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一定要救活他!”沈珍珠无力的劝道,“不然,你会后悔一生。”

“不!”慕容林致泪雨纷流,挣脱沈珍珠的搂抱,跌跌撞撞往前跑几步,回头哭道:“我恨他、恨他,既然恨,为何要惺惺作态,我的药,可以救世间任何一个人——只除了他!”说话间,已从怀中取出一只拇指大小羊脂玉瓶。

“林致,不可!”

在沈珍珠高声急唤中,慕容林致惨笑,扬手,将那小瓶朝天抛去。

沈珍珠闭上双目,不忍见这玉碎琅当。

却听得耳边衣袂破空之音,穿透雨声,睁目,李俶身形如掠空云燕,飞身提纵,飘忽着地,只在电光火石之间,接住那脂玉小瓶。

坐来同怆别离心

慕容林致呆呆看着李俶,不发一声。

沈珍珠却是为难的。药已入李俶手中,可她,却既不忍忤背林致之心,又不愿见李倓身死。那明眸与李俶相接相映,将所思所虑,一一传导。

李俶目光却扫过林致面庞,急急询问:“怎样服法?”

沈珍珠启口唤道:“俶——”

李俶阴郁着脸,“不必多说。林致,若你是丝毫不愿救倓,为何还将药随身携带而来?若是真铁定心肠要毁了这药,为何不直接掷掉,何以朝上抛去,予人时机?”

沈珍珠关心则乱,瞬时豁然开朗。

慕容林致别过脸,沈珍珠分明看见,她面上,仍有无尽的泪汹涌澎湃。

或者,连她自己,亦不明白自己的真正心意。原来她这决绝的背后,已潜有无限生机。她终是为自己,为他,留下另一条路。

“悉数内服,便可。”静默良久,慕容林致简短的说出几个字,步伐纷乱,迎着雨,步步退向院外,夜色覆盖她面上悲喜之颜,雨丝如帘,淹没她的身影……

长孙鄂缓步跟着慕容林致,严明为他撑上伞。

李俶大步奔入室内,李倓仍在昏死之中,面色如墨汁晕散。

李俶沉声唤李倓的名,说道:“林致有解药,你没事了。”

李倓开初毫无反应,听得“林致”二字,由鼻中“嗯”了下,眼睑稍张,竟强自睁开眼,虚弱而迷茫,往李俶身后望去:“林致呢?我……我……要和她……说几句……”

李俶已拔开药瓶的小塞子,道:“先服下药,林致马上就来。”

所落之处只是空。李倓迟钝的收回目光,直直望着这脂玉小瓶,“这……是……林致……给的药?”

李俶点头,声调中有难抑的喜悦,“对,倓,你不会死!”

李倓抬起手,轻轻去触那脂玉小瓶,“给我……瞧……瞧,我……自己来……”

李俶微有踌躇,但见李倓眸中满是期际,竟不忍教人卒看,和李泌互换眼色,合力将李倓扶起,将那小瓶轻轻放于李倓手中。

李倓似乎要紧紧握住脂玉小瓶,手中终是无力,一寸寸将那小瓶往自己面上贴去,艰难的,辛苦的,终于贴至面颊,脸上带了温和满足的笑,“是,真好……这瓶上……还有林致,林致的……香……”

这个“香”字余音未了,沈珍珠见李倓手忽的扬起,未及发出惊呼,却见李倓将脂玉小瓶奋力往门外掷去,“噼”的脆响,不逊晴天霹雳,李俶悚然惊跳。

李倓,这一掷,倒似用去了他仅存所有气力,软软的再度瘫倒。

李俶拂袖,疾奔出室。

然李倓如此决绝,特意用尽全身力气将药瓶扔出室外。庭院台阶下,玉瓶碎片溅散零落,李俶俯身去探药粉,雨纷纷洒下,白色的粉末溶化滑脱,转瞬间无痕无迹。

他仿佛被定身,半晌不作动弹。

沈珍珠去搀他手臂,他身躯仿若万钧沉重,那腰弓着,她竟无法扶他直起。仅存的希望已经全然破灭,此时怎样的劝解,对他都如鸿毛般无谓,低声道:“倓还等着你,快进去罢。”

李俶终于缓慢而艰难的站起,侧面,别有一种落魄情愫凝结眉宇,袖袂飞扬,踏以平常步伐复往室内回转,门槛处足下绞绊。

“大哥,”李倓阖着眼睛,嘴角淌下黑红的血,浸透软塌流光溢彩的金丝,“我……明白,林致……她……终究……不能,不能原谅我。……当日,我对不起……她。现在,我怎能,……受她施舍……我去了……”他再度微睁双目,眸中黯去最后的光泽,“你……要当心……来世……”声音缓缓低落,终不可闻……

远方古寺残钟断续,沈珍珠甚至有刹那恍惚,犹若一切均在半醒半梦之间。

李泌长叹:“建宁王殿下,薨逝——”

此时窗外雨疏风骤,春寒刺骨。

长安一去数千里,隔雨相望薄衾寒;红颜红尘两相忘,何处埋骨归故林。

沈珍珠明明心中有泪,却哭不出来。

那年亲迎之礼,长安城万人空巷,东市西坊,浮光绚丽,慕容林致人美如玉,李倓倜傥风流,一时多少称羡。

端午佳节,兄弟妯娌,夫妻共骑,玉鞍白马,飘举过市,市民百姓昂首侧目。李倓以他那洒脱不羁的口调道:“咱们也弄条小船玩玩?”

宫廷饮宴,制酒千巡,醉卧芙蓉池,佯狂佯欢。

还有贵妃,一朝仰尽千古恩,霓裳羽衣动京华,梨园子弟云烟似,大唐歌飞响云霄。然而到底是黯然收花钿,血泪相和流。

人生可如此繁华,却终归如此廖落。

对李倓原存的一丝怨忿,此际亦消失殆尽。

有人却呜咽出声,循声看去,却是跟随李倓多年的一名宦人,只躲在室内角落里,掩面悲泣。

沈珍珠悲从心来,那宦人已匍匐爬行至李俶面前,连连磕头,哭道:“殿下死得冤啊。”

李俶紧抿下唇,蹲于塌前,眼底有泪翻涌,却强自压抑,左手握着佩剑剑柄,因用力甚大而不觉,丝丝血水渗出。

李泌斥那宦人道:“你莫非还嫌事情闹不够大,在此胡言乱语。”又对李俶言道:”殿下今日之举,必会传至陛下耳中,事已至此,殿下且慎重,还是速速离开此处为宜,建宁王后事,由臣处置就是。些须颜面,陛下还是会予我的。”

李俶深自望着李倓遗容,沉声道:“以先生所见,俶此时该当何为?”

李泌顿一顿,道:“殿下还需忍耐。须知有忍乃有济,无爱则无忧。”说话间,似是无意瞧了沈珍珠一眼。

李俶站起,转身,忽的朝李泌长揖于地。李泌连连后退,肃容正色道:“殿下作甚,臣受不起。”

“倓之后事,悉数交托先生。俶为人兄长,以一拜卸责,于天地之前,无颜以对。”说毕,李俶头也不回,佩剑呯当脆响,迈步而去。

李俶行走极快,元帅府前已备马车等候。

马车内,黑暗阴郁。沈珍珠全身湿透,车缓缓而行,她只觉得车棚在旋转,身子软若柳絮,浸着雨水的身子使也觉得冷,想要把双臂合抱,却终于摸索着去握李俶的手。

他的手一样的潮湿阴冷,黑暗中,他眸光若深邃幽远,又如利剑穿透帘帷,直刺向不知名的方向,身子僵直如岸,冷硬若石。沈珍珠握紧他的手,低低哀求:“俶,你若心里难受,那就哭喊一声,莫要憋在心里——”

“你可知,害死倓的罪魁祸首是谁?”李俶沉默良久,低声道。

“就是我。”不等她回答,他已接口,声音孤矍清冷,“是我教倓结交趁大和关御敌之机,结交军中将领,纳为已用。是我,是我这个当兄长的,——害了他——”李俶将头深深埋于双臂中,复又抬起头,沈珍珠看见,他眼中有晶亮泪珠滚下。

李俶当日回去便病倒。他自幼习文练武,根基深厚,沈珍珠从未见他有过羸弱之态,此番病来却如山崩,高热不退。沈珍珠虽然身体也是不适,却知自己此时无论如何不可倒下,强自支撑,接纳太医问诊用药,亲自服侍李俶更衣洗涮。

李婼前来探视,泪流不止,“身在皇家,凉薄至此,嫂嫂,我只恨自己不能抽身而去。”

沈珍珠绞一方手巾,覆于李俶滚烫的额上,长孙鄂和慕容林致已无声无息离开凤翔,或许不知李倓已然死去。太医为李俶诊断,只道偶感风寒,无关大碍,服以祛湿发热之药剂,不用几日就可痊愈。然而数服药喂下,现已是第三日,李俶仍不退热,偶尔醒起说不过两句话,整日介昏昏沉沉睡着。

细长纤指抚过李俶苍白面颊,沈珍珠困倦难当,左右环顾,挥手对室内宫女内侍道:“都下去罢。”这才转过眉,低声对李婼语道:“你听来什么?可知宫中耳目众多,怎么信口便说。”

李婼凄然一笑,“我还有什么可怕的?难不成父皇再听那女人之话,将我也赐死?”

李倓之事,沈珍珠虽已猜出一二,到底还有疑惑,问道:“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都是淑妃与李辅国做的恶事,她们在父皇面前诬告倓在大和关笼络将领,图谋结党,可叹父皇竟然听信传言,不加核实,就要取倓的命。”李婼忿忿的说道。

沈珍珠似乎有些明白。张淑妃和李辅国并非诬告,李俶心中比谁都清楚,他与倓兄弟情重,为她,为慕容林致之事,都对张淑妃存了同仇敌忾之心,李倓结交党羽,正是惟他之想,助他丰满羽翼。李俶病倒,不仅为李倓之死,更为肃宗之举。李倓罪不及死,肃宗亦并非糊涂昏君,这样狠心杀子,其意莫不指向李俶,敲山震虎也好,杀鸡儆猴也罢。皇权于天下男人,终究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就算是兄弟子侄 ,亦不会半步退让。昔日太子,今日皇帝。温和慈爱,已被肃杀冷漠替代。

李婼哭一阵,叹一阵,在房中陪沈珍珠坐了许久才走。肃宗连日来早晚数次着人问询李俶病况,李承宷夫妇、诸王子皇孙或送名贴,或亲来探视,沈珍珠应接不睱,更焦虑不已。

到了晚间,又喂李俶服一贴药下去,沈珍珠触着李俶额头,如被火灸,滚烫灼人,比白日似乎烫了许多,不由心急如焚。一头吩咐着传太医,见李俶的脸渐渐烧得赤红,眉头痛苦般的蹙了蹙,嘴唇因焦热愈加干枯欲裂,心头无比惶恐,抓住他滚烫的手,在他耳畔连连呼唤。

太医匆匆赶来,凤翔春季多雨,他半边衣裳尽被淋透。不及整齐衣冠,上前把脉,却是脸色大变:“糟糕,王妃,殿下忽然邪热入肺,脉象凶险,务须退热——”

此时连李辅国也奉肃宗之命赶来,听了这一席话,喝道:“那还不开药,若殿下有个闪失,还要不要脑袋!”

太医战战兢兢的答应,就在外室拿了纸笔,犹疑良久,一边拭汗一边写下一张方子,沈珍珠方要着人去抓药,那太医却不将方子递与她,在上面涂改增减,一时又将药方捏作一团,告罪道:“容老朽重写一张。”沈珍珠再好的性子,此时也忍耐不住,弯腰拾成那皱作一团的药方,抬眼便见“生大黄一两”字样,不禁唬得一跳,再细看太医正在开的处方,那生大黄用量已减至二钱, 世人皆知大黄乃峻药,凶猛势强,后背堪堪生出冷汗,伸手压住太医正在写书的处方,道:“大夫,本王妃有一事请教。”

太医搁笔,拭去额角细细的汗,站起身躬身道:“王妃折杀老朽,请讲。”

“太医驰名凤翔数十载,如今摄太医令之职,以大夫所想,为医者,该当如何处方?”

太医拂须之手仍有微微发抖,眯眼垂首,须臾抬头低声答道:“古来医者用药,莫不是‘对症下药’,这四个字。”

沈珍珠回望李俶,见他兀自昏迷不醒,那面颊红如烙铁,猛咬银牙,横下一条心,道:“本妃昔年有幸结识天下第一国手名医长孙鄂先生,关于医者处方用药,听过他教诲——”

太医听到“长孙鄂”三字,神往之至,恭身揖礼道:“请王妃赐教。”

“长孙先生曾说,医之处方,如将之使用重兵,用药得当其效立见,又曾说过,急病重症,非大剂无以拯其危。”沈珍珠说完,一动不动端凝太医。

那太医本知该如何处方,只因碍着李俶的身份,他身家性命全系于此,只敢循以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听了沈珍珠的话,就似得赐尚方宝剑,揖首回头再开药方。这次下笔利索许多,不过须臾功夫,已捧给沈珍珠过目。沈珍珠略略过目,见那“生大黄”一项,又增至一两,双目一阖,将处方传与身后宫女:“与严将军同去尚药局,照方抓药,分毫不得有误!”

太医又道:“殿下照此方服下药,不出一时辰便会出汗散热,明日老朽再辅以保养中和之药,便无虞了。只是——今晚王妃须得着人勤加照拂,发汗之时万不能再入风寒,否则风邪回入,后果不堪设想。”

李俶服药半个时辰,果然大汗淋漓而下。沈珍珠怎放心他人侍候,寸步不离塌前,绞着毛巾为他不住的擦汗、喂水,李俶在昏沉中偶尔潜出些许意识,欲要欠手抚她面庞,却是四肢百骇如在火中,剧痛难熬,复偏头深深睡去。那汗水虽是不停揩拭,仍如河水流淌般,不用一会儿便湿透中衣,于是服侍更衣。如此翻来覆去数次,不觉已破残更,抚其额头,沈珍珠长吁口气,李俶高热已退,身上汗少,面颊由通红转为苍白,终于可以稍稍放心。

风吹四面旌旗动

李俶在午后慢慢醒转。一抹阳光斜照入室,头昏沉笨重,手撑床榻,欲要起身,浑身酸软使不出半分力气。恍惚见帐帷后人影重重,启口问道:“什么时辰了?”声音沙哑干涩,宛若不是由自己口中发出,苦笑。

宫女细细碎碎的嗓音,据实回答。

李俶又问:“王妃呢?”

宫女道:“王妃侍候殿下一夜,正在侧房歇息。”

李俶昨夜虽处昏迷中,仍有几分朦胧意识,她面容焦灼,纤长细指抚过自己额角,一点点的拭汗,帐中仍余留她氤氲香气。在无尽疲惫中生出融融暖意,道:“不必打扰她,让她好生歇息。”那宫女答应着招呼传药、上膳。李俶口中无味,用一点稀粥后,身子仍然招架不住,复又倒头睡去。

高热后本宜卧床休息,太医在处方中又加入了促进睡眠之药物,这一觉沉沉睡到第二日天色大亮,醒来时身轻体快,一边由宫女侍候穿靴一边四顾道:“王妃在哪里?”

那宫女偷觑他,他问话虽然随意,形容固然憔悴,然凌厉气度倒比以前强了三分,不禁开始支吾:“王妃——尚未起身。”

李俶敛眉,沈珍珠行事一向严谨有序,从没有这般时辰还没有起身的先例。思想中听到外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