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荐中华-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必烈得到唆都身死的消息之后,这位性格坚强残忍的蒙古大汗,竟然流出了眼泪,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以示对唆都的哀悼。此时他的宠臣阿合马建议,连续的挫折,是长生天认为宋朝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若是强行攻击,只怕会让长生天震怒,给大蒙古降下无数灾祸。

蒙古人最是迷信,忽必烈让人请来他的老师,“上师”八思巴占卜,结果占卜出来的结果,却正如阿合马所说,宋朝气数未亡,此时不宜擅动刀兵,只宜坚守不出,早晚宋朝的皇帝不然举朝来降。

忽必烈听了之后心中惊疑不定,他最是相信八思巴,当初拜八思巴为“上师”之时,忽必烈已经三十八岁,而老师八思巴不过才十六岁而已。

当正式拜师的时候,讲法才开始,群臣人少的时候,忽必烈竟然让八思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有到了人多的时候,忽必烈才重新回到自己的龙椅,尊敬之心可见一般。

此时老师都这么说了,忽必烈考虑良久,一来这是上天的意思,二来弯石村之战先败,大将唆都又亡,军心挫动,此时再战未必能胜,当时竟真的命令浙江各军按兵不动!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

唆都被杀的消息一传回福建,整个福建都沸腾了,这可是自从临安城陷落,大宋朝廷迁移到泉州之后,天卫军杀的最大的鞑子大官了,是前所未有的一场重大胜利!

尤其是那些从常州逃难至福建的百姓,想到昔日常州血仇,自己的亲人姐妹倒在鞑子屠刀之下,想到大仇人唆都已经伏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样子让人看起来心里一阵阵发酸。不两日,居住在泉州的常州百姓,竟然建立起了一座长生祠,里面供奉着王竞尧和铁残阳的两座长生牌位,日日香火不断,四处乡亲都上敬献孝心。

更有甚者,那些朝廷官员,在陆秀夫和文天祥的带领下,集体来到王竞尧的开国公府上,要求王竞尧以得胜之师,趁势北伐中原,恢复汉人江山。他们此时对王竞尧和他一手创建指挥的天卫军的实力已经深信不疑,天卫军在青芝山一败张弘范,弯石村二败德力格尔,铁残阳又凭着九十七勇士孤军深入,怒斩蒙古元帅唆都。一连串的胜仗让这些人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认为鞑子战斗力不过如此而已,和天卫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此时不趁胜追击,恢复中原,更待何时?

面对这些盲目而狂热的官员,王竞尧苦笑不止。天卫军虽然接连取得了两场胜利,但这都是建立在福建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之上,加上天卫军本土作战,福建军民知道鞑子残暴,万众一心,天时、地利、任何都站在了自己一边。

而天卫军本身的军事力量,目前和鞑子相比,只能用天差地远来形容。天卫军不过数万之众,蒙古连上那些汉人军队,带甲百万,骑兵天卫军虽然夺取了四千匹战马,又有铁骑营林锋统制的两千骑兵,但若和那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一比,平原作战天卫军根本没有一点取胜的希望。放眼大宋朝廷所有主力兵种,除了水军以外,皆远远落在下风。

王竞尧把这些情况一一告知,好言劝走这些官员,那些人临走时还兀自叹息不已,尤其是陆秀夫,看着王竞尧的眼神分明说出,你是不是又想凭着这个要挟朝廷什么?

送走这些官员,王竞尧让依那乔心送上一坛酒来,挥手让依那乔心退下,自己关上房门,大碗大碗的把酒往肚子里灌去。

姚訔姚大人,陈昭陈大哥,万安、莫谦之两位长老,包圭包知县,麻士龙、朱华、尹玉三位将军,常州城所有死难的军民,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唆都死了,唆都死在了铁残阳的手上!虽然常州血案的仇人还有无数,但唆都已经死了!

王竞尧双眼通红,不知道是酒精烧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王竞尧到现在彻底相信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了,就看你如何去努力。他也看清了现在自己虽然无力北伐,但除非鞑子倾尽全例攻击,否则福建自保已无大碍。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消除汉人对鞑子的恐惧,积蓄力量,大力发展势力,也许四到五年,最多十年之后,与鞑子的决战时机就会成熟。

这一夜王竞尧大醉,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还没有醒来,等着王竞尧上朝的群臣都当他出了什么事情。值日太监不知道往开国公府跑了几趟,等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无不大摇其头。只有太后最是关心,担心着王竞尧酒后伤身,特别让太监送去了醒酒补胃的汤剂。

看王竞尧无法上朝,太后让众官自己议着该如何封赏前线将士,一颗心却跑到了王竞尧身边。那些人商量了半天,才决定晋锋锐营统制司徒平一为福州刺史、福原路都总管,副统制张涛为升安翼将军;晋锋钜营统制顾斌为南平刺史、泾南路都总管,副统制罗林升辅翼将军;锋铁营统制铁残阳功劳最大,除升上杭刺史,上清路都总管外,另再赏明珠一对,黄金一百两。至于其余有功人士,皆有封赏。群臣将结果上报太后,太后只粗粗看了遍,就说一切皆等开国公能够上朝后再行定夺。

当这份东西传到王竞尧手中后,王竞尧点头同意,同时他知道这些将军喜欢什么,又把铁匠营统制郑孝经按照他铁血宝刀精心仿造打制的战刀派人送到各营之中。同时看到鞑子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他和军师黎师商量了下,命令浙江各营全部暂时驻扎原地,不得擅动。

就在前线两军将士互相对峙的时候,在蒙古国都大都,元朝权臣阿合马的府上,却来了个神秘的客人。

“阿合马大人,多谢救命之恩,张傲云代我们皇上、太后向大人谢恩了!”这三十岁不到,自称张傲云的客人一进来,就给阿合马跪下说道。

“起来吧。”阿合马叹了口气,自顾自坐到了椅子上,说道:“你们汉人也当真不识时务,以些许一个福建妄图与蒙古大军抗衡。你需知道,宋军虽然凭着侥幸打了几个胜仗,可又如何是蒙古勇士的对手?要不是我竭力在大汗面前周旋,只怕大汗震怒,早发百万大军一举荡平福建,到时只怕你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是,是!”张傲云忙不迭地说道:“我们太后早有投降的心思,偏偏那天下兵马都元帅王竞尧专权,横加阻挠,否则我朝廷哪敢和蒙古勇士抗衡?大人,这是一点小小意思,望乞收下!”

说着张傲云将一个包袱当到阿合马面前,放下的时候包袱里响起了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显然里面放满了财宝。

这张傲云是谁?却是天卫军情报处统制任晓晟安插在大都的一个探子,说白了就是一名间谍。张傲云为人乖巧,善于投机,到了大都没一个月,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结识了当朝权贵阿合马。

当弯石村大捷以及唆都被刺消息传来之后,张傲云立刻凭着直觉感觉到让蒙古人在浙江按兵不动的机会来了。他怕错失良机,也来不及向任晓晟报告,将大量财物孝敬阿合马,并编出一个太后想降,王竞尧要打的故事来骗取阿合马信任,请求阿合马从中周旋,让忽必烈暂时罢兵,容等太后想办法除掉王竞尧之后投降。

阿合马虽然非常有才干,但却最是贪财,平日里就得张傲云好处无数,这时面对着大量的珍珠黄金,如何不能动心?当时就在忽必烈面前已宋朝合当未亡为理由,骗取忽必烈的信任,本来他也没有把握,却偏偏想不到八思巴算出来的竟真的和自己说的一样,也许这真正就是天意暂时不亡大宋吧?

阿合马斜着眼睛看了眼布包,那里面宝贝看来不少,他装成无动于衷的样子说道:“我非是要你这点东西,只是朝廷上下群臣的口都要封住,我不得不拿下。我可怜你宋朝皇上太后孤儿寡母,这才仗义出言,非为其它。不过,大汗迟早要对福建用兵,你也得想法劝着太后早做打算才是上策啊!”

张傲云连连称是,心中却冷笑不止。这阿合马一是贪恋财物,二来他本不是蒙古人,如何能对蒙古鞑子尽心尽力?自己这一注,看来是押对了!

此人是花剌子模国费纳客忒人,青年时代依附忽必烈皇后察必的父亲,得以成为皇后斡耳朵下属侍臣。忽必烈中统三年,阿合马开始得到重用,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转运使,掌管财赋之务。忽必烈以龙兴之地开平为上都,任阿合马为同知开平府事,领左右部如故。

到了至元元年,忽必烈超拜阿合马为中书平章事。又过两年,忽必烈下旨任阿合马以中书平章政事兼领使职,全国财权皆集于他一人之手。

他为人善于察言观色,口辞又犀利,经常在朝廷上把丞相等人辩驳得无言以对,因此更得忽必烈的信任,很快就把人事大权也交给了他,可就忽必烈对他的信任。

不过这个阿合马忠心二字可一点都谈不上,为人贪污受贿强抢民女什么都来,还把不学无术的儿子忽辛安排到了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上述弹劾他的不知道有多少,但偏偏雄才大略的忽必烈这次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就对阿合马深信不疑,还把那些弹劾他的大臣狠狠地教训了通,这样以来,还有谁敢上书?

“好了,你先回去吧。”阿合马急着看包袱里究竟放了多少财宝,挥挥手后说道:“大汗有什么动静的话,我会第一个告诉你的,你只管在家里等着消息好了。”

张傲云恭敬地磕了个头,这就告辞。不过他没有马上回去,而是很快到了另一个重要人物的府上,他可不想把宝押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就好像赌博一样。不要把钱押在一处!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年

在元国都大都,有块特殊的院落,占地极大,规模宏伟,在外面站满了蒙古士兵看守,里面香烟袅袅,经过的军民无不面相庄严,虔诚的拜上一拜,然后绕道而走。

这里正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为他的老师,国师,“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的大宝法王八思巴耗费巨资兴建的总制院。总制院权利大无可大,管理普天下的一切宗教事物,这八思巴是蒙古帝国所有辖地的“精神领袖”,于蒙古帝国内有着甚至超出大汗忽必烈的无上权利。

这八思巴十六岁成为忽必烈的老师,朝廷上下自皇帝、皇后到下面的文武诸臣,几乎都是他的信徒,就连蒙古的文字,都是在至元六年的时候,由八思巴一手创立。

张傲云和总制院门口的蒙古兵丁关系甚好,他每隔上几天总会有一批礼物孝敬。自蒙古人在大都建国后,那些在大都的蒙古兵卒,因为生活在繁华的首都,无仗可打,生活日见骄奢,身上那种游牧民族的彪悍,已经在纸醉金迷中逐渐退化。他们开始喜欢金钱,喜欢女人,喜欢享受,对出手大方的张傲云,哪里还会仇视,只见着几分亲昵。

“张先生,法王正在里面为平章知事的爱妃诵经,一会就好,你稍稍等候一会。”看门的一个小头目笑着对张傲云说道。

张傲云忙不迭的称谢,小小往他手里塞了锭银子,那小头目笑容更甚,为张傲云搬来一条凳子,请他坐下等候。

等了有半个时辰,从总制院里走出来一位贵妇,也不理那些兵丁,匆匆走上一顶等候已久的轿子,上了轿子就走。

“张先生,现在你可以进去了。”小头目客气地对张傲云说道。

张傲云道了声谢,也不用人引路,径直走进总制院,他对这里极熟,一会就来到大堂。却看到大堂上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番僧,坐在那闭着眼睛,嘴里默默念诵着经文,很有几分宝相庄严的味道。

“法王,南人张傲云参见!”张傲云咬着牙,脸上却带着谦卑的微笑趴伏到了地上,心中的屈辱却象把刀子一样在割着他的心。

蒙古人在他的统治地点,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国族”的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指的是原金国、契丹、女真族等,甚至连高丽人也归入到了第三等中。而真正的汉族人,却被划归到了最卑贱的末等“南人”之中。又称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极尽鄙视戏弄之意。

“起来吧。”八思巴淡淡地说道:“你对我恭谨有加,甚好,找个机会,我会帮你摆脱南人身份,提升你为汉人。”

张傲云谢了声,自己找张小凳子坐下。心里却冷笑不止。这位“有道的高僧”,皇帝的老师,面上那么庄严,可骨子里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喜欢财物,仅在大都城外,就拥有水地近三万顷,陆地三万五千倾,并占有山林湖泊鱼荡竹场等二十九处。光忽必烈不断给八思巴一个人的赏赐,数目之巨大,就让人无法相信。最高峰蒙古帝国的一半财政收入,都流入了八思巴手中,说他富可敌国,一点都不假。

而且这位大宝法王,除了喝酒吃肉什么都不戒之外,还极度淫欲。隔不了几天就会去那些王公大臣的家中,满足那些贵族妇女们的欲求,名字叫“大布施”,又叫“以身布施”。就连忽必烈的几位妃子也都和他有染,堂堂的蒙古大汗,头上被他的老师戴了几顶绿油油的帽子,却犹然不知。

“法王,多谢你为我家皇上祈福,我家皇上让我带来最诚挚的感谢。”张傲云恭恭敬敬地说道。

八思巴宣了声佛号,说道:“制杀止戮,拯救苍生,这本来也是我应该做的。你们那位王大元帅虽然冥顽不灵,妄抗天兵,死不足惜,不过宋帝赵昺年幼,我看着他可怜,如何不能伸手拉他一把?况且宋朝暂时不灭,却也是天意,我只是传达一下而已。不过……”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张傲云说道:“先前之事,可有什么消息?”

张傲云急忙说道:“法王尽管放心,既然法王救了我家皇上,皇上如何能不感恩图报?我家皇上情愿拜法王为师,从此终身侍奉在法王周围,再无二心。只是这拜师礼,就有些为难了!”

原来当初张傲云求八思巴为宋朝说话,八思巴本来不肯答应,但张傲云开出的条件却让八思巴怦然心动。张傲云这人也当真胆大包天,他竟然说只要这次能让忽必烈暂时罢兵三年,宋朝皇帝赵昺愿意和忽必烈一样,拜八思巴为师。

这八思巴富可敌国,一百个赵昺的财产,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