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1-947-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吃菜、吃菜,家里没准备啥,别笑话。”连老爷子让道。

    这餐饭依旧分为两桌。连老爷子、张青山,张庆年,里正,王老汉、吴玉昌,又叫了四个儿子和大孙子连继祖陪着坐了一桌。另外那一桌招待女客,李氏、王氏和张采云,周氏、连秀儿和蒋氏作陪,张青山和李氏要抬举自己个外孙、外孙女,一个叫了五郎上桌,一个就将小七搂在怀里,连枝儿和连蔓儿端完了菜,也被李氏叫过来一起吃饭。

    连蔓儿吃了两口,就另外拿了碗盘,将各样菜都给张氏拨了一些出来,送去给张氏吃。

    里正等人各样菜都吃了,少不得连声的夸赞饭菜做的好。

    “就是从镇上酒楼里请了大厨来,做的席面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这一桌是老嫂子的手艺吧?”里正就问。

    那边桌上的人就都扭过脸来看周氏。(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赚钱要趁早

    第五十七章 赚钱要趁早

    饭菜根本就不是周氏做的,周氏就不好答话,脸色也不好看。

    “我娘这些天身子不大好。孩子们也都大了,今天的饭菜,是我那两个丫头,枝儿和蔓儿准备的。”连守信道。

    大家转而夸赞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

    “张大哥,你生的好闺女,连大哥,你娶的好儿媳妇。教出来的闺女也是好样的,都才几岁啊,都能置办这样的席面了,在咱们村里绝对首屈一指了……”

    “蔓儿还小,枝儿有十四了,是大姑娘了。她娘在家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家里家外的活计一把手。”张青山抿了一口酒笑着道。

    “枝儿十四了?平时就听说这孩子性子好,又能干,就这一手烧菜的本事,村里一般大的姑娘,还真没有比得过她的。”

    连枝儿十四岁,连蔓儿十岁,因此众人便都认定了,饭菜是枝儿烧的,蔓儿就被认为是打下手的了。

    “不知道哪个有造化的人家说了去,连大哥,我跟你说件事……”里正就笑着说起一户人家, 正好有个儿子和连枝儿年岁相当,“咱枝儿还没定亲吧,要不我就做这个媒人吧,那家日子过的好,也是本分人家……”

    连枝儿在这边饭桌上就红了脸。周氏板着脸,看看连枝儿,在看看旁边嘟着嘴的连秀儿,心里就有些不自在,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连蔓儿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次做饭露了一回脸,不仅给张氏和连守信争了面子,看看连老爷子和张青山那高兴样。就知道这两个老头也觉得脸上有光了。再让里正这些人传说出去,连枝儿可就赢得了能干的美名。这对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来说,可是非常有益的。

    吃了一会,王氏说想要葱,连蔓儿就下了炕,到外间屋给王氏拿葱。她一出来,就看见何氏带着六郎正在掀锅盖,到处翻找。连家的规矩,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桌子上坐不坐得下。除了几个陪客的,其他的人,尤其是媳妇和孩子们,都要等客人吃过了。他们才能吃剩下的饭菜。

    今天连老爷子让四个儿子和大孙子都上桌陪客。连蔓儿几个则是因为张青山和李氏的缘故,才能陪客吃饭,而何氏和几个孩子都没能上桌。方才做饭的时候,何氏也就走过来看一下,就再也没有露面了,现在却来翻找东西吃。

    “蔓儿,你姐俩做菜,咋没给俺们留?”何氏看见连蔓儿出来。先发制人道。

    连蔓儿本不想搭理何氏,转念一想。就笑着说道,“二伯娘说的啥话,咱家请客啥时候不是把菜都端上去,这规矩也不是我定的。”

    “啥规矩不规矩的,就兴你们吃的大鱼大肉,俺们就啥也吃不上。”

    “那我可有什么法子那。”连蔓儿故意叹了一口气,“要不二伯娘和奶商量商量,再另做点吃的,今天爷和奶高兴。”

    “娘,我要吃肉。”六郎扯着何氏的衣襟道。

    “肉只怕是没了,不过……”连蔓儿往鸡圈那边扫了一眼。

    “娘,咱再杀只鸡吃呗。”六郎想起前两天吃的鸡肉来,嘴角就流下了口水。

    “那几只鸡可不是你们的了,你们不能动。”连蔓儿随口说了一句,拿了葱就回屋里了。

    吃过了饭,将里正等人往外送,连蔓儿就闻见东厢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味。因为连守信一家分出来了,张青山就说住一晚上,等明天给闺女和姑爷燎了锅底再走。连老爷子就让张青山在上房歇着。

    “姥爷,我娘还没见着你那。”连蔓儿就小声对张青山道。

    “老哥哥,我先去看看闺女,一会再过来。”张青山道。

    大家就都回西厢房来。

    上房里,周氏将剩下的饭菜捡好的都收了起来,就到外屋查看连枝儿和连蔓儿用了多少油盐,一边心疼的眉头都皱起来了。忽然看见只有赵氏带了连叶儿来吃饭,何氏和二房的几个孩子都没来。周氏心中疑惑,就从上房里出来。她一出来,就闻见了炖鸡肉的香味,顿时大惊失色,踩着一双小脚飞快地四下找寻了一番,发现没了一只花脖子大公鸡。

    连蔓儿在西厢房里,就听见周氏在对面骂何氏。一会又听见连老爷子走出来,喝止了周氏。

    “亲家还在那,你骂骂咧咧的像咋回事!”

    “这又是咋了?”张氏就问。

    “二伯娘嫌剩饭菜不好吃,偷杀了鸡炖着吃那。”连蔓儿道。

    “这几天闹腾的,我看二嫂有点不怕他奶了。”张氏叹了一口气,“这又吃顺了嘴,以后还不知道咋样那。”

    “不是他们嫌你们是拖累,逼着分的家?分都分开了,你以后顾着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吧。”王氏道。

    一会就听见外面门响,是赵氏带着连叶儿回来了。

    “你们这个三嫂,这是病了?我看她比以前更胆小了,连话都不敢说。”王氏就和张氏道。

    “可不是,现在我们分出来,以后家里的事,多半都得推她们娘俩身上,怪可怜的。”张氏就道。

    “娘,你看。”连蔓儿就从柜角的一个笸箩里端出一个大碗来,碗里放着几块炸茄盒,几块炸的金黄的倭瓜饼,还有几块炸的雪白的土豆饼,“我特意留了点,给三伯娘和叶子送过去尝尝行不行?”

    “那咋不行,多亏你有这个心。”张氏道。

    “蔓儿这孩子好,不护食,心眼好,想的还周到。”王氏道。

    连蔓儿就端着饼,给赵氏和连叶儿送了过去。

    赵氏和连叶儿都是又惊又喜。

    “蔓儿,这是?”

    “我特意留了这几样给三伯娘和叶儿尝尝,你们快点吃吧,三伯在饭桌上吃过了,我就不让了。”连蔓儿笑着道,又特意压低声音在连叶儿耳边道,“别让奶她们知道。”

    连叶儿忙点头。

    “我知道,蔓儿你就放心吧。”赵氏也道。

    “蔓儿,多亏你想着你三伯娘和你叶儿妹妹。”连守礼道。

    连蔓儿站在西厢房门口,就看见连秀儿阴沉着脸从东厢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盆鸡肉往上房去了。看来那鸡肉,何氏她们还是没吃上啊。连蔓儿心里坏笑了一下,转眼看见大门内那两匹青色的骡子和旁边停的大车,心中就是微微一动。

    该是酿葡萄酒的时候了。酿葡萄酒的缸她已经看下了,隔壁赵家村赵连生家是烧窑的,正烧的有二十升的酒坛子,连蔓儿就准备从他家买。然后就是进山里去摘野葡萄,再将野葡萄运回到家里来。她本来打算用家里的板车,可是板车哪有马车快,也没马车装的多。

    张青山要明天才走,那她能不能借这马车用一用。连蔓儿把小七叫过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嘱咐了一遍。

    两人就找上了正给牲口喂水的张庆年。

    “大舅,我跟你商量点事啊。”连蔓儿就把要用马车拉葡萄的事跟张庆年说了。

    “大舅,你帮帮我们呗,”小七扑进张庆年怀里。

    张庆年哈哈笑着抱起小七,又把他举得高高的。

    “我外甥女和外甥要用车,这有啥说的。”张庆年道,“不过,蔓儿,那野葡萄不能吃,你要那东西干啥。”

    “我要拿葡萄酿酒。”连蔓儿道。

    几个人就走回西厢房里来,酿酒这事,光凭她一个人肯定干不来,所以连蔓儿干脆把想法当着大家的面都说了出来。

    “酿酒,酿酒好啊。”张青山听见了,就说道。

    小七马上猴进张青山怀里,“姥爷答应了。”

    “这不是一坛子两坛子的,随便你小孩子玩。”连守信道,“蔓儿,你这是打算酿多少啊。”

    “能酿多少酿多少。”连蔓儿道,“爹,这个买卖,咱绝对稳赚不赔。”

    连蔓儿就跟连守信算账。

    “镇上的葡萄酒,说是从西域那边买进来的,至少要二钱银子一斤。咱要酿酒,用山里的野葡萄,这个不用花钱,酒坛子我上次去问过了,一个二十斤装的酒坛子,只要十文钱一个,咱们酿上几百斤,也不过买上五十个坛子,五百文钱,到时候能算只能出一半的酒,去掉本钱,也有百来辆银子的赚头。”

    “爹,你们手里没钱,这个本钱我早都攒下了。”连蔓儿爬到炕上,从炕柜里某个角落挖出一个小布包来,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小块银子。

    “我蔓儿是有钱人那。”张氏就笑。

    “蔓儿,你那酿酒的法子,可靠不?”连守信又问。

    “可靠,”连蔓儿就编了一篇话,说她是在镇上,凑巧听一个人大胡子蓝眼睛的人说的酿酒的法子。

    小七就给连蔓儿做证人,“我也听见了。”

    “那应该是西域人了。”张青山就道,“葡萄酒不就是果酒,咱山里人酿果子酒也就是这么酿,只是不知道野葡萄还能酿酒。我看这事行。”

    “说到酒,不管啥事,你都说行。”李氏就嗔了张青山一眼。

    “等酿好了,挑最好的给我姥爷和大舅留着。”连蔓儿道。

    连蔓儿用苦姑娘儿就能赚来银子,这些天连蔓儿说话做事,也都让人信服。况且,看几个孩子心都胜,又是用自己赚来的钱做本钱,连守信觉得,他只能表示支持了。

    “行,那就都听蔓儿安排。”

            ………………            

    有粉红的亲,支持一下呗,嘻嘻。(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酿酒

    肥章,求粉红、订阅、推荐、各种票票。

          ……………………          

    有张庆年等人帮忙,酿酒的人手就充裕多了。连守信、张庆年、王氏、五郎、连枝儿和采云都坐车进山里去摘葡萄,其中张庆年和五郎还要赶车回来送葡萄。采摘葡萄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连蔓儿只是叮嘱他们,摘下来的葡萄,只需要在溪水里冲洗一下就可以了,葡萄上面的那层白霜千万不可以弄掉。

    连守信、张庆年等人坐车出发了,连蔓儿带着小跟班小七,两人头上都戴了草帽,就往隔壁的赵家村来。

    赵家村与三十里营子离的不远,两个村子的地挨着地。现在地里的庄稼大都已经收割完了,从三十里营子的村头,就可以一眼望到赵家村的村落。连蔓儿要走近路,就直接从田里的小道走了过去,大约一刻钟的功夫就到了赵家村。

    赵连生家住在村头,家住的院子外用矮墙围起一大片空地,里面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和缸。他家是方圆百里内,唯一会这个手艺的。附近的人家用的水缸,腌咸菜用的坛子,还有酒坛子等差不多都是出自他家。

    连蔓儿在计划用葡萄酿酒的时候,就注意打听哪里有卖坛子的。后来出来挖野菜的时候,她还特意来这里看过。当时她就看中了赵连生家烧的这种二十升,也就是二十斤装的阔口坛子,这种坛子还有盖子,可以用泥封口,腌菜装酒都十分适用。巧的是。这本是一个烧酒的作坊定下的,后来却又不要了。赵家正愁这么多坛子不好出手。连蔓儿过来说买,就说了可以十文钱一只卖给她。

    “我先要五十只坛子,今天就要,这是定钱。”连蔓儿拿出钱袋,从里面取出两串共二百文做为定钱。

    当时赵连生见连蔓儿是个孩子,还并没有十分在意,今天见连蔓儿一开口就要五十个坛子,而且还这么痛快地给了定钱,自然是喜出望外。

    “行啊。我现在就套车,给你送过去。”

    赵连生这边肯送货,连蔓儿自然高兴,就看着赵连生带着两个儿子。先装了二十五个坛子在车上。捆扎结实了,连蔓儿和小七也跟着车就回来了。

    因为西边这半个院子现在就归了她家,放酒坛子的地方。连蔓儿也选好了,就在她家西厢房的南窗户下面。那本来种的是几架豆角,刚刚拉架。连蔓儿跟着车回来的时候,张青山已经将地又平一平,赵连生就带着儿子将坛子都卸下来,回去拉第二车。

    这些坛子都是新的。但是连蔓儿觉得还是要洗刷一下才放心。

    连蔓儿就和小七打了一桶水,将坛子里里外外地刷洗干净。正好赵连生因她买的多,送了一小坛子的高粱烧。连蔓儿就剪了一块上次从镇上买的白细棉布,沾着高粱烧酒将坛子里面和坛子盖都擦拭了一遍。

    酿酒最需要的就是干净的器具,用酒精度高的酒来消毒,是最好不过的了。

    五十个坛子,赵连生家分两趟都送了来,连蔓儿就将余下的三百文前都跟他结清了。这个时候,连守信和张庆年也拉回来第一车野葡萄。

    野葡萄是用箩筐装着运回来的,运回来后,就先放在旁边用高粱杆搭起架子上。连蔓儿检查了一遍,发现葡萄都是挑的好的摘的,上面的白霜也都还在,就很满意。等葡萄上的水分晾干了,才将葡萄一粒粒摘下来,捏碎了放进干爽并经过消毒的酒坛子里。每只酒坛子不能放满,要给葡萄发酵留下充足的空间。

    连蔓儿就重新分配了人手,让五郎和连枝儿回来帮忙,只有连守信、张庆年和王氏、采云负责摘葡萄和往家里运葡萄。

    因为这个过程也要保持绝对干净,连蔓儿把手洗了又洗,又干脆用高粱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