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驯仙记 (一只白目自大好吃又好色的果子狸在人妖仙共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子狸驯仙记 (一只白目自大好吃又好色的果子狸在人妖仙共存、-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派出去的人,中午时分回来了。那时我正在正厅里招待崔叔闻吃他在这里的第一顿饭,我看着桌上的萝卜丝茄子丝瓜汤,稍觉招待不周。崔叔闻端着他的米饭,一直在微笑。我给他笑得浑身不舒坦,于是问:“崔翰林这是想到哪家的花魁了啊?”
        他俩腮一鼓,不知是不是强忍住才没把饭喷出来。我哼一声:“你就慢慢想吧,反正要有一段日子看不到了。”他慢慢吞吞喝了口汤,才看看外面:“叫他们进来吧。我也想听听。”
        呃……他怎么就听到了。
        仔细回想,倚风曾说崔叔闻刚到宋国的时候,还是四五岁的小儿。这么说,他也是很小就离开这里了;他自家的事情素羽似乎也没有全告诉他。我看看他:“先把饭吃了吧,人就在外面候着,不急。”
        他扒饭的速度加快了一倍。
        我叹口气:“都进来吧。都打听到什么了?” 
        ——这宅子现在门上挂的牌匾是“敬王府”,之前十几年没挂,再之前的几十年,挂的是“崔府”。这崔府的最后一个主人,正是奚国前前任丞相崔灏。
        崔家世代书香,每一代都有人在朝为官。崔灏的父亲正是当今圣上我父皇的老师;崔灏自己更是出类拔萃,不到三十岁就宣麻拜相,位极人臣。
        可惜崔家一直人丁不旺。崔灏的父亲没有兄弟,到他这一代,也只有兄弟两个人。他兄长崔毅自幼好武,十九岁的时候就跟着靖北大将军守边关去了,后来就没了音讯。崔灏呢,只生了一个儿子,大名崔迢,乳名崔宝宝。
        崔宝宝的娘在他半岁时病逝。崔灏没有再娶,一个人守着儿子过日子。直到几年之后,朝中有人弹劾他里通敌国。大理寺的人在崔府的地窖里面搜出来三大箱金子,上面打的正是齐国朝廷的钤印。当时百官联名上折子要诛崔家九族,我父皇硬压了下去,赐崔灏和他爹白绫自缢;其余族人流放的流放,充官的充官;家产籍没——于是这崔宅,就荒废了十几年。
        我留心听着,发现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起过“素羽”这个人。
        知道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根本无从问起。
        崔叔闻从头到尾都在安安静静地听,不说话,表情也没有变化,根本就像是个局外人。
        我叫那两个侍卫退下,走去把手按在他肩膀上:“叔闻——”
        他把我的手甩开,非常正经地道了一声:“多谢王爷。”
        我说:“要不……咱们去找少爷?你也成年了,有权利知道当年的事。”
        他摇头:“你还不明白他?要是他愿意说他早说了。我想,他也是想让我们自己去找事情的真相,再自己决定怎么做。”
        这倒是。素羽总是这样,宁可看我们摔倒撞墙,也不肯多做一步。
        崔叔闻慢声说:“你还记得湖上那个岛么?”我点头。
        他说:“岛上有个亭子,亭子下面有个半丈见方的地窖,本来是用来放些杂物的。我只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我爹突然一个人划船把我送到了那个岛上,又把我藏在那个地窖里,留给我一些干粮和水,叫我在那里等少爷。”
        我有些不解:“少爷?那个时候……他到哪去了呢?”
        崔叔闻苦笑:“自从我记事起,少爷一直都和我们住在一起。那个时候我生了场大病,他回他原来住的那座山上给我找药去了,已经走了足有半个月。我在地窖了呆了三天。到第四天早上,少爷终于回来了。等他把我从里面抱出来,我才知道我们家已经被抄家,我爹和我爷爷都被皇上赐死了。”
        我抓住他的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从前之所以会那样害怕,还一做梦就喊救命,就是因为小时候在黑乎乎的地窖里关了三天么。
        他微弱地笑笑:“我不怪你父皇,真的。只是少爷一直很后悔,说他回来晚了一步——只要他早到那么一时半刻,我爹也许就还有救。”
        我问:“那么……少爷有没有查出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苦笑:“倘若当年什么事情都了结了,我还回来干什么?”
        我想了想:“你现在在翰林院编书,要查这么多年前的事情恐怕不方便……”我说着就说不下去了。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我出生的时候究竟出了什么事,逼得我娘要把我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她自己还送了命?
        父皇直到现在还以为,我是被人偷走的。但是他没有追查是谁做的。
        正如崔叔闻说的那样,他心有忌惮。
        崔叔闻站了起来,神色凝重:“怀真……帮个忙,初考过后,我想到大理寺去。你父皇那里——”我点头:“好。”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土堆,于是问:“叔闻,你刚才在那林子里看的……是什么?”
        他低下头去:“我养的猫。当年我生病的时候,它先一步病死了。”
        我立刻扯开话题:“等时机一到,我就去求父皇,让你到大理寺去。” 
        我想,我也该着手查查我娘的事情了。我不能让她死得不明不白。
        我们还没来的及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宫里就来了太监——宣我父皇的旨。
        父皇说,我六弟怀瑾死了快一年了,他打算把怀瑾生前写的诗文编辑成集,作为皇家藏本收藏;所以钦点翰林院侍讲学士苏青溪主编,翰林院修撰崔叔闻协助,敬王怀真监工。时间一个月,赶在周年忌之前刊印。
        另外,要崔叔闻给怀瑾的诗配上画。
        我大开中门上香领旨谢恩。那段公公宣完了旨,又说:“敬王爷,皇上说,请您自明天起,就上翰林院应卯去。”
        段公公说完就走了。我捧着那块黄布,有点不知所措。崔叔闻跪在我后面,倒先爬了起来,别有深意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我拿着那卷轴就往他肩膀上敲了一下:“不用说这么多遍!”
        他用手在被敲的第方夸张地揉了又揉:“皇上——圣明啊——”说完凑到我耳边:“王爷,下官和苏学士相处也有些日子了,对苏学士的脾气爱好也知道一些……倘若王爷能赐下官些许银两,下官必巨细无遗,一一禀报。”我甩甩袖子:“你想得倒美!你爱说不说,反正本王一个铜板都不会给!”
        这家伙,怎么到现在还以为我对苏青溪……还有意思……
        崔叔闻露出一副奸相:“王爷,须知想要抱得美人归,总得下点功夫。恕下官直言,像王爷这样,平日里既不去苏学士跟前走动,也不给苏学士打点礼物,更不见笼络苏学士身边亲友……如此下去,王爷要耗到哪年哪月哟!”
        我怒……
        我说:“我乐意耗着,怎样?你管不着!快去把官服换了,跟本王上街逛逛——”
        崔叔闻一愣:“干嘛去?”
        我说:“搜罗我那苦命的六弟的诗文的民间刻本。”
        两个人并肩走到街上去,各自一身儒衫一把折扇,跟两个月之前没什么差别;只是身后跟着的何昭他们几个,我就是再不喜欢,也不敢不让他们跟着。由是街市繁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看在本王眼里,恍如隔世。
        本王再踏进云嘉城最大的书坊舞墨斋,更觉恍如隔世。之前还没放榜的时候我们就跟舞墨斋的老板梁伟文混得挺熟,现在父皇把我的身份诏告天下,梁老板对着我,话都说不利索了。我叹口气,把他从地上扶起来,说:“梁老板,你只管把章王生前所有诗文集子都给我翻出来;凡他人的集子里或是合集里有收录他的诗文的也要,回头送到我府上。”
        梁老板忙不迭地说遵命,崔叔闻提醒我:“王爷,我们是不是再到别处看看?免得有所遗漏。”我点头:“好。多谢崔翰林提醒。”
        ——这样跟崔叔闻说话,本王除了牙根泛酸之外,那恍如隔世的感觉愈发强烈了。
        本王很想,把捋起衣袖跟他好好打一架。
        一脚踏出舞墨斋的门,本王越发地难过了。
        一条白色的人影正往这边走;脚步从容,气质如兰,清素淡雅。那人远远看到我,就抢先拱手行礼:“下官苏青溪参见敬王爷。”

  第三十六章 幽园夜话
        我还记得当年在离京,他苏青溪还是个什么都可以豁出去的莽撞少年,我还是个干草禾一样瘦弱的男孩。我每日跑到他住的驿馆门前守着,只为能多看他两眼。
        只要看个背影就够了。
        后来,卫修仪来了,他居然想到要利用我和崔叔闻对卫修仪下手。崔叔闻叫了我一声怀真,他便面露杀机——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他的父亲,当朝丞相苏明章正是当今皇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苏青溪不但是怀安自小一起长大的伴读,更是怀安的亲表弟。怀安将来的皇位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苏家能否继续在朝中呼风唤雨。
        苏青溪想杀我,是因为任何一个流落在外面的,叫做“怀真”的孩子,都有可能是花贵人的儿子,都有可能威胁到怀安未来的皇位吧?
        现在我真的回来了,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想杀我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当然他脸上是看不出来的。在他脸上永远不变的,是带着些疏离的平静和气。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礼貌客气,但永远无法再靠近半步。
        如果他现在还想要我的命,他又会怎么做呢?
        我不愿再想。我曾经那么的喜欢他,我不想到最后连一点点好的回忆都不剩下。
        我啪地收了扇子,伸手作势扶他:“苏大人不必客气!日后咱们在一处共事,小王是什么都不懂的,还要请苏大人多多指教。”
        他立刻又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王爷言重了,下官惶恐。”他说着看看我身后,“请问王爷这是——”我说:“想必苏大人也接到圣旨了吧?我和崔大人接到圣旨之后,就立刻出来找章王的诗文集子来了——”
        崔叔闻上前一步插话:“下官见过苏学士。”
        苏青溪还了半礼。
        这场面,要多和谐有多和谐。我真想鼓掌欢呼。
        ——放到二十一世纪去,我们都可以当影帝了吧?
        我回头看看舞墨斋的牌匾,笑说:“这舞墨斋已经被我搜刮干净了,我正想去别家再找找,不知苏大人……”
        苏青溪再诚惶诚恐:“下官自当从命。”
        我一路走在他前面,背心都有些凉飕飕的。
        青溪,你果然只有在所有人背后才会流露些许的真性情么。
        我一马当先,带着他们两个把京城像样的书肆都搜刮了一遍。怀瑾的诗文广为流传,我们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索性边走边谈,筹划那集子该怎么弄。苏青溪在翰林院呆了三年,编过的书也不少,大的主意自然得他拿。结果一直说到掌灯时分,我心一横,说:“苏学士,既然皇上给的时间不多,我们越早把集子弄出来越好。不如今日就先到小王处吃顿便饭,咱们再秉烛夜谈,你看可好?”
        如果你真的还想对我下手,我不妨给你个机会……
        我听到崔叔闻从鼻子里哼了两声。我手在他身后伸过去狠狠掐了一下。谁知苏青溪说:“禀王爷,下官今日接到圣旨后,就给章王爷生前的几个好友带了口讯,请他们将珍藏的章王爷的墨宝带来给下官抄写留底……”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释然:“苏大人果然周到。那你就先回去吧,我明日就上翰林院去,咱们再谈。”苏青溪仿佛是吁了一口气:“下官自当从命。”
        我站在街口看着他的轿子消失在沉沉的暮色里,突然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现在正是吃晚饭的时候,两旁的食肆酒楼全都人满为患,整条街上飘着一股若隐若无的香味。店铺前面渐次点起灯笼来,给来往的行人脸上都上了层柔和的光。崔叔闻越走越慢,最后索性落后到跟何昭他们并肩同行。我回头招呼:“崔翰林莫不是累了?”
        他眯眼笑笑:“王爷,明月楼就在这附近……”
        在外面吃?算了吧。我们两个霸住一张桌子,何昭他们围成一圈在旁边看着——我想想那情景就没胃口。我哼一声:“春香楼和飞仙楼也在这附近。”
        他作恍然大悟状:“原来王爷对逛花街也有兴趣……看来下官听到的传闻是假的了。”
        我站住,定定地看他,用了很大力气才忍住没当场扑上去揪他的衣领:“什么传闻?!”
        然后我立刻就想起了在皇宫里的那个晚上,他说——断袖吧。断袖就安全了。
        难道说——
        崔叔闻捂上了嘴巴,又示意我——回去再说。
        我稍稍有点吃惊,花街就在前面,他居然肯这么痛快地回去?这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猫不吃鱼狗不吃——那个啥了。
        回了王府,吃了清汤寡水的晚饭,崔叔闻提议我们不妨到园子里走走,消消食。我求之不得,亲自举了灯笼走在前面给他照路,又叫何昭他们站远点。崔叔闻信步走着,却不是往那荷花湖边,而是走上了一条我都没走过的小径。我还记着他在街上说过的话,于是问:“说罢,你究竟听到什么传闻了?”
        小径从一片浓密的竹林里穿过。夜风吹过,周围一片沙沙的声音。崔叔闻慢慢走着,姿态闲雅如天仙一般,嘴里却用调笑的口吻说:“既是传闻,下官说了,王爷只管当别人的故事听了便罢了,可别往心里去。”
        我连忙说:“那是自然!”
        一盏孤灯,两条人影在簌簌的木叶声中,悄悄地往黑灯瞎火的旧宅的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