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王师信这么说,李乾顺舒了一口气:“王爱卿,如果这样,守也是上上之策。我兴庆府城中有三十万军民,不缺人丁,守上半年一年不成问题。”

“可是陛下……”王师信欲言又止。

“王卿有话请讲。”李乾顺心情变好,苍白地面孔上带着一丝微笑。

一个难题。”王师信吞吞吐吐地说:“城中存粮不足啊!”

“什么?”李乾顺有吃惊,声音大了起来:“王卿,你上个月不是还对我说城中军粮足够吃到来年五月吗?如果节约点用,支撑一年不成问题。”

王师信满头热汗水:“陛下,个数目出了点问题。京城存粮每年秋季新粮入库的时候都要补充,并将往年存粮更换掉。今年因为秋粮被杨华抢割,没征集到足够数目,所以,户部就拨下一笔款子,折合粮食数目上帐。”说着,他便将事情地来龙去脉一一同李乾顺说了。

乾顺脑里嗡地一声。户部那群人的猫腻他有所耳闻,却没~到这些家伙居然如此胆大。

原来,今年秋粮因为被东军抢劫了,致使内存粮不足。于是,京城粮价飞涨。户部地官员见此良机,将往年存粮一一卖出,赚取差价。只等河东军退,再买平价粮补上。而西夏的制度和  zf运作模式同北宋一个模样,户部的税赋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势。在征收实物赋税的时候,官僚们怕麻烦,直接收取货币。

,京城粮库里铜钱倒是不少,粮食却看不到几颗。

“户部官吏该杀!”李乾顺呆了半天,悲愤地大叫起来。

“陛下,:在先是要稳定京城局势,不可再生事端啊!”

李乾顺叫了半天,这才颓废地问:“城中粮食还够吃多少天?”

“只够吃到二月。”

“这么说来,我们还能守两个月。”

可以守一年。”王师信咬牙道:“陛下,我们应该立即征收城中余粮。京城尚有三十万军民,若将民间余粮全数征收,足够七万守军吃年。”

乾顺大叫:“城中百姓都是朕地子民,朕怎么忍心看着他们饿死?”

“陛下,国破在即,空谈妇人之仁何用?”王师信大叫。

事绝不可行。”李乾顺摇头。

“陛下……”

对不可。”李乾顺对王师信说:“王卿,即日起,你接替李良辅做朕的宰相,总领京防务。”

“臣不愿做这个宰相。”王师信摇头:“除非陛下答应我的请求。”

李乾顺:“王卿,朕绝不会让我的子民饿死的,此事休要再提。不但如此,涌进城中的二十万百姓来的时候仓促,定没有带粮食。朕将打开仓库,赈济灾民。”

王师信面色已经彻底没有一丝血色,他厉声大叫:“陛下,粮库的粮食供给守城军队尚且不足,还拿什么赈济灾民,又能赈济几天?”天啦,二十万人,也许用不了一个月就足够将兴庆府吃垮了。

君臣二人正要再说,一个内侍慌慌张跑进来:“陛下,陛下,河东贼又开始攻城了。

”这才打断了他们之间地争执。

王师信脸一板:“慌什么,河东军又不是第一次攻城。”

内侍一脸热汗:“河东贼这次攻城阵势好大,光投石车就架了上千台。超过五万人从东南北三面同时进攻,士卒们都快顶不住了。”

师信吃了一惊:“这么厉害!”他也不再坚持,立即向李乾顺一拱:“陛下,臣马上去城墙上指挥防御。”

杨华这次进攻规模空前强大,直打了一天一夜才结束。王师信在城墙上呆了一整天,这才将河东军打退。

兴庆府毕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河东军也是可恶,居然征夏地民夫攻城。这一仗双方死伤惨中,西夏守军付出了两千多条生命地代价。而河东军则损失了六千民夫。

看着填满护城河的那些光头尸体,王师信知道此战虽然给了河东军很大杀伤,可死的却全是夏地党项百姓。真正的河东军却没半点损失。

他可以想象杨华得意扬扬的表情。城中守军是死一个少一个,而占据了整个银川平原地杨华则可源源不绝地将民夫送上战场。

“杨华,你这个屠夫!”王师信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尸体,牙齿都要咬碎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二十章 令人恼火的攻坚战

庆府的坚固超乎杨华的想象。

因为缺乏攻坚的经验,因为对攻城战下意识的恐惧。为了攻打西夏国的首都,他已经做好了物资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此之前,杨华就在城市周围挖掘了大量的工事,并筑起长堤,牢牢地将兴庆府围住。这一招也是银术可当初在太原使用过的锁城法,事实证明是相当有效的。且,在围住西夏国都的同时,杨华早早地从太原调来万千三父子和一千多名工匠,制造了大量的器械:云梯、冲车、鹅车、楼车、投石车、床子弩……但凡能够想出来的,都使用流水线的方式大量生产。

因此,在发起总攻击的那天,一千一百具对重式投石车同时发威,将兴庆城砸得满是豁口。剧烈的轰击声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传到了十里之外。

这一次天崩地裂式的炮击将兴庆城外的人头大小的石头全丢城去,到实在找不到炮弹的时候,河东军这才发出一阵排山倒海式的呐喊,推着花样繁多的器械朝城上攻去。

这个时候,西夏的都城已是一片火海,到处都是被火油罐点着的火头,黑色的浓烟高高腾起,一片末日来临时的景像。

因为舍不得将主力精锐投入到战场上去,杨华这一波攻击使用的是两次大战时加入河东军的俘虏兵。这些士兵中的精锐都被抽调补充进了主力部队,剩下的十万人战斗力低下,平日里只当民夫和辅兵使用。

这些俘虏兵人数虽多,可战斗意志却不强。尤其是面对嫌兴庆府这样地坚城时,更是一触即溃。

猛攻了一天,西夏人固然损失惨重,但俘虏兵也阵亡六千,若不是有都督战队维持秩序,这些家伙只怕还真要暴动了。

这个时候,杨华才后悔起来。若他趁城中西夏守军被投石车砸得晕头转向时,第一时间派出主力部队,没准就真攻进城去了。而现在西夏人好象已经回过神来,防守起来有板有眼,给攻城的河东军很大杀伤。

当夜,负责都城防御的西夏国新任宰相王师信突然打开城门,夜袭俘虏营。他大概也发现杨华手中的俘虏兵秩序混乱,是个软柿子。

在遇到王师信的夜袭之后,俘虏营一片大乱,成千上万人相互践踏,疯狂地朝后逃去。若不是有长堤阻挡,河东军还真被他们冲乱了。

好在夜色深沉,大家都是一阵乱战,王师信也不敢恋战,骚扰一夜之后便退兵回城。

第二天,杨华忙着收束部队,只能暂停攻击。这一夜的混乱使得俘虏军有损失了三百多人,超过四千民夫被踩成重伤。好在河东镇地三支主力部队都驻扎在长堤后面,也没任何损失。

俘虏军和民夫们的混乱让杨华很是头疼,花了一天时间,杀了一百多个民夫头,这才恢复了秩序。

第三天,攻势继续。

这一战乏善可陈,双方都互有攻守,在城墙上反复拉锯。到下午的时候,西夏守军固然死伤惨重,杨华这边也损失了两百多具攻城器械。战场上火光冲天,积雪的大地被成千上万双脚一踩,已变成一汪烂泥,只城墙上有红有黑,到处都是流淌的热血。

杨华在长堤上站了半天,看得无可奈何,到下午的时候,雪停了下来,太阳也出来了。温暖的阳光晒得他们几乎睡了过去。

这一天唯一的亮点出现在后世北京时间下午四点,见河东镇的俘虏兵攻得上劲,王师信突然打开城门,率一万西夏精锐军队杀出城来。

敌人的反扑早在杨华地预料之内,他已经在各方布置下主力军队监视。

王师信运气很差,他刚一出门就遇到了李鹞子的游奕军。一通冲杀之后,西夏军被斩首两千五百,余部混乱地逃进城去。若不是党项人的瓮城阻拦,还差点让李鹞子尾随着杀进城去了。

这一次轮到李鹞子倒霉,他的骑兵甲在瓮城和城门之间被暴雨一样矢石一通轰击,死伤惨重,只能无奈地退了回来。

俘虏兵和民夫死再多杨华眉毛都不会眨一下,可今天也算是他倒霉,居然丢了一百多骑兵,这样的失败让杨华气得眼睛都红了。

当夜,他也不休息,一狠心将龙卫军步兵军团捧日军和天武军也投入战场,猛攻了一夜。可就在几乎要攻上城墙的手,城墙上突然倾倒下无数盆已经熬化地铅汁,并有无数炮车和床弩同时开火。

杨华没想到敌人居然还在城墙上隐藏了那么多的器械,见三军实在挺

,只得下令让两支部队退了下来。

这一夜天气冷地人手脚麻木,天亮的时候,杨华看见屋檐下挂满了冰凌。前线的消息传回来了,三支主力兵团各损失了两百多人。这可都是百战精锐啊,听到这个消息,杨华几乎吐出血来。

俘虏军和民夫损失也大,又牺牲了一千多人。

更恶劣的消息传来,赵明堂病倒了。他本就有肺痨,在雪地里督战一夜,肺病发作,咳得满口是血,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去看病的郎中回来对杨华说,赵将军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已经不适合上阵作战。而且,夏地地气候比太原湿润,估计他也有些水土不服。现在,只能将赵将军送回太原去。

还未打下兴庆府就已折了一员大将军,杨华几乎陷入狂怒之中。冷静下来之后,他给赵楷写了一份奏折,保举赵明堂为殿帅府太尉。让他专一做这个所谓的“国防部长”,不再带兵。

老赵是河东军的缔造者之一,若再让他在战场上呆下去,难免不病死沙场。

一想到赵明堂的身体,杨华禁不住撒下几滴眼泪。

赵明堂一走,军中诸将都在猜测龙卫军将由谁率领。

最后,杨华自任龙卫军统制,将赵明堂的陌刀军交给了吴麟。

赵明堂的离去激怒了杨华,休整数日之后。十二月十一日,他发动了五万多俘虏兵猛攻兴庆府。可是,令他想象不到事情发生了,俘虏兵再次崩溃。乱军散布在兴庆府各县各州,劫掠地方,大量百姓被这些曾经的西夏士兵屠杀,大量的村庄被焚毁,银川平原一片大乱。

迫不得已,杨华只能暂停攻击,调动军队镇压叛乱,一口气斩首两千余级,这才稳住局势。

其间,李乾顺也曾经派使节出城和议,因为双方的条件距离太远,自然无法达成任何协议。

这一段时间的城市攻防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为了拿下西夏国都,河东军什么办法都用尽了。穴地攻城、步炮协同、火攻土垒,到最后还使用过人海战术。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杨华主力军团损失千人,俘虏军、辅兵、民夫损失一万四千。兴庆府中地守军因为战斗力低劣,加上兴庆城面积实在太大,正规军不敷使用,便征召了大量百姓上城防守。血战半月,军民死伤达惊人的三万之巨。城中也不过三十万人,一下子死了三万多。可以说家家带孝,户户停丧。

“他娘地,这仗打得真是憋气,就算拿下兴庆府也不好管理了。”杨华心中郁闷。仗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兴庆城中百姓可说与他仇深似海。

敌人一开始因为守城经验不足,河东军打起来还很轻松。但随着战争的拖延,城中百姓已经被王师信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定地战斗力。而杨华手中用来攻城的俘虏并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若再逼他们蚁附攻城,只怕还真要暴动了。

“看来,俘虏兵地问题应该好好解决一下。”杨华站在土堤上,看着对面城墙上全是着孝的守军,大腿酸疼得几乎提不起来。身上的旧伤一日疼过一日,直疼地他恨不得提起刀子把双腿砍掉。

他恨恨地看了一眼悠闲地观察着阵地的关群,忍无可忍地说:“关群,这一段日子你无一策献上,难道你也没办法拿下兴庆府吗?”

关群摸了摸鼠须:“我能有什么办法,攻坚战就是靠人来填,彼此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直到有一方坚持不住倒下去为止。至于俘虏兵,他们本是夏人,让他们转过头来攻打自己以前的国君,心理上本就有抵触。若不是主公赏赐甚厚,又以军法约束,这支队伍早散了。”

“可我也离不开他们呀,没有这十万俘虏和民夫,单靠三万多河东军,如何能够拿下这座大城。”

“其实……将军可许诺,若拿下兴庆城,可任由士卒屠城。”身边的余良小声说。

“什么?”

余良点点头:“俘虏军心有异志,若不以暴利诱惑,将军只怕就要约束不住了。将军可向他们许诺,一旦攻进城去,除皇宫和各大仓库外,可任由俘虏军屠城。如此,他们自然上下用命了。”

“屠城。”一道寒流从杨华背上流过。

三十万人,城中可有三十万人呀。若都屠了,那是什么样的光景?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二十一章 决定

华瞪着绿油油的眼睛狠狠地看着余良:“你怎么在叫你去招降李良辅吗?在没有招降他之前,你不要来见我。”

屠杀三十万军民,无论如何不可接受。杨华可以想象,一旦他同意了这个提议。或许,那些被财物刺激得热血冲头的俘虏兵会打进城去,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任由他们烧杀,任由城中白骨堆积如山。

人命不是蝼蚁,这么多条生命消失在自己眼前,扪心自问,他杨华以后睡得着吗?

见杨华不怀好意地盯着自己,余良有些畏惧了,连忙跪在地上,大声道:“大人,那李良辅是个蠢货,死活不肯投降,我也是劝了他这么久了。可他一见到我又是大骂,又是吐口水……我就不明白了,大人要劝降他做什么,不就是为了守夏地民心吗?区区一个李良辅能代表夏地百姓人心吗?他代表的是党项上层,到时候,大人总不可能用他们镇守夏国吧?依我看,通通杀了正经。兴庆府城中皆是党项贵族,这些人一日不除,总归是个祸患,索性借这个机会把党项上层铲了。”

杨华大怒:“我要用什么人来镇守夏国来轮不到你来说话,若真的屠杀兴庆府,以后我还怎么收复夏国民心。三十万人,加上亲朋好友何止百万,你要让全夏的百姓都于我杨华为敌吗?”

余良满头大汗,但尤自大声说:“屠城也得分如何屠,屠得好了,不但不会得罪人,反有利于大人的统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