了去,各自都憋着气。罗士信这一声令下,将士们都卯足了气力往前冲杀。
  突厥大军前部让强弩兵射成了筛子,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后部受到了薛万均的突击也呈溃败之态,唯有中间还有部分突厥兵依旧负隅顽抗。
  面对罗士信与薛万均的夹击,这种顽抗没有坚持多久就让罗士信打破了。
  他单枪匹马的将突厥骑兵组成的防线,以一人之勇,强行撕裂成两段。
  罗士信身后的骑兵将裂口撕大,薛万均竟也果断的抓住了这一战机,将突厥兵分割撕裂,渐渐歼灭。
  罗士信与薛万均一同追杀逃散的突厥兵,一路掩杀十里,直至杀无可杀,方才止步。
  罗士信吩咐薛永、莫虎儿打扫战场,招呼薛万均在小溪旁冲洗。
  罗士信的武勇自不必说,薛万均也是一员骁勇的悍将,两人往小溪里一蹲,身上的血污都要溪水染成了红色。
  “想不到,薛将军真会来,而且来的及时,出击的时间拿捏的非常到位,应该是做足准备了吧。”罗士信笑望着薛万均。
  薛万均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他的问题,随即坚定的道:“先是华夏子民,后才是郡王麾下的将领。这痛杀突厥狗的机会,我薛万均岂会错过。”



第五十七章 不及一人

  蒲州军营,中军帅帐。
  李世民集结了十八学士中的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姚思廉、蔡允恭、颜相时、于志宁九人,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讨论政治时事。这也是李世民近年来,最常干的事情。
  李世民出身将门,自幼习得兵法韬略武艺箭术都算得上是一绝,但对于政治却只懂皮毛,不解三味。是以在军旅中很吃的开,深得将士爱戴,甚至不惜以死相报。可朝堂上却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尤其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更是不知变通,常常得罪人。
  譬如李渊最宠信的两位妃子尹德妃、张婕妤,李世民就是因为政治手段不成熟,脾气太倔,把她们得罪的惨惨的。
  这点李世民明显比不上李建成足够的圆滑世故。李建成只要任何对他有好处有利的对象,都不吝啬手段拉拢。他早已看来上了尹德妃、张婕妤潜在的巨大力量。作为皇上身边的女人,她们的能力不是用常理计算的。恰恰这两人又有同一个优点胸大无脑,长得漂亮,脑袋简单,只要平时讨好讨好送点礼物什么的,关键时候,说几句好话,那效果自不用说。
  而李世民呢!
  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和王世充时,因为他亢长的官职中有一个陕东道大行台的官职。这个职位权力大的吓人,能全权处理中原的一切事物:包括地方官员的任命,土地的划分等等,俨然成了无形的“中原王”。
  李世民从不亏待跟自己打天下的小弟,利用这“中原王”的身份,小小的以权谋私了一把,土地财富恩了许多给小弟。
  因为李世民打下的是洛阳城,是昔年杨广聚集财富的东都,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女人嘛,对奇珍异宝最敢兴趣了,尹德妃、张婕妤联合了一票(后)宫嫔妃,暗里明里要求分杯羹。
  这送上门的拉拢机会,换做成熟的李建成绝对是二话不说的。可李世民却铁青着脸,不给,一群寸功未立的娘们,凭什么讨赏?好吧,众妃没办法,退而求其次,打下了中原,那么多职位空缺,给我亲戚安排了官职,总行吧。结果还是一句,不许。一群靠女人的废材当官,还不祸害百姓?
  直接把皇上的女人得罪的死死的,后来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洛阳的一块宝地,也不找李世民了。你个小屁孩,老娘好歹也是你的后妈,这么不给面子,找你老子去。
  李渊本就是一个受不住枕边风的人物,让张婕妤酥酥麻麻的一吹,整个人都软了,别说是土地,连天上的星星也要摘下来。
  结果李渊的手谕,李世民鸟也不鸟,不是因为他目中无人,而是那块土地他已经赏赐给有功的部下了。倔性子一发,皇帝的命令也没用。果直接导致,李渊以及整个(后)宫群对李世民怀着强烈的不满。
  还有为了刘文静与李唐第一大臣李渊第一心腹裴寂交恶等等,类似的事情不少,得罪的人也不少,李世民却不在乎。
  当然这说的是以前,以前那个为了李唐江山南征北战的秦王,而不是现在,瞄着太子之位而去的李世民。
  李世民是个实干派,虚无缥缈的事情他不去想也不去做。最初太子的位子离他十万八千里,这个时期的李世民也没那么多心思,我行我素,什么德妃什么权臣,老子是秦王、皇帝的儿子怕你们?
  但随着战功越来越多,名望越来越高,呼声越来越大,李世民渐渐发现太子的位子貌似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于是乎……
  李世民一改以往做派,开始恶补政治手腕,学习如何治理天下。并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帮助下,组建了文学馆,募集了最负盛名的名士,弄出了一个十八学士来。十八学士讨论的不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典故,更不是舞文弄墨的风雅俗人。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时局政治以及如何治理好天下地方的大学问,目的为何自是司马昭之心。
  李世民也知在政务上比不及历经磨练的李建成,有事没事的便与文学馆的学士开讨论会学习。
  有事没事,也确实是有事没事!
  便如罗士信说的一样,颉利十五万大军入境为得只是装腔作势,吓唬吓唬李唐,让李唐见识一下突厥的兵威,让李唐乖乖听话用钱财来买和平。
  李世民这路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到蒲州,离颉利的突厥大军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颉利慌了,想不到李唐真敢大张旗鼓的来跟他们打,他没有做好大决战的准备,呼喝一声,十四万大军灰溜溜的撤回了塞外。
  李世民虽然觉得罗士信分析的有理有据,但想着突厥如此劳师动众,怎么着也要来个面对面的接触,然后再退兵也好有个交待。怎么也想不到颉利就这样走了,走的轻飘飘不带一片云彩。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当做出来游玩一趟,与文学馆的学士继续研究政治。
  这一次他们讨论的是“迁都之议”。
  因为这次突厥大举入侵,李唐朝堂上兴起了一股迁都的风潮,表示长安离突厥太近逃危险,应该避让以自保,放弃国都长安选择远离突厥的地方以作李唐国都。
  若是原来的李世民,说这话的人十之**会让他劈头盖脸的痛骂一顿,但如今他却选择先于麾下的谋臣商议,吸取他们的看法先一步做应对准备。
  “殿下,平阳公主,发来捷报!”
  讨论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听到了河北传来的消息,笑对众人道:“又来捷报了,孤王这位二姐还如当年一般。”他终止了话题,让人将捷报送上来。
  “十月二十一日,行军副总管罗士信诱突厥寇略易州,与薛万均并力,破突厥俟斤德温傅于易州境内,尽数全歼,一战而定,河北突厥乱平。”
  李世民毫不避嫌的念着战报,四周传来阵阵惊叹声。
  突厥入侵已有多次,但每每都因来去如风的习性,便是取胜也不过的杀伤三五百人,从未有过如此大胜。
  李世民想起了豳州传来的消息,忍不住叹道:“好一个罗士信,两战歼敌两万,我与大哥两路大军所得战果竟然比不及他一人……”



第五十八章 邀请

  定州军营平阳帅帐。
  “怎么样?被当做英雄的感觉,很不错吧。”
  距罗士信破德温傅已有十日了,罗士信这才返回定州向平阳公主复命。这一战因为德温傅的指挥的太烂,罗士信以碾压形势取得了胜利,不得不耐着性子将一地的垃圾打扫干净,然后返回易州,将募集来的粮草还给地方百姓。
  易州与高开道的领地接轨,高开道这王八蛋根本不是个东西,不但当了突厥的狗,还跟奚族沟壑一气,今天开打幽州门户带着突厥来转一圈,明天打开幽州门户带着奚族来转一圈。易州固然不及定州富庶,却也多次受到袭扰,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罗士信在他们眼皮底下保护了他们的安危,还取得如此战果,一个个都表示粮草就用来犒赏英雄的军队了。弄得地方官员哭笑不得:这募集粮草是带有强制性的。
  古代可没有什么民主,国家要征集个什么东西,不给就是犯法抗命,粮食作为军用物资,更是如此。是故命令一下,地方官员的脊梁骨都要被那些不甘愿的百姓背地里给搓弯了。
  结果这要将粮食还回去的时候,百姓反而大方的不要了,这差别咋这么大?
  罗士信得到情况,费尽口舌也没能将粮食送回去。这磨嘴皮子的功夫,确实非他所长。但他做人有自己的原则,贪小便宜可以,决不能贪百姓的便宜,双方也就僵着。
  最后由乡绅大老出面由地方商家富豪出资,弄出了一个流水宴邀请罗士信以及一干将校兵卒吃一顿,这才平息了“民愤”。
  此事当然算是一桩美谈,罗士信也因此迟到了任务交接。
  这一会面,就受到上司打趣了。
  “还好!”也许是关系密切,罗士信在平阳公主面前没有任何的客套,点头道:“是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他顿了一顿,脑中浮现出流水宴中各地赶来百姓露出的那股平安的喜悦,突然有感而发:“我想为将者纵横疆场,保家卫国,除了功名利禄,所求的不正是为了百姓脸上的笑容?”
  平阳公主深深的看了罗士信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敬意。她在战场上拼杀除了想一展抱负之外,为得是李家,让李家能够君临天下,至于百姓什么,并没有多大的在意,成大事者,哪能顾得那么许多。
  正因为她做不到,才有敬佩之意。
  “因故你选择跟薛万均合作?将功劳分了他一份?”平阳公主笑着说着。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为了能够将突厥歼灭,分点功劳又算什么?你当我是那老家伙啊,心眼小的要死,还好这薛万均是个人物,没有辜负我的信赖。”
  平阳公主突然叹道:“他是没有辜负你的信任,不过日子就不好过喽,帮了你等于得罪了小心眼的上司,以后的前途未必好过。”
  罗士信明白的点头道:“他是个聪明人,在帮我之前必然做足了心理准备。作为一个好男儿,我信他不会后悔。所以没有必要为他觉得委屈,这是他的选择,一个他认为正确的选择。作为朋友,就算他为这事受到了多么不公正的待遇,我都支持他这个决定。”
  “你很看得起他嘛!”平阳公主笑着从桌上拿了个厚重的小蓝本,随手丢给了罗士信道:“你看看!”
  罗士信伸手接过,小蓝本正业写着功劳簿三个字,瞧了瞧笑脸盈盈的平阳,将功劳簿打开,第一页第一战功毫无疑问写着他罗士信的名字,但内容却空白无字,显然没有入手写。第二战功罗艺,罗艺有护卫定州之功,薛万均又是罗艺的部下,他的功劳也要分罗艺一点,这第二战功也说得过去。第三战功理所当然是薛万均了,功劳簿上将薛万均的功绩记载的清清楚楚,末了还写了个小贴,表示薛万均智勇双全,可调入京师重用。
  调入京师,自然脱离罗艺的束缚,罗士信大喜过望,道:“公主处处相助,真是我命中贵人。”
  说者无心,听着却是有意,平阳公主俏脸儿绯红,忙咳了几声掩盖窘态,美目怒瞪道:“说什么呢,本宫不过是见你给我长脸了,甩了大哥二弟一截,随意帮个小忙而已。”
  “什么?”罗士信有些不解。
  平阳公主道:“我昨天收到了二弟的来信,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另外两路大军的动向。他们两路大军都未与突厥正面交锋,只是偏师有过小规模的冲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