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镝情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锋镝情潮-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轻盈地向桌边徐徐举步,一双水亮大眼睛死盯着君珂,小蛮腰轻扭,丰臀地摇,长剑系结在胸前随着乳波儿荡漾,不徐不疾走近,银铃也似的语音,在面罩下扬起:“欧阳修写得好,你吟得更好;可是,有美中不足之处。”

君珂淡淡一笑说:“好说,好说。请教其理安在?”

她已迫近剑前,泰然拈起剑尖前搁着的酒杯说:“这首词你用弹铗相和,不是太不合情调么?”

君珂收了剑,伸手虚让客座,笑道:“姑娘,小生身畔无弦相伴,奈何?权借剑声相和,确是不适,小生承教了。”

夜行人坐下,放下杯问:“你怎知我到了窗下?”

“幽香阵阵,焉能不知?姑娘,夜行人最好不用香薰衣。”

“你不请教我的姓名?”

“免了,明天自会相见。”

“要否看看我的真面目?”

“免了,小生知道姑娘定然美绝尘寰。”

“明天你准时赴约?”

“准时赴约,小生不是无信之人。”

“好!干一杯,为明日的你死我活干杯。”她掀起一角头罩,喝干了杯中酒。

两人照了杯,一声后会,她闪电似的穿窗而逝。

君珂目送夜行人消失在窗外,灯火摇摇,幽香袅袅,夜风将幽香直送入鼻端。

“这鬼女人好高明的轻功!将是我一大劲敌,明日之会,吉凶难料。”他喃喃自语。

他掩上窗,慢慢转回桌边。也许是酒力在他心中发酵,不知怎地,夜行人那被夜行衣裹得曲线毕露,健美丰盈撩人绮思的身影,似乎在他眼前隐现;那令人兴起遐思的幽香,更令他难以或忘。

他不是个好色之徒,也没和女人相处过,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他已二十出头,正跨入壮年,壮慕少艾,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不足为怪。

由这个女的夜行人,他想到了数天前在九华历险所救的崔碧瑶,那女娃娃脸蛋之美,美得令人目眩,可是在美中,透露出高贵的气质,令他这个深山里长大的孩子,感到有高不可攀的感觉。而且,崔姑娘在外面罩了一件直裰,看不清她的身材,掩住了女性最吸引人的曲线;在他的心目中,尚无其他感受。

“这女入不同,真的不同。”他想。

“哦!如果她有崔小妹的脸蛋那么美,真可算得十全十美,天生尤物了。可惜!她走错了路。”他又想。

他正在胡思乱想,厅后已传来凯良的声音:“林公子,那女人走了么?”

他走下神说:“走了,今晚不会再来了。三叔,请出来喝两杯。”

凯良转出大厅,坐下摇头苦笑道:“这鬼女人,比罗刹婆母夜叉更狠上三分,含笑杀人如同儿戏,心肠之辣无与伦比。”

“她姓甚名谁?”

“不知道,只听人称她吴姑娘。”

“她心肠歹毒,容貌也歹毒么?”

“正想反,看了她的清丽脱俗脸容,谁也不信她会是这类女人。在本村的姑娘中,没有人能与她一较短长……哦!也许如珠侄女长大时,可以和她比美。”

“谁是如珠?”

“是本村第一位获得二品功名,出掌虎符的胜安弟的千金。可惜!要是他在,石弓村的人怎敢如此欺凌我们?”

君珂心中大喜,上了正题了。他敬了凯良一杯酒,若无其事地问:“彭胜安?哦!他不是池州府大名鼎鼎的彭都指挥么?”

“正是他,在咱们池州府,他确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哦!近年来,倒没听到提起都指挥大人了,据说已致仕在家,怎又不在呢?”

凯良叹口气道:“说来话长,八年前……唉!不说也罢。”

“都指挥大人正当壮年,为何归隐?”

“一句话,朝廷不用人才。”

“是否已经起复,故而不住本乡?”

“没有起复的可能。”

“目下居住在那儿?”君珂向本题单刀直入。

凯良沉吟良久,摇头道:“目下确是不知,不然早将他请回了。”

“半点消息都没有?”

“没有,前些时听说在仙霞岭隐居,曾派人前往寻找,可惜已不知迁往何处去了。”

“这些年来.他设和村中有书信往还?”

“极少,根本没听说过;目下的族长是他亲叔父,也不知他的下落。”

“谁又知道他曾经在仙霞岭隐居过?”

“是他早年的一个部属,曾在仙霞岭见过他一面。唉!别谈了,这些事乃是本村的秘密,我多言了,请公子不可向外人谈及,免得麻烦。听说朝廷也在找他,是否起复抑或治罪,难以逆料。”

“按理,朝廷该找得到他的。”

“不然,目下虽建有天下黄册,可令各州县细查;但深山大泽之中,政令不行之地,仍可以隐藏,不易找到的。林公子,我敬你一杯。夜已深,明日你还得赴约,该早些儿歇息了。这些话千万不可外泄。”

从彭家村往南走,沿江而上五里地,就是石弓村;村右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五丈高的巨石极像竖起的一张弓,因而取名石弓村。

村庄傍山偎水,约有六十户人家,但村庄却比彭家村小,房屋倒还像样。朝北一面起了一座牌楼式的村门,近河一面,有一条绕村而过的小径,可以通向徽州府的祈门县,但走的人不多。

进村有一条石板路,通过一二十间农舍,可直达村中心的三姓祠堂,全程约有五十丈左右。

一早,三姓祠堂人声嘈杂,村中青年和壮年子弟,百余人全在调堂中聚会。祠堂宽敞,大厅的两排大柱旁廊下,全坐满了人。正厅中,村中三姓父老和族中主事人,分坐长案两侧,神情肃穆。

中间另设有一张长案,高坐着二十名凶猛狞恶的大汉,昨日惨败而归的九个人,也在座中凑数;昨天挨了狠揍的人,今天精神萎顿,显得脸上无光,垂头丧气。

正中间,倚坐在大环椅上的,赫然是一个粉面桃腮,有双令人想做梦的大眼睛、千娇百媚的女人,头梳了一丫髻,是个未婚的女郎哩!五官无一处不美,都是经过精工雕塑的完善艺术品。她穿了一身窄袖子劲装,一色紫,紫得令人神经发紧,衬出她那一身令人想入非非的三围更为突出,也更为撩人。

她身傍扶手上,搁着一只百宝囊,一把长剑。剑把上镶有两颗大红宝石,光华夺目。

百宝囊外有水湖绿绸子作套,外侧用紫色丝线绣了一头栩栩如生的飞凤凰,极为抢眼。

她脸上神色有点茫然,嘴角微含笑意,用她那纤纤玉手,信手抚弄着剑把云头上的丝穗儿。她的目光,由于是半昂着脸,自然地望向屋顶,似乎没留心听众人的议论,只自顾自在想她的心事。

第四章 恋仇爱恨

她右首坐了一个花甲老人,生得豹头环眼,灰虬须根根竖立如同刺猬,狮子大鼻两翼突张,身材高大,肩膀特宽,一看使知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人。他身旁,倚着一根沉重的精钢狼牙棒,重量在六十斤左右;两膀没有七八百斤神力,无法将这重家伙用得出神入化。

左首是一个四十左右的精悍大汉,五短身材,只有头大得与身躯不成比例,剃得一毛不剩,圆圆地像个大灯泡。粗眉大眼,鼻孔朝天,下颔留了一撮山羊胡;身躯十分结实,所以能支起他那颗大头。

他腰中悬了一件外门兵刃百刃金轮,大逾筛箕,足有三尺圆径,共有两层环圈,安了十二把百炼合金打造的八寸刮刀,不但可以切割,更可锁拿,普通刀剑一扣便脱出不易,稍一用劲便可割断崩折。

稍右,是一个有八分姿色的俏少妇,说俏稍为厚道些,因为她穿得俏巧,事实上已有三十左右的年纪,眼角已有笑纹出现了。

她穿了一身绿底团花短衫,同色长裙,眉目如画,显得十分俏丽。她怀中,捧了一具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银琵琶,构造得极为精巧。可别误会她是个卖唱的粉头,她这银琵琶乃是收买人命的毒家伙。

这四个人,在江湖上名号不算响亮,但都有不算小的名头,熟悉江湖事的人,不该忘了他们的。

尤其是中间那美极的女郎,乃是近年来少年高手中,最杰出的女英雄,姓吴,名萼华,武林中提起华山紫凤吴萼华,大都不会感到陌生。要论起她的师门,更令人心中懔懔,她是六大怪物中,枯藤怪姥李姥姥的得意门人,惹火了她,得准备枯藤怪姥出面,被砍掉脑袋栽藤作肥料。

她年岁不大,也不小了,已过了双十年华,大好青春等闲度,至今还没有婆家。但请勿为她耽心,天下间有的是男人,她正在找,要找一个像样的如意郎君。但她的眼界高,瞧不起人,高不成低不就,再往下拖只有做老处女,或者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拉倒,不嫁丈夫难道就活不下去?

她为人并不怎么坏,也行侠仗义,也伸手牵羊,与她师父一样,亦正亦邪,亦侠亦盗,行事不问是非,全凭兴之所至。她的缺点也多,心肠够狠,也够黑,含笑杀人,而且赶尽杀绝。武林中人对她,一句话:毁多于誉。

不止此也,她那目中无人的高傲,她那不拘小节的男子气概,她那媚眼挑逗的行径,她那喜怒无常性格刚强的个性……总之,委实令人头痛。加上她的师父枯藤怪姥最为护犊,恼了她老人家,几藤杖把对方打成稀烂并非奇事,师徒俩委实令人不敢领教。

那使狼牙棒的老怪物,却是早年老一辈的武师,家居潜山,号称潜山异人,姓路,大名叫光中。这家伙虽是白道的名武师,却有一项最大的毛病:爱钱。只要有钱,除了不偷不抢之外,啥事都干。

光脑袋的矮个儿,姓桑名奎,外号叫大头鬼,是真正的黑道巨寇,不是个好东西。奸淫掳掠杀人放火都干。

另一个抱琵琶的女娇娘,在江湖上也大有名头,她干的也是没本钱的买卖,独来独往,从不与人合伙,平日行走江湖,找到大户人家油水足,或者是发了横财的官爷,以及刚干了一票大买卖的大盗小盗,她便下手做一次交易,银钱到手又到处乱花,间或济济贫,出手千金毫不吝啬。

她也有短处,就是喜欢俊美的男人;也有好处,就是她不伤面首的性命,玩厌了赏他千儿八百,打发他走路了事;但千万不可在外张扬,说出来她就立下杀手。

那那银琵琶中,可以任意打出细小的淬毒银针,用强力机簧注入内力发出,专破内家气功,在两刻之内(一个时辰的四分之一)如不用她的独门解药救治,浑身发黑而亡,十分歹毒。

她姓商,名三娘,江湖人都称她为琵琶三娘,是目下一群武林后起之秀中的大姐姐。她的丈夫是谁?是否名花有主?没有人知道。

这些人中,功力最高名头最响的,自然是华山紫凤吴萼华,所以她居然坐了中间高位。武林无辈,江湖无风度;潜山异人辈份虽尊,仍甘心屈居下位。

其余的人都是二流高手,不值得浪费笔墨。

大厅中大概已计议了许久,这时轮到下首一个粗胳膊大拳头的人说话了。

这人一脸横肉,大牛眼,酒糟鼻,阔嘴唇,年约三十五六,正是村中最坏的荆百禄。他的声音大,但有点沙哑;大嗓门的人喜欢说话叫嚷,难怪会走样。他说:“诸位老师的高见,在下认为并不尽善……”

潜山异人大环眼一翻,打断他的话问道:“荆少爷的意思,是说咱们不够高明么?”

荆百禄急忙摇手,涨红着脸分辨道:“路老师请勿误会,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在下认为,敝村子弟皆须参予,人多也可助助威。”

“人再多也没有用,对付武林高手人多反而得事。”

久不发话的华山紫凤,凤目冷然一扫,向潜山异人道:“路老师,他们真要参加,何必相阻呢?反正死的不是你我的子弟,耽心做什么?”

荆百禄惶恐地说:“吴姑娘,在下的意思……”

姑娘站起,一面佩剑挂囊,一面说:“好吧!人愈多愈好,多多益善,少村主可以立即准备,距巳正还有两刻,来得及。”她傲然地走了。

大厅中仍在计议,不久人群四散,纷纷抄家伙散处村内外。村中渐渐沉寂,看不到人,听不到人声,连狗也不见了,像是一座死村。

丽日高照,好一个晴朗的日子。将近已牌正,村门远处果然发现了人影,青色儒衫飘飘,长剑侧悬,正背着双手,泰然向村门走来。

他是林君珂,单人独剑赴约来了。

巳牌正,他踏入了村门。

村中死寂,鬼影俱无,静悄悄地无声无息甚至连狗也看不见了,鸡鸭也不见一只。唯一能动的东西,是轻风掠过树梢的摇曳;还有,是田野中的老牛。

每一间农舍,大门都闭得紧紧地,窗户全放下了,看不到任何景物。

村门的横楣上,用白布写了四个大红字:“森罗大会”。

君珂一时激于义愤,一是为了彭恩公的族人,爱屋及乌,他必须冒这次祸福难料的大险。他泰然踏入村门,向死寂的村内叫:“巳牌正,赴约的人来了,有人接待么?”

没有人回答,更没有人出现。他徐徐举步,又道:“这是石弓村的待客规矩么?出来一两个人答话。”

仍然毫无动静,似乎村子已经空了。他站在小石路中,凝神打量四周,确是没有人,真怪!难道人全死光了?跑了?

他背起双手,一步一步凝神戒备向里走,向村中心那间像是祠堂的大宅走去。过了十来间房屋,他倏然转身,大袖急挥,卷住了两支扔手箭,再倏然转回,扔手箭带起尖啸,向从墙角扑出的两名大汉射去。

“哎唷……”两大汉同声狂叫,扔掉手中欲待掷出的双股飞叉,砰然倒地,不住尖声狂叫。他们的右大腿根下,被扔手箭射穿,箭在两端现出尖尾,横贯在肉中。

君珂扭头淡淡一笑,向后面扔手箭扔出的屋角说:“这种小玩意少现宝好不?不值一笑嘛!出来,林某正等你出现,回敬你两拳头。”

但没有人回答,前面反而有人出声,在隐蔽处叫:“客人可直向前走,咱们在祠堂前恭候。”

君珂重新举步,一面答道:“老兄们,别再叫这些人受苦,万一准头偏了些,要出人命案子了。”

不远处是一座栅门,门侧内有一个两尺见方的大洞,栅门闭得死紧,但可在栅上看到门后远处的祠堂。

他到了栅门前,向里叫:“开门!贵村的人委实不长进,专做这种失礼的事,为何多方阻扰,不怕让人笑话么?”

不远处屋角内,有人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