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宋杀手日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宋杀手日志-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滚犊子!”莫思归把烟杆砸过来。

    安久抬手稳稳接住,嗅了嗅里面的药,“我有一段时间也睡不着觉,慢慢习惯就好。”

    她现在睡眠还是很浅,稍微有点动静就会惊醒。

    “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楼明月,为什么不随她去?”安久在他旁边坐下来。

    莫思归一听就炸毛,“谁说我失眠是因为她?睁开你的眼好生看看,老子是儿女情长之人吗?”

    “生当复归还,死作长相思。”安久望着他,无情的戳穿,“一般儿女情长的人都说不出这话。”

    “这是旁人所写!老子只是随口借用,借用!”莫思归怒道,“再说你一个不学无术的笨蛋能看懂意思吗?!”

    安久不悦,“谁说我不学无术。”

    “有本事你告诉老子,你屋子的牌匾上写的什么字啊!”莫思归叉腰笑,“别以为我不知道。”

    好好的字不好好写,谁能看得懂!安久心里嘀咕。

    “你以前还不这么暴躁。”她把烟杆递还给他,谆谆告诫道,“你得注意点。”

    “大久,咬她!”莫思归挥手。

    大久震天一吼,做了一个威猛的起跳,扑到安久脚边,低头伸嘴在她小腿轻轻咬了咬,最后还伸舌头舔了舔以作安抚,然后就完成任务似的,大摇大摆跑到莫思归脚边领赏。

    “你你你!”莫思归抖着烟杆指它,“竟敢如此敷衍老子!”

    大久无辜的缩着脑袋。

    “你现在都能和老虎置气了,可见已经病的不轻,快去自救吧。”安久劝道。

    “哼!”莫思归甩袖,抽出折扇呼哧呼哧的扇了一会儿,“你有这闲功夫还是担心担心自己!”

    冰龙脑的气息慢慢让他平静下来,头脑也清明了不少。

    不知道是因为失眠症还是心情的缘故,他越来越容易急躁了。

    “对了。”恢复平静之后,他想起来正事儿,“那个李擎之去边关了。”

    “他一直想从军。”安久道。

    莫思归慢慢摇着扇子,又如往日从容翩翩,“听说是因为凌将军被急昭回来,李擎之担心他遭难,过去看看一路上有没有什么能帮上的。”

    安久疑惑道,“为什么被召回?”

    “因为他主动攻打辽国,并收回了一州,但是辽人摆出了血战到底的姿态,战事凶猛,持续了一个月,朝廷里便有坐不住了,主张派人过去议和。”莫思归说着又燥起来,扇子挥的呼呼作响,“那帮鼠辈!”(未完待续……)

    PS:推荐好基友一本书:《庶女芳菲》

    作者:夜雨惊荷

    庶女嫁寒门,步步高升夫唱妇随,羡煞一干极品亲戚!

 第二百八十四章  谋算

    事情还是从真定府失守说起。

    皇帝杀鸡儆猴责罚刘赟,凌子岳确是被唬了一下,毕竟没有哪个将军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

    辽国北院大王得了那名危月,以为是凌子岳的女人,每日令人当众凌。辱。

    纵然那并非凌子岳的女人,但想想一个女子为国尚且可以如此,他们一帮汉子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凌子岳忍了两个多月,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上奏请求出兵攻打辽国。

    辽国以游牧为主,畜牧生产全在这个季节,这一仗打的越持久越好,就算不能大败辽国,也必定能拖得他民不聊生。

    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粮。

    凌子岳的奏折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彼时皇帝刚刚迷恋上姑射宫的那位,觉得情深气爽、意气风发,在这场风波里做了回定海针,拍板子准了奏。

    凌子岳首战告捷的消息传来,皇帝着实高兴了一段时日,可是接下来便是持久的对峙,只听闻打仗,以及大量的兵器、粮食送往边关,战事却没有什么进展。这时便有人进言,凌子岳如此敛财,八成是要反了!

    皇帝顿时被泼了一桶冷水,那股子豪情壮志一旦被打断,多疑的性子又占据上风,左思右想,凌子岳果真是有反的迹象,于是某个辗转难眠的夜晚,他下令让凌子岳撤兵。然而,凌子岳正在攻打析津府的紧要关口,眼看再努力一把就能拿下,牺牲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他怎么肯无功而返?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凌子岳收到圣旨之后,又连着打了三天,皇帝一听如此顿时暴怒,又下了一道急诏。

    诏书抵达时。析津府刚刚被攻下。

    析津府是辽国南京道的首府,打下它就算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的部分土地。

    凌子岳戍边许多年,攻辽的谋划有千百种,因一直被朝廷压制而不得施展,此番出兵迅疾猛烈,打得辽国连神都没回过来。宋军气势高涨,守住析津府应当不成问题,只要站住脚,这片土地很快就能划入大宋疆域。

    可惜就在此时,皇帝圣旨又到。言,析津府由刘赟接手,凌将军再不回朝便以谋逆罪论处。

    刘赟亦是一名猛将,也有丰富的戍边经验,的确是接手析津府的不二人选,可是他一旦离开真定府,西边防线就有漏洞。可是凌子岳不能与刘赟商量一起违抗君命,共同戍边多年,他十分了解刘赟的秉性。此人有点愚忠,再加上有家族牵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像他一样撩开手去搏一场。

    最后凌子岳还是回来了。

    一路上,他都在想自己所为究竟是对是错。是否行事太过急切?

    凌子岳不敢回头去想边关的战况,他已经能预料到结局,此时唯有祈望上苍多眷顾大宋一些。

    大雨磅礴。

    汴京城外的长亭里,凌子岳一身戎装。满面风霜。

    “将军行事稳重,为何会……”李擎之问道。

    凌子岳不语,楚定江的话点醒了他。但他当时并没有冲动,是后来一次次得到那名危月的消息,才会渐渐悲愤交加,失去平常心。

    “控鹤军中的危月都是些什么人?”凌子岳隐隐感觉有些不对。

    李擎之道,“危月乃断绝路之人,执行的任务,几乎都是以命相抵。”

    凌子岳问道,“危月中可能有奸细吗?”

    李擎之想了想,“不太可能,因为危月之人只受命,而无权知晓整个任务,能得到的消息太少。”

    见凌子岳沉思,李擎之接着道,“况且,当时救危月的人中有楚大人,那两人若是有什么不妥,楚大人必能一眼识破。”

    “这么说来,还是我太浮躁了。”凌子岳叹息,“走吧。”

    周围随行的将士纷纷起身。

    李擎之拱手道,“某只能送将军到此处了。”

    “有劳壮士。”凌子岳拱手还礼,心中却道,壮士虽仗义随行保护,却不知最危险的地方不是路途而是朝堂啊!

    一场秋雨一场凉。

    汴京叶落秋至,而辽国上京已飘雪。

    辽国皇宫中烧上了火炉,上首坐着一个男子,身裹苍色裘衣,垂首闭眼,棱角分明的面容半掩在裘衣里,只见得一双眉凌厉逼人。

    坐在下首的耶律凰吾一袭深紫大袍,身披墨色狐裘,美艳而威严的面容此刻正带着淡淡笑意,“哥哥真是好计策。”

    “此事你办的好。”那人开口便咳了几声,“朕已下令恢复你公主之尊,府邸还是原来那个。”

    耶律凰吾所做的,只是把危月的情况添油加醋的传到凌子岳耳朵里。

    凌子岳心性刚强,是个血性男人,他虽然沉稳,但是只要消息传的巧妙,还是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他的血性和怒火。

    “汴京那边传来消息,凌子岳一入汴京便被禁足在府中。”耶律凰吾道,“我会让那边的人推波助澜。”

    “你近前来。”手座上的男人道。

    耶律凰吾步上阶梯,倾身跪坐在男子身边,他侧头轻声说了几句话后,又道,“此事要快,时机一过,很难再逼死凌子岳。”

    凌子岳在民间声誉很好,再加上这次是凯旋,名声更胜从前。要知道,自从大宋开国以来,太祖太宗的心愿就是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没有人做到的事情,凌子岳却做到了!

    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大宋一向重文轻武,可这一回就连那些一贯看不上武夫的文人,也都对凌子岳钦佩之至。

    楚定江一直在暗中关注此事,料定这是辽国阴谋,但是他并未插手,反而趁机洗清华氏。

    不过,华宰辅一日不离朝,华氏便活在刀锋上一日,楚定江暗中也曾劝他急流勇退,但人总是容易眷恋高位。他的确很有才能,眼看大宋越来越繁荣,这种满足感,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

    华宰辅就这么沉醉在治理国家的成就感之中不可自拔,情愿背上骂名死在宰辅的位置上。

    大宋亦有很强的家族观念,可是比起楚定江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经淡薄了很多,很多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家族。(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鱼和熊掌

    第二百八十五章

    楚定江坐在华府的大书房中,随手翻看华宰辅放在书案上的奏折。

    不多时,外面响起脚步声。

    房门打开,楚定江也没有闪躲,气定神闲的抬头看着眼前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者。

    华宰辅一身官服尚未及更换,身边没有任何随从。

    楚定江十分了解他的习惯。

    “你是何人!”华宰辅呵道。

    “是我。”楚定江以前只用声音与他对话,这还是第一次现身。

    外面脚步声匆匆,尚未赶到,华宰辅转身出门,“退下。”

    “大人没事吧?”带头的护卫紧张道。

    “无事,退下吧。”华宰辅道。

    屏退所有人,华宰辅才又进入书房。

    夕阳从镂花窗照进来,在地上留下一朵朵金红的梅花。

    “你来做什么?”华宰辅就近坐下。

    这从小就奇诡无比的儿子,几乎成了华宰辅的心病,当年他小小年纪为什么就能做出那等谋划,他费尽心思的离开华氏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华宰辅想了近二十年都一点头绪。

    楚定江的面容罩在宽大的帽兜之下,声音低沉,说的话让人心惊,“你的三个儿子,想保哪一个?”

    华宰辅冷冷盯着他,“华氏的人不需要你来保,华氏也没有你这个不肖子孙!”

    楚定江身上威压骤然崩出,华宰辅耳边仿佛炸响一记旱天雷,脸色不禁一白。他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如今就算面对皇帝责难也未必会如此神色。

    回过神来时,华宰辅心中顿生羞恼,自己竟然被亲生儿子镇住!

    可是坐在桌案后的那个身影又的确散发着常人不可及的气势,令人噤若寒蝉。

    “若不是我顾念与华氏缘分一场,绝不会多管闲事。”楚定江翻着面前的折子。取出其中一个推向华宰辅,“你这是在把华氏往悬崖上推,不过你做的是好事。”

    那是华宰辅上书为凌子岳求情的折子,他何尝不知,就算这次凌子岳真的逃过一劫,可一旦沾上关系,皇帝肯定会更加戒备,一个当朝宰辅,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若是联合起来。大宋江山必然倾塌。

    华宰辅想为凌子岳说句话,可无奈顾虑重重,所以那折子已经写好三天了,却迟迟没有呈上去。

    他很快从惊怒中平静下来,恢复了往日的冷静睿智,“你几番来劝我归隐,目的不是为了保住华氏吧?”

    就算他归隐,华氏的权势影响也不会骤然消失,皇帝亦不一定会放过他。不过这么做至少能够保住华氏一部分血脉和实力。

    可是一旦华宰辅归隐。等凌子岳死后,大宋的危相就显露无疑。

    楚定江所做的事情,于大宋不利。

    华宰辅不得不深想一层。

    “想必你觉得自己现在是骑虎难下?”楚定江手指轻轻敲着奏折,气定神闲的道。“大宋什么都不缺,唯缺一个好皇帝。”

    华宰辅眉心一跳,下意识的看了看窗外。

    沉默两息,华宰辅皱眉。“你是何意?”

    他觉得骑虎难下是真的,此时突然撒手,于国不利。若是硬着头皮坚持下去,早晚会和凌子岳一个下场。他原以为自己会死在前头,可没想到凌子岳先倒下了。

    一向沉稳隐忍的凌子岳,怎么会突然放开手脚?

    华宰辅目光沉沉的看了楚定江一眼。

    楚定江知道他心中所疑,便直接转了别的话题,“您觉得,大宋文人缺骨气吗?”

    华宰辅沉吟片刻,“文人缺的不是骨气而是缺血性。”

    “文人不缺骨气,也不缺血性。”楚定江为了解儒家现状,经常读当代备受推崇的儒士著作,“他们显得懦弱,是因为巴掌还没有结结实实掴到自己脸上!受儒家思想熏陶,注定他们会一步步退让,只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才露出一身倔强不屈的硬骨头。”

    所以,他们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话就到这里。”楚定江指头一顿,站起身道,“望你三思。”

    华宰辅见他要走,语气急促起来,“我想知道你当年究竟为何离开华氏?”

    “因为我不想再将今生今世捆在华氏。”楚定江闪身出屋。

    华宰辅注意到他用了“再”,脑海中闪过一念,但旋即又否定。

    子不语怪力乱神,华宰辅也是儒家。

    他仔细思量了楚定江的话,并设身处地的一想,果然如此!假设他只是个普通士子,如果有铁骑要将自己践踏到尘泥里去,他必定会奋起反抗,可是火没有烧眉毛便会觉得有时间从容去想应对之策。

    让宋人感觉到切切实实的危机感与愤怒感,他一个人突然主动隐退肯定不行,还要加上……凌子岳的血,以及大宋的惨败。

    凌子岳活着,可能会守得边关安宁,可他若是死的冤枉,以宋人的心态,大部分人不敢将罪责都怪到皇帝头上,而是会一腔怒火泼向辽国,可是心里对皇帝难免会有痛恨怨言。

    大宋的当务之急,是要激起宋人的血性,其次是拥立新帝。

    而华宰辅只需要在这件事情上泼油以助火势,他拿捏好分寸,上奏为凌子岳说话,然后被牵连罢职,避开这场风波,待大宋亟待人撑起重担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