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保护,各种税费都大大减少,作买卖的环境比以前大大改观。消息传出之后,汉中以及成都府的蜀商纷纷进入了三州市场,成为三州市场的主力军。

侯大勇所处的现代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的,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千方百计在招商,纷纷采取了“重商、亲商”政策,重商、亲商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三州离蜀地极近,而成都府经济繁荣,为吸引更多的蜀商,侯大勇对于蜀商采取的特别的优待,多次宴请了到凤州投资的蜀商,在侯大勇提议下,成立了蜀商会所,侯大勇还在南门一带规划了一块地,专门供商人们修建住宅。蜀商们虽说有钱,可并没有社会地位,不仅受到文人的鄙视,更常受到官府的敲诈,在凤州,蜀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节度使竟然和他们在一起吃饭,节度使,那是多大的官啊!吃饭的时候,有的情绪激动的商人还掉了眼泪水。

节度使和蜀商一起用餐的消息传回蜀地之后,不断有蜀商来到了凤州。

九月十七日,侯大勇召开了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坐镇阶州的石虎、成州的山宗元、黑雕军都指挥使郭炯,步军都指挥使王江、陈仁义,黑雕军都指挥使胡立,伏虎军都指挥使姜晖都,观察判官钱向南等各军主帅,齐聚凤州。

侯大勇召开这一次会议,将对军队编制和基本战术作重大的调整。

侯大勇初到古代之时,虽说他是一名职业军人,可是对冷兵器作战并没有更多的心得,因此,在沧州建军和在郑州练兵之时,基本上没有对军队的编制作任何调整,而完全依照五代军队常规编制来组建黑雕军。

黑雕军屡经大战,越战越强,威名扬于天下,但是每次大战,黑雕军伤亡仍然比较重,黑雕军本钱小,每一名黑雕军军士的死亡,都让侯大勇心痛不已。侯大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他已经意识到,黑雕军以前各营都统一使用一种武器,如熊营就全部使用长枪,狼营全部使用长刀,这样编制有其优越性,但是在两军近身格斗之时,此种编制不利于军士间的相互配合,一“火”十人小队,极易在复杂的肉搏战中变成各自为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侯大勇绞尽脑汁回想冷兵器时代古令中外的著名的军队,古罗马军团、蒙古骑兵、岳家军和戚家军等军队如电影一般在侯大勇脑海中过了一遍,反复比较之后,侯大勇觉得戚家军在编组、训练和战术等诸多方面最适合阶州步军的现状。

戚继光组织严密,军队以十二人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节节相制,统一指挥。

侯大勇依据现代军队的编制方法,对戚家军部队编制略作修改,设想整个雄胜军节度使所辖部队,全部采取三三制:对以“火”基本单位,每火十二人,相当于后世的班级单位;三火为一队,一队三十六人,相当于后世的排级单位;三队为一连,一百零八人,相当于后世的连级单位,三连为一营,三百二十四人,相当于后世的营级单位,三营为一团,九百七十二人,相当于后世的团级单位。第一个团级单位还应配置一个直属队,发挥类似狮营的职责。如黑雕军按照此编制办法,就应编为三个团和一个直属队,直属队由陈猛作校尉,全是武艺高强、箭法出众的军士,作为侯大勇的亲兵兼战场中的狙击手。其余诸军皆按照如此编制。

为了作好应对回鹘骑兵和党项骑兵,侯大勇还准备吸收戚继光“鸳鸯阵”的优点。三州各军除了黑雕军以外,均以步军为主,侯大勇拟在各步军中推行盗版于戚继光的鸳鸯阵,只不过,侯大勇把“鸳鸯阵”改名为龙虎阵。

戚继光创建“鸳鸯阵”,原本是为了能抗击倭寇凶猛的军刀战法,鸳鸯阵每队十二人分持不同的武器,战斗时,本队两名最强壮的士兵挥舞着戚家军特色兵器………狼筅(带有锋利尖刃的粗壮毛竹),遮蔽本队拦截敌人的第一次冲击,同时两名藤牌手防御敌人的远程武器射击,敌人与狼筅手纠缠时,两名长枪手插上戳杀敌人,另外几名军士用腰刀随之而上斩杀敌人。另外,“鸳鸯阵”中军士还配有弩箭,作为远程攻击武器。

“鸳鸯阵”对中国军史来说,据有跨时代的意义,侯大勇在军事院校学习《古代军史》之时,曾专章学过“鸳鸯阵”,所以侯大勇对“鸳鸯阵”印象较为深刻。按军史的说法:“鸳鸯阵的出现,一改几千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是以一种武器为一支部队或一个方阵编伍装备的传统,这样这一队十二人就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这一改进是划时代的,今天军队的战斗班莫不如此。”

在军事会议上,侯大勇提出了军队重新编组和在训练中采用龙虎阵的设想之后,这个决定让众将均感意外,除了钱向南沉默不语之外,其余众将都提出了不同意见。

郭炯是黑雕军都指挥使,从沧州起就跟随侯大勇,他熟悉侯大勇的习惯,凡是做事之前的讨论,尽管畅所欲言,侯大勇绝对不会责怪,因此,郭炯见众人都没有说话,于是首先发言道:“我觉得黑雕军以前的编制很不错了,虎、狼、熊、豹、狮,五营相互配合默契,两年多来,黑雕军战功卓著,也说明黑雕军的编制很好,而且军士都适应了这种打法,若现在变阵,不知效果如何?”

郭炯讲完,没有人再发言,一时有些冷场。姜晖是蜀军降将,底气不足,摸不清侯大勇的性格脾气,自是不会轻易开口。而胡立出自侍卫司禁军,也不愿在这种大问题上多说话。

除了侯大勇之外,这群将领之中,石虎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现在石虎坐镇一方,举止谈吐也变得沉稳起来,他心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对黑雕军重新编组,但并没有急于发言,当侯大勇探询的目光望向他时,他才尽量委婉地道:“以前听节度使提起过,要在步军中建立陌刀队,能够极大的增强步军的战斗力,是步军对付骑兵的极好办法。我记得在天宝七年,唐将高仙芝征讨勃律时,选李嗣业与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以手持陌刀的步兵,长驱至勃律城,擒获了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这是步军对吐蕃骑兵的一次大胜仗。在下愿意带领陌刀队,跟随节度使踏平辽人和回鹘人。”

石虎委婉地表态后,众将也纷纷献策,但话里话外,都对新的编组及战术没有信心,持怀疑态度。

侯大勇见钱向南没有说话,便点将道:“钱郎,你对重新编组和推行龙虎阵有什么意见?”

钱向南认真听了侯大勇和众将的意见,心中已有了计较,道:“重新编组采用三三制,没有什么问题,可在全军立即推行。而龙虎阵和我们平常作战方式皆有不同,不如这样,我们可先编一个营,看看效果。”

侯大勇见到这种情况,心知以一种武器为一支部队或一个方阵编伍装备的传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要没有任何争议就改变过来,那倒是一件怪事,侯大勇不想用权力来压服大家,觉得钱向南的提议比较符合现实情况,于是点头道:“观察判官好主意,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郑州书院第一期训练班马上要开班了,我们就在训练班中操练一个龙虎阵,十二月份到时可以和各军比试比试,三三制、龙虎阵到底好不好,比过大家就知道了。”

这一次军事会议,改变了周军的编制方法,在大周历史中极为有名,被评价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简称“九月会议。”

郑州书院迁到凤州后,因为没有办学地点,郑州书院暂时设在了黑雕军军营里面,九月会议之后,书院正式开班,开有两个班:一个是将校班,黑雕军、阶州步军、黑蛟军和伏虎军抽调了部分中上层军官参加为期半年的短训,阶州步军都指挥使王江、陈仁义、黑蛟军都指挥使胡立、伏虎军都指挥使姜晖、黑雕军副都挥使何五郎、校尉王敬业、陈猛、朱伟、刘世绪、铁川源参加了将校班培训;另一个是初级班,是从各军选择有前途的队正、火长参加培训,初级班人数多,分为两个班,一个班按照三三制编组,另一个班还是按照老规距进行编组。

因为初级班肩负起了实验新战法的重任,因此,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关注,陈猛被任命为三三制编组班的校尉,铁川源被任命为另一个班的校尉。两个班将在十二月开始正式的比赛。

侯大勇对新的军事编组充满了信心,三三制毕竟是现代军队最常用的编制方法,是对数千年历史的军事历史的总结,也经受过了血与火的考验。但是,这个理由就如侯大勇的很多理由一样,只有自已知道,而无法对别人说起,江猪岭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侯大勇明知道刘崇要从江猪岭逃跑,可是却无法说给其它人听,眼睁睁看着刘崇从江猪岭逃跑。还有另外一件藏在侯大勇心中的秘密,就是柴荣的早逝和赵匡胤的夺权,侯大勇明知历史,可不敢向任何人说起,现在身处边境,远离了中枢权力机关,也只能任由赵匡胤不断崛起。

侯大勇为了以实际效果说服大家,亲自把陈猛叫到了跟前,详细交待了三三制的注意事项,命他务必在十二月的比赛中获胜。陈猛跟随侯大勇很久了,早把侯大勇视作战神,有侯大勇作后盾,陈猛把胸膊拍得“咚、咚”作响,信心十足地接受了任务。

第四十四章 狮熊争霸(一)

郑州书院搬到黑雕军在凤州城东门的营地后,很快就开始行课了。虽说条件比起郑州差了许多,但是,有了在郑州办学的经验,此次重新开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诸方面,反而比在郑州时更加井井有条。

书院的生活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将校们除了他们自有的课程外,还和火长、伍长们一起,每天早上进行十里越野。而且,按照书院的规距,书院学员不论官职高低,在书院学习之时,一律不准带亲卫,所有内务都要自已亲手做,这让习惯了发号施令的各军主将们极不习惯,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书院里每天训练之余,还要排队打饭,洗碗整理内务,洗自己的衣服,真是郁闷之极。

这些规距是节度使在书院开班时定下的,钱向南又三天两头不怀好意地在书院转来转去,让大家不得不遵守。少数偷偷破坏规距的将领,很快就被钱向南查了出来。

第一个因为破坏规距而撞上枪口的是陈仁义。陈仁义打仗勇敢,为人仗义,很受手下军士的拥戴。他的一个亲卫当上了黑雕军队正,恰好在初级班受训,陈仁义在战场上数次救他性命,两人情同兄弟。这名亲卫见陈仁义居然自已洗碗洗衣服,总感觉十分不习惯,偷偷地帮着陈仁义干了几回。钱向南作为督导员,又奉命组织军方情报系统,在培训班发展了好几个下线,因此鼻子特别灵敏,很快就侦知此事。

侯大勇下令陈仁义陪着这名亲卫在训练结束后跑了一个十里越野,跑完后,又让陈仁义给那名队正洗了一件衣服,那名队正看着陈仁义笨拙地为自已洗衣服,很是别扭,又觉有些好笑,还有些惶恐不安。侯大勇笑眯眯地看着陈仁义洗完衣服,便向身后亲卫伸出手去,亲卫递上来一个大红的奖状,奖状上写着:“官兵互助之楷模”。

宣读了奖状之后,跟随侯大勇的书院众将,早已笑得前仰后翻,陈仁义本来心里正在鬼火上涌,被大家笑得也没有了脾气。随后,侯大勇自掏腰包,以众将在书院训练劳苦为名,请大家到凤州最好的餐馆去撮了一顿。

有了陈仁义事件的教训,众位将官只得自食其力,好在他们均是战场厮杀汉,长期风里来雨里去,吃苦是家常便饭,很快也就适应了书院的生活。

书院生活就这样紧张有序地开展了起来,凤州第一期书院的培训班和在郑州举办的培训班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凤州培训班有一个中心话题―――“狮熊争霸”

九月会议中,为检验龙虎阵的实际效果,定下了陈猛和铁川源校尉各训练一连官兵,在十二月进行比赛的计划。郑州书院本来只计划开办两个班,一个班是将校班,一个班是初级班,因为涉及到两队比赛,钱向南就从黑雕军中选出了两个连队,各一百零八人,由陈猛和铁川源分别带领,陈猛是狮营校尉,铁川源是熊营校尉,十二月的比赛就被戏称为“狮熊争霸。”

侯大勇把参加将校班学习的各军将领分为两组,胡立、王江、何五郎为一组,为陈猛出谋划策,姜晖、陈仁义、朱伟、王敬业、刘世绪为一组,支持铁川源,钱向南为比赛的督导员。

胡立等将领虽说并不太赞成在部队中实施“龙虎阵”,可现在作为陈猛的智囊团,陈猛若输了,自己也是脸面无光。因此,胡立等人在完成自己的培训任务之后,无所事事之时,经常来到狮营的训练地,以自已的理解来指导狮营官兵。对众将校来说,龙虎阵是个新东西,他们意见并不相同,常常争论不休。

陈猛所领狮营全部是骑兵,龙虎阵主要是为步军所设,因此,狮营军士全部暂时充作步军。龙虎阵以十二人为一个战斗小组,每一名军士配备一柄腰刀、一张长弓,但根据军士位置的不同,还配备其他特殊的兵器。战斗时,本队四名最强壮的士兵挥舞着特制长枪,枪长三米到四米,遮蔽本队,拦截敌人的第一次冲击,同时两名盾牌手防御敌人的远程武器射击,敌人与长枪手纠缠时,两名弩手在后面施放冷箭,等敌人攻到盾牌手身前之时,六名军士用腰刀斩杀逼近的敌人。

这其实是戚继光创建的“鸳鸯阵”基本的作战方法,只不过,侯大勇把狼筅改成了长枪,当时明朝军队已经开始布置火铳等武器,而黑雕军中则把火铳改为弩箭。

铁川源所率领的熊营军士,仍然使用黑雕军惯用的骑兵战术,先用密集的弓、弩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或左右两翼包抄,或集中力量进行中间突破。这种打法是黑雕军最擅长的,且经过实战考验,熊营军士用起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姜晖、陈仁义、朱伟、王敬业、刘世绪等将校没有过多地指挥熊营的战术,熊营多次演练后,他们对十二月的比赛充满了信心。

侯大勇提出龙虎阵后,大多数久经沙场的将领都表示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