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大清 莫相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归大清 莫相思-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我和胤祥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游览这红螺寺。到了珍珠泉边,我又忍不住脱鞋泡脚。我知道这样像故意在逗引他,实在有些不道德;不过想到那高高的宫墙,深深的庭院,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能如此恣意地享受自由了,心中还是忍不住,暂时把那些忌讳抛到脑后,就再任性这一次吧。

    就这样,时光好像回到了一年以前,那时我还是无忧无虑的公主,尽享父母家人的宠爱和呵护,唯一不同的是现在身边多了一个胤祥,默默地坐在我的身边。风又吹过脸颊,又拂乱了我的头发,阳光暖暖地,泉水凉凉的,我的意识逐渐模糊了。朦胧间,依稀听到胤祥低沉的声音在我耳边呢喃:“丫头,你还是不要长大,不要让宫廷夺走你的生气,不要变成绣茵。丫头,别担心,你就这样快乐下去吧,一切有我……”

第1卷 第49章:定情(一)

    第49章:定情(一)

    回家后,心中有些忐忑,生怕被阿玛额娘问起,不知应该如何解释。没想到他们竟然“不闻不问”,好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二哥,他也不说话。后来的日子,胤祥没有再出现,我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回忆起红螺寺的情景,心里却是有些异样的,点点的甜,点点的酸。只一样让我介怀,便是我同胤祥去找当年送药方的老方丈道谢时,却怎么也找不见那间禅房,向小沙弥打听,也都说没有这个人,心底里不由冷飕飕的怪异。

    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一转眼,回宫的日子到了。我同家人依依惜别,不得不又回到了那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黄圈子里去了。走进宫门的一刹那,忽然觉得空气里什么东西被抽掉了,我想那是“自由”。

    接下来的日子恢复了出宫前的状况。德妃的玉体大有好转,绣茵的身子也恢复了。万岁爷不在宫里头,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堆在永安宫,我们这些宫女跟着一起忙得要命。

    胤祥仍旧时常到宫里头走动,却绝口不提那日红螺寺的事,对我的态度也又重新嘻嘻哈哈起来,那个吻,那些话,仿佛竟似我做了一场梦一般。见他如此,我反倒如释重负,不过心情却好像有些不同了。

    不觉到了六月中,宫外传来消息,万岁爷从热河移驻喀喇河屯,巡幸蒙古各部。康熙派人来询问德妃的身体,似乎有接德妃伴驾之意。可惜太医说德妃虽然已无大碍,但身子仍然虚弱,中气不足,不能受颠簸之苦。虽然不能亲自伴驾,但诸多事宜还需德妃经手,比如各项备品,还要选择侍驾的嫔妃,甚至宫女杂役,忙得我们焦头烂额。

    一日,德妃忽然传我。匆匆进了屋,却发现有些奇怪:诺大的屋子里只有绣茵一个人伺候,其他的宫女竟都不在。

    德妃传我上前:“华丫头,本宫身体不适,不能随侍万岁左右,寻思着派个可靠的人代本宫随驾。这永安宫里头也就你和绣茵两个人办事沉稳让本宫放心,可绣茵也才大病初愈,不便远行,你就替本宫走一趟吧。何况你这丫头鬼精灵,最能哄万岁爷开心。后天往热河的队伍就要启程,你也去收拾一下吧。”

    我领命出来,心里却怪怪的。这康熙爷自有专门的宫女服侍,我去了也只能是个花瓶,德妃派我去做什么呢?后来我偷偷问绣茵,绣茵仍旧是德妃的那套说辞,我却不大相信。自从南巡回来,大约是共患难的缘故,绣茵与我亲近了许多,却仍旧是淡淡的,而且她看我的眼神有些怪,没有丝毫恶意,却让人有些不舒服,总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无论如何,我是不得不去热河了。其实这真是一份美差,差不多算是公费旅行了,特别是正主子德妃不在,我几乎是个“自由人”,怨不得其他的宫女都瞧着我眼热。可我心中的那份疑虑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启程以后我才发现胤祥和胤祯还有二哥也在其中。于是,我这德妃娘娘派来的没有主的奴婢便顺理成章地被十三和十四“接收”了。

    出了京我才渐渐猜出了德妃的用意。原来此次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秀女,想来德妃是怕自己不在万岁爷身边,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个“狐狸精”来,大约差我来是做个耳目吧。其实德妃本来不是好妒之人,和宫中的其他嫔妃也很和睦,不然康熙不会将协理宫廷内务这么大得差事交给品阶在贵妃之下的德妃。不过只要是女人总要有妒嫉心,这才正常,不然就有些可怕了。

    提到储秀宫的秀女,我又想起了梓雅,找了半天,发现她并不在队中,心下不由怅然。胤祥发现我失意的样子,便询问起来,知道了缘由,笑道:“我还当什么大事呢,你若想见,回宫我自然可以安排。”唉,当阿哥果然好,对我们天大的事,对他们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一路上,我这个名义上的奴婢过着主子一样的生活。胤祥和胤祯只挑些轻省的活计给我,大半的时间,我都在马车里发呆。后来想起二哥平素费鞋、费衣服,这会儿有没有人给他缝补,所以干脆利用这大段的空闲给二哥做鞋,缝补衣裳,顺便也给阿玛做了几双。

    胤祥瞧见了,敲着我的头说我“偷懒耍滑”,非赖着我贿赂他一双不可。我笑道:“怎么,堂堂阿哥也这般寒酸,难道福晋不给爷做鞋?”话一出口,我自己也是一愣。胤祥瞧着我无赖地笑了:“爷没有福晋,所以你得给爷做鞋!”这算哪门子古怪道理,他明明是有侧福晋的。'1'

    就这样打打闹闹终于到了蒙古。

    '1'按照胤祥子嗣诞生的时间,嫡福晋应该至少在康熙四十五年就进门了,不过因为情节需要,给他推迟到了,各位了解历史的看官不要扔砖头啊。对不起,十三福晋,让你受委屈了,抱歉,抱歉。没办法,谁让胤祥这样万人迷

第1卷 第49章:定情(一)

    第49章:定情(一)

    回家后,心中有些忐忑,生怕被阿玛额娘问起,不知应该如何解释。没想到他们竟然“不闻不问”,好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二哥,他也不说话。后来的日子,胤祥没有再出现,我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回忆起红螺寺的情景,心里却是有些异样的,点点的甜,点点的酸。只一样让我介怀,便是我同胤祥去找当年送药方的老方丈道谢时,却怎么也找不见那间禅房,向小沙弥打听,也都说没有这个人,心底里不由冷飕飕的怪异。

    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一转眼,回宫的日子到了。我同家人依依惜别,不得不又回到了那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黄圈子里去了。走进宫门的一刹那,忽然觉得空气里什么东西被抽掉了,我想那是“自由”。

    接下来的日子恢复了出宫前的状况。德妃的玉体大有好转,绣茵的身子也恢复了。万岁爷不在宫里头,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堆在永安宫,我们这些宫女跟着一起忙得要命。

    胤祥仍旧时常到宫里头走动,却绝口不提那日红螺寺的事,对我的态度也又重新嘻嘻哈哈起来,那个吻,那些话,仿佛竟似我做了一场梦一般。见他如此,我反倒如释重负,不过心情却好像有些不同了。

    不觉到了六月中,宫外传来消息,万岁爷从热河移驻喀喇河屯,巡幸蒙古各部。康熙派人来询问德妃的身体,似乎有接德妃伴驾之意。可惜太医说德妃虽然已无大碍,但身子仍然虚弱,中气不足,不能受颠簸之苦。虽然不能亲自伴驾,但诸多事宜还需德妃经手,比如各项备品,还要选择侍驾的嫔妃,甚至宫女杂役,忙得我们焦头烂额。

    一日,德妃忽然传我。匆匆进了屋,却发现有些奇怪:诺大的屋子里只有绣茵一个人伺候,其他的宫女竟都不在。

    德妃传我上前:“华丫头,本宫身体不适,不能随侍万岁左右,寻思着派个可靠的人代本宫随驾。这永安宫里头也就你和绣茵两个人办事沉稳让本宫放心,可绣茵也才大病初愈,不便远行,你就替本宫走一趟吧。何况你这丫头鬼精灵,最能哄万岁爷开心。后天往热河的队伍就要启程,你也去收拾一下吧。”

    我领命出来,心里却怪怪的。这康熙爷自有专门的宫女服侍,我去了也只能是个花瓶,德妃派我去做什么呢?后来我偷偷问绣茵,绣茵仍旧是德妃的那套说辞,我却不大相信。自从南巡回来,大约是共患难的缘故,绣茵与我亲近了许多,却仍旧是淡淡的,而且她看我的眼神有些怪,没有丝毫恶意,却让人有些不舒服,总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无论如何,我是不得不去热河了。其实这真是一份美差,差不多算是公费旅行了,特别是正主子德妃不在,我几乎是个“自由人”,怨不得其他的宫女都瞧着我眼热。可我心中的那份疑虑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启程以后我才发现胤祥和胤祯还有二哥也在其中。于是,我这德妃娘娘派来的没有主的奴婢便顺理成章地被十三和十四“接收”了。

    出了京我才渐渐猜出了德妃的用意。原来此次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秀女,想来德妃是怕自己不在万岁爷身边,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个“狐狸精”来,大约差我来是做个耳目吧。其实德妃本来不是好妒之人,和宫中的其他嫔妃也很和睦,不然康熙不会将协理宫廷内务这么大得差事交给品阶在贵妃之下的德妃。不过只要是女人总要有妒嫉心,这才正常,不然就有些可怕了。

    提到储秀宫的秀女,我又想起了梓雅,找了半天,发现她并不在队中,心下不由怅然。胤祥发现我失意的样子,便询问起来,知道了缘由,笑道:“我还当什么大事呢,你若想见,回宫我自然可以安排。”唉,当阿哥果然好,对我们天大的事,对他们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一路上,我这个名义上的奴婢过着主子一样的生活。胤祥和胤祯只挑些轻省的活计给我,大半的时间,我都在马车里发呆。后来想起二哥平素费鞋、费衣服,这会儿有没有人给他缝补,所以干脆利用这大段的空闲给二哥做鞋,缝补衣裳,顺便也给阿玛做了几双。

    胤祥瞧见了,敲着我的头说我“偷懒耍滑”,非赖着我贿赂他一双不可。我笑道:“怎么,堂堂阿哥也这般寒酸,难道福晋不给爷做鞋?”话一出口,我自己也是一愣。胤祥瞧着我无赖地笑了:“爷没有福晋,所以你得给爷做鞋!”这算哪门子古怪道理,他明明是有侧福晋的。'1'

    就这样打打闹闹终于到了蒙古。

    '1'按照胤祥子嗣诞生的时间,嫡福晋应该至少在康熙四十五年就进门了,不过因为情节需要,给他推迟到了,各位了解历史的看官不要扔砖头啊。对不起,十三福晋,让你受委屈了,抱歉,抱歉。没办法,谁让胤祥这样万人迷

第1卷 第50章:定情(二)

    第50章:定情(二)

    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看惯了青山绿水的灵秀,却未曾领略过塞外草原的壮阔。这一望无际的莽莽绿海带给我的不只是震撼,就连这里的风中都透着狂放的气息,让人的灵魂深处也生出一股随风起舞的狂野热望。

    向康熙请了安,禀明了来意。康熙慈祥地笑了:“既然你主子派你来,朕总得将人好好地还回去。华丫头,你前一阵子也受了伤,朕这里也不缺人手,那些粗重的活就不用做了,时常陪朕说说话儿就好。你跟着十三、十四来的,他们俩都是孩子心性,也不会照顾自己,身边也没个放心的人,你平时就留在他们那边伺候吧。”就这样,承蒙皇恩浩荡,我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胤祥和胤祯的“跟班儿”。

    此番巡幸塞外,主要是为了安抚遭葛尔丹叛扰的蒙古各部,所以不仅有清室皇族、王公贵胄,还有关外的蒙古各部,所以格外热闹。这不仅仅有男人的勇气和力量的比试,更有各族美女争奇斗艳的较量。塞外诸部不单带来了珠宝,也带来他们的美女,怀着各种目的汇聚于此。相较于已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满族女子来说,这些塞外美女身上有一种野性的、原始的美,热情而大胆,用大大的眼睛和火辣辣的目光追随着战场上的勇士。胤祥和胤祯作为康熙最宠爱的儿子,猎场上最英勇的骑手,自然备受瞩目,随之而来的,“粉丝”自然也数不胜数,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美女直送秋波,甚至投怀送抱。我打趣他俩艳福不浅,他俩却无奈地摇头叹气。

    一天晚上,康熙又是大排筵宴,与各族王公同乐,胤祥和胤祯自然也要作陪。我却不喜欢那样的场面,便留在帐篷里做些针线。

    入夜了,外头忽然起风,我想起胤祥和胤祯衣裳单薄,不由担心起来,找出两件斗篷。小良子贴身伺候,如今不在帐中,我只好自己出了帐篷给他俩送去。

    外头可真是热闹。距离尚远,便看到熊熊的篝火映红了半边天,连月亮被夺去了颜色;喧哗的人声和依稀的乐声,远远可闻。走近了,只见康熙爷坐在中间,左右两边是诸位阿哥、王公大臣和各部首领,幕天席地,中间几堆硕大的篝火上架着今天猎来的野猪、狍子,烤得滋滋冒油,香气四溢。在座的人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有各族的美女绕着篝火翩翩起舞。

    我在人群中搜索,好容易找到了胤祥,却不由愣住了。

    胤祥正坐在桌旁,侧身同身边的人讲话,脸上的表情异常地温柔。而他身边坐着的竟然是一位蒙古美女,却不似其他蒙古人一般粗犷,身上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柔弱之美,也正望着胤祥温柔地微笑。他们二人的身影在篝火的映衬下闪出奇异的光彩,让人炫目。那光华灼痛了我的眼,瞬间夺去了呼吸。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已经凝滞,灵魂好像也脱离的身体。周围的声音和影像都已经消失,只有他们俩的笑容凝结在我的眼中。忽然,心中一阵抽痛,好像某个角落裂开了,发出轻轻的响声。

    那女子不知何故,忽然瘫倒在胤祥的怀里,胤祥脸色大变,竟然拥起她,快步向我这边走来,脸上的神色异常的惊慌和……心痛,那熟悉的心痛……却不再是为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