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江捷无意间碰到了小暑的手掌,只觉入手处颇粗,她心中一震,伸手握住了小暑的手掌,仔细地看了看,道:“这一年,你们吃了不少苦吧。”

小暑红着脸将手抽回来,道:“这算得了什么,小时候还干过比更苦的活。”

两人这才将话头接上,接上以后就不可收拾,从澶州案获罪到流放沙门岛,再说到沙门岛两人的苦日子,说着说着,小暑眼泪便与笑容同飞。

哭过了,笑过了,两个女子出门之时,已是手牵着手。

站在院中,小暑对柳江捷道:“屋里还有些菜肉,看他们喝酒地样子,屋里地酒肯定不够喝,我出去打些老酒回来。”

“怎么要你去买,仆人到哪里去了。”

小暑不好意思地道:“前些日子,郎君说要找几个仆人回来,我们这里只有几个人,根本觉得用不了这么多人,只要有一个使女帮着照顾孩子,再找一人来做饭,其他的事情我自已都做得了。”

小暑也并不是不想找使女,只是柳江清如今担任监察御史,这个职务属于中央官员,从级别上来说,和开封府城南尉一样,但是,城南尉是实权派,平日里收入颇为丰厚,监察御史受职权所限,算得上一个清水衙门,而且,经过了澶州案,柳江清为人着实收敛了许多,也不敢轻易地在这个职位上弄些手段,因此,一家人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巴地,家里请不起多的仆人。

柳江捷没有当过家,并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由,只是凭着女人的直觉,知道哥哥的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她看着小暑提着一个竹篮子,就跟着道:“我们一起去吧。”

两人有说有笑地出了门,走到了一家肉铺,柳江捷微笑道:“屋里那群人,向来吃肉不吐骨头,再切些几腿羊肉和猪肉。”

小暑心里吃了一惊,几腿羊肉和几腿猪肉,得花去他家半月的菜钱,可是如今柳江捷提出这个要求,她又不好拒绝,只得咬咬牙齿,微笑着对肉铺掌柜道:“掌柜,三腿羊肉,二腿猪肉,不,三根猪腿。”

掌柜是个矮个子,一身横肉显得格外粗壮,他乐呵呵的道:“柳娘子,今日家里有客人吗,这么多的东西,你们两个娘子怎么拿得回去。”

柳江捷见肉铺掌柜色迷迷的,便打断道:“掌柜,你将羊肉和猪腿用绳子穿上,我们先去打酒,回来过后再来取。”

柳江捷和小暑来到了一个杂货铺子,正欲进门,门口走出了好几名身材结实的年轻人,其中一人看到了柳江捷,他吃惊地张大了嘴,目不转睛地看着柳江捷。

这几个人正是柳江姨曾经地部下,看着这几人,柳江捷不禁想起了北伐时的点点滴滴,她忍住了与这几人打召呼的冲动,挽着小暑的胳膊,低头着向里面走去。柳江姨打好的老酒回来,这几名人仍然站在门口,其中一人上来,拱手道:“这位娘子,你认识柳指挥使吗?”

柳江捷笑道:“家兄姓柳,是监察御史,但不是指挥使。”

这名军士摸着头,道:“原来也姓柳,这就难怪了,以前我们的指挥叫柳汉阳,不知你认不认识。“柳江捷忍住了和这几位部下相认的冲动,笑道:“柳汉阳是在下的堂兄,好久没有见过他了。”

军士一抱拳,也笑道:“我就觉得娘子与柳指挥有几分相似,连声音也极为相似,原来真是一家人,烦你相告柳指挥,有机会到军中看看一起北伐的好兄弟们。”

柳江捷心中一热,柔声道:“若我见到家兄,一定代为转告。”

小暑知道柳江捷女扮男装随军北伐之事,此时见了这几名魁伟军士对柳江捷颇为尊重,不禁大为佩服,等到军士们走开,便道:“这些军士倒真地很折服你,小妹,你真了不起”,柳江捷半响不语,北伐之岁月,倒真是很值得她留恋,过了半响,才道:“我们到肉铺里去吧。”

到了肉铺,肉铺掌柜已将羊肉和猪腿砍好,用精绳串在了一起,他笑呤呤地看着这两个女子,道:“两位娘子,我让小伙计将肉给你们送回去。”又砍了一块肥肉,道:“这一块是送给你们的,不要钱。”

小暑高兴地点头道:“以后我都在这里来买。”小暑和柳江捷跟着小伙计,就朝家中走去。

还未到家门口,只见四、五匹战马停在了柳府大门外。

在柳府里,一名军官和一名文官正站在柳江清身边,文官是中书门下给事中何保国,他手持着一纸公文,道:“柳兄,侯相有令,着你立刻再到慈州,将王宏达捉拿回大梁,这是捉拿王宏达的文书。”

柳江清神情有些疑惑,他正欲开口,何保国打断道:“柳郎今日才从慈州回来,辛苦得紧,可是侯相交待,解铃还须系铃人,捉拿王宏达一事,还是交由你去办理。”

王宏达是一州刺史,又是晋州节度使陈思让的爱将,手中握有不少人马,虽然有朝廷的旨意,捉拿使节也会陷入危险。

柳江清在慈州经历过一次险境,明白其中的历害,他暗自揣摩:侯大勇到底是什么意思,若真想害自己,大可不必将自己从沙门岛放回来,可是交给自己这种差事,又分明是把自己往火坑中推。

何保国中进士比柳江清要晚上一年,两人平日里也相识,何保国知道柳江清是侯相从灵州带来的,又是侯相将柳江清从沙门岛赦免,明白侯相很是看重柳江清,见柳江清脸上阴睛不定,便道:“我是奉命而来,柳郎若有什么事,自可向侯相禀告。”

柳江清苦笑道:“这也是本份,在下这就动身。”

何保国笑道:“也不用这么急。”他用手指着身边的武官道:“这是虎威军逼都指挥使周青将军,你和他一起去。”

周青是黑雕军中年轻一代颇有名气的智将,柳江清听到周青要去,便将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喜道:“原来是周将军,在下久闻大名,有将军同行,此事易矣。”

第三百四十七章 荡尽群雄(二十五)

大梁城内的夜色,星星点点的灯火遍布全城,间或还有哑哑的丝竹之声,在一片红灯之地,更有着无数的莺声燕语,这就和宁静辽阔的大草原大不相同。

柳江捷坐在院中,拿着一柄扇子轻轻地摇着,丝丝凉风却解不了心中烦闷,她抬头看了看天上明亮的星星,同一片天空之下,这大梁城内的星星似乎也变成了街道之上晃动的人群。

这时,喝得醉意十足的里奇诸子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群人就准备朝屋外走去,柳江捷见哥哥柳江清也在其中,就道:“大哥,明天就要去慈州,早些休息吧。”

柳江清在酒精的作用下,也显得颇为兴奋,道:“听说吴若谷回来了,陈鱼梁他们都在其府上,专门派人叫我们过去。”柳江清说完,对着身后的一个黑影道:奇。com书“阿六,到了吴若谷家中,你可不准耍赖了。”

柳江捷劝道:“这深更半夜的,被巡逻军士抓住了可不得了,大哥,你不要冒失了,阿六他们初到大梁,不能给朝中大人留下浪荡的印象。”

柳江清白天总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喝了些酒,郁闷的心情却少了许多,他笑道:“呵,呵,小妹说的是老黄历了,如今大梁城是黑雕军的天下,城里就和灵州一样,早就不宵禁了,随你在街上怎么折腾,也没有人管,小妹曾是军中豪杰,跟我们一起喝杯酒吧。”

柳江捷她在石山之时,也常和族中男女一起到石山旁的一片草地之上,点上木柴,围着火,烤肉、唱歌、跳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在这短暂的欢聚中。才能忘掉生活的艰难、世事的无奈。

到了大梁以后,她心中也渐有一股郁气,听到哥哥的邀请,便爽快地答应道:“好,就随你们一起去,不过,要稍等一会,我去换一件衣服。”

柳江捷飞快地回到屋内。从自己的衣物中,选了一件男装换上,这是她女扮男装之时的衣物,当她离开大梁回石山之时,扔了不少衣物,唯独那几件男装她舍不得扔掉,千里迢迢地带回了石山,这一次,又千里迢迢地带回了大梁城。

穿着男装到了院中,柳江娃就如变了人一样。

由娇滴滴的女子变成了英气逼人地俊小伙了。院中一群里奇辈后生,大部分没有见过柳江捷穿男装,借着挂在屋檐处不停摇晃的灯光。他们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柳江姨。

过了一会,满院都是压抑着的咽口水之声。

由于柳江姨换了男装,气氛反而有些变化了,这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也没有刚才的快活,依次走出门去,向着吴若谷的小院子走去。

吴若谷的小院子也不甚远,穿过两条街道就到了,其间要经过一个挂灯笼最多的街道,这挂灯笼最多地地方,当然也就是夜晚就热闹的地方。自然也是天下有夫之妇最厌恶,天下大部分男人都曾经幻想过、一部分男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这一行人走过红灯之时,站在门口的女子便上前迎接,不料这些人目不斜视就走了过去,让这女子脸上笑容立刻掉在了地上,砸起了一团黑灰,在淡淡的灯光之下穿梭。

当这些少年人屏声静气地离开了红灯笼,不少人耳根也变得有些红了,也不知哪一个胆大的少年。在黑暗中感叹了一句:“哈,站在门口的娘子真俊。”于是,里奇队伍中争论声四起,有的说这女子不够俊俏,比不上仆骨族的高鼻女子,有的坚决出声反对。

说说笑笑间,就到了吴若谷地家门口。

刚到家门口,只见门外有十几匹马,这些马匹油光水滑,骨架子也极好,一看就是上好地战马。

柳江捷一见这些战马,心中一惊,暗道:“这些战马分明是若尔盖战马,看其鞍上用具,也是不凡,莫非是他在里面。”随即,她摇了摇头,否了这个想法,毕竟堂堂宰相大人,怎么会深夜到普通臣子府中。

柳江清迟疑了一会,还是带头走了进去。

院子里站着十来个军士,皆挂着长长的腰刀,一动不动地站在院子两侧,这十几个军士位置选得极好,前、后、左、右,皆在其控制范围之内,他们挺胸而立,身形如山,虽然夜晚看不清面貌,也感受得到这些军士的森森杀气。

柳江清心中一震,暗道:“侯大勇真地在此。”

柳江捷心里一紧,暗道:“那人真的在这里。”

里奇众人受这环境压迫,脸色都郑重起来。

吴若谷房中之人正是侯大勇,他来到吴府纯是凑巧。御史中承窦俨在澶州案之前,就与侯大勇成了好友,在澶州案中,窦俨明帮暗助,将昝居润一党几乎连根拔起,等到范质、赵匡胤被杀掉以后,窦俨也正式的成为了侯大勇一派重要人物,在朝中与侯大勇暗通声息。

窦家世代都出文臣,在读书中人很有号召力,治天下必须得靠这些读书人,因此,侯大勇对窦俨甚为看重。窦俨偶感风寒,卧床不起,多日没有到朝中来,因此,侯大勇今日有闲,吃过晚饭,便到窦府看望,从窦府回来,他便拐道来到吴府。吴府灯光比往日明亮许多,里面隐隐传来些笑声。

见吴若谷果然按时回来,侯大勇脸露微兴,便登门入室。

“降州之行,吴郎有何感悟。”

吴若谷在里奇诸子中,做事最为沉稳,深为侯大勇信任,也成为了里奇诸子中官位最高之人,这一次突然受命回到大梁,一路之上,他都在猜侧侯相用意如何,从朝廷近期的诸般措施,以及各节镇流传的风言风语来看,侯相是逐步削弱节镇之权,吴若谷隐约知道,急招自己回城,肯定与此事有关。

他在降州做了二年多刺史,酸、甜、苦、辣诸般滋味皆尝过,突然听到侯大勇询问降州之事,便将思路迅速梳理了一个,道:“降州虽是小城,又是靠近北汉的边城,屡经战乱,百姓生活极其艰难,这二年,下官虽竭尽心力,降州百姓依然困苦,实在有负侯相厚望。”

侯大勇笑道:“吴郎不必过谦,虽然到降州时间不长,可是风评甚好,吏部年考评绩也很是不错,我还记得吏部之评特意提到——吴若谷甚重农桑。”

“自古王政之本在于农桑,若各州刺史都做好此事,则天下大定。“吴若谷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如此评价,他强抑着内心的激动,道:“下官专为农桑之事写了一个条陈,请侯相过目。”

“敦本业、兴地利、戒游手、谨时候、备水早,置农器、戒芶简、厚蓄积、戒杀牛、广栽植、恤田户、无妄忪。”侯大勇读了读吴若谷递上的条陈,想了一会,道:“吴郎真是一个细心人,这条陈很好。”

侯大勇抬头看了吴若谷一眼,笑道:“无妄忪,这条有些意思。”

在大周朝,吏部考核官员,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查其地告状的人多不多,若是诉讼不断,官员地政绩就会被打折扣,这是传统法律思想在官员政绩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儒家学说在法律上的重要体现。

侯大勇来自另一个世界,对这一条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以为然,不过,他是现实主义者,知道凭一已之力在短时间无法扭转整个社会对诉讼的看法,也没有狂妄地想真正彻底地改造整个社会的思想,他又看了一遍条陈,道:“把无妄忪这一条去掉,明天派人把条陈送到中书门下。“吴若谷自然想不通为什么要去掉无妄忪这一条,可是侯大勇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他想得不通也必须执行,就低声道:“下官明白。”

“恐怕你不太明白。“侯大勇并没有责怪吴若谷的不自然,却也没有过多解释,又道:“晋州辖了降州和慈州两个支州,这一次我准备给你调一个位置,明天你就跟着周青和柳江清一起,到慈州,捉拿王宏达,你就去凭慈州刺史,明日柳江清将作为钦差,带上圣旨。”

吴若谷一惊,道:“王宏达是晋州陈节度的爱将,此事恐怕要慎之又慎。“侯大勇冷笑一声,道:“笑话,王宏达是大周朝的朝廷命官,不是陈思让牙兵,为何要慎之又慎,大梁附近地许州、大名府、河中府、澶州等七个节镇的支州已收归朝廷,这一次,晋州、磁州二地的支州,也要一起收了。“吴若谷明白了侯大勇的意图,他道:“降州有二千团结兵,我是按照石山兵法所操练,虽然不如黑雕军精税,若事起,或能保住降州不失。、”

“降州之事,就交给杨徵之吧。”

吴若谷一惊,道:“杨大人屈尊到降州,以他的才干,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