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俗人回档-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方人!

在欧洲的音乐盛典上,看见如此美丽雍容的东方面孔,加上听闻沈馥是《Rolling in the deep》的原唱,同时还是今晚的表演嘉宾,闪光灯的密集程度,几乎不逊麦当娜。

谋杀菲林无数。

应该感谢国内那场舆论风波,无意中锤炼了沈馥的心神。如今的沈馥,短短几年经历了大多数人一辈子的起落波折,让她更淡定从容。

面对镜头,沈馥的微笑里满满都是幽兰持香的淡然、自信。

这微笑,跟一些女明星训练出来的笑容不同,仿佛带着水墨画独有的魅力和美感。

正是她的这份笑容,经过一晚的酝酿,第二天欧洲几家知名媒体不约而同地这样描述沈馥:迷人的东方天后!

迷人,因为沈馥找来了强力的后援团队——女子十二乐坊,一支融合时尚和流行元素,使用民族乐器的中国女子乐团。

在此之前,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收获了巨大成功,在北美也成绩斐然,但一直没能打开欧洲的市场。

沈馥主修民族乐器,女子十二乐坊里的两个骨干成员是沈馥的师妹,沈馥到德国,确认表演嘉宾身份后,两个师妹找上了沈馥,她们听过沈馥的古筝Show版本,希望能搭车登上欧洲最负盛名的音乐颁奖礼。

既然是搭车,沈馥的主角地位不可撼动,女子十二乐坊众星捧月。

……

颁奖礼现场。

简短的电子读秒倒数后,全场欢呼。

镭射灯星星点点地投射出来,将舞台打扮得如同光的幻境。

伴随一个巨大光球,以一身紫衣出现的麦姐演唱了个人最新专辑中的首支单曲《Hung Up》。

已经47岁的麦姐活力四射,卖力的表演一下将现场气氛调动了起来。

主持人萨沙拜伦科恩登台,语言风格幽默而温和。

最佳单曲的颁发顺序很靠前,电子屏将五个入围提名名单艺人的名字一一列出,然后等待翻出最后的结果。

转播大屏上,沈馥和酷玩的分镜头放在中间进行对比。

全场肃静。

等待主持人萨沙拜伦科恩宣布年度最佳单曲获得者。

“Shen Fu……《Rolling in the deep》!”

全场掌声如潮。

主持人萨沙拜伦科恩继续说道:“这是一首让我循环听了好几天,无比吃惊的歌曲,在这里,我要向这位来自东方的艺人表示敬意,看到《Rolling in the deep》取得的成就,我这个出生在伦敦的家伙觉得自己的语言天赋实在不怎么样。”

大屏幕上,沈馥起身,先接受身旁嘉宾的祝福,然后款款走上舞台。

捧着奖杯,沈馥先用英语发表感言:“Thank you,thank you MTV,thank you all the people who loves music;enjoy the night;enjoy the music;I love you;thank you very much。”

接着沈馥用汉语继续说:“《Rolling in the deep》不是我一个人创作的作品,这首歌能够面世,我的创作伙伴遇到兄弟付出了很多劳动,谢谢你们。另外,在这里,我要感谢一路支持我的fans,感谢一直给我关怀和帮助的朋友,谢谢你们。”说着,沈馥举起手里的奖杯,大声说:“今晚,荣光与你共享。”

老外心比较粗,而且沈馥说的是汉语,现场很少有人注意到沈馥最后一句说的是“你”,而不是“你们”。

沈馥心里的“你”,沈馥感言里的“你”,是边学道。

到了沈馥登台表演的单元。

舞台暗灯后,再次改编的《Rolling in the deep》首次与世人见面,这是一次更加成熟的改变,完美融合了古典和流行两种元素。

舞台上,一左一右,是两支乐队。

左侧是沈馥的原班乐队,右侧成梯次或坐或站的是女子十二乐坊。

舞台灯光一亮,台下观众就是一声惊叹。

其他嘉宾献唱时,台上人也不少,但大多都是伴舞。

可是看着台上这帮人,个个手里有乐器。

这个略屌哦!

开场交给女子十二乐坊。

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

古典而时尚,神秘而野性的音乐一起,体育场里的观众都静默了。

十二个苗条婉约的长发东方美女,一边弹奏一边摇摆,只用30秒就迷倒了现场观众。

沈馥开唱了……

因为已经心生去意,沈馥将这晚的表演当做自己的告别演出倒数,人特别放松,状态出奇的好,跟乐坊配合得十分合拍,唱到高潮部分,引爆全场跟着她律动。

沈馥的现场演出效果超出大多数人预料,可是确定地说,沈馥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亮相就惊艳全场。

沈馥完美完成任务,女子十二乐坊也赢得了关注。

颁奖礼第二天,欧洲媒体的报道里,主要提及的名字中,有麦当娜,有莎奇拉,有沈馥,还有神秘的东方女子乐团。

从颁奖礼现场出来,回到宾馆,沈馥给边学道发了一封邮件:

“梦想的巅峰,希望你能看见。”

第372章 《新闻联播》12秒报道

派人去了里斯本的几家媒体收获巨大。

在现场,记者们见证了沈馥拿奖,记下了沈馥的中英文获奖感言,更看到了沈馥演唱时现场观众的兴奋表现。

因为葡萄牙和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国内报纸赶不上把大篇幅海外报道登上11月4日的文娱版头条,可是网站没有这个限制。

国内唯一一家派人到里斯本的门户网站,一下抢得先机。

当初对于是否派人去里斯本,网站内部曾出现分歧。有人认为沈馥拿奖希望不大,而且国人对该奖项认知度不高,不值得花钱跑这一趟。

是网站的采编中心主管力排众议,他认为沈馥拿奖的希望很大,同时觉得沈馥极有可能成为国内乐坛划时代的天后级歌手。

采编中心主管赌对了。

前方记者传回来的信息让人心潮澎湃。

大西洋体育馆里,沈馥的表演引动全场。

场外,欧洲媒体不吝词汇赞美沈馥是“迷人的东方天后!”

无论欧洲还是美国,《Rolling in the deep》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双线接近登顶。

毫无疑问,沈馥和女子十二乐坊的最新版改编,赋予了《Rolling in the deep》新的吸引力。如同即将飞临作战半径的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后,继续向前飞。

最先发布现场图文的门户网站,11月4日这天点击暴涨。

虽然几乎是他们发一条消息,有转载协议的网站就转一条,分散了点击,但这一天的点击量还是达到了2005年前10个月的峰值。

中午的时候,《新闻30分》用近一分钟播放沈馥获奖和现场表演的画面。

这个有点牛逼了!

立刻,网上有人分析,央视钟爱沈馥是有原因的。

首先,沈馥上过春晚,而且是火速上春晚那种,这里面除了香火情之外,还存在一种慧眼识珠的意味。再者,央视可以说是凭借春晚的超级影响力,帮助沈馥打开了海外华人市场,帮她登上了欧洲顶级音乐颁奖礼的舞台,等于从侧面宣传了春晚的影响力和造星能力。

其二,沈馥用汉语发表第二部分获奖感言。在欧洲顶级舞台上,内地走出去的歌手用汉语发表获奖感言,虽然没像一些奥运冠军一样“感谢国家感谢教练感谢……”但说汉语本身就代表一种态度,用句时髦的话说,等于在几百万观看直播的欧洲人面前刷了一次汉语的存在感。

其三,沈馥带着女子十二乐坊一起登台。一直以来,使用民族乐器的女子十二乐坊被一些人视为民族乐器的推广者。所以,无论沈馥有心还是无意,拉上女子十二乐坊一起登台,加重民族乐器发挥的比重,等于是一次文化输出,这份胸怀让人敬重。

下午的时候,国内所有论坛里,最热的话题就是沈馥欧洲拿奖。

沈馥当晚的服装造型,中英文获奖感言,现场表演团队,都成为讨论的热点。

就连最挑剔的毒舌网友,也挑不出沈馥的毛病,除了个别想借机刷存在感的ID。

他们说:“沈馥穿的旗袍是满清旗人的服装,代表一种奴性……”

他们说:“沈馥还没洗脱同性恋的名头,居然又拉着十二个美女去了葡萄牙,这是准备在国外放浪同眠……”

这次,不用沈馥的粉丝出手,几个没底线的小丑被各论坛的管事版主禁言了。

还他妈要点脸不?

人家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成为首位登上欧洲顶级舞台的华人,现场不忘本源,穿的是旗袍,获奖感言说了中文,拉上使用民族乐器的乐团一起登台,征服了一直持有偏见的欧洲观众,就这表现还能被骂,你们还算是个人?

更大的惊喜在后面。

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沈馥欧洲拿奖的报道上了11月4日晚7点的《新闻联播》,虽然播放时长只有十分靠后的12秒钟。

12秒,奠定了沈馥国内歌坛的天后地位。

12秒,让沈馥继春晚之后,举国皆知。

12秒,让跟沈馥一起登台的女子十二乐坊也在新闻中露了一把脸。

当然,看《新闻联播》的人不多,但《新闻联播》播了沈馥在欧洲拿奖,那看的人就太多了。

好多人听说了,第一时间上网找《新闻联播》的视频,心里想的差不多都是一句话:这是要逆天?

已经逆天了。

没有人想象的到《新闻联播》这12秒的深远影响,单就眼前,国内从南到北,大街小巷音响里播放的,三首歌里必有一首是沈馥唱的。

趁热打铁的道理大家都懂。

电影剧组跟人在德国的沈馥联系,商量11月中下旬推出电影片尾曲《我不转弯》,沈馥同意了。

《我不转弯》词曲成熟,MV也已经录制完毕,什么时候推出完全看剧组的意思。沈馥也知道,眼下是推出新歌的好时机,正好夯实国内的粉丝群,给媒体的后续报道提供话题。

可是就发布地点和形式,沈馥跟剧组出现了分歧。

剧组想把歌曲发布会开在北京,沈馥的意思,做好宣传放到网上就行。

剧组问沈馥为什么不赞成在北京开发布会的提议,沈馥很直接地说:“北京是我的伤心地,不想回去。”

对方问:“一辈子都不回去?”

沈馥说:“是不是一辈子说不准,但现在不想回去,不想面对那些虚伪的人。”

鉴于沈馥眼下的知名度,以及沈馥没有追究前阵子剧组利用沈馥的丑闻替电影造势的行为,不想把关系搞僵,剧组勉强答应沈馥,在欧洲开发布会。

沈馥以为成功避免回国,很恬静地在德国陪母亲做恢复性锻炼,直到经纪人范红兵给她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沈馥听到一个让她十分为难的消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联系上范红兵,希望跟沈馥接洽,有意聘请沈馥当孔子学院的欧洲推广宣传大使。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孔子学院?

沈馥听得一头雾水。

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到现在还差几天不满一年。这一年里,沈馥忙得要命,不怎么关注新闻,也很少上网,不知道孔子学院很正常。

沈馥问范红兵:“对方的身份确认了吗?不是骗子?”

范红兵肯定地说:“确认了,来头不小,是国字头。”

沈馥问:“给你资料了吗?”

范红兵说:“给了一点,我自己上网也搜了一些,已经发你邮箱了。”

挂断电话,沈馥打开电脑。

看到了范红兵发来的邮件,却没看到边学道回复她颁奖礼之夜发去的邮件。

“他在忙什么?”

沈馥开始想念边学道。

第373章 孔子学院

沈馥点开范红兵发来的邮件,看了足足半小时,难下决定。

按沈馥的本心,这样的事情她是不愿意碰的,现在她满脑子想的都是等妈妈恢复一点,便带着妈妈找一个像诺丁山那样的小镇或者街区,安安静静开一家教授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乐学校。

可是沈馥又拿不准,这个国字头的机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部门,拒绝了他们,会不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有负面影响,会是多大的负面影响?

在心底里,沈馥终于找到了一个足够重要的理由,说服自己主动给边学道打电话。

原本,沈馥是给自己立了规矩的,主动发邮件已是极限,不再主动打电话联系边学道,她怕自己越陷越深,控制不住感情,回国做飞蛾扑火的傻事。

现在,站在了梦想之巅,沈馥却无比孤单,她心里藏着巨大的喜悦想跟自己爱的人分享,可是除了那封泥牛入海的电子邮件里寥寥几个字,沈馥无处释放情怀。

几天来,沈馥一直在心里挣扎给不给边学道打个电话,终于,范红兵给她送来了压倒性的砝码。

计算着时差,沈馥打通边学道电话时,边学道刚在敢为公司领着大家开完会。

最近几个月,边学道对尚动俱乐部关注的有点少,去的也少了,他听人汇报说,现在俱乐部里的风气有点下滑。

借着轮流出去旅游的机会,边学道开始分批整肃风气。

工作懈怠的,利用俱乐部赚外快的,在俱乐部乱搞男女关系的,聚集小圈子对抗俱乐部领导的,边学道逐层确认后,跟13个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

13个人中,有两个刺头,跟俱乐部打官司要求经济补偿,边学道召开会议,就是为应对这场官司。

边学道的想法很简单,坚决不和解,他们想打官司,就陪他们打,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有本事你们就跟我打一场马拉松官司,看谁耗得过谁。

参会的中层刚走出会议室,边学道电话响了。

听到沈馥的声音,边学道发自心底地高兴,他已经在网上看到了沈馥在里斯本获奖的报道,还有国内媒体不遗余力的赞美。

边学道说:“工体演唱会那晚,我跟你说,过了今晚,你就是天后,一语成谶啊!”

沈馥对着电话无声笑了一下,问边学道:“你现在……怎么样?”

边学道说:“还那样,整天瞎忙,赚钱,花钱,赚钱,花钱,周而往复。”

沈馥说:“想过来欧洲旅游吗?”

边学道放松地说:“想过,明年德国世界杯时,我一定抽时间去看决赛,闭幕式时莎奇拉唱的歌很好听……”

说到这,边学道忽然不说了,他猛地意识到,自己说多了。

边学道不确定国际足联现在是否已经指定莎奇拉在德国世界杯闭幕式上献唱,但他知道,自己不该对这样的事情了如指掌才是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