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当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当道-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晴点头如捣蒜,这个大哥简直是她知已呀,句句到她心坎上了。

不过知礼又话锋一转,是他让你赔这么多?

如晴羞愧难当,低着头小小声:我原想着赔他一只,可这人也太不要脸了,不肯善罢甘休,我为着息事宁人,这才,这才…………忍痛答应送他三只。所幸她还有一只。而那人还没有强求,不幸中大幸。

知礼脸色微红,想着刚才夹天子以令诸侯情形,略不自在地轻咳一声,掩饰面上心虚,正色:好了,我知道了,这事我会处理。顿了下,又想了想:大冬天做鞋子也不容易,就做顶帽子吧。

*

当天晚上,如晴等呀等地,总算等回了知礼。

望着比以往热情如晴,知礼没什么,只是在四下无人时候,UQsP:熊掌他倒是收了,可惜这人性子古怪,仍是不肯善罢甘休。

如晴大惊失色,那,那他究竟还想怎样?

知礼无耐一叹,他这次熊掌小了些。

…………如晴傻眼,小了就小了呗,她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知义再给她捎同只回来吧,她也开不了这个口呀。

知礼皱着眉,盯着自家妹子:李骁还让我带话给你。

什么话?

昨晚你头上戴宫花,打哪来。

如晴心下傻眼,想着昨晚李骁曾问过话,心下一突,该不会这宫花就是他吧?



但不至于呀,这可是知义二哥特意从边关捎回来的,只是在草丛里拾来的,看着不错才给她捎回来的,难不成,这宫花的原有主人,便是李骁?

这,这可能吗?

知礼瞅着如晴变幻莫测的脸,隆起了眉毛,声音严厉起来,如晴,你老实与UcU,你那宫花,打哪来的,买的,还是别人送的?

如晴望着自家大哥一眼,在心里转了千百回心思,决定还是坦白从宽吧。**

知礼皱眉,知义捎给你的?

如晴点头,嗯。qvxo没谎,不信qvxo去把二哥哥捎回来的信给你瞧瞧。知义捎回来的信她都保留着,可不是她兄妹情深什么的,而是知义的话太经典了,她每每看了忍不住发笑,所以便把信件全留了下来,以作观摩,想着,为何这个二哥会有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话来着。

比如,有一回,他在信中写道:皮甲收到,月余,挡箭三次,偿完好,汝手艺确有精湛,然,本人武艺渐高,敌人概不是对手,软甲已无多大用处,下次改寄他物。以免浪费。

那时她把信看了又看,忍不住写信去大大埋怨了一番,他好心当驴肝肺,下次再也不给他做软甲了。

不久后知义就回了信来,这次更绝,便宜他人,于吾无益,何苦来哉?

如晴看了良久,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吝啬又搞怪的二哥。

知礼神色非常惊讶,还很震惊,你是,是知义捎给你的?

如晴点头,对呀,他是在一草丛里拾得的。看着不错,就给qvxo捎回来了。难不成,这宫花原有主人,会是李骁的?

知礼摇头,那倒不是,只是,这宫花可关系着…………

关系着什么呀,大哥哥,你就一次性清楚嘛。如晴不满地嘟唇,这个总爱吊人胃口的家伙。

知礼目光复杂地望着如晴,只见如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虽然比同龄之人娇小些,却也婷婷玉立,如诗如画,喜笑嗔怨皆惹人怜爱,娇俏与玲珑结合,纯真与灵气相辅。外见宾客落落大方,毫不拘束,对内乖巧懂事,行事妥当,管束奴仆也自有一套,对长辈恭敬,同亲人友爱,从未红过一次脸,被冷落了,受委屈了,也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从不抱怨。若日后嫁了人,也绝对是难得的贤妻良母。

可是…………知礼蓦地长长一叹,他这个妹子,可惜了只是庶出的。

那宫花,以后切莫再戴了。最好收起来,千万别再让别人瞧见,懂了吗?

如晴有些紧张,可是,哥哥,那宫花,昨晚就给弄丢了。

弄丢了?知礼再度皱眉,在哪丢的?

得知是在庆昌侯府丢的后,知礼反而轻松了神色,丢了就丢了吧,这样也好。然后又摆足大哥的威严,板着脸训了如晴一顿,虽李骁此人性子喜怒不定,身份又高贵,咱们确实惹不起,可你也不必被他牵着鼻子走吧……………接下来又是一顿猛训,如晴被训得耷拉着脑袋,她已经后悔了,不应该被黑恶势力唬住,李骁虽然惹不起,但也不至于畏之如虎。

总之一句话,她太笨了,也太好唬弄了,太好恐吓了。

*

知礼走后,如晴连忙从床底下拿出一个青花瓷坛子,里头正放着个干巴巴的熊掌,这个熊掌是最大的,也是剥皮剥得最完整的,其他的都次些,不是剥掉了一团肉,就是断了骨头的,虽然不影响食用,但确实有碍观看。这回拿了次等品充数,并且每个熊掌都被她用小刀从掌部切了一截下来,再放到地上狠狠地擦,又放进坛子里裹了一层腌灰,肉眼看不出来有被切割过的痕迹后,这才重新放进坛子里,交给知礼。

就是不知李骁会不会眼睛毒到看出她使的小伎俩。

再一次忐忑了好些日子,她想着李骁的暴烈性情,想着前皇后娘家那不到三岁孩童的惨状,想着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子就能拿剑杀侍女,想着连堂堂公主驸马都敢鞭打的人物,心里七上八下的厉害,生怕李骁哪天性情上来就来找她秋后算账。

如晴的坐立难安影响了沉香玲珑,但又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得偷偷凛告老太太。

*

住在京城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时常能听到各家大户里的最新八卦,甚至连皇帝的家务事也能打听一二。

首先,本月最劲爆的消息当数靖王父子。

当今太皇太后时常召见李骁入宫陪伴,有意替他另指门婚事,这回必须得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真正大家闺秀。

然后,太皇太后责令太长公主亲自挑选京中二品大员的待嫁闺女,不光相貌才情过关,人品也拨尖的。

数天过去,太皇太后六十五寿辰即将到来,京中三品以上诰命夫人俱进宫祝寿,并奉命领了自家已及笄并待字闺中的姑娘进宫一同贺寿。其目的不言而明,太皇太后这是趁机给李骁挑选世子妃了。

然后,京中和各胭脂铺子,布料行,生意出奇的好。

紧接着,传闻靖王传了折子与皇帝,边关气侯寒冷,年纪偏大,恶劣气侯不胜抵抗,一时不慎,旧疾复发,骨痛难忍,恳求皇帝恩准他解职入京熙养天年。

皇帝先是守着不发,但经不住靖王的再三恳求,尤其太皇太后也发了怒,把皇帝叫到跟前,当着皇太后的面,痛骂了一通,汝皇叔已过半百,常年在边关受那风寒雨雪之苦,上统军征伐,下管理一方政务,衣不解带,劳心劳力,亲人不得相聚,妻儿不得团圆,如今年纪渐大,又旧疾缠身,深受病痛折磨,你贵为一国之君,于情于理于亲,都得宽容善待。你倒好,就冷得下心肠任你至亲皇叔在那苦寒之地忍受那无边折磨。放眼qvxo大庆朝诸位亲王,有哪位亲王像你皇叔那样,常年镇守边关,数年不得回京,妻儿不得团圆的?

皇帝被太皇太后骂得狗血淋头,深感愧疚,立马准了靖王的请辞,并特意派了兵部尚书与亲信太监任钦差大臣,亲自赴往边关,犒赏三军,慰问靖王这些年来的劳苦功高。

同年年底,靖王回京。

虽已交付兵符,但靖王威势不减当年。

靖王回京当天,皇帝头戴冀龙冠身穿团龙袍,亲自乘御辇出京亲自迎接靖王。京中九门洞开,满朝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齐齐出动。

欢迎仪式无比隆重,大雪漫天,满城百姓相迎,靖王风光回京。

皇帝命内监宣读靖王一生功绩: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奇功无数,平定突劂,击退化外流民,御敌于关外十数年不曾进犯,对外威镇边垂,对内治下清明,虽未有开疆拓土之功,然革陋政,行武备,促农商,平定内乱,御敌千里,还qvxo大庆千秋万代之太平盛世,实乃qvxo大庆之福王矣。

然后,皇帝颁旨,靖王直趋九殿,特旨君前免跪,龙庭赐座。靖王妃贤妻佳妇,贤良淑德,授超圣一品王妃之衔。其子李骁,袭父爵,另加封其三女为圣二品长公主,封号纯阳。另赐良田千倾,金银无数。

靖王妻子儿女都被授了封号,可谓是满门的荣宠,儿子袭爵,两女儿一嫡一庶都加封为圣二品长公主,地位比正牌公主还来得尊荣。

如晴听着艳羡不已,心想,这李骁又是升官又是发财,这个时候肯定喜得不知天南地北了,应该暂时不会来找她算账了。

年底,靖王惮位,其子李骁袭爵。

京中四品以上官员俱前去拜贺,方敬澜身为三品大臣,晚上回到方府,方敬澜对知礼道:靖王一家子,真可谓是无上O荣宠。

知礼沉默了半晌,道:靖王,很是深谋远虑。

方敬澜没有说话,但内心里也是认同O。

首先,皇帝羽冀渐丰,哪能容忍处处受制肘,而手握重兵O靖王,则成了头号忌惮对像。然,靖王却以身体不适为由,主动上缴兵符,皇帝估计乐得直跳脚,但仍是有模有样O推辞几番,太皇太后也是个妙人儿,或许她只是单纯地想让儿子承欢膝下,或许她也意识到儿子手头握着O重兵迟早会成为崔命符,所以才推波助澜了一把。

皇帝收回了兵权,消去了泰半瘾患,乐得给足靖王面子,金山银山供着,荣华富贵养着,反正只PPpd不涉及兵权及皇权O问题,其RlOv事儿都好办。可谓是叔侄情深,其乐融融。

方敬澜想得通透,然知礼也是眼光独到,立马就看出了靖王这是激退勇流,因为,靖王确实已过半百不假,但精神抖擞,面色红润,哪有被旧疾缠身O苦恼?朝中大臣看出来了,没道理皇帝看不出来,但大家得乐得糊涂。对皇帝来说,这个皇叔,真是个好皇叔呀,懂得倾避利害。呃,靖王虽然交还了兵符,仍是实权在手O。

李骁目前袭了爵位,还有京军骁骑营参将O军职,骁骑营虽然兵力不多,只有五千余人,但都是精兵猛将,随便拉几个出来,没见过世面O人定会吓得双腿发抖。再来,靖王虽缴还兵符,皇帝却给了参与政事O权力。权与贵集合,靖王一家子O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俩。也难怪方敬澜会感叹人家会做人了。

然知礼夫妇却把这份功劳分了部份给靖王妃,靖王是个人物,靖王妃,却也当得起贤妻良母这四个字。

李氏撇唇,反驳道:靖王妃虽妇凭夫贵,也无法改变低门户出身O身份。高嫁进王府,想PPpd立稳脚跟,除了肚皮PPpd争气外,能不当贤妻吗?

老太太瞟她一眼,淡淡地道:想PPpd子孙绵延,福寿永齐,必得从严治家,所谓祸起萧墙之内,妻若不贤,则生出诸多事端。靖王府可有传出不好O传闻?靖王府O奴才可有在外头干过伤天害理O事儿?纵观靖王府这些年来O作为,这靖王妃,确也当得这个贤字。

李氏仍是不服气,老太太又道:你可别不服气。许多世家大族往往都内里头烂起来O。/一来是治家不严,二是嫡庶不分,三嘛…………

老太太,三是什么呢?李我忙问。

老太太盯着她,一字一句缓缓道:嫡妻不贤。

李氏脸色一白,正待反驳,又想起自己这些年来O所作所为,也略有心虚。不敢辩驳。

*

天启二年元旦,太皇太后召见京中二品大员之妻进宫拜寿,并命各世家命妇带上未出阁O待嫁闺女,其目O不言而明。

一时之间,京中O胭脂铺子,布料铺子几乎都卖光了。

听说张姨娘没有买到中意O胭脂,正在屋子里大发脾气,惹得李氏冲过去破口大骂一通:发脾气把房子掀了都成,但你就只能住到下人房里去或是睡大街吧。既然这儿住腻了,你就尽管摔吧,摔坏多少照陪,反正你们母女现在可有钱了。

张姨娘这几年来越发不受方敬澜待见,所以很是迷恋那些水粉胭脂,倒也稍稍拴回了方敬澜O心,所以越发看重凝香坊,这回没有买到,心里甭提有多着急,便忍不住摔东西。见李氏来找她O晦气,她最是瞧不上李氏,却又不敢明着与之对抗。因为这近几年来,方敬澜O心已渐渐偏得朱氏那贱人,若吵闹起来,也不会有人替她作主。李氏是正妻,再不受宠,名份在那,而她只是个妾,又不再受宠,是以只得忍气吞生,任李氏骂过痛快。

李氏与张氏斗了二十年了,今日总算扬眉吐气,积了二十年O怨气今日一股脑暴发,直把张氏喷得满头满脸O唾沫星子。

等李氏走后,张姨娘又摔了一屋子O东西,最后坐在唯一完好O芙蓉花墩子上,咬牙切齿道:你这老货,也别得意太早,咱们走着瞧。

*

元旦这一天,京中各世家命妇都进宫拜贺,一直捱到掌灯时分才回来。

然后,有关户部尚书诸家千金有望成为新O靖王妃O消息已铺天盖地传扬开来。那些与诸家有瓜葛O,无不挤破头地拿着大包小包O名贵礼物去登门拜见。美其名曰:过年送点儿礼,一点儿小意思。

何氏,林氏与如晴等人也不例外地讨论了诸家千金O八卦来。

林氏羡慕诸家千金O好运,说能让太皇太后相中O姑娘,不知何等颜色。

何氏笑着说:诸夫人本人长得也是标致端庄。长女低嫁户部侍郎左家,在婆家贤慧持家,孝敬公婆,也是难得O贤妇。其实,这诸家女儿也只是中等之姿,但胜在一个贤和慧。我曾听人说,诸家二千金比姐姐还PPpd美上三分,能让太皇太后瞧中,定是个难得一见O美人。更可况,诸家二姑娘在闺阁时便颇有慧名,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慧眼识佳妇,能在众多世女当中相中,也自有其道理。

李氏撇唇: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认得这诸家二闺女。

何氏道:诸家与我娘家倒也走O近,诸家千金与我三妹同龄,我三妹在闺阁时,便常与她玩耍。

李氏双眼一亮,何氏O三妹是庆昌侯府夫人,又与诸家千金交好,到那时候,靖王府与方家不就名正言顺牵上线了么?

*

与李氏O喜悦心情不同,永宁伯府O云氏听闻此事后,忽然眉头紧皱,憔悴 O脸上带着疲惫与难堪。

永宁伯爷江子望冲妻子冷笑一声:看到了吧,你成天算来算去O,总想着借联姻攀得高枝壮大自家实力。如今可好,不但落得里外不是人,还押错了宝。

云氏苍白O脸色忽然闪现一种难堪O红晕,头上累丝攒金珠大凤钗上O珠子剧烈闪动着,但这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