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好女婿-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这次鞑靼人规模空前,总数已经达到五万之巨。如果猜得没错,鞑靼来的时候还带了牛羊和老人孩子,这是举族前来。

鞑靼这是要将我大同当成他们的冬牧场吗?

一想到这里,这个书办胸口中就有一口恶气涌上来。

只盼着,朝廷能够早点发兵将这群寄生虫和强盗赶出大同府。

看到关继宗已经乱了方寸,书办小声提醒:“府君,大同镇那边还是得先去借点,且支应个几日。咱们马上写一封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请朝廷拨下赈济银子。”

关继宗苦笑:“要赈济这么多灾民,每日每人至少十文,两万人就是两百两。等到朝廷发兵,鞑靼人退去,至少半年。然后,灾后重建,朝廷至少要拿出好几十万两。整个大同镇军一年的军费也不过九十万两不到吧?户部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问他们要一文钱,人家都会把你从头看到脚。”

书办提醒关继宗:“府君,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关知府:“你说。”

书办小心问:“我听人传言说,府君能以耄耋之年来大同府做正印官,那是因为在京中有天大背景。我今日就斗胆问一句,府君后面的贵人是谁?有如此能力之人,至少也得是个内阁宰辅吧?”

确实,关继宗满面皱纹,满头白发来大同上任的时候,整个大同府都轰动了。这么大年纪,还被提拔到如此重要岗位上来,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就有人猜测,关知府背后那人是李东阳。

不过,又有人说,不对不对,李首辅怎么可能提拔一个非科举出身的官员,而且,这人年纪还这么多,这可不是李东阳的风格。看来,关知府的靠山应该是宫里的,搞不好是司礼监掌印张永。

书办以前也小心问过几次,但关继宗一直含糊其词,不做正面回答。

这次事态紧迫,那书办有旧事重提。

关继宗苦笑摇头:“没有,没有的,苏子乔如今失了势,在兵部会同馆做大使,无职无权,又能帮上什么忙?”

“啊……府、府君后面那人是苏、苏、苏子乔……”书办有些口吃了,天下读书人谁没听过苏木的名头。而且,苏木年纪正轻,将来很有可能做入阁,做个首辅也是可能的。

“对,就是他,当年,本官和苏木同事过一年。”

能够直呼苏木的名讳,显然关继宗和苏子乔关系非同一般。那书办按捺下心头的激荡,道:“府君,找苏子乔没错的。”

“怎么说?”

书办分析道:“苏子乔东宫出身,和内阁、司礼监都熟。以前翰林院的同事,如今谁不是部院、侍郎,至少也是手握实权的侍郎,只要他说一句话,以前的同僚同事还不给他几分薄面?”

“况且……”书办吸了一口气,接着道:“苏子乔如今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部会同馆大使,而且,一干就是一年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彻底失势了。可府君你想过没有,若是朝廷真要罢黜苏子乔,何不一撸到底,让他做那个正九品的不入流小官。保留了他一等伯的爵位不说,还从正七品升为正六品。由此可见,君父心目中苏子乔还是占据有重要地位的。只等一个合适时机,他就会再次出山,而且一出山就是部院级或者封疆大吏。府君只管去信,这事必能办成。”

关继宗一拍额头:“是啊,是啊,你这一席话,直叫本府如拨开云雾见青天,我这就写信去!”

正要下岗子找个干净地方写信,突然间,有人喊:“粮船来了,粮船来了!”

关继宗一惊,定睛看去,却见从南面大同城方向行驶来十几条大船,上面全是麻布包子,飘扬的旗帜下面,站着威武雄壮的兵卒。

再看那旗帜,上面却绣着“山西都指挥司”字样。

这是谁送粮过来呢?

两人都是一阵疑惑,不过,看到粮食,还是万分欢喜,忙迎了上去。

不片刻,船靠了岸,就有一个士兵走过来,朝关继宗一拱手:“可是关府君?”

关继宗:“正是。”

那士兵忙拜下去,道:“这是我家谢佥事给大老爷腾挪出来的粮食,佥事大人如今正在大同镇同总兵官说话,叫小人先押粮食过来,然后请大老爷进城同他会面。”

关知府大喜:“却是君服来了,出手还如此大方,客气,客气了,走,上船去。”

落到后面的书办小声问那兵丁:“你家佥事是在哪个衙门的?”

兵卒一笑:“回老爷的话,正是山西都指挥司佥事谢自然谢老爷。”

那兵卒话也多,又有心炫耀:“好叫老爷你知道,我家佥事这次来大同估计会呆上一段日子,这鞑靼不是入寇了吗。使司有令,叫佥事老爷暂代山西行都司都司一职,配合大同镇抵御鞑靼人侵略。知道吗,我家老爷可是状元公苏子乔的门生,他这个职位也就是苏大老爷写了一封信就得来了。”

第830章 以工代赈

书办听到这话,心头震撼。

他先前之所以在关继宗面前说苏木如何如何了得,叫府台大人写信给苏木讨赈济款云云,除了处于一个读书人对海内第一名士的崇拜之外,还存了一份试试也无妨的心理。

在内心中,他不认为这一封信写出去之后第一就会有效果。可作为大同府的土著,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同乡难民饿死吧?

可现在听这个兵丁这么一说,他这才清楚苏木的能耐。区区一个小小的兵部会同馆大使,就能让他门生做正三品的高级将领。放眼全天下,只怕也只有内阁阁老们有这种本事。

自家府君和苏子乔私交如此之好,请他奏报朝廷要写赈济款子应该不难。

书办心中一阵喜悦,心中叫了一声阿弥陀佛,大同百姓有救了!

谢自然和关继宗约好,等他见完大同镇的总兵官王勋之后就到知府衙门。

……

关继宗毕竟是七十岁的老人了,虽说对外号称只五十出头。在野地里赈济了一天流民,只感觉心力交瘁。又吹了风,坐在大堂里,将手盖在火笼上,口中发出丝丝声,却是半天也缓不过劲来。

厅堂外,北方还在呼啸着,雪粒子更密实了些。

看着他身上的官服都是泥点子,又抖瑟得厉害,谢自然心中不以为然,暗道:恩师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提携了这么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又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若是这关老头将来有个好歹,又或者犯了老糊涂,岂不引起物议,损了恩师的清名。

恩师什么都好,就是念旧,重感情。只要是他自己的人,无论多么废物,只要求到他门上去,都会给几分面子。

哎,有的时候真真叫人无奈啊!

不过,本以为这关知府也就是个尸位素餐混日子的老官僚。

今日到大同,却听人说关知府在外面抚慰百姓多日。

又看到他已经皲裂的面庞和双手,谢自然却暗自有些佩服,这却是个忠于王事之人,倒同我从前所想的不一样。

谢自然在观察关继宗,关知府也在观察这个少年将军。

实际上,在一年前,两人因为都是出自苏木门下,同为苏学士一系,到山西的时候,他们也见过一面。

想当年见到谢自然的时候,关继宗还很不以为然,觉得这就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而且,这小子骤然被提拔到正三品的高位,少年得意,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轻狂之气。

今日见了谢自然,却见这小子身材又高了些,魁梧了许多。人也黑了,显示出一股精悍之气,炯炯的目光犀利得如同两把刀子。

大冷天的只穿了一件单衣,挺拔地坐在那里,只将手放在腰间的刀柄上,纹丝不动。身上气势惊人,就如同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骁将。

烤了好半天火,关继宗这才感觉到身上有了些热气,缓过劲来,道:“君服,这次若不是你押送十船粮食过来,这两万多流民明日就要断炊了,本府替大同百姓谢谢你。”

说着,就拱了拱手。

谢自然:“不过是举手之劳,府君是恩师举荐的,若在你治下饿死了人,恩师面上也是无光。”

这话说得有些不太客气,关继宗却不生气,反苦笑道:“君服说得是,可这十船粮草也吃不了多长时间,刚才本府还想过是不是给子乔写一封信,请他帮忙在内阁阁老们前说说话,看能不能让朝廷再拨些款子下来,至少也得将这个冬天对付过去吧。”

谢自然却是摇了摇头:“关府君,我劝你还是别写这封信,就算写了,只怕恩师他老人家也没那闲工夫给你带话。”

关继宗一呆,急问:“怎么了,难不成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不成?”

谢自然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皱眉想了片刻,道:“这十船粮食,还是我在山西都指挥司指挥使大人面前求了情,才凑够的。指挥使大人也是卖了末将的薄面,这才点了头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关继宗:“多谢君服,咳,毕竟你是掌印佥事,这点面子指挥使还是要给的。”

山西都指挥司有指挥正二品指挥使一人,从二品指挥同知两人,接下来就是正三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所谓佥事,说穿了就是办公室主任。而谢自然是掌印佥事,负责都指挥司机要,是都指挥司的第四号人物。

赞叹了一句,关继宗又接着问:“如果你那里再没有法子可想,那么,该如何是好?”

谢自然:“此事我已经想好了,这大同因为和鞑靼接壤,处于边防前线,百姓逃亡也多,土地抛荒厉害。不过,这里的军户所也多。不如将这两万流民分散道军户所去。”

话还没有说完,关继宗就摇头道:“不成,流民都是民户,就算饿死只怕他们也不肯去做军户。”

谢自然:“关府君你且听我说下去,我的意思又不是让他们去做军户。而是将流民分散到军户所去,叫军户供养他们。而流民则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则归军户所所有。军户所那些军官我是知道的,眼睛里只有钱,只要看到实际的好处,他们不会反对的。”

关继宗眼睛一亮,一拍火笼:“原来是以工代赈,好主意。如此一来,百姓得了赈济,军户所得了土地,地方上也繁荣了,一举数得,君服你果然好计较。”

一想到两万多百姓有救,关继宗激动起来。因为太用力,火笼子里的灰腾了起来。

可是,转念一想,关继宗突然颓丧起来:“只怕还是不成,这新开垦的土地都是生地,至少要侍候两年才能有一定产量,只怕军户所的人不太愿意。”

谢自然冷冷一下:“不愿意也得愿意。”

“怎么说?”关继宗好奇地问。

谢自然淡淡道:“我刚讨了个差使,暂兼山西行都司都司一职,直接管着大同的军户所。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若有人不开眼想让我谢自然不开心,我就叫他一辈子不开心。”

第831章 恩师即将起复

“啊,君服兼了山西行都司一职直接管辖大同军户所,这可是好事啊,那些军户所自然要听你的。”关知府心中一阵惊喜,不过心中却有些不屑,暗道:着谢自然也是读书种子,举人出身,说起话来却是如此粗俗,哪里有半点儒雅之风?

看来,这人在军营里呆得久了,身上难免要沾染上浊气。

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降得住军队中那些杀坯。

所谓山西都指挥司、山西行都司、大同镇、山西布政司什么的,涉及到大明朝复杂的军政体系,尤其是在山西这种国防第一线。

一般来说,一省地方,都有军事、行政、司法三套班子。

布政使司负责民政,都指挥司负责军事、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称之为三司。

都指挥司这个军事机关并不直接带兵,而是管辖下面的军户所,在有战争的时候,负责组织军户上前线作战。

而真正的常设边防军则被称之为边军,不归都指挥司管辖,隶属于中央。比如山西的边军,就归大同镇节制,由大同总兵官率领。实际上,整个明朝边军都归属于九个大军镇,称之为九边。其中,宣府镇最大,大同镇第二,接下来就是延绥镇……

至于山西行都司,不过是一个跑腿的机构,听起来名头不小,实际上只管辖着大同的军户所。

谢自然好好的掌印佥事不干,跑大同来兼这个毫无实权的都司,怎么看都觉得不同寻常。

关继宗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却疑惑起来。

大约是觉察到了他一样的表情,谢自然道:“府君,你我都算是出自恩师门下吧,有的话不妨同你明言。我若是呆在太原做那个太平佥事,一辈子也就那样了,能有什么前程。这大同,眼见着就有一场大战将起,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时候,怎么肯错过。”

“建功立业?”

“对。”谢自然点点头,道:“府君,应州地区的情形想必你也听人说了。鞑靼人举族而来,竟四处放牧,又派出小股军队四下劫掠,看这架势,在立夏之前就没有北归的意思。”

“对,鞑靼人是将应州当成他们的冬牧场了。”

谢自然:“前两次鞑靼入寇陕西,规模也不大,抢上一把之后就退回北方,就算朝廷有心用兵,也只能在后面吃人家的灰尘。这次却好,正是全歼小王子,剪除我大明朝北方边患的良机。以我正德天子的英武,会放过吗?”

“哎,要打仗了,到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受苦。”关知府重重地叹息一声。

谢自然心中突然不满起来:恩师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将这么一个昏聩胆怯的老朽提拔到大同知府的位置上,这人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吗?

他忍住气,沉声道:“现在回答府君先前的第二个问题。”

“什么第二个问题。”

“你先前不是问为什么不用写信给恩师吗?”谢自然忍住心中的不耐烦:“求人不用求己,恩师他老人家来信说,他马上就要起复,准备重新出山谋那兵部侍郎的位置。到时候,大同若需粮草,就从军资中拨出一部份就是了,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啊,子乔要起复了!”关继宗惊叫了一声。

苏木可是在兵部会同馆大使的位置上窝了一年了,再窝下去,官场上就快忘记有这么一号人物了。

想不到他现在就要重新出山,而且还要谋那兵部侍郎的位置。

谢自然:“府君,你我都是恩师一手提携起来的人,这次在大同得好好干上一场,联手将这么多灾民给安置好了。你我做得稳妥,恩师起复的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