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1-947-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老爷子不在,但是连蔓儿也不打算直接对周氏和连秀儿说要腾鸡圈的事。因为接二连三的事情,周氏正满脑门的官司,一肚子火无处发泄,连蔓儿不想这个时候上前去做炮灰。就像连老爷子治家,总是有意无意地避难就易,连蔓儿也打算避开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周氏,而去找相对通情达理的连老爷子。

    找到连老爷子,让连老爷子跟周氏说腾鸡窝,周氏就是有火。那也该对着连老爷子发。连蔓儿暗自嘿嘿笑了两声。

    这个时辰,连老爷子应该在家。她们刚才一路进门。都没看见连老爷子,那么连老爷子应该是去了后院。

    连蔓儿就推开后门,到后院来找连老爷子。

    天气暖和起来,杨柳的树皮渐渐转绿。枝条上冒出了小小的嫩芽。连老爷子是个急性子,正拿着锄头,在翻后院菜园子的地。

    “爷,歇会吧。”连蔓儿笑眯眯地走上前去,对连老爷子道。“咋这老早就翻地啊?”

    “迟早得翻,我闲着也是闲着。”连老爷子停下锄头,直起腰来,“等后院的翻完了,就该翻前院的了。你爹忙铺子里的活。腾不出手来,到时候你们那个园子的地,我也给你们翻了。”

    连老爷子与周氏不同。会说一些暖人心的话。而且连蔓儿相信。连老爷子说的这些也不是虚话。

    “爷,我娘刚抓了三十只小鸡仔。”连蔓儿嘻嘻地笑道,“爷,你帮我们看看呗。”

    “抓了三十只啊。”连老爷子呵呵笑了起来,“行。我跟你看看去。”

    连老爷子就把锄头放在一边,跟连蔓儿往前院走。

    “鸡圈你奶给你们腾出来没有?”一边走,连老爷子一边问道。

    “没有。”连蔓儿故意小声了些答道,“爷,我爹在铺子里收拾,还没回来。我和我娘,我俩都不敢跟我奶说腾鸡圈的事。”

    这么说着,连蔓儿不好意思的笑了。她这小小的心思,相信连老爷子看的明明白白。

    “你奶那人,说到底,她没啥坏心眼。就是嘴上厉害,个性!”连老爷子就道。

    个性,是他们这里的土语,大概的意思就是性格古怪,和一般人不一样。

    “我这就让你奶把鸡圈腾出来。”走到外屋,连老爷子就拐进了东屋。

    连蔓儿没有跟进去,而是站在外屋,侧耳听里面的动静。

    “你和秀儿都把手里活放放,把鸡圈给老四家腾出来。”连老爷子一进屋,就说道,“都说了好几天了,你咋还没动静。孩子们都把小鸡仔买回来,这鸡圈你还没给腾出来。”

    “你看我这有闲工夫吗?”周氏的音调拔高了几度,一听就是发脾气了。“成天忙死忙活地,你吃晚饭一拍屁股就走了,啥活还不得我们娘俩干!”

    “得了,别说那些没用的了。赶紧把鸡圈腾出来。”连老爷子声音压低了一些,息事宁人地道。

    家里的鸡、猪以及各种吃食,尤其是鸡,完全是周氏的势力范围,是被周氏当做命根子一样的存在。就是连老爷子,也不能越权。这就是为什么要腾个鸡圈,连老爷子必须要找周氏的缘故。

    屋里面安静了片刻。

    “老四家买了那么大块地,多少鸡养不过来。就一个鸡圈,他也和我争?”周氏道。

    连蔓儿挑了挑眉,周氏这是不愿意腾鸡圈啊。

    “你说的这叫啥话,你也不怕孩子们心寒,外人听见笑话。”连老爷子的声音更低了,“分家的时候,说的清清楚楚的,那鸡圈的地方就是分给老四了。里正、街坊当时可都在场,你现在闹这一出,你还嫌你名声好,咱家不够热闹那!”

    “要鸡圈,让老四跟我说来。”周氏道。

    “我这是好好跟你说,今个这鸡圈务必得腾出来。你不去,我去。”连老爷子说着话,就往屋外走。

    “腾,我这就给他腾。”周氏负气地说道,这才慢吞吞地下地穿鞋。这事她不占理,有当初的分家文书,好些人的见证。连老爷子这一坚持,周氏只得让步。鸡圈里都是她的鸡,她不放心别人去碰。

    虽是答应了腾鸡圈,周氏心里依旧不舒坦。

    “……是蔓儿那丫头找你去,让咱给腾鸡圈是不?”周氏一边穿鞋,一边问连老爷子。

    “蔓儿找不找地,这鸡圈你还不该早就腾出来?”连老爷子道。

    “我就知道,是这个丫头闹鬼。刚才人来了,就问你去哪了,眼皮子都不带撩我的。秀儿问她干啥,她也不说。……让老四媳妇给惯的,才分出去几天,就学的没大没小的了……我能吃了她……”

    连蔓儿只听到这,就忙走到院子里。周氏只管气,只管骂,她不接招,周氏那口气,只能一直憋在肚子里。

    连老爷子从上房走了出来,后面是脸沉似水的周氏,还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连秀儿。

    周氏出来,一双眼睛就四处踅摸,没看见张氏,她的目光就落在西厢房门口,那两个装着小鸡仔的篮子上。

    “你们买了多少只鸡?”周氏就问。

    “我娘买的,我没数。”连蔓儿就小声道,连老爷子和她们隔开了几步,不知道能不能听见她的话。

    周氏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你娘买的鸡,那你娘那,是让我这老天拔地地给她腾鸡圈?”周氏又提高了嗓门。

    “娘,”连蔓儿赶忙冲西厢房喊,“我奶出来腾鸡圈了,娘,我爹那件衣裳,你等会再缝,赶紧出来帮我爷和我奶干活。”

    “哎,来了。”张氏在屋里啥也没干,就等着连蔓儿叫她,听见这一声,立刻就从屋里出来了。

    周氏准备的几个茬头,都被连蔓儿这么四两拨千斤地给消解了,就是她再看张氏、连蔓儿和连枝儿不顺眼,她一时也找不到发火的茬。

    憋了一肚子的气,还要腾鸡圈。

    连蔓儿、张氏和连枝儿就开始清理上房东屋外的夹道,将东西都搬出来,连老爷子也动了手,只有周氏带着连秀儿在门口站着,只动嘴不动手。

    一会工夫,赵氏和连叶儿回来了,也动手帮着连蔓儿搬东西。

    周氏的脸色很难看,但是却没开口斥骂。那天闹的那一场,就是铁石心肠的人看见了,也不能不动容。这两天,周氏就没斥骂过赵氏和连叶儿,而是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对这娘俩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连蔓儿总感觉道,周氏有时候会偷瞄连叶儿。那时候,周氏的眼神有些复杂,连蔓儿只能肯定一件事,那绝不是喜欢。连守义的手腕上,留下了两排牙齿印,很深,怕是消不下去了。

    搬空了东边的夹道,周氏才打开西边鸡圈的门,将几只下蛋的母鸡和一群小鸡仔赶到了东边的夹道里。

    周氏和连秀儿拿走了鸡食槽,并将鸡圈的门也拿走了。东边的夹道有现成的门,但是周氏说,那门不能做鸡圈的门。

    “奶,那把门换给我们也行。”连蔓儿就道。

    “这门我还有用。”周氏立刻就道,将身子拦在连蔓儿前面,生怕连蔓儿会去抢那木门一样。

    “蔓儿。”张氏拉着连蔓儿退开,周氏那边已经摆开了骂架的架势,张氏不善此道,又爱好和平,既然周氏已经腾了鸡圈,那么张氏愿意吃一点小亏,换一些宁静。

    连蔓儿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面对周氏还气鼓鼓的一张脸,扭过来看着到手的鸡圈,就已经是满脸的笑容了。

    那边的周氏以为让连蔓儿吃了瘪,一挥手,和连秀儿回上房去了。

    连蔓儿一家开始打量她们的鸡圈,里面空空如也,只剩一地的鸡毛和鸡屎。

    “这些是好东西,能当肥料肥地啊。”连蔓儿笑道。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

    昨天粉红好少,掉出排行榜前十了,求粉红支持,稍后送上二更。(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铺子

    二更,求粉红。

          ………………      

    娘三个就拿了笤帚开始清扫鸡圈,然后用粪箕子将鸡屎等杂物都扔到大门外去。为了给自己的天地积攒肥料,连蔓儿家自己积了一个粪堆,就在上房的粪堆的对面。赵氏和连叶儿两个也跟着帮忙,甚至将暂时用不上的鸡窝都彻底地清理了一遍。

    这样清扫完了,还不能将小鸡仔放进去。

    正好连守信寻了个空,回来了。他看见张氏几个已经收拾好了鸡圈,上房屋里静悄悄的,这才放下心来。

    “孩子他爹,正好你回来了。”张氏看见连守信来了,面露喜色,将鸡圈指给他看。“你看咱这鸡圈,还得垫一层土。咱还缺个食槽,还有这个鸡圈的门,咱也没有。”

    “这个好办。”连守信立刻就道,“沙土咱现成的,我一会就让人给你送来。食槽和门,我一会让木匠拿点边角料,一会工夫就做出来了。”

    “那行。”张氏笑道,连守信这些天越发干练了,张氏对此很高兴。“那边活干的顺不?这边也没啥事,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咱那铺子才是大事。”

    “我让人帮看着那,没事。”连守信就道,“蔓儿哪去了?明天下晌就要用青砖了,我找她把钱支了,下晚好先去拉一趟回来。”

    “蔓儿刚进屋了,走,我和你一起找她去。”张氏就和连守信进了西厢房。

    “蔓儿,你爹找你支钱。”进了屋,张氏就对连蔓儿道,一边转身倒了一碗水给连守信。“他爹,你喝这个,里面咱蔓儿放了蜂蜜,可好喝了。”

    连守信憨笑了笑,接过碗一饮而尽。

    连蔓儿刚洗过手。听连守信要支钱,就忙取了笔墨账本,并将钱匣子抱了出来。

    茅厕改完了之后。连蔓儿一家就开始商量建铺子的事了。虽然庙里的房子租期要到年底才到期,似乎秋收过后,再开始建房也不迟。但是一家人议论了一番。觉得还是早点把房子建起来。以免出现什么意外。因为这一过完年,她家铺子的生意兴旺,引来了许多人的注目。其中不乏有眼红、心怀鬼胎的。

    因此,一家人决定,要在春耕开始之前,把铺子建起来。

    建铺子的工程,不是先前那个茅厕可比的,一家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和财力。普通的帮工可以从村子里找。但建房的手艺人,还是通过吴玉贵帮忙,请来了方圆百里颇有名气的几位老匠人。

    连家自己也做了简单的分工。连守信是建房现场的总监工,连蔓儿是账务总管。凡事盖铺子支出的每一文钱。都由连蔓儿统一掌管、发放。

    “爹,要支领啥钱,支多少?”连蔓儿打开账本,提笔在手,问连守信道。

    “买青砖的钱,还有给拉脚的大车的钱。”连守信放下碗,正色说道,“青砖先买六百块,大约得三车才能拉回来,加起来得支一千三百五十文钱。”

    连蔓儿算了算,是该这个数目,又对照着账册前面列出的预算看了看,这才下笔,在账册上写了两笔。

    “找的是哪家的车?”张氏就问连守信。

    “咱刚开挖地基那天,王石榴不就找了我吗,让我把拉脚的活都交给他。”连守信道,“这三车砖,他家那辆大车正好够用,我刚说了,就让他去。……王石榴跟我说,装车卸车都是他的事,是他给咱帮工,不另外要工钱。我看他一个人,不大够用,我再让个人跟车,帮着搬砖。一会五郎回来,让五郎跟车去付钱。”

    “这事行,咱一个村知根知底地,王石榴和他媳妇都是实诚人。”张氏就道。

    “这两天,王石榴和他爹给咱帮工,都挺舍得出力气的。我心里也愿意把赶脚的活交给他。”连守信就笑道。

    两口子说话的工夫,连蔓儿已经将账目记好,一边将笔交给连守信,让他画画押,一边打开钱匣子,从里面拿出一吊钱,三串钱,并五十文的铜钱出来。

    连守信在账本上画了押,将钱收进怀里,就往庙头去了。

    “……这一天的钱,哗哗地往外花。”张氏看着已经有了一些厚度的账本,感慨道。

    盖房子,还要盖好,那可不得花钱咋地,连蔓儿暗笑。在她看,这还算省的,除了付给匠人的工钱、必要的木材、砖瓦等,起码石料、砂土可以在河洼子里挖来,这些只要付脚钱、并不需要料钱。

    连蔓儿和张氏说了几句话,刚将账本、钱匣子等都收了起来,连守信打发送沙土的人就来了。

    娘俩忙出来招呼,一起将沙土均匀地撒在鸡圈的地上。来人是个长的憨憨的小后生,除了细沙土,他还带了些灰泥和瓦刀来,将鸡圈四周稍大些的石头缝隙都用灰泥填实、抹平了。

    “……四叔说的,怕有耗子啥的从墙缝里钻进来,把小鸡仔叼走。”小后生道,“四叔还说,食槽,还有门,待会吃饭前,就能做得了。”

    “行,我都知道了。”张氏笑道,就招呼小后生,“屋里喝碗水吧。”

    “不地了,我这就回去,那边活还没干完。”小后生说完,就推着车走了。

    没有门,鸡圈暂时还不能用。张氏和连蔓儿就将三十只小鸡仔都从篮子里放出来,连枝儿和连叶儿拿了四个大碗,两个碗里是清水,另两个碗里是小米。看着小鸡叽叽喳喳地挤过来喝水啄米。等将小鸡都喂饱了,娘几个又将它们都赶在一起,连同清水和小米,都用一个大箩筐罩了,免得小鸡到处跑。

    张氏抬头看看渐渐西斜的太阳,就说做饭的时辰到了。不管是请来的匠人,还是村里的帮工。每天连家都要供三顿饭。因为早点铺子就在旁边,就近就在那里做饭、吃饭。

    “他三伯娘,这屋里屋外,你都帮我们照看点,我带孩子们去做饭了。”

    张氏叮嘱了赵氏。不过连蔓儿依旧将里屋的门锁了,她们娘三个,又带上一个连叶儿。就往庙头来。

    到了庙头,远远地就能看见新铺子的地基,树立着的柱子。勾勒出铺子的大概形状。连守信正带着十几个人在忙活。

    “娘,我先去爹那看看。”连蔓儿道。

    “去吧。”张氏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