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海归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星海归生-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法国的战神,矮子拿破仑曾经说过:对一只相对弱小的军队来说,战略的精髓常常在于在一个关键点上集中比敌军更为强大的力量。

现实之中,德国在1940年对法国的入侵中,尽管比对手少了近100万的军队和只有对手三分之二的大炮和坦克,但德国还是撕开了联合防线最薄弱的地方,并把法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弃械投降。德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压倒性的胜利,全赖于在法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仅有9个师防守的阿登森林处,集中了1500架飞机和45个步兵团和坦克师。

而虚拟世界之中同样如此,虽然卡瑞尔防线的弱点并不是阿登森林、或者其他什么森林之类,但是卡瑞尔的防线却存在着同样的弱点与漏洞:恩卢思堡山区。尽管所有人都认为一片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带并不是防线上的弱点,但是瓦士格拥有了直升机与武装直升机之后,这片山区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这是一个山区地带,因此卡瑞尔认为坦克部队很难通过此地。事实上,卡瑞尔是如此的相信瓦士格将会避开恩卢思堡山区,以至于他们把大部分兵力放在了防线的其他地方,而在其上面部署了过多的;正在训练中的预备役部队。

历史为什么总是不停的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星阳这个上帝已经告诉过瓦士格与奥特兰,钢铁洪流一般的进攻才是取胜之道。那怕是那些飞在天空上的战列舰,它们依然是不是坦克海战术的对手,但是漫长的堑壕战与阵地战对经济的破坏却让奥特兰、卡瑞尔这两个国度只想防守,根本就从没想过进攻。

星阳忘记了一点,奥尔兰不是经济畸形的前苏联,它只是一个统治源泉全赖于战舰的海洋大国,海军与陆军的并重无限加重了它的经济负担,哪怕他是日不落帝国也同样承受不起3万辆坦克和无数战舰的双重编制,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不允许他们像前苏联与梭盟一样糟蹋士兵的生命。也就是星阳刚刚领悟的战场两大定律;用糟糕的战场效应将士兵逼到绝境,让其爆发出无以伦比的潜力。

死伤率高、但是作战效果巨大的钢铁洪流战术在一战战后15年便被抛弃,奥特兰依旧走向了向往小而精,注重以最小损失换取最大战果的美式精简机械化武装的部队路线。同时科技上也更多的向往于情报、雷达、侦查、伪装等软军事实力的提升。

那位在虚拟世界中发展和证明了闪电战理论的将军——纳迪里斯·革·莫萨星盾·尤里布什列,是一位有着超前思维的人,他坚信,任何对卡瑞尔的进攻都应该通过恩卢思堡山区进行。

当然,纳迪里斯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山区提供了理想的忽然性,并且,通过这一地带其实远比大家想像的要来得容易的多。因为直升机与武装直升机集群可以进行跳蛙式空降袭击战术,以点包围面的方式狙击或者包围敌人的大部队。

瓦士格西线的最高指挥官赞成了这一革命性的观点,并最终使阿道夫相信了它的价值。在最初的计划搁浅情况下,再加上瓦士格的情报确认法国的弱点是其南部地区,阿道夫命令他的军队通过恩卢思堡山区这一“不可逾越”的地区,对卡瑞尔军队防线最薄弱的环节来一记狠狠的重拳。

瓦士格军队的计划把所有可能调动的装甲部队,步兵部队和炮兵部队,以及每一架可以执行任务的飞机、直升机都集中在了恩卢思堡山区这一防守薄弱的地区。

在另一个即将叱咤战场名将:安布罗斯的带领中,最新运用于战场的俯冲轰炸机、弹道导弹、武装直升机集群,以摧枯拉朽之势撕开了卡瑞尔军的防线。随即,由纳迪里斯将军领导的第17装甲军顺着山区公路迅速攻入。很快,卡瑞尔军防线由于被撕开口子……接着被突破防线……跟着开始崩溃,最后走向了全线崩溃之惨境。

在总参谋部的地图上,数个箭头在卡瑞尔的土地上横扫而过,每一个箭头都尖锐泼辣,痛快淋漓。“炮兵摧毁、步兵占领”战术变成了“空军摧毁,步兵占领”,而划时代的陆军航空兵与空军用精确而大威力的炸弹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穿过恩卢思堡山区6天之后,纳迪里斯将军的部队就到达了奥斯里尔海峡。在他之后,其他的瓦军部队在卡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长达50公里的缺口,并大举进入卡瑞尔国境。尽管在6月14日以前卡瑞尔人都未宣布投降,但实际上,卡瑞尔在防线被打破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头彻尾地输了这场战役。

漫长而精心的准备,同时还要考虑天气原因,精准的估算出军队的行军速度和可能遇见的意外,当然还有后勤、情报、调动、天气等情况,然后这些大的情况下面又有无数个小细节需要了解。比如一个后勤部门就必须知道那些军团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与弹药,同时还有服装、药物、物质运输设备、道路桥梁状况、押运部队规模、预备桥梁、物质集中地等等……等等。这些关系到细节的工作都有非常专业的分工,总之运动一个集团军所需的参谋作业复杂的吓人。

金树虚拟世界公历纪年1499年6月14日,卡瑞尔政府宣投降。此时生处前线的瓦士格士兵们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声。

1499年7月2日,奥特兰首相罗博兰向国王提出辞呈,开始由坚定的主战派布利斯?安奎迪组阁。

……

1499年7月8日,在与卡瑞尔战中获得胜利的瓦士格举行了全国性质的庆祝,瓦士格的首都纳威成了万字旗的海洋,所有人都挥舞着手中的万字旗等待着元首的接见。当卡瑞尔的宣布投降之后,阿道夫的威望达到了最高顶峰,此时红色的旗帜中挂着圆圈黑万字的旗帜布满了纳威的大街小巷。

无数人举着雄鹰万字标的旗帆从远方的大街穿过纳威姆斯利街,后面是更多的红底万字旗,整个城市似乎都沉寂在红色与万字旗的海洋之中。瓦士格的人民身穿着节日盛装或者穿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色,那是期盼国家从新站起的欣喜笑容。每个人都为了看上阿道夫一眼而感到万分荣幸,因为这个魔鬼做到了,他做到了自己的承诺,用战争让瓦士格从新站了起来。

站在敞篷的汽车上,阿道夫身穿着一丝不苟的土黄色军装,左手手臂上的万字肩秀万分刺眼。他在敞篷车上向着所有市民们举起手臂礼。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昨日的大雨扫尽了夏日的燥热,在旗帜的飞扬中阿道夫看着高楼上的万字旗欣喜万分,30多年的苦苦奋斗与等待终于得到回报了,世界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不同。

阿道夫的轿车与车队行驶过人山人海的姆斯利街,最后终于来到了瓦士格首都纳威的人民中央广场。他将在那里下车和一群大人物一起缓步走入瓦士格国会大厦,无数国家社会主义党的高级人物都将在已经改建了的大厦里享受着胜利的果实。

可就在这个时候,国会大厦8公里外的一栋7楼的旅馆之中却显得阴气沉沉。一对夫妇被绳子和皮带捆绑着丢在一边。一位身穿西服、脚边放着金属手提箱的人正用一台古怪的仪器注视着远方。古怪的仪器有一个钢铁三角支架,一个瞄准的望远镜设备,还有一个120毫米大的封闭管道,如果是个军事迷的话很快就会认识这是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

这个世界的上帝,万恶的星阳正坐在一台重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之前,同时以观察镜瞄准着远处的阿道夫与他的车队。当放大20倍的十字线瞄准了远方之后,星阳打开防空导弹的保险,禁止发射的导弹很快就苏醒过来,最后这颗战斗部足足有10多公斤旋风炸药的防空导弹就会飞向人民尊敬的元首。

有效射程2—10公里,这台重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知更鸟。因为这个PG—73便携式防空对地两用导弹系统发射后会爆出死亡的鸣叫声,她是死亡的知更鸟。

……

“历史不需要一次次重复下去,阿道夫·希特勒何尝又不能变成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不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人。”默默念叨着这句让人听不懂的话,星阳打开红外引导光束的开关,一道不引人注目的刺眼光点投射向8公里的远方,劣笑着的上帝对着自己释放的魔鬼开火了。

“扑哧……唰……!”一道白色的气浪从导弹发射管里射出,导弹尾气喷出的剧烈气流将星阳衣角吹的一阵飘舞。喷发着剧烈尾气的导弹以2马赫的速度飞出窗户,然后直直扑向远处正在向人们致敬的阿道夫。

钢铁的利箭飞过空中,最后在无数屁民们的惊异目光中飞向国会台阶。有得人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而有的根本不清楚拖着白线的气浪到底是什么。当警卫的军人看见了这颗飞来的白线之后立即惊慌成一片,每个人都快速的向元首的方向跑去。

“轰……!”飞弹飞过人们头顶,最后顺着红外引导击中了目标。惊天动地的一阵巨响在远方爆出一股小型的冲击波气浪,冲击波从爆炸中心横扫四周,血肉纷飞中一些好看的黑色钢盔从爆炸中心向四周飞溅。

解决了这个目标极大的改变了历史进程后,星阳满脸恶劣的笑道:“带着战败的耻辱和自己的情妇自杀而死,你就是一个万恶的魔鬼,而带着巨大的荣耀返回国家却被人暗杀而死,你塔妈就是世界知名的伟大人物。……难道不是吗?我亲爱的阿道夫·希特勒元首。”

留下了一丁点能够跳起瓦士格复仇烈火的线索,星阳慌张的提着手提箱向着楼外走去。至于这个小线索会让奥特兰与瓦士格死掉多少人?管他呢!赞美战争或者是反对战争,所赞美的,或者反对的,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社会伦理本身。只有更加疯狂而彻底的战争才能让人类的文明迈向巅峰,直到宿命中的毁灭。……

第十七章 十年二战终到头

……阿道夫死了,阿道夫死了……那个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恶魔死了。

瓦士格与投降了的卡瑞尔人纷纷发出欢呼声,这场震惊主流世界的暗杀让所有敌视瓦士格的普通人们雀跃不已,但是阿道夫的死却又为所有政治家摆出了一个头痛的问题;阿道夫死后谁会执掌瓦士格政府,与此同时他会对周围国家采取什么政策,阿道夫引发的世界大战对方会不会持续下去?

……

“仁慈的天父,你拣选了阿道夫·希特勒司铎作你圣子的仆人,在世上为你的子民摆设圣言和圣体的宴席。你既召唤他回到你的身边,求你恩赐他在天国,与诸圣共享你永恒的盛宴。求你仁慈眷顾他,赐他藉着这逾越奥迹,获得救赎,得享永生。因主拉吉尔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阿门!”

多么讽刺的一个黑色笑话啊!阿道夫·希特勒在葬礼神父的口中竟然蒙主召唤了。

一同蒙主召唤的还有12位帝国顶级的重量级人物,一颗导弹几乎将瓦士格国家社会主义党清理了一干二净。对于此事事件,星阳完全没用到任何上帝的力量,只是在知更鸟便携式导弹中加入数颗“梭曼”毒气球(化学名称为甲氟磷酸异乙酯),然后在“嘣”的一声之中就干掉了爆炸范围内半径50米内的所有活人。

作为支持过阿道夫的金主,星阳穿着黑西服面色悲痛的参加了阿道夫与其他大人物们的葬礼,然后猫哭耗子一样为蒙主召唤阿道夫上了一束花。这个恶劣到极点的家伙开始物色最适合接手瓦士格的人选;这个人必须保证让瓦士格在战争中能挺十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现实之中希特勒死后是海军元帅邓尼茨出任第三帝国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出任第三帝国总理。他们一个是创造第三帝国潜艇狼群战术的海军元帅,一个是制造希特勒这个恶魔的人,两个人都算是一时人杰。看过二次世界大战人物介绍的星阳根色虚拟世界瓦士格掌权人时,直接将这两个人划掉了。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强大,更加专注于实事的厉害人物手掌大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瓦士格挺得更久一点,挺得再久一点。

破开历史从从谜团,星阳在历史书籍中寻找着现实世界二次世界大战中更加专注于科技与创造的人,而这个人就是第三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

阿尔贝特·施佩尔,一译斯皮尔(AlbertSpeer,1905—1981)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因其建筑设计特点再现了希特勒青年时期的梦幻,从而受到希特勒的赏识,成为他的密友之一。施佩尔从此飞黄腾达,先后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德国建筑总监,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使德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因此,人们认为战时的施佩尔对德国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比希特勒、希姆莱、戈林、戈培尔和那些将军元帅们更为重要,他们或多或少都成了施佩尔的辅助者,因为事实上是施佩尔在操纵战争这台巨大的机器。

盟军诺曼底登陆,施佩尔认为局势已经毫无希望了。1945年初,德国国内工业生产已基本停顿。1月30日是希特勒掌权12周年,他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在重工业和军备方面的战争已经结束,应把粮食、电力、生活放在优先于坦克、飞机的地位予以考虑。他提出,盟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已不可能再用德国士兵的勇敢去弥补了。

2月中旬,第三帝国败局已定,希特勒下达“焦土命令”。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除掉希特勒,后因希特勒下令修改了地下室的通风管道,而未能实现。但施佩尔仍决心阻止命令的执行。他说服大区区长们把彻底破坏工厂的命令改成使工厂临时瘫痪的命令。他还设法说服了莫德尔元帅,使他下令不准破坏工厂,尽可能在工业区以外战斗。他认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维持战后德国人民群众生存的基础。

一个头脑现实,中立而且不会极端的高级人才不是吗?而虚拟世界的瓦士格正好也有这样一个人;瓦士格第二帝国生产部部长希莱索。一个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实干家、建筑师、组织学家、帝国经济领导人,而且和军方的关系非常要好,毕竟军方想要拿各种武器装备都要从他手中获得,关系不好可不行。

……

喜事变成了丧事,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