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而格外精明,将长城修筑的恰到好处,挽扼住了东西要道。要不正面进攻长城,要不攻取易守难攻的怀远镇。除此之外,也只有一条鲜为人知沼泽参路可以走了。
  在辽水的上游,通定方向有一片大沼泽,人畜不通。陷之必死,在辽东人人畏惧。对于那片沼泽地退避三尺。然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凶险在可怕的地方就算死亡几率再大,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一样有人会冒险尝试。
  长白山地大物博,奇珍异宝数之不尽,尤其是以千年人参最为出名。从长白山掏得一根千年人参,足够一个参客省吃俭用渡过一生。因为长白山的千年人参太过出名,高句丽又掌控者长白山的所有权,对于千年人参管制的格外严苛。他们特地增加了参税,以超高的利润来榨取往来的商贩。
  也是因此东北的参客不惜任何办法逃税偷税,沼泽参路便是早年的参王耆老六为了避开关隘盘查。摸索出来的一条绝路,只有极少的人才知道。
  罗士信很幸运的就认识这么一个人……齐华的朋友参王耆老六。
  齐华是当初罗士信前往长白山时候的向导,而耆老六则是资历最老的参客之一。耆老六原本是幽州人士,便是依仗着一身的匪气凶狠凭借走私人参成为富甲幽州的商贾,后来罗艺在幽州反隋,急需军费,对于耆老六是百般苛刻,最后甚至抄家灭门,强夺耆家家财。
  耆老六侥幸逃过一命。在辽东境内的玄菟定居。
  沼泽参路便是他最先开发出来的,他也是凭借沼泽参路富甲一方。最初罗士信找到耆老六的时候,耆老六还不打算坦白,但得知罗艺是罗士信亲手杀的。亲手帮他报了家破人亡的血仇,方才帮着在地图上绘出了这条险峻的沼泽通道。
  刘仁轨长于军略,擅于军事计谋。针对高句丽守备深严的特点,提出了虚虚实实。声东击东的战术,通过各种迷惑性的手段。让高句丽的渊斌之以为唐军意图集结水陆大军攻打怀远镇,将高句丽的兵马调至怀远镇固守。实际上是另起精锐部队,过柳城从甬道向通定强渡沼泽参路,在高句丽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渡过了辽水,使得他们依仗的辽水屏障失去了作用。
  刘仁轨这一计,可谓计中有计,环环相扣,得到了罗士信、李道宗等人的高度赞许与认可。
  罗士信决定采纳刘仁轨的计策,但是他心大,目的不只是渡过辽水,还要更近一步,针对刘仁轨的计策经行了一定的改良。为了实现他的计划,他暗中让王虎、侯杰亲自将耆老六请了来,助他们唐军渡过这沼泽参路。
  沼泽参路沼气瘴气到有一定的毒素,若长时间吸入有生命危险,以布沾盐水蒙住口鼻是必须的保护措施。
  耆老六大腹便便的,见罗士信如此客气,有些受宠若惊,赶忙躬身接过,蒙在了脸上。
  对于罗士信的赞叹,耆老六露着一点深思,轻声道:“当初也是为了讨口饭吃,我们干这一行早年也做了不少违背良心的事情。罗艺贼子几乎灭我满门,这痛恨过后,细细想来却有一种报应的感觉。当初为了财富,我迫害的家庭也不再少数。我本想着这条道路随着我老死一并埋葬了,却不想还能帮上大总管。只是……”他说着目光向后,看着后面密密麻麻近乎三万兵卒,苦着脸道:“这条参路长达百丈,间距容不得两人并行,而且路上湿滑,一不小心就有踩入沼泽中的危险。以往我们每次都是十人十人的谨慎通过,这要通过三万人,耗费的时间就不说了,我担心道路受不住力,塌陷下去。”
  罗士信听耆老六回忆过往,也知这个昔年富甲一方的参王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也不去细究,但见他的顾虑,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我们有我们的法子,你且带路便可。”说着,转向身后的将作大匠姜行本道:“一切成败就看你了!”
  姜行本是一个矮小精干的男子,作为一个匠师,姜行本可谓风光无限。他的师傅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建筑工程专家宇文恺,现在的长安城就是宇文恺策划建筑的,还有蜚声中外的洛阳也是他的手笔。姜行本自幼跟随宇文恺学习工匠技术,但他感兴趣的不是同他师傅一样规划城市修建宫殿,而是制造投石车、攻城车之类的军事器械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搭建成一条供给大军通过的军事浮桥等等这方面,关于军事战争的知识。因为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李世民攻城略地时常带着他,冲锋陷阵的大功没有,但是关键的功劳却不小,还获得了将军的封号。
  姜行本自信的笑道:“大总管放心,得大总管的提示,我们已经做出了足够的铁索链,只要能够通过这条参路,不要一夜,便能搭建出一座通往对岸的浮桥。”
  罗士信对姜行本点了点头,让他放手去干。
  罗士信上次来高句丽就发现高句丽这里穷山恶水,山极为险峻,水又很是凶猛。高句丽人很会利用他们的穷山恶水,这一路袭来少不得要拔山渡河。
  用屁股也能想象高句丽不会留着好好的桥梁让唐军顺利渡河的,战争时期,猜除桥梁阻止敌军渡河是最基本的战术。
  为了防范这一点,罗士信采用了后世搭建浮桥的方法,让将作监锻造铁锁链,需要搭桥的时候,直接将铁锁链串连起来,横跨两岸,只要在铁索上铺以木板,短时间内就能搭成一座可供大军通行的浮桥。
  这铁链也是罗士信给李世民提出的要求之一。
  罗士信当时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时用上,这在沼泽上搭一座浮桥与在水上搭浮桥,并没有什么区别。
  姜行本在建筑上的造诣确实高明,只用了半夜,便在难以步行的沼泽地上建起了一座浮桥。
  耆老六瞧得叹为观止,无言以对。
  “过桥!”
  罗士信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彩,下达了命令。
  **********
  怀远镇,中心官邸。
  渊斌之的办公厅依旧灯火通明,在罗士信下令渡河的同一时间,这位镇守辽东四十五年的老将正认真的分析着手中的情报,随着唐朝大军的逼近,他得到的消息越来越精确。
  “义父!”黑袍将斛斜谷敲了敲门,在得到允许之后,大步的走进了办公厅,道:“我已经在海上广派巡逻船舰,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半点也没有唐军水师的动向。”
  渊斌之直愣愣的看着面前的烛火,眼神随着火焰跳动,半响才道:“哦,继续调查。我这里刚刚收到前线传来的消息,与我们所料想的一样,唐军的六万步卒,正徐徐的向怀远镇靠近。他们若想强攻长城,不至于会向我们这里偏移。可见他们最终目标还是怀远镇。不管唐军在耍什么花样,他们的水师一定会配合步卒围攻怀远镇。现在步卒距离我们不过两日的路程,他们的水师也一定在两日内能够配合步卒作战的范围之内,就根据这个,一点一点的搜查。我便不信,他们的水师还能飞上天不成。”
  “是!”斛斜谷领命下去。
  渊斌之再次去过先前送来的情报,看着情报上显示六万大军正悄悄改着行军方向,往怀远镇这边逼近,自语道:“不管你们使的是什么诡计,只要我以逸待劳,就不信你们能耐我何。”
  渊斌之一夜无眠,翌日一早,又亲自查询怀远镇的防线,见一切安好,放心的笑了笑。
  他要等最新的情报,也无心睡眠,在城楼上鼓动着士气,说着当初他是怎么戏弄杨广,怎么戏弄那位汉人皇帝的。
  直到唐军最新的消息传来:
  “皂衣头大兄,唐军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正往怀远镇扑来。”
  渊斌之肃然而起,随即大笑道:“他们终于意识到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用计不成,打算强攻了?等得就是他们沉不住气……” 


第十五章 兵不血刃破防线

  这沉不住气就是他们的机会,他们有了机会,也就能在再一次战胜汉人,让汉人知道他们高句丽就是汉人的克星,辽东已经两个世纪归他们高句丽所有,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领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允许让汉人夺去。
  渊斌之自以为唐军有陷入昔年隋军的节奏,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成竹在胸。
  防守战向来是他们的强项,怀远镇背辽水而建,他们还特地挖了一个河渠,将辽水引入护城河。
  渊斌之有信心,就算唐军水陆十万大军来战,拥有四万大军的他凭借怀远镇足以长时间的消耗支持下去。只要消耗到一定时候,他再以奇兵去袭击唐军粮道后路,唐军必败。
  渊斌之再次将斥候派出,他要更加精确的消息。
  这一夜无眠,渊斌之终于有了些许困意,见唐军的动向与意料中的一样,内心也是大安,稍作安排也就回官邸睡觉去了。
  这还不过两个时辰,渊斌之便让兵卒叫醒。最新的唐军动向,传到了他的手中。
  睡眼朦胧的渊斌之知道唐军全新动向之后,突然打了一个激灵,惊呼道:“什么?唐军八千先头骑兵,正马不停蹄的冲向我怀远镇?半日即到?这怎么回事?”
  面对渊斌之接连串的问题,传令兵显然答不上来,只是道:“不知为何,唐军的先头骑兵,突然就加快了速度,他们一人双马,轮换奔驰。速度很快。”
  “不对!不对!”不详的预感在渊斌之心中回荡,片刻立刻道:“升帐议事!”
  渊斌之治军颇严。不过一刻钟得到召唤的文武诸将已经到来,将唐军的异样情况向助人细说。
  渊松笑道:“定是唐军发现了我们聚兵怀远镇的情况。知道他们声东击西的战术失败,开始气急败坏了。”
  “没有道理!”斛斜谷一直避免与渊松的冲突,但在这军事会议上却也不得不站出来道:“唐军主帅是罗士信,此人勇而有谋,行军作战极有方略,实在是个棘手的人物。就算他察觉出我方已经识破他的诡计,不再掩饰掩藏自己攻打怀远镇的意图,决定强攻。却也不至于派八千骑兵过来……让骑兵攻城,我不觉得威名赫赫。战功彪炳的罗士信会愚蠢至此。”
  渊松遭受反驳,面上无光,冷笑道:“你也是中原人,中原人应该了解中原人的看法,你觉得呢?”
  “够了!”渊斌之喝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斜谷说的不错。不要以为中原的所有人都跟杨广一样愚昧,决不能小觑任何一个对手。尤其是罗士信这样的人物,没有任何家世依仗的他,能够走到今日绝不简单。他派遣的这八千兵。定有用意。”说着,他继续道:“斜谷,还是没有唐军水师的消息?”
  斛斜谷默然摇了摇头。
  渊斌之心中不安更甚,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直到北方负责镇守长城关隘的兵卒传来唐军穿过北面的沼泽地。从辽水上游渡过辽水之后,渊斌之方才知道被耍的一直是他。唐军从一开始同的计策就是声东击东,他们的本意便是将他们牵制在怀远镇。好让他们从容渡河。
  唐军已经渡过了辽水,辽水防线还有什么意义?
  “不好!”便在这时。渊松突然如抽风一样,跳了起来:“爷爷。不好了,快,快支援盖牟城……唐军的目标是盖牟城,盖牟城一丢,我们所有算计就前功尽弃了。”他脸色苍白,神情镇恐慌张。
  盖牟城位于辽水以东,周边无险可守,是高句丽少见的不是坚城的城池,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战略要地的关键。因为盖牟城恰好在高句丽长城防线与依托辽水防线的怀远镇的中心点,能够在第一时间支援两地,也是高句丽后方存放军粮的地方。
  依照高句丽的防守战术,长城辽水怀远镇是他们的防守堡垒,而盖牟城则是支援防守堡垒的后防线,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予前线各种支持。也正是因为有盖牟城的支持,长城辽水这一条防线才会显得坚不可摧。
  唐军如今已经渡过辽水,长城辽水的防线算是告破,没有固守的意义。盖牟城的价值也瞬间下落,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但是盖牟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储蓄在城中的战略物资,高句丽之所以能够多次战胜隋朝,无视隋朝碾压性的人数。这归根究底还是一个字耗,隋朝不是打不赢高句丽而是自己耗不过自己。面对狭长的战线,面对高句丽对粮道的截击。时间一长,这数万里的远征,粮草不济各种情况都会接连而来,然后高句丽趁势趁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次大唐十万杀来,高句丽不管是他们的国王还是将校都没有一举将唐军杀败的心思,百试不爽的以守代攻是他们一致信服的战术。
  他们玩的就是一个耗,如果他们的粮草物资让唐军劫了去,支助了他们的大军。这对于高句丽的士气,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渊斌之、斛斜谷眼神对视,各自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恐惧。
  一员没有反应过来的高句丽将军道:“这怎么可能?盖牟城有我们五千兵马驻守,唐军就算横穿了沼泽,从我们预料不到的地方渡过辽水。他们的兵力也应该不足以攻打盖牟,应该在辽水河畔赶建营垒,以辅助后续大军渡江。”
  “五千兵马,如何抵挡数万大军?”渊松气急败坏的道:“狡诈的中原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安排水师,一直在蛊惑我们让认为水师是存在的,他们的水师将会与步卒兵力夹攻怀远镇。实际上他们水师走的是陆路,冒充着步卒,搅浑我们的视线。实际上真正的精锐步卒早已脱离了我们的视线,消失的不是他们的水师,他们的水师一直都存在与我们的眼皮底下,只是我们不知道。真正消失的是他们的精锐步卒……”
  “冷静!”渊斌之怒喝而起,带着几分欣喜又带着几分气恼的看着自己的孙子,他镇守的辽东半辈子,最大的希望便是希望他的后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一直镇守着辽东,成为辽东一代传奇神话。只可惜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庸才,不堪大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最小的孙子渊松自小在军略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有独挡一面的潜力。
  渊斌之对此欣喜若狂,不溃余力的栽培他,他也算不负众望的,年纪轻轻在军事上已经有着一定的见地。但是因为太过年轻,受到的期望太过,以至于太过轻浮,太爱表现,一点儿城府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