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等啊等,等了好半天,都听不到任何声音。就算是乌龟蚂蚁都应该到了。
  郑丽琬实在忍不住叫唤了两声:“月儿。新月?”
  “死丫头,臭丫头,这个时候偷懒!”郑丽琬气得直跺脚,再次将头盖头掀起来搭在飞凤霞冠上,轻手轻脚的向房门走去,她眯着眼睛往缝隙里瞧着,想要看个情况。奈何罗士信、平阳都是不差钱的主,当初请工匠建造屋子的时候。所有用料都是顶级的,请来的木工师傅也有着多年的经验。技术水平一流,工钱给的也极为阔绰。兼之罗士信、平阳的身份摆在那里,也不存在偷工减料的事情。就算是这小小的房门也是精心制作的,相互间严丝合缝,不存在半点的缝隙。
  郑丽琬整个人趴在门上连续换了好几个姿势都没如她意愿。
  便在这时,房门突然一震。
  郑丽琬眼中闪过一丝惊恐,脑子已经反映过来,可身子却没有那么灵活才退了一小步。房门再次冲开,重重的撞击在了郑丽琬的脑门上,脚下一绊,身子后仰,一个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屁股脑门双双受袭,郑丽琬却来不及顾着疼,大眼睛直瞧着屋外,见走进来的恰恰是等了一晚上,现在却最不想见到的人……罗士信。
  整个人都傻了,就那样坐在地上,脑袋里一片空白。
  罗士信也傻眼了,他办完了事担心郑丽琬等的心急,快步走向了新房,想要推门的时候意外发现门竟然推不开。这新房不是新造的,却是一直预留给郑丽琬的房间,建造好之后一直都没有人居住空闲着,以为长期没用,被灰尘还是什么东西卡住了,也就用了一些力气。却不想这一次直接推来了屋门,还撞上了什么东西,正疑乎的时候,耳中却听得轻微的呻吟,登时哭笑不得。
  “你没事吧!”看着郑丽琬额上渐渐显露的红印记,罗士信上前想将她拉起来查看。
  郑丽琬突然回过神来,一骨碌的从地上爬起,扑到了床上,将被子让头上一盖将脑袋埋在了被子里,就跟鸵鸟一样。
  罗士信上前扯了扯被子,扯不动,无奈道:“你这是干什么?”
  “呜呜呜……别管我,我没脸见人了我!”
  罗士信好气又好笑,给新月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做着准备。
  来到床前坐下,轻声细语劝说了一阵,见没有什么效果,罗士信一狠心下来,使出了杀手锏道:“你再不出来,我走了啊!”
  “别,别!”郑丽琬大急连叫了两声,扭捏着,终于还是选择了钻出来。这本来就够丢人的了,若是因为这事,新婚之夜黄了,还不不得哭死去,就算再如何的不好意思,也得出来面对,这脸红的就跟关二爷一样,都要发紫了。
  罗士信轻轻的用手掌揉了揉那脑门上的红印记,细语道:“疼不疼?”
  郑丽琬摇了摇头,脑袋是越低越下,都要缩在脖子里去了。
  罗士信笑道:“你在这样缩着,我们可做不了仪式了啊!”
  “什么仪式?”郑丽琬心中大奇,忍着羞意,疑惑的睁着大眼睛。
  罗士信嘴巴嘟了嘟,示意着她往桌子上看。
  郑丽琬扭头瞧着,见她的丫头正高高兴兴的摆弄着一桌子陌生又熟悉的东西,惊讶的张起了嘴巴,以小手掩盖着,泪珠却再也忍不住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涌现了出来,开心的笑着的同时,却在哭着。
  桌子上摆着一些小物件,有匏瓜有食物还有小案几,有剪刀有红绳还有香囊。
  这些常见的东西,在新婚房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轻轻的拭去郑丽琬的眼泪,罗士信慎重的抓着郑丽琬的小手道:“我不能给你正式的嫁娶之礼,只是想让你知道你就是我的妻子发妻,与平阳一样,在我心中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大小之别。”
  古代对于习俗礼节是特别讲究的,没有什么现代人一切从简的说法,你不经过三书六礼就不算是夫妻,得不到律法的承认。过了嫁娶的年纪,一样会受到律法的惩处。同样的,律法对于正妻有着强烈的维护性,发妻什么的只允许有一个。
  郑丽琬虽然是平妻,却也享受不到结发之礼、执手之礼、同牢合卺之礼,这娶平妻还是好的,若是纳妾更是连大门都不能入。
  罗士信隐隐察觉了这个问题,也知道规矩如此,不能随意挑战藐视。
  郑丽琬也许并不在乎,可心底是遗憾是在所难免的。罗士信也因此早早做了准备,身在古代他挑战不了流传千年的礼法,私下里却视这些约束为粪土,准备了娶平阳时相同的道具,真真正正的走完这婚庆的每一个环节。
  郑丽琬了解罗士信的心意,泪水因此糊了眼睛,感动的语不成声。
  “一缕红缨,沧桑情缘,今日解下,纵隔千里情难断,两簇青丝结百年!结发夫妻,相守白头。”新月也是黄花大闺女,如何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罗士信言传身教,认真仔细。类似她这种丫鬟,也有几分机灵聪慧,短时间就将礼节步奏什么都记下了。
  想到最初的误解,这小丫头也是一脸的羞愧,目光不住的在罗士信身上飘呀飘的,心道:“姑爷文武双全,相貌堂堂,对小姐情谊深厚,还至情至性。小姐能嫁给姑爷,真是幸运。能够成为姑爷的通房丫头,也是我的福气!”想着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
  罗士信、郑丽琬剪下彼此的一小撮头发,绑在了一起,放入香囊中。郑丽琬将香囊宝贝似的握在手心,舍不得松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风雨同归,白首百年,请新人闭目持手……”
  两手相握,连祝辞都与平阳时候的一样,这份心意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在新月的主持下两人过了一遍洞房礼节,走到了最后一步,洞房花烛夜!
  新月丫头帮着郑丽琬卸去了装扮,作揖笑道:“祝姑爷小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说着片刻不留的退了下去,将这片只属于他们的天地交给她们。
  罗士信拉着郑丽琬的小手道:“四年有了吧,阴差阳错的订婚,到现在。我的这个心愿,终于圆满了。”
  郑丽琬心中已经让幸福填满,羞愧什么的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轻声道:“只要有今天,一切都是值得的!”说着小丫头,大胆的扬起了小脑袋,送上了自己的香吻。
  女方都如此主动,罗士信又哪里会落于人后,热烈地反应着,一对手更在她的娇躯恣意无礼起来。
  罗士信以是个中老手,尽施手段,将已经正式成为他妻子的俏佳人挑逗到兴奋点,温柔的夺取了她的处子之身,将破瓜之痛,降至最低。
  一直止步的底线正是为了今日而留着的,也只有在这个隆重的时间地点夺取她的人生初次才对得起这位对自己痴心一片的佳人。(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晚点还有一章!


第三十六章 开启贞观王朝

  罗士信终于如愿以偿的再度抱得美人归,将助他良多的俏佳人郑丽琬迎娶过门。
  同时李世民也渐渐走向了自己的人生一大巅峰。
  武德九年九月九日!
  李渊正式禅位,将大唐的江山正式交给皇太子李世民的手中。
  这一日,整个长安都张灯结彩了起来,整个皇宫喜气洋洋。
  在文武百官的恭迎下,李世民从李渊手中接过了天下之舵,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九五至尊的皇帝位子,李渊也册封为太上皇,顺利的完成了权势的交接。
  这种庄严而隆重的日子,罗士信自然身在其中看着李世民从皇太子晋升为皇帝,看着李渊从皇帝成为太上皇,喜气洋洋没有血腥没有杀戮,心中也充满了自豪。
  这是因为他的缘故,少了人伦悲剧的玄武门之变,大唐势必会走的更远,中国的未来也因该会更加的美好。
  “只是……”罗士信有些好奇,不知为何李渊会选在这个时候禅位:李渊年过六十,确实上了一定的年纪,身体的情况他这个半子女婿也非常了解。的的确确不如以往那么健朗,但是作为一个早已习惯当甩手掌管的皇帝,哪里又需要他事事亲为?李渊还不至于老到糊涂,昏庸的地步。又为什么那么早退下来?
  罗士信有些不明白,不过在不久之后他便知道了答案:这个答案很性感,也在情理之中。
  这新帝继位。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
  首先最首当其冲的便是年号,取什么年号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的第一个早朝便是与群臣商议应该取什么年号为好,年号意喻着时代重新开始。意喻着皇帝对未来的想法意愿:就如杨广的年号大业一样,虽然事与愿违,但年号确实是新帝继位最重要的事情。
  针对年号的选择,满朝文武是各抒己见什么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的都有。
  有人说“乾元”,有人提议“广德”也有人说是“至德”,各有各的一套。各有各的含义说法。
  罗士信实在忍不住,插嘴道:“不如就叫贞观……”他实在难以想象日后他人评价李世民创造的治世叫“广德之治”、“至德之治”、“乾元之治”是什么感觉,在他看来“贞观之治”就如文景之治、永乐盛世一样是无可代替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辉煌时代,改个别的名字实在让他无法接受。
  见李世民真的在考虑什么乾元、广德,生怕自己穿越产生的蝴蝶效应,让那不可琢磨的小翅膀将贞观王朝给扇没了。
  “贞观”两字一出罗士信之口。李世民眼中登时一亮。不知为何他对于这两个字特别有感觉。
  长孙无忌突然高呼道:“罗尚书这‘贞观’二字用的极好极妙,《易大传》中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谓以正道示人,用意深刻,用心良苦。”
  罗士信呆了一呆,有些傻眼了,但很快就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解释……天晓得“贞观”有什么含义。《易大传》是什么玩意他都不知道。《易经》他虽然没有看过,但却听过。《易大传》是哪里冒出来的?
  其实《易大传》就是《易经》的一部分。这《易经》又叫《周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所制八卦,二为周文王推演伏羲八卦而成的八八重叠六十四卦,三乃是孔子所做的传。《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罗士信文化程度不高,哪里会去看深奥难懂又用不到的《易经》?自然对于其中一无所知。
  长孙无忌饱读诗书,有文武之才,瞬间的看破了“贞观”的含义,他对李世民极为了解,知他依然心动,见风使舵的大声赞美。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附和,赞许的点了点头,喂满朝文武道:“朕也钟意贞观,诸位卿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取年号本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思取得,李世民都直言他钟意了,自然没有反对的人。
  年号确定了下来,李世民也给了罗士信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年号取得很对胃口。
  罗士信偷笑,这功劳也赚的太容易了。
  这新皇即位之后,各种全新的任命也开始在一天天的颁布下来:首先自然毫无疑问的是皇后的人选。这一点原太子妃长孙氏是当之无愧的,至少在李世民心中他这辈子只认长孙氏一人,即便是长孙氏过世了,他也不允许任何人替代她的位子。
  李世民的所有心腹也逐一得到了封赏,为了嘉奖功臣,他特地从文武中挑选出了五人为一等功,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罗士信。房玄龄进爵邢国公晋封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三品,杜如晦为蔡国公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三品。
  就如罗士信建议的一样,李世民并没有给房玄龄、杜如晦多大的官,只是尚书省以下的正四品的左右丞,但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追加头衔,让他们能够以左右丞的身份行宰相之事。
  长孙无忌加封为吏部尚书、晋封赵国公。
  李靖、罗士信并没有升官,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们刚刚获得灭突厥的大赏,没有理由在此升官了。毕竟他们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地位已经不小了。
  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心底明白,李靖能够成为一等功之一,实实在在是是沾了罗士信的光。
  凤凰谷之变,罗士信助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功居第一,但他一直都是以帝党的身份示人。若李世民只将罗士信单独提出来重赏,将会有一定的麻烦,也便将李靖也带了上。李靖智破突厥,打出了大唐的今时今日,以他的战功得这个一等功也是合情合理得。
  李靖晋封卫国公,增加了食邑。
  罗士信亦是如此,增加了食邑,但他原先的郯国公却给改了,改成了更好的齐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平阳,平阳以皇帝姐姐的身份册封为开国长公主……
  与寻常的长公主不同,平阳的头衔上加了开国二字……(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


第三十七章 夫妻殊荣

  开国平阳长公主!
  纵观古今五千年,也只有平阳这一个公主拥有这般殊荣了。一般而言公主大多都是娇生惯养,就算贤良淑德也不过是相夫教子而已,只有极个别的能够闯出名堂出来。类似平阳这般立下奠定江山基础第一功的公主却绝无仅有,开国平阳就如日后的镇国太平一样,几乎是公主的极致了。但比之镇国太平,平阳还多了长公主的封号。
  这丈夫加封一等功,齐国公上柱国刑部尚书兼领辅国大将军,夫人身兼左右卫大将军又得开国平阳长公主的封号。
  满朝文武想着罗士信、平阳这对夫妇身上的殊荣,也情不自禁的为之侧目。
  李世民在政务上除了安排房玄龄、杜如晦进入宰相圈,将长孙无忌调任为吏部尚书,就无别的大举动了。毕竟大唐现在百废待兴,一直以来发展的也很稳定,并没有大的纰漏。他不想因为过渡的人选调懂而造成整个王朝停止运转,使得不断前进富强的国家因此停步不前。先保持王朝和平稳健的渡过这段权力的交接,再行职位的更变。
  在政务上,李世民是如此安排的。
  但是军事上的调动,李世民下手是绝不含糊。
  自李唐太原起兵初,李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