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乐(wan)》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农家乐(wan)-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屋里的三婶盖着头,哼哼唧唧的。

张氏就不乐意,“二嫂,你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女人有几个没小产过的,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二嬷嬷就走进来,笑眯眯的,“我说老三家的,你可好好休息,别碰凉水,别贪吃,这身子将养起来也快的,你一直身子好,说不得三五日的就能活蹦乱跳了。”

三嬷嬷听她说的有点过火,就赶紧拉着她要走。

二嬷嬷出了门,声音还远远地飘进来,“老三家的倒是利索,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们还说来帮忙呢,啧啧。”

屋里秦三顺就缠着张氏让她管大哥家要钱给自己媳妇补养身子,又说家里养猪没粮食了,要饿死了,再不行就得卖儿卖女的。

张氏没法,就应诺他把自己的几吊私房钱都给他,回头再替他攒几吊,那猪她想办法给他卖,秦三顺才作罢。

张氏自然不会卖猪,她也就是做个样子,然后让秦大福、柳氏可怜她,或者觉得面子不好看,怕人家说三到四,主动给管一管罢了。

可柳氏说了不管,秀瑶就不能明着管,后来还是托人,找了个收猪的,以十文的价格收走了。

秦家这才能安稳地过年。

239

转眼两年过去。

秀瑶整天到晚忙得要命;根本没有心思想别的;现在货栈开起来,以后生意就更方便,加上齐风不再去金刀帮;而是在家里一边读书一边帮她联络跑船的,所以她的生意那是蒸蒸日上,让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冯家,都感觉到了威胁,在某些方面,她似乎都要超过他们了。

不过好在他们有几十年的根基;而且秀瑶也很懂事;很少会跟当地的大户争生意;她一般是做出口和批发,而且批发的产品会和冯家有出入。

之前有了东西秀瑶会发给冯家,让他们赚大头,自己赚小钱,可随着时间推移,自己生意做大,有了路子,她自然也想赚大钱,所以不会把所有赚钱的营生都给冯家。

所以,自然的,两家也会有点矛盾,磨擦。

好在她和冯二奶奶关系好,所以也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今是秦家忙碌的年头,不再愁吃穿,忙着赚钱、买地、置屋、跑生意。就算秀容都成了秀瑶的好助手,算得一笔好账,秦业更是成了大掌柜的,柳飞也被秀瑶喊了来一起。另外亲戚们自然是越来越多的人找秀瑶家做事赚钱,而那些头脑清楚,品行端正的人也都被秀瑶选了来做管事之类的,不过她是用选拔的方式而非任人唯亲,有能力的品德好的才行,如果出错也是要照罚,绝对不会因为她的亲戚就给面子。

二月,又是杏花灿烂的季节,天高云白,春意鲜媚。

县学外,人山人海的,赶考的学子、送考的家人、卖吃食等的小贩,拥挤不堪,将县学外面的空地挤得满满的。

秀瑶一家人来送秦扬和秦显参加今年的县试,两人都穿着棉袍,脚蹬白底黑面的棉靴,包着儒生巾。秦显绷着脸,紧张得很,十七岁的他俊秀儒雅,只是因为性格原因,显得有点阴沉。秦扬却全然不当回事的样子,嘻嘻呵呵的和秀瑶说话,让她回家做糖葫芦给她吃。

“姐,下午放头牌的时候,我就要回家了,你早点做好啊。”秦扬殷殷叮咛,简直比考试还重要。

秦显皱着眉,面上露出几丝不满来,“扬扬,庄重点。”

大家都要考试呢,就他那么混不在意的,搞到气氛有点滑稽。

秦扬吐吐舌头,就和秀瑶去一边说话。

这时候县学里放了一声炮,这就是要进场了,秀瑶赶紧拉着秦扬过去。

柳氏和秦大福虽然不懂,却也紧张的很,去年秦显考了一次,但是县试就没过,所以今年他格外紧张,更加沉闷不语,弄得他们也跟着紧张。

他们围上去多叮嘱一下,让他们别紧张,放松了答题就行之类的。

秦扬嘻嘻哈哈的点着头,嘴里还咬着桃酥,秦显有点不耐烦,却还是应着。

兄弟两人提着长耳篮子进去的时候,结果有人扛着桌子冲过来,“让一让,让一让。”

那桌子油腻腻的,竟然是从饭馆弄来的,秦业手疾眼快,将秀瑶揽过来,差点被桌子角磕到头,“小心点!”

“对不住,对不住,太着急了!”

那考生笑着,点点头,扛着桌子就飞奔而去。

秀容打着哈欠,讥讽道:“笑死人了,还扛着桌子,里面没有书桌吗?”

秀瑶道:“县学书桌不够,所以有的考生要自备桌椅的呢。”

秀容看了看,“那扬扬和二哥没用呢。”

柳氏望着儿子的身影不见了,回过头来道:“去年瑶瑶给县学捐了一百套桌椅,只要咱们家的人去考试,都不要自备桌椅的。”

那些需要自备桌椅的,一般都是贫寒子弟。

送他们进了考场,大家就先回去,毕竟最早也要头牌出来,那最早也要午后未时,现在还早呢。

如今秦家在县里开了两处货栈一家专零售自己产品的铺子,正在洽谈去临近的长清县、泰安、新泰等地开铺子,所以事情也忙得很,如果不是因为家里两个来参加考试的,他们也不会聚集地这么齐全。

秀瑶在县里另外还买了一座宅院,四进院落,另外带两个小跨院,家人都有自己的房间,这样可以桃源县里两头住,一点都不耽误。回了家,各自忙事情去,秀瑶却推了所有的事情,帮秦扬做糖葫芦。

现在天还冷着呢,所以糖葫芦也不会化的。

吃晌饭的时候,地蛋领着一个人进来,此人穿着一件长袍,虽然相貌普通些,但是鼻梁高挺,眉宇间颇有几分英气,让人觉得是个干脆利索的小伙子。

一见此人,秀容立刻拉下脸来,将筷子一扔,“我吃完了。”然后就当没看见此人,起身就回了自己屋里。

其他人却热情地招呼他,“荆亮,来的正好,赶紧坐下吃饭。”

荆亮自从跟着秀瑶一起做生意,因为人扎实肯干,又有头脑,一步一个脚印的,如今倒是也做得风生水起的。他不但在自己村里开了一家小集市,另外还做货物批发,之前他做小贩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小贩,结下了好人缘,别人都愿意从他这里拿货,生意做得不错。如今秀瑶又和他合伙,在大清河沿河开了一处货栈,还要商量去外县开铺子的事情。

他今天是送弟弟来考试,另外也要来跟秀瑶确认几件事情的。

柳氏夫妻算是看着他一步步走起来的,也为他们家能过上好日子感到高兴,对他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

饭后,荆亮就拿了自己画的一些图纸给秀瑶看,他没读过书,但是却应秀瑶的要求学了字,如今也算是能写会算的。

“四姑娘,我有个想法。”荆亮说到自己擅长的事情,眼睛亮亮的,完全换了个人一样。

秀瑶一边看他在长清县的铺子构架,一边示意他说下去。

荆亮道:“我们不如去海边开家货栈,以后漕运和海运也是要沟通起来的,咱们沿途有货栈,就好办事。”

秀瑶却有点担心安全问题,如今她开的那些货栈,尤其是离家里远的漕运那边的,之所以不出问题,那是齐风在管。他人脉广,如今手下也多起来,要管那边不成问题。

可若是要去海运那里,那边比漕帮更加复杂,到时候就难说如何了。

荆亮笑道:“还有四姑娘不敢做的事情?我相信你。”

秀瑶咯咯笑道:“你捧我,不过别的事儿我不凑热闹,这种赚钱的事儿我可是好胜得很,你不说我也要做的,只是原本想着再过两年的。这些年咱们做的是小本的买卖,走得稳扎,所以一直赚钱。可以后若是做大了,那风险也大,就是有赚有赔的了,到时候让你们跟着我赔钱了,你们可不要哭鼻子哦。”

大家都笑起来。

荆亮却道:“如今我娘和兄弟姐妹那里,都算是有了依靠,我这里就是要跟着四姑娘大干一场了,赚了是咱们的,亏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这就是说没后顾之忧了。

秀瑶笑道:“那好,等过几天,咱们找小齐爷商量。”

听到小齐爷的名头,荆亮立刻肃然,“那是极好的。”

休息了一下,秀瑶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人去套车,又约了荆亮,让爹娘只管在家里等,大哥等人还要忙别的,她们去接二哥和扬扬就好。

未时刚到,就听见考场放炮的声音,放了头牌,就看到十几名学子鱼贯而出。

秦扬昂首阔步地走在前面,一脸的笑意,少年俊俏的脸庞在午后的阳光里格外的明媚,一双眼睛没有因为煎熬而变红肿,反而因为对未来的憧憬而亮晶晶的,里面充满了活力。

荆亮笑道:“扬扬读书就是好,说不定就是第一个交卷的。”

秀瑶却有点担心,她用力地挥着手,让人举高了手里的大牌子,免得接考生的人太多了,秦扬看不到他们。

看到他们之后,秦扬立刻欢喜起来,忙和一同出来的人说了一声,然后就飞奔而来,“姐姐,我第一个交卷的。”

秀瑶刚要问知县老爷怎么说,那边有差役们已经吹吹打打的四处去报喜讯了,前十个交卷的以及被当众录取的,他们都会去报喜,然后趁机讨要赏钱。

秦扬是第一个交卷的,又是当众被录取的,自然更是喜上加喜了,那些人可着劲的吹打,一路去了榆树胡同的秦家。而秦显还没出来呢,秀瑶就说等等,她一边拿了糖葫芦给他吃,一边说让他先回去个爹娘报信。

秦扬大口地咬着酸甜的糖葫芦,嘎吱地嚼着上面的糖冰,含糊道:“我和你一起回去,等等二哥。”

秀瑶寻思县试不允许点灯,天黑就要都收卷的,反正也不急,就让他等着。

又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大门又开了,走出来几十个学子,秀瑶眼尖就看到了二哥无精打采地走出来,估计考的不是很好。

荆亮也看到了他弟弟,一起招呼。

秀瑶迎了秦显,“二哥,怎么样?”

秦显看了她一眼,却瞪了秦扬一眼,“不太好。”

秀瑶笑道:“好不好的也不是咱们自己说了算,等放榜再说。”

秦显却不满地看着秦扬,“你那么急着交卷干嘛?”不知道给人多大压力吗?看着弟弟交卷了,他都急了,差点就浮躁得不想写了,幸亏还是按耐住了,最后还是平心静气地写完。

秦扬嘿嘿笑道:“二哥,我没吃晌饭呢早就写完了,不交的话坐在那里好无聊的,还不能随意动,要不那椅子就要响,累死了。”

秦显一听,更了不得了,好多人都时间不够用的,他倒是好,进场一个时辰不到就写好了,“你没打草稿吧。”

秦扬点点头,“不用,我看了题目,然后想好了破题,脑子里有了大概的东西,像流水一样,嗖嗖就写完了。”

秀瑶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流水什么时候嗖嗖了,别瞎说,咱们快回家吧。”

荆亮也接了他弟弟,考的也是没底,秦显见有人和自己作伴,心情好了点,不和秦扬说话,倒是和荆亮的弟弟荆朋说话去了。

一路说说笑笑的回到家里,柳氏夫妇已经打赏了来报喜的差役,家里有钱,没人会在这种喜事上吝啬的,都是上百的喜钱,那些差役也开心。因为平日里秦业就和他们打交道多,对他们大方,他们对秦家平日里也多照顾的,大家关系都还不错。

因为小儿子当场被录取了,二儿子还不知道呢,所以大家也只能按耐着心情,晚一点再庆祝。

柳氏道:“毕竟还有两次呢,不过你们真的不用压力大,反正今年不行明年。”

秦显道:“娘,明天没呢,去年考了,就要等后年了。”

柳氏不以为意,“后年就后年。”

过了几天,放榜了,秀瑶等人兴冲冲地去看,她去年帮秦显看过一次了,所以熟悉了门道。

就看见放出来的名单是圆圈状排列的,不是横排和竖排,这样看起来是不讲究名词的,但是十二点钟位置,正当中那个却是秦扬的大名!

那就是县案首了!

“小羊儿,你中了,中了!”不枉每次吃饺子娘都要喊中没中,他们就要大声地配合,中了!

周围的人都羡慕地看着他们,尤其是看着秦扬的眼神,简直要烧起来,将他给烧化了。

县案首!

这是什么概念,基本就代表着,此人今年的考试必定中了,绝对的生员资格!

知县定了县案首,那府试、院试的时候,考官们都要给面子的。

秦显紧张得满头大汗,找了半天,终于也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那颗因为秦扬今年和自己一起考试就备受煎熬而秦扬已经当场被录取导致他更加煎熬的心一下子好像是漂浮在半空一样,轻飘飘的,虽然不着地,却也非常熨帖。

秀瑶已经大声地恭喜他,“二哥,你也中了,中了!”

她抓着二哥和小羊儿的手就跳,惹得周围的人纷纷看过来,好奇地看着这几个人,边上的人得知他们兄弟二人都中了,弟弟还是县案首,又羡慕又嫉妒。

有人不服气,就说一个女孩子这么抛头露面的,语气颇为讥讽。

有人就反驳他,“人家还识字呢,直接念上面的名字。”

“那是秦家的四姑娘呢。”

就有人用一副阴阳怪气的生意难道:“原来是她,怪不得呢,那可是大名人呢,两任知县都拜访她了呢。”

前任知县洪知县升迁之后,新到任的黄知县竟然也是他的同年。洪知县上任之前,和黄知县交接的时候跟他说了好多本县的风土人情,着重说了这个秦秀瑶,自己能升迁,也有她的功劳呢。这黄知县是个更稳妥的人,一直都被人说爱民如子,非常亲民的,那自然更加推崇秦秀瑶了。

这人的意思,秦秀瑶肯定走了后门,给哥哥和弟弟买了的。

自然还是有人不乐意,如今秦秀瑶可是好多人的榜样呢,“这秀才也有捐的,人家如果想花钱,直接捐秀才得了,何必这么麻烦。”

“捐的和考的能一样吗?走了过场那也是考的……”

那人正夸夸其谈的时候,秦扬大步走了过去,一拍他的胳膊,大声道:“这位兄台,你说我姐姐花钱贿赂的,你这是埋汰我呢,还是埋汰黄知县呢。不如把你的文章念出来给大家伙听听,反正都是读书人,好坏总能知道点的。”

那人却不肯,“你先念你的。”

秦扬冷笑,“这有何难。”他昂首挺胸的,声音清脆就把自己的卷子念了出来,旁边的人纷纷喝彩,“好文章!”

“当之无愧的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