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四周人群突然嘈杂起来,传来阵阵呼喊,随着充满拥戴之意的欢呼震耳欲聋地响起,大唐最年青的大将军还是有着一定的魅力号召力的。
  “幽州行军大总管”的旌旗下,罗士信骑着赤焰如火的赤骠缓缓的走向了乱坟岗。
  夷男深深的看了那匹马一眼,欣慰一笑,这匹原本属于他的马,现在跟了一个好主人,目光随即落在马的主人上,大半年的时间没见,他还是一点没变:瘦长的身形,面容清瘦,眼窝深陷,鼻梁又高又直,脸上还留着一丝稚气。浓眉下却压着一对鹰隼般的锐眼,有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气息。
  今天他没有穿铠甲也没有穿华丽的衣服,而是一身沉重的黑色外袍,在这个时代黑色表示哀悼。
  欢呼声渐渐小去,四周的百姓见罗士信如此模样,见他毫无喜庆笑意,一个个如鲠在喉,呼喊不出声来,场面一片寂静。
  罗士信来到乱坟岗前,先是对着所有新立的墓碑拜了拜,然后转过身来。
  “我啊,自幼是一个孤儿,父母都死了乱民手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时有个愿望,杀光乱民,为我爹娘报仇,所以十一还是十二岁我就从了军,跟着张须陀将军讨伐乱民。”
  无论是士兵还是周边百姓,全都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罗士信会说出这种话来。
  “后来发现……所谓乱民也是为暴政所逼的可怜人,也就有了新得愿望,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这样就不会有乱民,也不会有更多的孩子跟我一样自小没了爹娘……拼杀了几年,终于迎来了太平。在官家的统御下,大唐王朝一统了天下,百姓也免去了战乱,能够过上太平的日子。可是……”
  “突厥、奚族那些猪狗不如的东西,却不让我们有好日子过,大势入侵烧杀劫掠。摧毁我们的家园,抢掠我们的劳动成果,屠杀我们的亲友,将我们的亲友擒到突厥草原,为奴为婢。”
  清澈洪亮的话直接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乱坟岗左右三四万的兵卒百姓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再大声喧哗,偌大的乱坟岗鸦雀无声,偶尔风卷树叶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就在半月前……奚族四万骑兵血洗了固安县,固安县上上下下一万两千二百八十一人惨遭屠戮,其中三千一百六十五名六十五以上的老者,四千八百二十一名妇人,这妇人当中还有十名待产的孕妇,这四千余人绝大多数在死前都受到了惨不忍睹的多人奸淫,还有八百多的小孩……手无寸铁的他们惨遭屠戮,无一幸免。至于士兵壮士,我就不说了,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在用用自己的血肉捍卫着自己的家园,生的伟大,死更光荣。”
  周围的百姓早已泣不成声,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与固安县沾亲带故的不少,就算没有,这些年的异族入侵,又有那一个家属能够完全幸免于难的?
  没有!
  此时念及亲人惨亡,无不痛断肝肠。
  罗士信的声音陡然拔高道:“我亲眼见了固安县的惨状,那个受了奸淫不止,肚子还被破开,婴儿被取出来的孕妇;那个一家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由**岁的娃儿砍死一个奚族畜生,然后被剁成肉泥的场景……那一幕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说到这里,他目眦尽裂喝道:“当时我罗士信就立下重誓,血债血偿,要用奚族畜生的人头来祭拜固安县的亡魂,用他们的血,来灌溉他们生存的土地。”
  “押上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杀俘

  “押上来!”
  罗士信说的这三个字中蕴含着的是无尽的怒火、痛恨与敌视。
  一直冷眼旁观的夷男、杨恭道听到了这三个字,眼中先后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随即互望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很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罗士信要干什么了。
  两人一并往大后方望去,两千步卒分作两列,中间夹着长长五列拥挤在一起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步履蹒跚地缓缓走来。随着这些人走到近前,乱坟岗左右喧哗一片,群情激愤。
  夷男、杨恭道定睛一看,正如他们所料,将近三千余奚族俘虏被唐兵押到乱坟岗前,长时间的囚禁与虐待,使他们一个个面容枯槁,形销骨立,早已不成人形,移动的时候木纳呆滞,毫无生气。
  让罗士信激起悲痛心情的百姓,按捺不住情绪。有的意图强行突破护卫的防线,想要报仇。但因守护成圈的兵卒早有心里准备,将激动的百姓挡了回去。百姓突破无果,一人从地上捡起泥巴石块,砸了过去。顿时间飞石如雨,飞向了那一个个的杀人凶手。当即便有十余人砸死当场,百余人砸晕在地。
  周边的唐兵们对此也不闻不问,那些人死有余辜,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三千余奚族俘虏被押解到乱坟岗的坟前,一个个被强迫着跪了下来。
  早已准备就绪的三千刀斧手有序的来到了奚族俘虏的身后,一个个肩头斜扛着大砍刀。在这午后的烈阳下,刀锋反射着凛冽的寒光。
  对着太阳的方向,罗士信单膝跪了下来。
  所有的兵卒也一并跪了下来。
  周边的百姓见此。不明觉厉,但也无不慌忙照着做了。一时间,诺大的乱坟岗无一人是站着的。
  罗士信嘹亮的声音在这时响起:“苍天在上,厚土为证,非我罗士信无好生之德,无仁慈之心,以杀戮为快。意图血洗这大地。而是这一个个奚族禽兽,屠我城池,毁我家园。杀我子民,抢我资财,断我生计……所作所为,天理难容。你上天不罚。我罗士信今日就替你来罚。替天行道。将所以入侵我大唐之贼,所有屠害我百姓凶手,杀的干干净净,一个不留。用他们的血洗恕他们的罪孽,用他们的人头以祭奠千千万万惨死在他们屠刀下的冤魂!”
  他站起身来,高举着手,厉喝道:“行刑!”
  转眼之间,刀光闪烁。三千人头遍地乱滚,一腔腔滚烫的颈血直喷而出。有如三千喷泉齐射,场面壮观壮烈。
  这时杀伐的战鼓声想起,血腥之气弥漫着整个乱坟岗,至此全场气氛达到了顶点。
  所有百姓皆有大快人心之感,“血债血偿!”、“替天行道!”等呼喊声在场数万人群的怒吼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大唐实力很强,但却时常受到侵略欺凌。
  罗士信一直觉得真正的缘由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差距,而是在于农耕民族不够凶悍,个别时候讲究仁义道德,实力强却无法造成威慑,才导致今日之局。
  今时今日他就要让天下人知道侵犯大唐的下场:奚族将会成为他们的榜样。
  两万八千三百六十一名奚族,刀斧手换了三匹,从正午杀到黄昏!
  两万八千三百六十一颗首级,一个不落的在乱坟岗前滚动着……
  猩红的鲜血已经汇聚成一条小溪,流出一里之外,渗入土地消失不见。
  这一杀,杀的幽州百姓,大快人心。
  这一杀,杀的大唐上下,朝野震惊。
  这一杀,杀的草原民族,心寒胆落。
  罗士信也因这一杀,凶名大盛,震撼了整个塞外异族……
  罗士信之名,在异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受气氛影响,夷男只觉得胸口气闷,不能呼吸。
  罗士信激起了百姓兵士的杀伐之心,这种同仇敌忾之气传扬开来,就如巨石入水,激起千重浪,引起共鸣。可以想象日后若是再有异族入侵,这些百姓将会如何的配合将士抵御外敌。大唐的将士只怕也会先后效仿,以杀止杀!
  此事传到突厥,那些视中原为猎场的族部也会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够不够劫掠的资格。
  “走吧!”夷男一直看到最后,想从罗士信脸上看出一点异样的表情,但是至始至终罗士信的表情只有一个……愤怒。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的哪怕半点的异样情绪。他已然明白,罗士信真不是为杀戮而杀,更不是因为嗜杀而杀。
  杨恭道愕然道:“主公不是打算跟罗士信接触,一同密意对付颉利嘛?难道他不够资格?”
  夷男笑道:“不需要了,就是他了。先生或许没经历过,不够了解。这种事情我见得多,过度的杀戮会让人产生一股很可怕的情绪,会使人产生一股莫名的快感,以致沉迷进入,失去理智,以杀伐为乐,陷入疯狂之境。今日罗士信杀的三万人,却不动声色,足见他不仅有着铁血手段,还能够在杀伐中维持自我保持冷静。作为助臂,他是最强的,作为敌人,这种人同样是最可怕的。他这一杀,杀的万众瞩目,我们还是不去与他接触的好,会有时机机会的。”
  杨恭道点头会意,不再多言。
  夷男壮志雄心,为推翻突厥而潜入颉利身旁。他现在势单力薄,想要获得最大效果,必需要得到大唐的配合。
  找谁配合,那就极其重要。
  颉利此次能够事先得知罗士信图谋渔阳的意图,让夷男深以为惧,不敢与大唐接触。免得又莫名走漏消息,遭受灭顶之灾。
  罗士信因为是消息走漏的受害者,反而是最值得信任的,夷男也就起了与罗士信接洽之心。恰好他又与罗士信有过一面之缘,还受过救命的恩惠,比陌生人更容易得到信任。
  不过夷男并没有真正领教罗士信的厉害之处,也不确定他是否值得自己如此大费周章,有心试探一下。
  但经过这一杀,夷男看明白了,罗士信比他想象的更加厉害,他甚至有一种预感,就算没有他,罗士信一样会成为颉利的噩梦,他的存在不少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感觉这几章写的很用心,也挺燃的,求月票推荐票,各种支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渊服气

  长安尚书省。
  “啪!”
  李世民将手中的战报重重的丢在了案几上,然后又爱不释手的将战报拿起来,孜孜不倦的又看了一遍。
  一旁的房玄龄笑道:“罗大将军这是打胜了?”
  李世民在若大若长的头衔中有一个尚书令的职位,尚书令国之首相,统御六部。依照流程,罗士信的战报传由兵部,由兵部受理,传至尚书省,再由尚书省传达皇帝跟前。
  是以身为尚书令的李世民是仅次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是最先得知战报战况的人物。
  这战报一传达,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放下了手中的军务,从兵部尚书那里接过书简,认真翻阅,看到兴处,情不自已,喜形于色。
  战况胜负,不用自言。
  “岂止胜了,实在是打的太漂亮了了。”李世民一开始就不觉得高开道会是罗士信的对手,对于这一战的胜负,不是那么在意,但看了战报,方才察觉战场之势,果然千变万化,用兵之法也无常形。
  “罗士信雄心不小,一开始就盯上了渔阳与奚族,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取渔阳而不守,破奚族再来反攻渔阳。这么大胆野蛮的打法,我朝之中也只有他有这个胆子这么打了。他这种打法这种风格,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这不,差点玩火**了。”他笑着将战报递给了心腹谋士。
  房玄龄接过细看,当看到十万突厥逼近的时候。心底也着实捏了一把汗:渔阳未陷,援兵即至,这是万分危险的绝地。一个不慎就会有两面受袭,全军覆没的危险。但看到最后,罗士信单骑妙退十万大军,也忍不住的叫了一声:“好!”
  若说先前的破渔阳而不取,灭奚族后在反攻渔阳是罗士信大胆的风格战术体现,那么后面这一手就是神来之笔,画龙点睛之处。
  “这罗士信不愧是殿下看中的人物。论智论勇都不可小觑啊!”房玄龄“啧啧啧”的感慨道。
  李世民欣然赞同,颔首道:“尤其是结识了药师之后,他成长之快。令人有种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的感觉。”
  “不过……他那刚直桀骜的性格,也注定了是个祸头子!”房玄龄话中有话的说着。
  李世民手指点着案桌,轻笑道:“你也看出来了?”
  房玄龄颔首道:“颉利来的时机太巧。巧合的让人不得不怀疑有人特地泄露我大唐的军事机密。”
  李世民见左右无人。低声道:“先生有什么想法?”
  房玄龄依旧摇头道:“没有想法,也不要有想法。殿下依旧如以往一样便是,将此事藏在心底。说出来,反而会表露殿下的用心,陛下可不是易于之辈,还是小心为上。”
  李世民忧心道:“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次要不是罗士信横插一脚,这功劳就是李艺的了。”尽管他有足够的耐心,但见李建成插手军事。根基越来越稳固,而李渊又因为他功劳太大。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不轻易让他领兵出征,失去了立功扬威的机会,心中难免焦虑。
  房玄龄能体力李世民的心情,轻声道:“这个殿下大可放心,太子殿下固然是人中英杰,但却有着寡断的致命缺点。加上受到殿下的威胁,为了尽快插手军事,拉拢了一些问题将军。这些问题将军虽然给太子壮大了声势,但终究是双刃剑,会有伤到自己的一天。殿下不见,已经有人,不受控制,开始跳出来了?我们是不追究,难道以罗大将军那桀骜的性子,还有嫡长公主那刚强的作风,他们会不追究吗?”
  李世民会意一笑,心中焦虑尽去,想着双方的优劣势,也自得起来。
  李建成才干不逊于他,又占着嫡长子的身份,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以至于处处压他一头。但是有一点,李建成却比不上他李世民。
  人才!
  李世民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多都是忠勇之士,而且文武齐备。反之李建成固然麾下也有王珪、魏征、贺德仁、韦挺、徐师谟、任璨之类的能人,但不乏李元吉、李艺这类擅于惹是生非的人物,更不少尔朱焕、乔山公这类贪财好色之徒。
  论人才的优劣,李建成要逊色李世民许多。
  这也是李世民颇为自豪的事情。
  “我将战报传给父皇,罗士信这第一次领兵,父皇这些天都有些心神不宁,让他尽快安心……”他从位子上站起,走到大门外突然顿住了脚步回头道:“先生,你凭着记忆将战报大致写下,让人送给我姐一份。”
  这些天平阳不时的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