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胡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惜胡乱-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自昔这才起身扶起顾淮,道:“殿下让你们带话来?”
  顾淮看看宋自昔指点的座位,但没坐,垂手恭敬地才道:“属下的大哥顾芗在南诏国皇宫失陷,当时大哥是殿下派去查探南诏国文慧贵妃究竟是谁,结果一去不回。但……”
  “我已经知道了。殿下倒是贼心不死。”
  顾淮犹豫地道:“其实,属下四兄弟是公子的部属,是公子在那次鬼屋溃败后,令我们跟在殿下身边,做殿下最后的棋子,以便危急时刻救殿下脱离险境。但我们想请公子收回成命,我们跟不上殿下的想法。”
  宋自昔想了想,“可以。但你得把这次的任务完成。”
  顾淮终于面露喜色,“谢过公子。殿下让属下捎话给公子,既然连南诏国皇帝都看出他有南面之相,因此不断打压他,公子为何继续疏离于殿下,不肯回归呢。公子回归,必是殿下荣登大宝的第一功臣,殿下不会计较公子曾经的持刀相向。殿下还说,只要公子回归,他第一件事便是助公子赴南诏国夺回夫人。”
  宋自昔看着顾淮道:“以顾芗的轻功,尚能失陷于南诏国皇宫,顾淮,你以为我与殿下联手夺回夫人会折损多少兄弟?夫人是我自己的事,拿你们的性命去抢夺我的夫人,不是男人做得出来的事。”
  顾淮躬身作礼,“属下明白了。殿下还请公子出主意帮他避开南诏国的锋芒。殿下说,他虽然早已知道南诏国主力一直在对付他,而非吴王,但他想避开南诏国的锋芒,引导南诏国与吴王去纠缠。”
  “他不怕这么做被世人唾骂是引贼入室?南诏国谋取的是整个正始国。计谋怎么可以陷入诡道呢。”
  “所以属下四兄弟实在无法跟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5 章

  顾淮也不好多说世荣的坏话,但在宋自昔面前,自然是点到为止即可,他知道宋自昔能明白他的心。“殿下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公子。为什么南诏国死死针对他。”
  宋自昔心中一动,难道情况与他观察到的有出入?“除了故思院下毒试图伤害殿下,山谷埋伏全歼殿下与吴王两帮人马,还有什么?”
  “在临夏城里,南诏国的势力一直在帮助临夏太守,针对殿下。殿下布置在临夏的杀手不断受到骚扰。”
  宋自昔想了好一会儿,心中有了眉目,但对顾淮道:“我暂时想不到。让我再观察一阵子。”
  顾淮告辞离去。很快,顾家其他两位兄弟悄悄投宋府落脚。
  宋自昔却是思来想去,独自来到一处暗道出口。等世昭也是单独穿越暗道,熄灭烛火,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看到面对他微笑的宋自昔时,手中残烛落地。“你怎么知道这处暗道?”
  宋自昔笑了笑:“殿下最近用得比较多,我的朋友们就关注了一下。放心,不会传到闻丞相耳朵里。”
  世昭听了笑,“传过去也没什么,都晓得我不想娶闻家千金。金将军的千金是非常有趣的人,人聪明,又从小跟着金将军走南闯北,见闻广博,还能跟我打上两手。我与她约了一起爬山打野兔,自昔兄一起去吗?”
  “春宵一刻值千金,呵呵,不妨碍你们。我简单跟殿下说件事。世荣殿下的人也联系我了,但我盘问下来,情况可能与我原先的估计有出入。我原以为南诏国全面觊觎我正始国。现在看来,南诏国还是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两国历来的强弱对比,不敢全面对我国轻举妄动。从他们现在行动来看,他们主要目的是压制世荣殿下,绝不让他翻身登基。因为世荣殿下好武,如果登基必然陈兵南诏国,而南诏国富裕地带都在沿通天河一带,每次两国动武,最终伤害最大的都是南诏国,南诏国因此布局长远阻止世荣殿下也是有道理的。其次目的是引导两位殿下无休无止地争斗,内耗我国国力,省得对他们南诏国动武。这招非常阴损。”
  世昭听了久久无语,连身姿都未摇晃一下。
  还是宋自昔提醒:“再不出发,金二小姐要发飙了。”
  世昭一下子醒过神来,“我布置取临夏太守头颅的小队刚出发。可若如此,我得全盘改变布局。多谢自昔兄特意前来提醒,我……请自昔兄帮我去知会一下金二小姐,我得立刻回去重新布局。”
  宋自昔不得不一把揪住笑嘻嘻地急着钻回地道的世昭,“殿下重新布局时候,请千万珍惜我国国力,减少与世荣殿下的内耗。不瞒你说,夫人被南诏国皇帝留在南诏,以后两国国力对比可能会出现变动。”
  世昭再度惊呆,“三公主?”
  “对!别问我为什么。总之我国不能再高枕无忧了。殿下以后但有疑问,尽管在此地留书,我会派人定期检视。”
  世昭又是惊讶,“太好了,我一直希望跟你保持正常联络,但又担心你有顾虑。自昔兄,以后我有一手消息,也会第一时间交给你。我们以国事为重。”
  宋自昔拱手,“雎城宋氏世家家训以社稷黎民为重,但往往有身不由己之处。自昔非常感激殿下真正动手取临夏太守头颅,这等信任……”
  世昭笑道:“自昔兄竟然跟我客气,我们之间的信任全看你我各自人品,我们都是言而有信的人。但本来那去临夏的小队应该更早去,我大舅到底有点儿担心你,我直到昨天才说服他。不过那小队依然得去,至于最终栽赃的人嘛,可以换换了。而且看来临夏必须加强水军配备了,正好,金将军替代临夏太守,呵呵。拜托自昔兄帮我通知金二小姐,你既然连这暗道口都摸得到,肯定知道金二小姐在哪儿等。”
  宋自昔哭笑不得看着世昭钻回暗道,只能帮他去通知金二小姐,取消约会。想到当初与姜锵两个信马由缰地赶路,一路聊天聊到世昭,姜锵点评世昭这个人“活泼可爱,真诚狡黠”,宋自昔颇不以为然,现在接触深了才知,姜锵才是真慧眼识人。
  说起来,他对姜锵了解太少,两人相处时他有点自以为是,等后来回想起来才知,她超前的地方太多。他当时拘于两人的年龄差别,拘于自己的才气,拘于自己对局势的掌控,态度到底是有些居高临下,因此那时姜锵替他确立未来作为第三方势力立足于国内,确立两人关系是未来她在暗处经商他在明处掌控,他还有些抗拒地思考了一路。宋自昔无法不想到南诏国的那位皇帝,那位却是毫不犹豫抢占姜锵,直接封她为后宫之首贵妃,破除规矩在长乐殿设贵妃书房,放手让贵妃接触三教九流甚至番帮男人,听阿里他们说还直接让她管兵器司,还有那天在百花楼两人是并肩而行,很是尊重,再后来率先冲进来救姜锵,说明那位比他更清晰认识姜锵,重用姜锵。宋自昔叹息,除了他是姜锵的第一个男人,他还有其他资格赢回她吗?世荣提出可以与他联手一起抢回姜锵,宋自昔无法答应的一个潜在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抢回了人,抢得回姜锵的心吗。从阿里他们那儿得知,姜锵逃离百花楼七天后,是自觉联络南诏国皇帝回宫的。姜锵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她已有多次逃跑的经验,因此,这一自觉,已经够说明问题:姜锵更中意留在南诏国皇帝身边。
  宋自昔心里有很多悔。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后宫比较特殊的日子。姜锵在这后宫迎来终于安定下来后的第一个初一。
  她早上有些迷迷糊糊地与准备去早朝的宫新成一起吃早饭,早饭现在偏西式,很丰盛,有牛奶豆浆和煎鸡蛋,还有盐煎肉和一大盘水果与绿叶菜。宫新成却很喜欢这种,觉得干净新鲜,又不油腻,还都吃不腻。宫新成需要赶着上朝,吃得快。姜锵没压力,慢慢吃。她想起一件挺重要的事,抓来宫新成的手摊在桌面上,她把自己的手放旁边,再比两个人的皮肤。却发现她的皮肤虽然过了一个多月好日子,终于追上来了,细腻了许多,可白皙依然不如宫新成。看到宫新成识破她的企图,不怀好意地大笑,一时恼羞成怒。“妖孽!妥妥的!”
  宫新成依然笑,“朕早说了,朕这叫天资出众。不信明年春天再比。你慢慢吃,今早你不用去书房,等会儿孩子们要来拜见你。”
  孩子们!姜锵心里一抖。宫新成的孩子们,不知都长什么样,有几个。她没兴趣,因此懒得问,一直拖到今天还一头雾水。
  宫新成一边洗手,笑睨着姜锵,他是很想偷懒不上朝,看看这个也才一点点大的小姑娘怎么打发他的孩子们。现在眼看姜锵被他轰傻了,他心里偏满意,他万分希望这小家伙招架不住跑长乐殿找他求助。
  “你慢着。但做你所有孩子的妈这种事,不是该皇后做的吗?”姜锵对历史的研究有侧重,只留意政经大局,对那些腻歪后宫的规矩很不了解,但也不是全不知。
  张公公面颊一抽,赶紧躲到柱子后面,免得被无良主子捉差。这贵妃不好糊弄,他才不敢替主子挡枪。
  宫新成找不到张公公,便笑得很良善地道:“后宫没皇后,只好谁最大,谁替朕管孩子咯。总需要有个召集人不是?”
  姜锵听着也有道理,便放宫新成上朝。但眼看着张公公闪电一样地从柱子后面飞出去跟上皇帝,逃出凤仪宫,她心里感觉大大的不妙。
  姜锵在那个时空连结婚都不曾,当然无育儿经验,她跟孩子的接触仅限于道貌岸然地以姜总的身份摸摸先进员工的孩子小胖脸蛋儿,分个红包,作罢。要不,今天也这样来吧。
  但很快,姜锵发现计划不如变化快,一帮孩子在他们母妃的带领下来了。最前的两个男孩都快有她的高度了,足有十一二岁了吧,还怎么摸他们的脸蛋,她三公主姜玉娘的身子也才十六岁。这妖孽十五岁就生娃了吗?太恐怖了。更恐怖的是,走进来一串,足有十个,整整十个,六男四女。
  此刻,姜锵只有一句点评:繁殖力惊人。
  十个孩子与他们的母妃各自报着名号,给姜锵行礼,姜锵哪记得住,反正一个个地亲手扶起,一个个地给见面礼。只有最后两个孩子,一个两岁,一个三岁,终于是可以摸脸蛋的。宫新成那妖孽脸加上嫔妃们本也都是美女,孩子自然是很好看的,姜锵将最小的两个都抱来亲了亲,才还给他们的母妃。众人眼里都有些惊讶。
  众人都坐定,零食都上桌,姜锵才将脸一端,带着疏远的微笑,问最大的男孩子读些什么书,除了识字,有没有学算数,算数学到什么地步。姜锵只是好奇,但这个最大孩子宫瑾口齿清楚,尤其是第二大孩子宫瑜口齿伶俐地补充得更好,她很快弄清楚这些皇子们在学堂里学了些什么,一起学的都有些谁。有一条是毫无疑问的,偏科。
  弄清楚这些之后,姜锵与众妃和孩子们笑道:“我不懂养孩子,但学的知识比较多,可以帮你们一起教孩子。我先了解一下你们的程度,不是识字的程度,而是认知的程度。我给你们讲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只有娘,没有爹。最初他们住在墓地边,于是孟子就学着大人哭嚎跪拜,孟母一看,不行,孩子不能住这儿。于是搬到市集去住。到了市集,孟子看着人家做生意,杀猪宰羊很好玩,又学上。孟母一看,又不行,赶紧搬。这一次,他们搬到学堂旁边。周围都是读书人,孟子看了就学着读书识礼。孟母终于满意了。听懂了吗?那么我的问题来了:孟母为什么认为前面两个住的地方不好,最后住的地方好。你认为孟母这个认为对吗?换成你,你会怎么搬家,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搬到学堂边上?前面两次住的地方既然不好,会不会影响孟子的思想和上进心?你觉得孟子会认为哪个家更好玩,为什么?孟子会反对孟母的搬家吗,孟母搬家前有没有征求过孟子的意见,如果孟子反对,她还会搬家吗?你们随便回答。”
  宫新成这早朝上得跟点卯似的,早早散场赶回凤仪宫看姜锵笑话。但进门就听见姜锵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他就站在门外,将故事和问题都听完,才走进门,点头道:“果然是贵妃的风格,有趣。你们已经进学的都别拘束,畅所欲言,说错说对朕都有赏,什么都说不出的打屁股。”
  众人忙冲宫新成跪拜,只有姜锵站着,拿一张哭丧的脸对着宫新成。宫新成却忍不住笑,传音给她:“怕了吧?”姜锵恨不得将“繁殖力惊人”写下来让大家看。
  姜锵拿来笔墨,笑道:“既然你们父皇说有赏,我就来记录。你们只要第一个说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你们父皇就赏一两银子。我在你们名字下面画‘正’字,讨论完毕,当场兑付。开始吧。大皇子带个头?”
  有银子开道,再是尊贵无比的皇子,也撸起袖子上了。最初还是孩子们抢着说话,姜锵则是侧着耳朵一边画“正”字,一边在每个回答的孩子名下寥寥几笔速记一下他们的观点。然后,姜锵开始主导,将问题一个个地引向深入,诸如孟母一个女人当家,家里必然困窘,付不起住好地方的房租。为了搬到学堂,她要多做一份工,非常辛苦,每天睡觉时间都不够。那么孟子还能支持孟母搬家吗?这世上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才对?等等问题。
  宫新成最初只是不经意地听着,当玩笑看。等姜锵的问题一个个地抛出来,他儿女们争得面红耳赤时,他的兴趣也来了。他很明白,这一场问答下来,姜锵基本上把他儿女们的品性都摸透了。而他更明白,姜锵用这种有趣的方式引导他的孩子们做一个有自己想法和判断的人,而且这效果比先生们课堂上拎着耳朵讲要好得多。尤其是姜锵不做裁判,不判定对错,即使孩子们的回答有明显错误,她也只是一个个问题问下去,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在哪儿,为什么此路不通。而且她很通达,时时刻刻都保持那种温柔而坚定的微笑,不会与孩子僵持,即使孩子犟上了,顶嘴顶得他们的母妃吓得脸都黄了,她也会一句玩笑开解掉。遇到孩子们有稍微独特的见解,她总是当场表扬,明确指出好在哪儿,令几乎每一张小脸蛋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她还随时调动小兄弟们对辩,眼观六路地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宫新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