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家哪户的羌人不惧怕董卓,董卓在,这些人绝对不敢乱来,现在董卓死了,那将是一场大爆发。

“主公,董仲颖一死,只怕不仅是其旧部不受约束,就连凉州的羌人都要蠢蠢欲动了啊,凉州必有一场大乱。”庞德不由开口说道,这时候却见马超一脸的兴奋,大乱,好啊,叫道:“好啊,乱好啊,正是我马家一统凉州的时候,甚至打到长安去。”

马腾先是听着庞德的话不由担忧,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转眼见马超如此,马腾大怒,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无君无父啊,这样悖逆的话都说得出口,哪里算得上是马家之后啊。马腾大喝:“胡说,我马家世代公侯,深受皇恩,岂是这样的乱臣贼子。”说罢对着马超就是一拳,重重的敲在马超头上。马超委屈,不敢出声。?

第五章 :黄河九曲不及韩文约

要说西凉有马腾,人们也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那就是马腾的结义大哥韩遂韩文约。韩遂本人在灵帝年间就是西凉知名的名士,与阎忠、边章等人齐名西凉,但是韩遂后来在北宫伯玉的那场作乱之中被羌人以及反叛军连同边章一起被挟持为反军首领。反军以他们的名义屠杀西凉贪官污吏,但是边章与韩遂不得已与叛军同流合污之后,更是运用他们的智慧提出了反贪官小人不反汉朝的口号,一时之间得到了无数西凉深受贪官之苦的百姓的拥护。以至于汉朝连连派遣名将诸如张温、皇甫嵩、董卓等人来西凉镇压,都一败再败。后来经过大汉数名将领的努力,从内部分化了叛军,导致韩遂与边章等人不合,发生了严重的火拼。最后韩遂与马腾又要挟阎忠、王国等人为首领,可是都不长久,西凉叛军开始衰退,最终不得不退出黄河。

韩遂为人没有马腾那样的武力和豪情,但是韩遂却比马腾一根筋的直肠子不知要擅谋几倍,加上韩遂为人极擅于拉拢人才,故而在西凉也能与马腾分庭对抗。马腾乃是韩遂成名多年之后才不知从哪里冒出头来的一个武人,奇怪的是在西凉这样一个尚武尊勇的地方,马腾竟然慢慢的名声竟然有盖过韩遂的意思。这让有很大的中原文人风采的韩遂,实在受不了,奈何马腾做人做事都是光明磊落,无可挑剔,一直让韩遂只能暗中怨恨,当着众人的面还要夸赞马腾。马腾几个儿子虽然年轻,可是个个如狼似虎,这让韩遂很不爽,想起自己的独子韩进韩克爽的模样,韩遂就更加嫉妒马腾。

韩遂有一同乡,复姓成公,名英,字文伟。成公英有智多谋,乃是韩遂最为忠心不二的谋士之臣,因为是同乡人的原因,又加上成公英无论是韩遂多么危难困难,都对韩遂不离不弃,舍命追随,所以成公英绝对是韩遂麾下第一亲信的人。就连后来韩遂的女婿阎行都比不上,韩遂在最初之时只有成公英相随,以及两名小将,分别是田乐和阳逵两人,这两人用成公英的话说就是功成之时可成爪牙,事败之际为小人。但是这两个人乃是韩遂多年的家仆出身,这一点韩遂没有在意成公英的提醒,依旧大力使用这两人,而且 韩遂也说,只要自己不失败就行了

北宫伯玉之乱之后,董卓上位,以董卓在西凉霸道的名声和武力,愣是将西凉压得稳稳的,这些年来没有任何人胆敢不长眼在西凉闹事。这可是哭了八位英雄,这八人分别是梁兴、候选、程银、李戡、张横、成宜、马玩和杨秋。说起这八人那可了不得,这八人也是在北宫伯玉之乱中趁势而起的凉州豪杰。这八人都是贫寒人士,从名字上没有表字可看得出来,北宫伯玉作乱时,也总有一些人是不服他的。这些人便趁势而起,有以彪悍的武力收拢人手,有大幸的更加是得到了乡人的支助,公开招兵买马与反军对抗。但是西凉之地就是一潭浑水,陷入其中的人谁也别想白白净净的就能出来。梁兴、候选、程银三人最先被韩遂打败,顺势投靠了韩遂,接着李戡、张横两人更加是在对抗韩遂等人的过程中十分看不惯汉朝的那些大官姿态,主动来投韩遂。余下三人则是在董卓与韩遂马腾两人搭成协议之后,有得不到董卓的安排和答复,这三人又不甘心将部队遣散回家当以前一样的老百姓,三人一谋划,投韩遂了。韩遂正愁兵将不及马腾,虽然自己名义上是个大哥,但是在西凉没有实力就是亲爹都没有用,兄弟打兄弟的事情还少吗,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韩遂厚结八位英雄人物,又是美女又是金钱的奉上。八人都是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的将领人物,如何抵挡得住韩遂这样的人的一番攻势,几番*作之后,这八人无一不认主滴血发誓永不离弃。韩遂自此实力大增,在马腾忙着对付北方胡人忙着对付羌人的时候,陇右的韩遂悄悄的成立八部将大军,拉拢八人,终于见效。

这一日,韩遂与平常一样在陇右穿插在各大士族府中,突然近卫统领阎行冲冲来报,说成公英有急事求见。韩遂一惊,成公英乃是稳重之人,若不是大事,必定不会这样。韩遂急忙随阎行回府,路上一面想,能让成公英这般急切的到底是什么事情。马腾?不能,马腾自持忠义且马腾不是那种轻易违背誓言的小人。羌人?不敢,董仲颖经略西凉多年,现在更有二十万大军在长安,哪个不长眼的胆敢乱来,董仲颖可不是善良之辈。曾经在董卓还在西凉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羌人的首领因为受了董卓的邀请而迟到了半日,结果董卓尽起部下大军将这个部落杀个干干净净,一个不留,董卓的凶狠与他的豪爽一样,是西凉人都清楚的。所以在董卓在,羌人不可能出事,董卓在,若是,难道。韩遂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更加吃惊,韩遂都被自己的猜测吓得不轻。同时也激动不已,被董卓赶到陇右的这段时间内,韩遂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故乡,回到金城。可是董卓的强大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若是,韩遂想想都激动,这时候什么凉州大乱之类的,统统不在韩遂的考虑范围之内,韩遂只想快点到家,看看成公英要急切与自己商议的到底是何事。

韩遂的府邸不是西凉人的乌堡,而是跟汉人一样的府邸,这时候成公英显得十分的躁动不安,在韩遂府上不停的走动,久不久又望一眼大门方向。这时候韩遂府上家丁高喊一句:“老爷归附了。”成公英急忙上前几步,就见韩遂冲冲赶回,身后就是阎行。成公英不由着急的对韩遂说道:“文约啊,大事祸事矣。”韩遂一愣,也着急说道:“文伟细细说来。”

“董仲颖死了,都两个月前的事情了。”成公英一语道出多少惊骇,韩遂睁大双眼望着成公英,惊叫出声:“什么?两个月前?”说实话韩遂在路上能想到可能是董卓出事了,所以当成公英说董卓死了的时候并不是很吃惊,只是这个两个月的时间让韩遂很惊讶。两个月可以发生太多事情了,尤其是董卓这样敏感的人物的死亡。不过韩遂转念一想,只怕不仅是自己,就连黄河之北的任何人,包括羌人在内都是这个时间上下才知道这个消息的,不然自己也早该知道了,羌人朋友如果知道不可能不告诉自己。

董卓什么时候死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自己不比别人落后就行,这是韩遂的思维风格,韩遂急忙回头冲阎行:“彦明,立即加派人手,开始渡过黄河刺探消息,从今以后开始关注三辅之地的消息,随时来报。”董卓在时,黄河北岸的人很少过河,过河则死,现在不一样了,董卓死了,只怕董卓那几个旧部互相不服,都闹翻天了吧,哪里还管得到其他。

成公英不由还是急道:“文约啊,某最怕的就是董仲颖死后羌人和董仲颖的旧部都互相不服,加上朝廷一贯的态度,必会不容于这些人,只怕西凉又要起风浪啊。”成公英着急躁动,可是说这话的时候却瞧见韩遂谈定自若,智如成公英当即一愣,喊道:“文约,你该不是又想——”韩遂其实心中很是恨董卓的,要不是董卓,韩遂现在没准还是那个西凉诸军的首领呢,羌人、叛军无不是听自己的号令。董卓这么一闹,叛军、羌人回家的回家,死的死,叛变的叛变,风风光光几十万西凉大军就这样没了,韩遂这个最高统帅也当不成了了,你说韩遂恨不恨董卓。

这时候成公英所说的西凉再起风浪,在韩遂眼中又何曾不是机会,一个回家金城的机会,一个从新一统西凉各军的机会。韩遂低声斜眼看着成公英,很慢,很慢的说道:“文伟,你可愿助我?”韩遂很重视这个成公英的意见,正是因为这样,韩遂才没有在北宫伯玉作乱时被暗害,没有在董卓大军袭来之时一败涂地,因为成公英韩遂才有今日可以卷土从来的机会。成公英一愣,继而正色道:“文约什么话,某自小与你玩到大,你做什么事我不支持,现在又要怀疑我吗?”

韩遂哈哈哈大笑,就知道成公英不会让他失望的,说道:“文伟,现在董仲颖一死,老樊他们一定互相不服,可怜二十万精悍大军,必定卷入相互残杀的旋窝中,最后不知道能剩多少啊。”

成公英:“二十万是不错,可是董仲颖还在的时候这些大军的粮食都由鹛坞提供,如今董仲颖一死,鹛坞一定落入长安手中。这二十万人没有粮草只有两条路走,一是散去回家,而是回攻长安,只有拿下长安才能养活这么多的大军啊。所以目前各部相互残杀的局面不会出现,日后就难说了。”

韩遂一愣,没有想到这一点,说道:“那依你之见,这些人是攻长安的可能大一些还是散伙大一些,两个月了,就算这两个月没有发生什么事,他们也该到头了,两个月足矣把军中的粮食吃光了,是时候下决定了他们,可怜的老樊啊。”韩遂与樊稠乃是密友,私下交情不错,所以韩遂一而再的提起此人。

成公英点点头:“现在没有黄河南岸的消息,谁也说不准是什么情况,不过我以为你还是赶紧去联络一下羌人那帮人吧,与我们相熟的羌人也有不少,若是能说动他们跟我们一起行事,无论文约你要做什么,都是多一把助手,总是没有错的。”

韩遂一站起身来:“好,这就去,锅头他们要是敢不给某面子,就不要怪某了。”

成公英在后急喊:“还是以说服为主啊,现在我们没有时间对付羌人,唉算了,还是我跟你去一趟吧。”说罢追了上去。?

第六章 :分析

蔡邕不敢从陈仓入蜀,只好途经武关这边经过荆州来汉中了,陈林第一次对影子下令命令,就是沿途保护蔡邕的安全,近千的影子成员几乎形成一支没有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大军,暗中一路护送着蔡邕全家。却说蔡邕一介大儒,随身的财物没有多少,可是随行的书籍竹简却高大十几车,让人瞠目结舌。,就在蔡邕离开长安之时,陈林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长安。董卓刚死的时候,贾诩等人以益州的事情为借口不让陈林去,现在蜀中基本定下来了,吃呢林态度又是那么的坚毅。贾诩等人无奈,可是又针对怎么去,带多少人去,众人又吵得不可开交。其实也不是众人吵,而是众人在与陈林吵。现在益州的大军显然是不能动的,汉中这些日子为了支援蜀中的事情,粮草用尽,实在是没办法再次支持大军远征了。汉中去长安,不下千里,而且沿途还不知道要打败多少敌人才能顺利到长安呢,没有一两年休想。最后陈林一句话,谁也别说了,就是一百骑近卫上路。自己在马上带着一个月的干粮,穿越子午谷,直达长安。贾诩不干了,我也要去,张松法正也要去,益州没有一个谋士在怎么行咯,张松留下南郑跟陈泽一起。阎圃正式成为汉中郡的太守,这个陈林来汉中就投效的第一批老人中,阎圃终于当上一把手了。

子午谷狭长五百里,险峻尤胜蜀道,当然现在的蜀道可是好走多了,陈林一直发动俘虏啊民夫啊什么的在整修蜀道,每年都要用去汉中一成的收入来干这事。山险林高,满山乱跑各种珍贵的野生动物,时常就见有一两只猴子啊什么的冲出来拦道,给艰难在子午谷行进的陈林等人平添了许多乐趣。在子午谷的这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外界的消息,除了知道日升日落,今日是几月几日之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这一日,陈林:“若是地图无措,出了子午谷就是蓝田,据闻此处民风彪悍,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县中却人人能武,这三辅之地靠近西凉与北地,果然不同中原他处啊。”已经二十几日的山路小道的爬行了,几次凶险,差点眼睁睁的看着骑近卫摔死在崖下,这样的小道实在是不宜行走大军啊,还好陈林没有发疯要将大军从此处带进长安。人倒是还能应付,关键是其中的物质,陈林连连摇头,不得不想些别的东西,故而说起长安的一些趣闻来。

此时正是休息时间,众人一听也有些兴趣,二十多日,除了整天听周仓这个家伙在哼唱那些不知道什么流传下来的行商曲,嗓门本身就难听,歌曲还没什么新意,众人早烦透了。这时候难得有点别的东西听听,个个侧耳倾听,只见贾诩呵呵说道:“主公,诩乃是西凉人,知道西凉与中原大不一样,西凉人天生豪迈大方,绝不矫情,说话也没有中原人那么文搔搔的,都是直来直往的汉子,与北疆的胡人差不多。这三辅之地乃是故秦所在,虽然汉统一已经数百年了,可是这里还是流传着秦人的猛勇好武之风。灵帝之前大汉的名将有多少是出自关东的?像凉州三明等等,那个不是西凉人,哪个不是三辅之民。”贾诩说的一点没错,像大汉最后一名名将皇甫嵩都是安定人,也是故秦之民。

陈林:“是啊,自古以来以洛阳为界,关东出名臣,关西出猛将强兵。可惜我大汉朝在西凉战场上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胜利,耗费了我朝大量的心血,不然北疆鲜卑族又岂能连连犯边,单说西凉的铁骑就能与胡人的骑兵一较长短。”

贾诩:“主公未免想当然了,西凉的事情岂是简简单单的战之事,这其中牵涉的事情可要复杂得多啊。”陈林大惊:“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贾诩笑了笑,似乎想起什么往事,说道:“西凉不是不能胜,而是有人不欲朝廷大胜啊。”“西凉每年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