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头也都知道着,这事只是暂时这样放下了,等老太太寿辰一过,依然还是要提出来的,只不过现在连侯爷都说了同样的话,决计不会为了一点家产闹腾,丢不起那人!各房院的太太们心里就有数了。
杨轩也知道,今天老太太是拿世子妃这边撒气,世子妃是替自己顶缸了,因此回来了之后,对杨若嫣道:“这事原是和你没关系的,没想到倒把你们夫妻先叫去训斥,真也是无语。”
杨若嫣便笑着道:“这也没什么,原本就是老太太记着去年的事,说起来各种事情都是有缘故的。”
杨轩点头叹气道:“分了家就好了。”说着回自己的院去了。
杨若嫣和朱铿寒这才回自己的院子,杨浩文道:“好在大家都知道要脸,好在各自退让了一步!”
杨若嫣点头,看着朱铿寒叹气道:“不过想来接下来的几天,老太太的脸色不一定好看。”
朱铿寒就道:“为什么要去看她脸色?这几天就不过去了,过寿的时候,行礼拜见的,也是大家一起,我就不信老太太那天还摆脸色。”
杨浩文点头:“就是!姐,咱们也不过去了,后天过了寿,看看爹怎么说,也可能还得过了中秋节……离得太近了,过了中秋节,走就是了。”
杨若嫣点点头。他们几个说着进了杨若嫣这边的屋子,就看见英哥儿在屋里玩,狼哥儿醒着在榻上躺着,丫鬟奶娘的一堆人在屋里守着两位小少爷,看到他们进来,忙行礼。
杨浩文奇怪的道:“林樱呢?吃饭也没去前面,我还以为在这边和孩子们在一块儿呢!”
一个丫鬟就忙笑着回禀道:“二少爷,二少奶奶上午一直在这边,也是在这边吃的饭,过了午才和三少奶奶在院子里转呢!请您回来了不用去找,只奴婢去说一声,她一会儿就过来。”
杨浩文点点头:“好啊,去说说吧。”
丫鬟就忙去找了。
林樱此时和赵氏正在后花园的假山上的亭子里坐着说话。杨毅文听闻前面的事情,也过去了,不过一直在堂屋坐着,屋里的人也没注意。
赵氏便来找林樱说话。
林樱想起杨橙雪的事,自己这边还没有打听出来什么呢,也便和她出来转转,顺便的问问。
问也不能直接就问,总得拐弯抹角一番,因此半天的,就在这边说着府里分家的事情,她们也不是很清楚,只能说了个大概,不过林樱也听赵氏的语气听出来了一点门道,杨毅文对于老太太还是有些不满的,老太太那边对他们实在太过于冷淡了。
林樱便劝道:“不用在意那些……老太太原本就是高高在上的人,你想啊,人坐的太高了,自然眼睛看的就高,看不着咱们这低下的人。咱们又何必为了这个生气?只看将来罢!浩文和毅文年岁都不大,谁敢说将来就没有大出息?就像咱们三姐一样,那时候和浩文在府里是最不起眼的,可现如今,谁敢轻看了?”
赵氏听得便点头:“说的也是啊!”
林樱笑着,想了想问道:“毅文很生气吗?这一点你可得劝着点,别叫他脾气太过于不好了……你该知道吧?咱们二房院还有位五姐,就是毅文的嫡亲姐姐杨橙雪,那可是个脾气不好的……”
赵氏一听提起来了杨橙雪,脸色就有点忽晴忽暗的,点了点头,含糊的道:“我也知道……不会叫毅文脾气变成那样的。”
林樱看她的样子,欲言又止的,想了想干脆的就直说道:“杨橙雪出了大事,想来毅文也是问过公公吧?杨橙雪是他的嫡亲姐姐,他总该问过……对于这件事,他是怎么看的?会不会心里头怨恨公公?或者怨恨……其他的人?”
赵氏真有点摸不着头脑,也没有太装,就是一副不太明白的样子问道:“为什么……是怨恨公公?这件事公公总该站在五姐这边。”
林樱笑了道:“看来你是一点不知道,那我就不多嘴了,毕竟那是大姑子,咱们妯娌背地里说了她的话,只恐叫相公知道了,反而怨咱们不应该背地里议论……虽然咱们也是说说自家的事,但是到底牵扯的人太多,不好议论的。”
赵氏便点了点头,林樱说的也是道理,这件事牵扯王府,牵扯侯府,她们两个年轻的妯娌背地里议论,还是在侯府里,真要是隔墙有耳的传到了老太太谁的耳朵里,真真不是好说明白的。
不过两人这会儿各自心里也有点数了,赵氏反正是知道了,杨橙雪说的全都是谎话的!这件事也已经叫杨毅文知道了的。
而林樱这边,从赵氏的神情上,却也猜到了一点。
正好这个时候丫鬟过来禀报,说前院的人全都回来了,两人忙相携着又来到了这边,赵氏没看到杨毅文,便没进去,直接走了。
林樱进了屋子,少不得要询问一下上午的事情,杨浩文便给说了,林樱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只摇头。
杨若嫣这边反正是把这件事彻底放下了,今天一恼,也是有意的要叫一定分了家,好在已经分了些东西,侯爷为了保住面子,也答应了老太太寿辰过了之后马上分家。这就行了,她是不打算在这件事上面再多说一句话。
而大太太那边,也是有点灰头土脸的,侯爷吃了午饭也没时间找她说什么,反而是急急忙忙的和两个兄弟一起坐下,利用一下午的时间,推心置腹的谈一谈。
☆、392。第392章 :宫娥
大太太悻悻然的回到了他们的院子,进屋之后才坐下,就命人去请二姑奶奶。
杨玉琳被请了来,看到大太太坐在那里神情沮丧,忙问道:“怎么,还是不愉快吗?我听下人说父亲已经回来了,难道还是……”
大太太忙摇头:“没有,你父亲回来就好了……说了一番话,大约的是赞同分家,也说了分家的事情他原是知道,也是想等着老太太寿辰过了之后再说。”
说到了这里,叹了口气:“我如今是真有点后悔,这件事实在有些办的轻率了。”
看母亲这么沮丧,杨玉琳自然是要安抚一番的,道:“没什么的,也就是各人生点气罢了,说起来……”她也叹了口气:“若嫣是晚辈,就算是生气也不会怎么样的,只不过要想在让她亲香咱们,是有点……”
说到了这里,顿了顿对大太太道:“娘,以后你不管遇上什么事,不要先想咱们这方面的东西,咱们失去什么,咱们缺了什么……这话我从来没和您说过,但是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我的命就是若嫣救的,救了我两次,一次是治好了我的病,一次是劝我和离。现在看看,她说的都对!而且那时候也是为了我好,您想,那时候她都已经嫁给朱铿寒了,不缺什么,不需要扶植,何必劝我那些话?可见若嫣这个人待人确实是真心实意。”
她看着大太太道:“所以,以后但凡是涉及她的事情,咱们多为她考虑考虑。女儿想报这个恩,想来也是没什么机会,现如今唯独只能是对她好些罢了。”
大太太听得却有些惭愧起来,这件事……原本她也是很感激的,尤其是女儿的病被杨若嫣治好了之后。但是后来……慢慢的,这感激的心就淡了,任何事情,依然是先想着自己。
叹了口气,她也点点头:“是母亲之前想岔了,现在也知道……唉,只能慢慢改了。”
杨玉琳点点头,转而又安抚她道:“幸好说起来也真的就是个小事而已,想来大约生气的是世子那边,世子妃倒是未必生了气,她原本就是个好气性的,等我多和她亲近亲近替您说说话,咱们在分家的时候做的漂亮点……这一点想来父亲那边就能做好了,这样应该就没事的。”
母女两个正在说着话,外面丫鬟进来禀报道:“东宫侧妃那边的祥嬷嬷来了,已经进了二院门了。”
大太太和杨玉琳母女两个全都是一惊,杨玉琳甚至站了起来:“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的也没个话就来了?”她忙迎了出去。
祥嬷嬷是太子侧妃杨玉荔身边的大嬷嬷,极有脸面的,说起来走到了一般的官员门里,真的比主子都尊贵。她是杨玉荔在宫里最得力的一个人,大太太和杨玉琳也依仗她很多,因此对她也是非常的客气,不敢怠慢。
杨玉琳出去把祥嬷嬷迎了进来,大太太虽然还是坐着等,可是还没见到了祥嬷嬷,已经一迭声的在屋里吩咐:“快去准备茶,去厨房端两盘奶油松瓤卷酥和牛乳菱粉香糕来,用花白瓷莲座碟盛了!”
丫鬟忙忙的答应了赶紧去。
这边杨玉琳已经领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嬷嬷走了进来。
这个嬷嬷穿的绛红色绣金镶边暗花缎面圆领对襟褂子,身上并无什么首饰,头上只斜插着一只青碧翡翠簪子,一身打扮简直都有些朴素,但是走路腰挺得直直的,眼梢眼角带着股子威仪,眼睛看向何处,那股威仪淡淡的便传达了出去。
祥嬷嬷进门之后,躬身给大太太行礼,笑着道:“老奴见过大太太。”
大太太就一迭声的道:“免礼免礼!”而杨玉琳已经是眼疾手快的给扶住了。
“嬷嬷请坐。”大太太指了指放在下面铺着绣四合如意花纹锦缎垫子的圆凳,笑着又道:“嬷嬷是走着进来的?快喝点茶解解渴,这大热天的,出来一趟不容易吧?”
杨玉琳笑着亲自去端茶,祥嬷嬷躬身道:“老奴不敢,四夫人您垮请坐下。”
杨玉琳的相公在他们府里排行老四,现如今也没有什么正经的事情做,因此也没有个官职可以称呼,祥嬷嬷便照着排行称呼的。
杨玉琳还是过去端了茶,只是祥嬷嬷再三的不敢,绝对的不敢受,弓着腰一直等着,杨玉琳只好又把杯子放下,笑着说:“嬷嬷真的也是太客气了。”说着她过来坐下了。
大太太又一次请祥嬷嬷坐,祥嬷嬷也没坐,躬着身子道:“老奴不敢逾矩,还是站着回话的好。”
大太太看她极端的守规矩,也无奈,只能笑着问道:“怎么也没有事先来人说一声就来了?难道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如果是一般的事情,杨玉荔那边只会派个太监或者宫女传个话,很少有祥嬷嬷亲自来传话的时候,因此大太太和杨玉琳母女两个都很惊讶。
祥嬷嬷顿了顿,杨玉琳已经道:“你们都出去!”
门口候着的丫鬟们全都退了出去,便是大太太这边的大妈妈周妈妈也不敢怠慢立刻退出去了。
祥嬷嬷这才道:“东宫是有些事情,侧妃因着过两天要出宫给老太太贺寿,已经是请示过得,今天就不便出宫了,但是事情有些难办,恐别人传话说不清楚,因此派了老奴来。”
大太太听了这话,已经是惊得脸色大变心跳如鼓捂住了心口!她最最害怕的就是东宫出事!慌的忙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祥嬷嬷躬身道:“大太太不必惊慌,这些事情也是宫里常有的……前些日子,西北苗疆作乱,太子和四皇子、五皇子争相请命去西北剿匪……这事府里应该知道。”
大太太忙忙的点头:“知道!不是皇上说太子要监国,不便出征,四皇子也因为已经收了皇上的冷落,皇上派的是五皇子去的吗?”
祥嬷嬷点点头道:“不错,五皇子去了这才一个月,已经传来了消息,西北这一次的苗疆作乱,已经剿平了!”
大太太一惊:“什么?!这么快?!”
祥嬷嬷点头:“是啊,而且这一次五皇子出尽了风头,不但是亲自的带兵,而且据说最后将苗疆叛匪一举剿灭的请君入瓮的计策,就是五皇子出的,也是五皇子给皇上先写了密诏得到皇上的许可的……不是抢功,皇上也知道。前天的时候,上朝的时候当着朝臣的面夸奖了五皇子,能文能武。”
大太太顿了顿,已经知道哪里不好了。
不过祥嬷嬷还没有说完:“昨晚上,皇上歇在了安庆园,傍晚就传来了消息,皇上册封宣嫔晋升庄妃娘娘。”
大太太心猛地一沉!
宣嫔是五皇子的亲生母亲,原本只是个小小的淑仪,因为生下了五皇子,这才晋升为嫔的,五皇子年纪比四皇子小三岁,比太子小十岁,今年才刚刚满十五岁。原本是不太起眼的一个皇子,文不如太子,武不如四皇子,上面两个皇兄压着,大家原本是看不到这个皇子的出头之日的。
可想不到这一次竟然被他抢去了去西北剿匪的事情,而且还大获全胜!
母凭子贵,这一点真的是马上就显现了出来。在明朝皇帝的后宫,除了正宫娘娘皇后之外,另有八妃位置最高,便是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这八妃。如今宫里八妃并不齐,贤妃一直就没有册封,淑妃就是四皇子的亲生母亲,庄妃到顺妃,这几个位置原本也是空置的,康妃生下了二皇子和五公主,宁妃生下了三皇子和二公主,三公主。
二皇子身体一直羸弱,在皇宫常年养病,成年很久了都没有搬出去,三皇子比较懦弱,不受皇上喜欢,因此这两个皇子也是没什么竞争力的。
太子以前盯住的就是四皇子,而众位皇子中,却是也只有四皇子,虽然有些好勇斗狠,但是勇猛过人,在南疆给皇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皇上对这个儿子极端的另眼相看。太子也是觉着能和自己一较高下的肯定是四皇子,因此紧盯着四皇子。
这一次万万没想到凭空冒出来五皇子!立了大功,宣嫔登上了庄妃之位!这可是大忌啊,对太子来说,就是多了个强劲的对手!
祥嬷嬷还继续说着:“昨天白天还有件事情,镇国公牵涉到一件贪腐的案子中去,皇上把太子和四皇子叫去,询问了两位皇子的意见,应该怎么处置。太子给的意见是,镇国公乃是开国功臣,几代都是勋贵,建议还是手段和缓一些。而四皇子的建议是涉及贪腐,皇子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他镇国公!因此建议立刻拿下审问!”
大太太慌忙的问道:“皇上怎么说?”
祥嬷嬷道:“两位皇子的意见,皇上似乎是都不太满意,尤其是……尤其是不太满意太子的建议,当时斥责了一句……”
“什么?!”大太太和杨玉琳几乎是同时问道!
☆、393。第393章 :宫里来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