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现在的薛仁贵便如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一块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如果雕琢的好,将会成为传国玉玺一般的无价之宝,比历史上的薛仁贵更出色;反之若有个差池,和氏璧也会成为与普通玉石一样:这古往今来,惊才绝艳的人物沦落为废材,还少嘛?
  罗士信突然有一种雕砌薛仁贵这块宝玉的冲动,他行至一旁,捡起来给他挑飞的那柄方天画戟,这柄方天画戟比之薛仁贵家传的那柄不论哪个方面都用逊色许多,用起来不慎合手,只能勉强一用,笑道:“你用我的那招,我用你的,来试试……”
  “好!”薛仁贵见罗士信有心指点他武艺,精神大振,依葫芦画瓢一般的将罗士信的那一招施展出来。
  罗士信不过是将薛仁贵自己的招式做了小小的改变,薛仁贵早已将这一招练了不下千百遍,施展出来得心应手。
  罗士信效仿着薛仁贵抵挡的方式,一模一样的兵器碰撞。
  薛仁贵领悟极强,已经抓住了那一招变故的精髓,方天画戟成功的卡住了罗士信的戟柄,用力转绞……
  就这一绞,薛仁贵那张亲嫩的脸涨的通红,他继续用了用力,依旧纹丝不动。
  那柄质地一般的方天画戟在罗士信手中,就如盘根大树一样,动也不动一下。
  “大总管神力惊人,属下绞不动!”薛仁贵带着几分沮丧的说着。
  罗士信反向用力,薛仁贵手中的方天画戟反而让他绞在了地上,瞧着薛仁贵这幅摸样,笑道:“绞不动确实是因为你气力不足,我这一招你五年后能用,现在却用不了。就如一个断了右臂的刀客,他将左手刀练得出神入化。另一个人同样的断臂,不过他断的是左臂,他适合学左手刀?不适合吧!这每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每一个人的气力大小各不一样。适合你先祖薛安都的戟法,未必就完全适合你薛仁贵。我记得你有几招戟法是由下往上撩的,那几招主攻下路,如果我没猜错你先祖个子不高,以下打上。你现在这个年纪已有十**岁的身形,将来只怕不会比我矮到哪里去。等到了我这个身高,你在用那一招试试?不撩到天上去就有鬼了。功夫此道,千变万化,要学会变通,不是刻板的练习固定的招式。你要先学会认清自己,认清楚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让你薛家戟法适应你的节奏,而不是你放弃自己的优势,去盲目的适应死的戟法。不要以为努力就会有结果,矮子在怎么努力也骑不了大马,跛子在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跑得赢正常人。”
  罗士信这里并非是生理歧视,而是人的长短处,矮子腿短跛子脚瘸,这是他们的劣势,人不能用自己的个人不可改变的劣势去努力。个子矮可能智商高,脚不灵光,也许手灵巧,往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才是真道理。
  “你看清楚自己了嘛?”罗士信掷地有声的问道。
  薛仁贵整个人也陷入了沉思,紧接着满头大汗涔涔而下,在这一刻他发现自己对自己竟然一无所知。(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两路皆胜

  “只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才能扬长避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隐藏自己的短处。你连自己都没有看清,没有认识,谈何看穿对手?”
  罗士信见薛仁贵急得满头大汗,也知他明白了问题关键所在,慎重的留下了这一段话,转身回到了帅帐,吩咐所有兵卒不得打扰薛仁贵的沉思。
  在帐中吃着早餐,军中生活艰难。为了节省整体开销,罗士信并不提倡开小灶,他所吃的与兵卒的伙食一般无二,都是稀粥与面饼外加掺了点点肉末的咸菜。
  这味道不咋地,但行军途中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能够填饱肚子,已经非常不错了。
  正在吃着,突然得他到了刘仁轨醒来的消息。
  大喜过望之余,饭也顾不得吃了,直接丢下了碗筷,大步往刘仁轨的营帐而去。这走出营帐,立刻见到薛仁贵已经换了个姿势,盘腿坐在了地上呆呆的沉思着,淡淡一笑,继续往刘仁轨的营帐走去。
  “我的司马大人,你终于醒了!”罗士信走进营帐,便见刘仁轨在卫兵的服侍下吃着清淡的稀粥,处于对病人的特殊照顾,稀粥里有些许药材还有鸡蛋瘦肉。
  刘仁轨与一旁的护卫想要见礼。
  罗士信连忙制止道:“你们继续,当我不存在,这昏迷了好几天了。肯定是饿坏了,先填填肚子再说。”
  直到刘仁轨吃完,罗士信才道:“了不起。用不到一百的人,抵挡住了千人攻势。以一打十。我看你当什么司马,应该直接封你为将军才是。”
  刘仁轨苦笑道:“大将军就别笑话我了。那不是逼不得已?让高句丽兵攻破了右翼,辽东便可得到有效的支援,对我们攻打辽东的计划大是不利。我们只有破了他们的援兵,断绝他们最后的希望,才能将他们逼入孤立无援的绝地。反之让高句丽得到支援,就算是微不足道的一千人也能让他们看到点点希望。辽东久为他国占据,我们此次征伐若能收复辽东,将会完成前人两百年未能做到之事,怎么能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差池而半途而废?”
  罗士信摇头道:“这肤浅的道理谁不明白。但是也许在你看来以自己一命换取辽东的胜利并不亏。然而我却觉得一个辽东而已,这次打不下来,我们还有机会。可你刘仁轨却只有一个,牺牲了就再也没有了。你的能力我最清楚,你刘仁轨的价值可不是区区辽东可以比拟的。莫说是一个就算是七个八个辽东都比不上一个活着的刘仁轨。这比交易买卖,看上去划算,实际上却大亏特亏。唯一幸运的是你没死而已……”
  “大总管……”刘仁轨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想不到自己在罗士信眼中的地位是那么的重。
  罗士信其实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刘仁轨作为国之栋梁。他个人日后对大唐的贡献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区区辽东,根本无法比拟刘仁轨存在的价值意义。如此态度却让刘仁轨更是感动,有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好了,两个大男人。也不要肉麻了!”罗士信也意识到自己有些煽情过了,挥了挥手道:“以后注意点,你抱负未展。壮志未酬,谈何就义。”
  刘仁轨带着几分虚弱的点了点头。他凝神静听了片刻道:“这是已经攻打辽东了?我听到了点点的炮石声。”
  “不错!”罗士信颔首道:“在你昏迷的时候。我们趁势拿下了建安城,破了辽东的三城相护之局。在日前兵分四路。将辽东围了个水泄不通,展开了攻势。现今已经填平了护城河,正对辽东城展开炮石轰炸。”
  刘仁轨叹道:“辽东城经营两百余年,依仗着辽东地形险恶,极难攻取,我军损失了不少人吧?”
  罗士信眯眼笑道:“扯淡,别将我想的跟杨广一样,就知道拿命去拼。打到现在,我军伤亡人数不足五百,几乎没有受到什么伤亡损耗。”
  “这?”刘仁轨惊愕的瞪圆了眼睛。
  罗士信自若的说道:“我收编了两万多的高句丽降兵,填埋护城河都是他们负责的。确实死了不少的人,但我军可没有多少损伤,至于辽东城。我从来没有想过拿命去填进攻的想法,早就拟定好了就以抛石车砸。我们的抛石车经过将作大匠姜行本的改良,比之高句丽从我们学去的抛石车有力多倍。我们以下打上,能够将巨石丢上他们的城楼,他们的抛石车以上打下却伤不到我们,只有挨打的份儿。”
  刘仁轨笑了笑,接着道:“大总管还有什么后招一并说出来吧,这依仗科技之利,确实大占便宜。但只是如此,恐怕还不足以攻取辽东吧?”
  罗士信点头道:“这是自然,除了安排了抛石机昼夜不停的以飞石轰炸,又以高句丽的降卒为劳动力覆土堆山,在两军阵前堆一个可以与辽东城墙相比的土山。如此不但我大唐投石车能够扬威,强弓劲弩一样能够派上用场。”
  刘仁轨大悟道:“大将军这是打算借助抛石机与强攻劲弩的掩护攻取辽东?”
  “正是如此!在战前我就说过。隋朝几次败给高句丽所思所想便是速战速决,他们的急快对上高句丽的稳,如何能够不败?我们有了前车之鉴,自当不能重蹈覆辙。攻取新城、建安城,断绝了辽东城的后路,水路攻打卑沙城,威胁高句丽国都平壤,让高句丽不敢派兵增援,又破他援兵,让辽东孤立无助。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不就是为了能够安安稳稳的攻打辽东?现在辽东以成瓮中之鳖,我又何必急在一时?”罗士信说着他对目前战局的掌控,一言一行,调动有序,条理分明,大有名将之风。
  刘仁轨感叹道:“大总管进攻突厥时,侵略如火,现在攻伐高句丽又不动如山,不给敌人半点可趁之机,属下佩服。”
  罗士信“哈哈”大笑:“这人总要成长的,这几年在长安没少受药师公的指点。总不能丢他老人家的面子……我们这一路进展顺利,不知他们那一路情况如何?”
  刘仁轨道:“李大总管乃当世奇才,第一用兵大家,我觉得区区吐谷浑应该不是问题。”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罗士信对于刘仁轨的答复,给予了肯定。
  **********
  也如他们想的一样,李靖西征吐谷浑进展也格外顺利。
  就在罗士信兵围辽东的时候,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大战。
  吐谷浑的汗王慕容伏允本打着跟大唐玩游击战术,利用半游牧民族的特性战胜大唐。
  此举并没有瞒过用兵老道的李靖,李靖深知吐谷浑是一个奇特的国家,他们本身是游牧民族有着游牧民族擅于骑射的特点,但是又因霸占了丝绸之路多年,国内文化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青海湖是他们的发源地,国内上下极为重视。
  大唐西路大军出兰州一路向西南行进,他们在李靖的可以安排下无视周边地域城池,孤军深入直逼青海湖鄯城。
  鄯城若失,青海湖则尽入唐军之手。
  这一招正是攻敌必救。
  面对唐朝兵锋直指青海湖,慕容伏允逼不得已在鄯城附近与唐军决战。
  李靖面对的情况与罗士信正好相反,罗士信遇上的都是坚固堡垒,而李靖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荒野……
  罗士信的敌人是龟缩在城里的,而李靖的敌人是散布原野隐藏暗处。
  李靖不怕敌人来战,就怕敌人不战。
  两军双方在涅水上游展开了激烈的决战,这一战可谓打的天昏地暗。
  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还有臣服大唐的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等等大将的亲自冲杀下,以绝对的优势大胜吐谷浑大军,斩杀敌兵两万五千之众。
  慕容伏允野战惨败被迫放弃青海湖已经周边一切城镇,烧尽野草阻碍唐军追击,远遁荒野深处。
  大胜过后,李靖并没有给予将兵欢庆胜利的时间,而是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是否深入荒野追击残余的吐谷浑残部。
  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道:“我军为了逼吐谷浑来战孤军深入,后方粮草短时间内难以运至。军中马草已断,粮食也所剩不多。继续追击,在补给上将会露出严重破绽,恐为敌军所破。”
  阿史那社尔亦道:“空着肚子,没力气打仗。我们还不熟悉祁连山深处的地形。据我所知他们逃亡的方向人畜不生,就连水草也没有,实在不易追击。”作为突厥人,阿史那社尔以完全为李世民的人格魅力征服,将自己视为大唐的一份子尽心尽力的为大唐效力。
  李靖见绝大多数将领都赞同撤军,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转向了侯君集道:“侯总管有什么意见?”(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趁势攻城

  辽东城!
  渊斌之双眼赤红的盯着远处得唐军,眼珠子里布满了血丝,便如得了红眼病一样,可怕甚至有些吓人。
  至唐军攻城的那一刻起,他已经五天五夜都没有安稳的睡过一个好觉了,实在是困得不行,也只敢躲在安全的地方打一个盹,小睡个把小时。作为一个上了一定年纪的老将,能够坚持下来委实不容易。
  罗士信的这套打法太过无赖,不派兵卒压境,只让巨型抛石车在远处经行飞石轰炸。巨大的飞石划过天际,或是砸在城楼上砸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或是砸在人群里,将他们的守城兵士压成肉泥,甚至有的飞跃过了城楼直接将挨近城墙的居民屋子给碾碎了。
  面对大唐这种战术打法,渊斌之没有任何办法。投石车是攻防利器,不论是攻守城池还是攻守营寨营垒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投石车的研究,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楚国项燕便曾依仗投石利器大破二十万秦军逼得战功卓越的秦将李信自杀。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用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所以当时投石车并不叫投石车,而是直白的叫“抛石”、“飞石”后来随着人类对于科技的掌控越来越成熟,对于杠杆的原理理会的越来越深入,“抛石”、“飞石”也不断的得到改良。
  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魏刘烨发明的霹雳车,霹雳车大改原先投石车简单的杠杆原理构造。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以全新的模型以全新的发力原理,大幅度的提升了“抛石”、“飞石”的机动性、威力、射程等性能。几乎所有方面都远胜于老式的“抛石”、“飞石”。“抛石”、“飞石”也成了能够移动的利器,也衍生很多叫法。其中投石车是流传的最为广泛的一种。
  高句丽的投石车主要来至于南北朝时期,当初他们讲实力扩充至辽东,与中原结好,贪婪的吸取了中原的文化。当时中原处在极度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方刚经历五胡乱华不久,各种门阀世家贪官污吏豪门诸侯各自怀揣自身利益,根本不顾大局。在这动乱的时代,一切都是以利益为上。为了利益就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情,投石车的制作方法固然是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