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1-947-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爹、娘,我和你们一样。是被蒙在鼓里的。那天送秀儿出门子,到拜堂的时候,看见郑三老爷他染了头发和胡子跟咱秀儿拜堂,我才明白过来啊。咱这是让人给糊弄了。”

    说到这。连守仁呜呜地哭了起来。

    “当时我那个气,就想上去一脚把郑三老爷给踹趴下,我把秀儿带回来。”哭了两声。连守仁又义愤填膺地道,“我都赶上去了,结果那周围都是郑家的人,硬把我给拦下了。”

    说到这,连守仁鱼哭丧起了脸。

    “有人就问我,这么做啥结果,我想过没有。”连守仁接着絮絮叨叨地说道。“爹啊,我这个县丞在太仓,就是个摆设,没人、没权。郑家是当地的一霸啊,我真当堂闹起来。咱们这一家十几口人,老的少的都算上,谁都别想活着出这太仓了。”

    “他们罢我的官,弄死我一个人,我都不怕,可我不能不为咱这整个家着想。……秀儿都出了门子了,就是人家让我把她从郑家领出来,这也是嫁过一回了。……爹、娘,我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忍辱负重啊。回来后,我怕你们二老着急上火,这事我一个人肚子里闷着,谁都不敢告诉,我这都要憋出病来了。”

    “编,继续编。”连蔓儿强忍着。才没把这句话大声地说出来。

    连守仁说他是到拜堂的时候才知道连秀儿嫁的是郑三老爷,这简直是骗鬼。连老爷子和周氏都困在这小小的衙门内,不知道那郑明生就是郑三老爷不是郑小公子,他连守仁一个堂堂的县丞,每天在外办差、见人,他能不知道!

    太可恶了,连蔓儿恨不得进去狠踹连守仁几脚,因为此时的情景,让她回忆起当初连守仁和古氏送她“去享福”、做富贵人家的“童养媳”。

    连蔓儿沉着脸,扭头看了看,就见张氏、五郎和小七也都怒目看着连守仁。张氏这个时候低下头,瞧见了连蔓儿的眼神,立刻就将连蔓儿搂进了怀里,五郎和小七也都紧紧地抓了连蔓儿的手。

    看来,她们都想到一处去了。这也难怪,此情此景,简直犹如以往的翻版。

    害人者没有变,只是被害的人变了。

    那个时候,连秀儿还出言维护连守仁和古氏,责怪过她,而连老爷子和周氏当时可曾如此痛心疾首?

    现在他们这样,仅仅是因为事情第二次发生,再也无法欺骗自己,而不得不面对惨淡的事实吗?

    不,肯定不是的。连秀儿是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亲生闺女,而她连蔓儿只是隔了一辈的孙女,而且还是连守信和张氏这对不受重视的包子生的。

    将来她长大了,跟人成亲,生育了儿女,她一定要牢牢地护住自己的孩子,不让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欺负他们一点半点。这是一个做母亲的女人最基本的责任。

    连蔓儿低着头,暗自下了决心。

    长大,成亲,跟谁成亲那?想到这,连蔓儿的脑海里接连闪现出几个人的身影,这让她不觉呆了一呆。

    她现在还小,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连蔓儿小小的呼出一口气。

    “老大,这个事,你说你不知道?你当我是老糊涂了,你这个王八羔子。”连老爷子听了连守仁的解释,终于气的也骂了起来。

    “爹啊,我说的都是真的。……我这天天的苦差事,心不闲,马虎了呀……”连守仁不管连老爷子如何盘问,只是咬紧牙关,说他事先并不知情,到了连秀儿拜堂的时候才知道,又因为担心一家人的性命安危,而且木已成舟,所以忍着没发作。

    后来没告诉连老爷子和周氏,也是出于他的一片孝心,怕连老爷子和周氏着急、生气。

    “爹,娘,这个事现在都这样了,说啥都晚了。”连守义这个时候开口道,“秀儿都嫁人了,还能接回来?我看那郑三老爷人挺好,待秀儿更是没的说,看秀儿今天这一身的打扮,要是换个人家、换个人,恐怕连这个一成都到不了。”

    “可不,都这样了,还是想法子让秀儿趁那老头没死,多捞点银子……”何氏在旁听了半天,也跟着发表她自己的看法。

    “你给我闭上你那张臭嘴。”周氏手指着何氏大骂。

    何氏撅了撅嘴,她觉得有点委屈。她这还不是为了秀儿好,嫁了个老头,还是有钱的,可不就得多捞点钱才是最实惠的吗。

    对了,连秀儿多捞点银钱,等那郑家老头死了,就可以把连秀儿接回来。当然了,郑家的老太太是不可能改嫁的,可是过继一个儿子养老应该没问题啊。

    “秀儿啊,你也别哭了。你啥也别怕,以后就是郑家老头没了,有你哥和俺,还有你几个大侄子,你就啥也不用怕。让你侄子给你养老送终。”何氏大方地说道。

    到那个时候,连秀儿捞来的银钱,她也能帮着花花。

    何氏想的美,那张大嘴就忍不住咧开了。

    周氏听的眉毛倒竖,啪地一巴掌打在何氏的脸上。

    “我让乌鸦嘴,我让你咒秀儿。算计秀儿,也有你的份啊。你这个败家娘们,老天咋不打雷劈死你……”周氏脸色铁青,痛骂何氏。

    “不会说话,你就别说,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连守义赶忙站起身,将何氏往外推,“你还站这干啥,还不赶紧打盆水,伺候咱娘和咱妹子洗洗脸啥的。”

    连守义推了何氏一把,使眼色让她赶紧出去。

    何氏捂着自己的脸,委屈地出去了。

    “看看你们俩娶的这好媳妇,”周氏又哭骂道,“这是咱家的仇人啊,恨不得立刻就逼死了我们两个老不死的,逼死了秀儿。”

    “娘,你老别哭了,等一会,我肯定收拾她。”连守义就道。

    “娘啊,事情都这样了。这男人年纪大点,他知道疼人。这人家也挺好,秀儿在那,穿金戴银、吃香的喝辣的,啥啥都有人伺候的周周到到。那郑家是啥样人家,听说人家前面两房,那都是大官人家的千金啊。这要不是我大哥做这个县丞,明生兄弟要续弦,还轮不到咱秀儿那。”连守义接着又劝。

    周氏就将笤帚疙瘩摔到了连守义的脸上。

    “人家挺看重咱秀儿。咱秀儿在她们家,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守义又继续说道。

    连守义也曾念过书,识得字,不过他懒惰,不爱读书,这些年也就荒废了。这些天,跟着连守仁见了些官面上的人物,说话也学的半文半白起来。只是,那些文话,被他用的不伦不类,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么说吧,他们老郑家一大家子,也别管多大岁数,都得看咱秀儿的脸色过日子。这不比嫁个小孩崽子,给人立规矩,见人就得磕头下跪的强啊。咱秀儿的脾气,也过不了那样的日子不是?”

    “郑三老爷说了,前面两房,人家都有成箱子成箱子的嫁妆留下来,那些东西,他就做主,都给了秀儿做私房。就是年纪大点,要是年纪小,也没这些好处啊。他年纪大,那见了爹娘,他不照样得下跪行礼。这太仓县里,能让人家弯腰的人啊,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不,不是一只手,是除了你二老,再没别人了。”

    “娘,你别不信啊。你不信你问问秀儿,这两天,人家郑三老爷给了她多少好东西?”

    “老大。”连老爷子略有些颤巍巍地又开了口,“这郑三……郑明生,他到底多大年龄?”

    连守仁就有些支吾。

    “把婚书找出来。”连老爷子就道。

    *****

    先送上一更,稍晚会有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

    第二更,求粉红。

    *********

    连老爷子想到了婚书,就让周氏去找。

    周氏就开了柜子,悉悉索索地找了一会,拿了一张帖子出来。

    连老爷子打开帖子,侧着头,将脸和那帖子贴的近近的,对着外面射进来的光线,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

    “这生辰的年份是不是错的?”连老爷子就问。

    “没错,婚书上一个字都没错。”连守仁忙不迭地道。

    连老爷子的目光从婚书上移开,一眨不眨地盯着连守仁。

    连守仁自悔失言,不过却也不好再改口。

    “丙子年生人,这生辰要是不错,那他、他今年,是七十六岁?”连老爷子试探着问,似乎是希望他说错了,有人能纠正过来。

    可惜,他的这个愿望终究落空了。

    “七十六?我的那个天啊……”周氏又哭了起来。大多数人面对不好的事情,一般都会有侥幸的心理。比如现在的周氏,即便亲眼看见郑三老爷年老,她还亲口骂郑三老爷做棺材瓤子,但是她还是存着侥幸,希望他没有看上去那么老。

    七十六,这个年纪在这个年代甚至可以做连老爷子和周氏的爹了。

    “七十六,没错?”连老爷子的手又开始哆嗦了,“他家大儿子,不就是那天来迎亲的那个,看着最多四十几啊?”

    “爹,这郑三老爷前头生的都是闺女,现在一个都没了。就那天来的那个,是年龄最大的儿子。”连守仁就道,接着又小声嘟囔了一句,“……这些媒人好像都说过。”

    即便说过。谁又会认真去记行将就木的老公公前面死了多少个闺女那,毕竟算起来,也都上了年纪了。

    “我的天啊……”周氏抱住自己的头。拉长了声音哭嚎起来,“这是造了什么孽了……”

    这个年代,妙龄女子嫁给年纪大的做续弦的并不少见,但这个郑三老爷的年纪未免太大了些。

    “明生兄弟他赖岁,赖两岁那。”连守义连忙就道,“再说,人家好吃好喝的。人家可不比庄稼老头,人家多显年轻啊。”

    “年轻你奶奶个卷儿!”周氏被连守义的话气的浑身打颤,一口浓痰就没失去了准头,也缺少了力道,没吐到连守义脸上。而是中途就落了下来。

    “……丧尽天良,你们这是把秀儿给推到火坑里去了。我咋养活了你们这样的狗东西,畜生、畜生啊,要知道这样,一生下来,就该把你们按在尿桶里沁死……”周氏状若疯魔,又从炕上下来,扑打连守仁和连守义。

    屋子里又乱了一阵,最后还是连兰儿将周氏扶回了炕上。

    连老爷子和周氏在炕上坐着。连守仁、连守义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

    古氏刚才已经趁着乱,不知道走去哪里了。

    “老头子,你说句话,这个事,可咋办那。”周氏哭道,“咱的秀儿啊……”

    连老爷子垂头不语。周氏就知道,连老爷子这也是没办法了,就抱着连秀儿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最后,连老爷子从炕上起身,将连守仁和连守义带进了堂屋。周氏也将东屋的门关了起来,只留下连秀儿和连兰儿,娘儿三个低低的声音说话。不过是她低声盘问连秀儿,连兰儿在旁边轻声地劝解。

    这个年代,并没有明令说女子不可再嫁,但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认为,女子就该从一而终,再嫁是羞耻的,是不守妇道的,她的家人会因此蒙羞。连老爷子绝不会愿意自家有再嫁之女,即便是对连秀儿,这个标准也不会变。

    而周氏也信奉这一点,只是对于连秀儿,她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周氏能打能骂,但真正的办事能力却可以忽略不计。当前的客观事实,她也只能认命。她自己认命,同时让连秀儿也认命。

    这件事已经无法挽回了。

    已经是晌午了,大家都还没有吃饭,不过这个时候,谁还记得起来要吃饭那。张氏带着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回到东厢房,就开始收拾东西。

    她们要立刻离开这里,根本就无需言语商量,这是娘儿几个看了刚才的事之后,立刻就本能地达成了一致。

    “今个儿走不了,咱也不在这住了。咱去老王家大车店住一晚上。”张氏道。

    出门的时候,连蔓儿留了个心眼,将银钱带的足足的。这两天逛太仓县的县城,她们将钱花了一部分,但是剩下的银钱依旧很充足,从这里出去,她们完全不需要担心吃住的问题。

    娘儿几个收拾了东西,正往外走,迎面蒋氏带人端着食盒走了来。

    “四婶,你们这是要干啥?”蒋氏看见张氏娘儿几个带着包袱,是要走的样子,就吓了一跳,刚忙上前来拦着。

    “继祖媳妇,我们这就走了。正好看见你,他爷他奶,还有他大伯、二伯那啥的都挺忙,几个屋子里我们就不去了,麻烦你给我们捎个话,就说我们走了。”张氏勉强笑道。

    张氏为什么急匆匆地要走,蒋氏不用想也知道。

    她们这里确实很忙,如果张氏她们在参加完婚宴就走了,那也没什么。但是现在,却不能让张氏娘儿几个在这个时候,就这么走。所以,蒋氏死死地拉着了张氏不让走。

    “四婶,你别忙着走。不在这一会工夫。四婶你大老远的来一趟,这几天我们都忙,也没咋顾得上四婶。这两天就闲下来了,四婶你得多住两天,咋地也得让我们好好招待招待,不然说不过去,我这心里也过不去。”蒋氏说了半天,见张氏依旧执意要走,就哀求着道,“……四婶你要走,也得等、等……,咋地四婶你们也得自己个跟老太爷、老太太那打个招呼再走。”

    等什么,蒋氏没有说出口。想必是等这番事情消停了,这一大家人又和和美美了吧,连蔓儿想。

    古氏也闻讯过来,拉住张氏娘儿几个不让走。

    然后三郎跑了过来,传达连老爷子的话。

    “四婶,我爷说,让你们先住下,要走,好歹也得过了今天……”

    连老爷子发了话,张氏娘儿几个万分不情愿,却只得暂时又留了下来。

    很快,蒋氏就带着人给张氏娘儿几个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古氏也跟过来亲自给娘儿几个布菜。

    “我一个内宅女人,啥事轮到我说了算了。”古氏向张氏诉说委屈,“外面的事,是老太爷、大老爷说了算,家里的事,都是老太太一个人当家。我就是听喝,跑腿。谁说一句,我都不敢不听。她四婶,我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