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怀念老舍-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续的姑娘看着我递过去的“证明书”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一级的人,他是这样被处理的第一位。”所谓“这样处理”,就是不得保留骨灰。

  就在父亲被彻底遗弃,甚至连骨灰也一起被遗弃的同时,国外在对父亲的遭遇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准备授予他一项威望很高的文学奖。后来,父亲已经离开人世的消息被证实,这项文学奖授给了另一位健在的杰出文学家,依然是一位亚洲人。消息传来,人们又一次痛感:老舍先生的死的分量多么沉重。

  直到死,父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他心中所关心的,并不是后来被随心所欲地到处乱扣的那些大帽子,而是对人民的态度。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是无愧的。他用死去证明了这一点。

  在父亲去世前二十多天,在人民大会堂,父亲遇见巴金先生,他郑重其事地向巴金先生说:“请告诉上海的朋友们,我没有问题。”他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参加运动的,同样,怀着这样的信念,他迎接了8月23日的风暴。正是这几个字构成了活跃在父亲大脑中的最后几个字。

  父亲的死,是场悲剧,他的舍身反抗精神,他的悲壮气概,在那非正常的特殊条件下,有着巨大的震撼力量。他的死,抛出了一串大小的问号和一串更大的惊叹号,好像是告诫人们:你们错啦,错啦!

  十八年后的1984年,当我和我的朋友们拍照完父亲舍身之地走出太平湖遗址的时候,城市的喧闹重新包围了我们,阳光斜照着德胜门楼,我突然想起了《茶馆》的结尾。王老掌柜和父亲自己的结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还有那舞台上象征着转机的阳光和眼前的阳光也是何等地酷似,我吐了一口长气,踏踏实实地感到:悲剧终于完结了。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小说下载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