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到这两份情报之后,侯大勇分别招来石虎、梁守恒和钱向南到书房议事,紧急地应对变局。

过了近一月,在七月中旬,吏部文书到了灵州,不过,只有调动赵普之文。

到了七月二十日,赵普依令向大梁出发,

赵普虽说是一名文官,但是在黑雕军中已有近两年时间,按照黑雕军规距,文武官员都必须参加部队的晨训,这两年时间,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赵普都依律参加训练,即使在廉县期间,他也严格遵守这个命令,和熊营军士们一起参加训练,赵普和刘成通、孟殊、沈怀镜等众文官,渐成文武兼备之士。

黑雕军两年,留给赵普许多美好地回忆,当灵州城渐渐消失在身后,赵普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显德三年,赵普和赵匡胤在淮南相识,意气相投,遂结为异姓兄弟,赵普所学甚繁,殿前司第一勇将赵匡胤方面大耳,为人豪爽侠义,颇有帝王之相。从五代以来,皇帝不过是“洛阳刺史耳”,谁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谁就有可能问鼎中原,梁、唐、晋、汉、周五朝,均验证了这个道理,赵普心中就有了辅佐赵匡胤的心思。来到侯大勇帐下之后,赵普仍和赵匡胤保持着密切联系,常有书信往来,赵匡胤对黑雕军很感兴趣,赵普也常在信中介绍黑雕军情况。

随着黑雕军在西北战场的节节胜利,赵普对侯大勇也越来越佩服,赵普在侯大勇和赵匡胤两人之间犹豫不决。

黑雕军虽强,但是地处西北,远离了政权中心。历来左右政局变化地都是处于中枢之地的禁卫之军,边境之军再强。也只能称霸一方,左右不了全国局势。赵匡胤在禁军中威信颇高,极似本朝太祖郭威,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若要成事,必为赵匡胤。

最终,赵普还是选择了赵匡胤。

赵普一行全是快马,沿马岭水南下,沿途有驿站提供住宿。很快就到了河中府。

洛水、无定河、黄河都要穿过河中府,河中府过往商贾颇多,虽说大周朝颇有中兴之相,可是。在交通便利的水岸边,仍然活跃着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盗贼,衙门屡次征伐,甚至动用的河中府地牙兵,无奈盗贼们滑如鱼鳅,让官军们无处着力,所幸盗贼都是本地人。向来只求财不伤人,衙门无奈之下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七月二十五日深夜,天空如被惊雷击破,倾盆暴雨猖獗了整整半夜,无定河水暴涨,黄河两岸地居民心又悬了起来。

良山驿站是河中府城外最好的驿站,显德四年初。房舍经过重新翻整,虽说雨大,屋内却没有一处漏水。

良山驿站接待过无数南来北往的高官显贵,赵普这种极别的官员,更如过江之鲫。赵普出身小吏世家,对人情世故极为了解,找到了驿丞,送上几贯周元通宝。很快就和朱驿丞搭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朱驿丞就让赵普住进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还豪爽地送过来两根新鲜的羊腿。

赵普地一位随从在廉县学得一手煮羊肉的好手艺,他到河中府买了一些调料,煮了一大锅香气扑鼻的羊肉汤。朱驿丞是一位大腹便便的汉子,素来爱喝上一口,他没有想到羊肉汤会有这么香法,虽隔着院墙。谗虫已从肚子里被勾了出来,朱驿丞提了一罐富家商铺送来地老酒,一摇一摆地来到了赵普所住的小院子。

正在酒酣饭饱之际,一名精瘦的年轻人来列了院中,老远就拱着手道:“好香的肉汤,朱驿丞有妙食为何不请三郎?”

三郎是河中府参军事,二年前由许州来到河中府,他为人八面玲珑,上上下下都能说得上话,三郎和朱驿丞也是极好地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吃喝玩乐,间或还一起到妙香楼去风流快活。

朱驿丞笑骂道:“我说是谁,原来是三郎,你真有口福,来尝尝塞外好滋味。”

三郎也不客气,落落大方地坐了下来。赵普、三郎和朱驿丞地位相当,又均是见多识广之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就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三郎和朱驿丞俩人皆醉,赵普酒量甚好,送走两人之时,在小院中坐了一会。

此时,月光透过云层,淡淡的清辉轻拂着大地,蟋蟀在杂草中鸣叫,好一幅夏日夜景,本应高兴地赵普却有些心烦意乱,洗浴之后,站在窗前遥望着黑沉沉的远处,突然闪电从天而降,随后雷霆大作,暴雨如注。

第二天,雨过天睛,空气分外清新。

赵普换上了一身青色圆领长衫,带上束了一圈缀着玉佩的腰带,脚穿马鞭,佩戴着跟随自己多年的三尺青锋。十几名手下则不改装束,身披黑雕军制式软甲,跨着侯家刀,每人带着短弓和三十支雕翎箭。

离开良山驿站不过十里,出现了一片颇为茂密地林子,官道在此也变窄了许多。行走江湖,向来有“遇林莫入”的说法,赵普有些警醒地提醒手下:“朱驿丞酒后曾说,河中府近日来不是很太平,有两股强盗活动甚为频繁,大家打起精神来。”

十余名手下抽起侯家刀,三人在前探路,二人断后,九人围护着赵普。

在林中走了一阵,高大树木越来越多,遮天蔽日,外面是骄阳,林内却阴风袭人。

突然,头顶上响起了一阵怪异的尖啸声,从树顶上射下来数十支铁箭,这一阵铁箭来得十分迅猛,角度也极为怪异。赵普等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密林深处,完全想到袭击之人会隐身在树顶,箭雨过后,赵普一行十五人。全部中箭落马,赵普身中七箭,有三箭射在了要害之处,他翻身落马之时,犹自叹息了一句:没有想到赵普命丧于此。

树上又响起了一阵尖利地啸声,四五十个蒙面人纷纷从树上滑了下来,这些拦路的盗贼全穿着百姓的服饰,身上挂着各式刀具,有铲刀、镰刀、环首刀、大砍刀。甚至还有菜刀,和一般盗贼不同的是,他们手中都有弓箭,这些弓箭也无奇特之处。全是寻常猎户和官军所用之弓。

为首一人身穿紧身软甲,脸上蒙了一张灰色布罩,他快步走到赵普身前,用手试了试赵普的鼻息,赵普已是气息全绝。

一名壮实有汉子在场内转了一圈,走到软甲汉子身旁,道:“指挥使。全部死了。”

软甲汉子正是河中府参军事三郎,他点点头,道:“把财物全部搜走,用布袋装上,赶紧运走,埋了。”说完,背着手。再不理壮实汉子。

壮实汉子对三郎甚为尊敬,接令后,立刻带人把尸体用布袋装上,两个汉子从身后一个罐子里倒出一些和官道浮土相近地泥土,盖住血迹,用脚踏紧。这些汉子手脚甚为利索,一会功夫,现场就清理得干干净净。

三郎低声自语道:“赵普兄。你也是条好汉子,别怪三郎心狠手辣,人生如战场,输赢都是命,认了吧。”

众盗贼来得突然,去得更为迅速,他们钻进密林。不一会,森林就恢复了平静,就如一粒水滴落入了江河,没有激起一丝涟漪,眨眼间就消失了踪迹。

数天后,“郑和三号”从大梁城起飞,直奔灵州。

房当度投降黑雕军之后,师高金被侯大勇留在了靖远城,协助守将铁川源管理城内的房当族人,虽说师高金很想和女儿见面,可是没有节度使将令,虽说是岳父,他也不敢轻易离开靖远城。师高月明生了女儿之后,侯大勇才发出命令,请师高金到灵州城内一晤。

侯大勇的大名,在房当族人中已成为凶恶地代名词,族人间相互诅咒之时常说:你今天出门遇上侯大勇。

师高金对侯大勇评价当然客观许多,他常常为房当人的命运叹息:正当房当族南征北伐屡战屡胜,实力大大提高之时,偏偏遇到了大周朝不出世的猛将侯大勇,这是天意弄人,而非战之罪。

从靖远城到灵州一路上,师高金总是盘旋着“侯大勇”三个字,他对于这个未见面的女婿有三分敬意,七分好奇。

师高金踏进了灵州之后,城内的繁华让他大吃一惊,师高金虽是党项人,可他被族人所逼而逃出家园,走南闯北,颇见过一些世面。他数次到过灵州城,在他的印象之中,灵州城就是一座军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不过,繁华程度和中原腹地地城池相比就远远不如了,而此时硝烟还未散尽,灵州城内已是众商云集,城内店铺林立,行人神色平静,穿行于店铺间颇有悠闲之意。

师高金原本以为侯大勇只是一员猛将,没有想到他治下地灵州城也是如此繁荣,虽说比不上大梁的繁华,却也不逊于一般的中原名城。师高金是房当明手下心腹幕僚,同心城地地方事务多由师高金具体处理,他知道管理一座城池的难度,灵州此番景象,实在有些出乎师高金的意料。

在客房安顿下来,吃过晚饭,草草清洗一番,已是傍晚时分,师高金原本打算明日再到侯大勇府上,可是思女心切,还是在傍晚时分来到了侯大勇府弟。

院中亲卫早知道师高月明的父亲将至,通报姓名之后,很快就来到了内院大门。

内院里,侯大勇抱着半个月的女儿,站在院子中间享受着夕阳西下的美景,当然,女儿小清只顾得上蒙头大睡,再美的景色对于她来说都没有意义。

女儿小清娇嫩地小脸蛋,在火红夕阳照射之下呈现出美丽的玫瑰,红,侯大勇小心翼翼地抱着小清,眼光中充满着慈爱,师高月明站在侯大勇身旁,满含着笑意看着父女两人,忽然一股奶水流了出来,把胸口处的衣服打湿了一大块。

房当女子坐月子的习惯和中原女子不一样,七天一过就要下床走动,这一点倒是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侯大勇也就常常陪着她院中散步。

“我的奶水已经流了出来,把她抱给我,我来喂她。”

“小清还没有醒,等一会再喂她。”侯大勇一笑,“我帮小清吃奶吧。”

听到侯大勇的调笑,师高月明胖胖地圆脸上泛起了红云,她用天蓝色的眼睛满是柔情地看了一眼侯大勇,道:“真讨厌。”随后又笑道:“小清比我见过的孩子都要聪明,就算是睡着了,只有闻到奶味,就会使劲地吮吸,她就和你一个样子。”

两人正说笑间,封沙走了进来,道:“师高金到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庙堂之高(二)

    黑雕军和党项房当军在清水河鏖战数月,双方在战场上生死搏杀,但是,双方军士们都没有想到,侯大勇一声令下,七百多对黑雕军军士和党项女子喜结连理,让众多黑雕军军士和党项房当族人成为了一家人。

有资格成亲的黑雕军老军士皆为百战余生的精壮之士,战场上生死,搏斗从来没有皱过眉头,床弟之战自然也勇猛无比,成婚不久,同心城满街都是挺着大肚子的党项女子。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有句俗话叫:“生儿如进鬼门关。”短短的几个字就表达出了母亲所经历的痛苦与危险。在没有专业妇科医院的大周朝,人们习惯性地在孕妇临产的时候,找一名妇女到家里,为产妇“接生”,俗称“接生婆”,这些接生婆全凭经验办事,很多人甚至不懂得消毒,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比较高。但是,有接生婆总比没有接生婆要好得多,侯大勇就出高价到中原之地请来大量接生婆,害得中原接生婆严重短缺,不少中年女子见到接生婆有利可图,纷纷改行当起了接生婆。

侯大勇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高度重视同心城女子的分娩问题,找来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十几位接生婆,群策群力总结各自的接生经验,侯大勇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在现代社会所学的现代医学知识,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精心编制了“接生之十二规矩”。并分发到接生婆和每家每户,另外还找来一些伶牙利齿地接生婆,成立了一个“入户宣讲小组”,专门讲授“接生之十二规矩”。

与此同时,侯大勇还要求白霜华调集了一些粮食、黄豆、花生、活鸡等物到同心城,分到每家分娩产妇家中去,增加了母亲的营养。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奶水喂养出生的婴儿。

侯大勇在同心城期间,特意还走家串户,亲自为失去了父亲的婴儿送去了十贯周元通宝,有一名驻守同心城的军士强奸了一名刚刚失去丈夫的党项女子。若在郑州时期遇上此等事情,侯大勇可能只是对军士实行鞭刑,侯大勇当上节度使之后,面对地是众胡环侍的局面,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影响到无数人,对违法军士仁慈。就是对党项女子对战死沙场的黑军军士的残忍。为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侯大勇下令处死这名军士,并把其头颅悬挂在东城门上,以示警戒。

头颅成为骷髅以后,仍然悬挂于东垢门,过往军士无不耸然,再也没有军士敢于轻易踏入党项女子院中半步。

党项女子对侯大勇既害怕又尊敬,听说师高月明也有了身孕,同心城内的党项女子就按照党项风俗,采集百家衣料。为小孩子做了一件小衣服,意在保佑侯大勇和师高月明的小孩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侯大勇接到长寿衣之后,派了数名党项僧人,来到各家收集党项女子父亲或兄弟的姓名,最后列成名单交给了侯大勇。

房当度在贺兰山东麓站稳脚跟后,侯大勇传来将令,准许房当度族人到同心城探亲。并提供了一份可以探亲名单。此时,房当度族人已经知道同心城集体成婚之事,得令后纷纷南下到同心城寻找失落的女儿,一时之间,同心城内四处都是外公或舅舅,各家各户都充满了夹杂着哭声的笑声,或是夹杂着笑声地哭声。

黑雕军廉县城外大败契丹军之后。侯大勇下定决心,把剩下地五百多成了亲的老军士全部派到同心城,让他们休假两个月,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两个月之后,这些老军士将成立一个教导营,专门在白狼营培训新兵和团结兵,白狼营就在同心城外,这样一来,既能为黑雕军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战斗种子,同时,又让这些军士们可以定期回到同心城,照顾老婆和孩子。

这些黑雕军老军士纷纷在家中摆下酒席,迎接从贺兰山远道而来的亲戚。曾经的生死对头就这么坐在了一起,虽说气氛初时有些尴尬,可是,毕竟大家没有私仇,现在成为了一家人,几杯老酒下肚,心胸开阔者杯酒抿恩仇,心胸狭窄者酒后免不了拳脚相交,更多情况是大家语言不顺,只有大眼瞪着小眼。

不过,从同心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