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唐-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唐-完结-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想的事情多了,自然就会增大压力。即便凶手真的是闻喜县主又能如何?你只需秘密查清案子,将真相摆在圣上面前,由他自己决定即可。”冉颜知道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是很有困难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萧颂笑容渐渐明朗起来,“你说的对。”
他平日考虑事情太多,每每确保万无一失,因此一直以来他政绩斐然,但人总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冉颜的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萧颂心情大好,送冉颜回到府中,便立刻马不停蹄的继续去办案。
时已经是晚膳时间。
冉颜用完饭,沐浴过后,院子里已经点上灯笼,而打听之下,发现冉云生居然还没有回来,不禁问起邢娘,“出了什么事吗?”
“没什么大事,快晚膳时,十郎急急忙忙的回府,说是有事找二十娘,听说二十娘不在府中又匆匆追了出去。”邢娘道。
“不在府中?”冉颜心想,刘青松不会动作这么快吧!
邢娘点头道,“是啊,郑府老夫人的寿诞不还有四日就到了吗,二十娘是忙着准备礼物了吧,这些日都不在府内。”
罗氏常常寻邢娘去闲聊,话里话外都是想把冉韵交给她调教的意思,因此说了许多关于冉韵之事。
“那就好。”冉颜放下心,转而说起了闻喜县主的身世。
邢娘是从郑氏出来的,自然对整个氏族都十分了解,听闻冉颜询问,便小声道,“娘子,这个事情本不当讲,但既然您问了,老奴就姑且一说,您也别往心里去,只还当没有半点关系。”
见冉颜点头答应,邢娘才继续道,“闻喜县主的生母是出自荥阳郑氏,说起来与夫人这一支很近,王妃乃是夫人的堂姐,族中排行第三。当年三娘未曾出嫁时,族人便说,虽然二人不是亲姐妹,但竟是比亲姐妹生的还要相似几分,因此也偶有往来,但三娘嫁给隐太子之后便没有了联系。”
王妃在荥阳郑氏是嫡出之女,而冉颜的母亲只是庶出,又非同父,所以能沾上边的只有长相相似而已。要说关系,还比不上郑仁泰与她亲。
但郑仁泰是从一开始就投入秦王府,与隐太子站在了对立面上,因此两厢从不来往。
“娘子知道也就罢了,那位县主不是咱们能沾得的!”邢娘不放心的嘱咐道。
冉颜道,“我不过是好奇罢了,先如今这个情形,哪怕她就是我亲姐姐,我也未必会去认这个亲。”
冉美玉不就是亲妹妹?可见血缘关系并不代表亲情。
邢娘见她神色认真,这才放下心来。
“娘子,三夫人来看您。”晚绿在帐外道。
“请夫人到厅中坐。”冉颜起身。邢娘和歌蓝飞快的服侍她穿妥衣物,去了厅内
罗氏一袭绯色罗裙,宝蓝色缠枝牡丹缎面褙子,云髻高叠簪以牡丹金钗,正背对着门,站在屋内看屏风上的绣图,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静静出神
“婶娘。”冉颜欠身唤道。
罗氏回过神来,转身扶起冉颜,笑盈盈的在她面上打量一圈,道,“阿颜模样生的好,像极了嫂嫂。”
冉颜不知道她为什么忽然说起了这个,便未曾贸然接话,只是回以一笑。
罗氏携着冉颜的手,在主座的席上分坐,问了一些冉颜日常生活的问题,譬如在长安习不习惯,可有何短缺,伤势如何等等。
冉颜都一一耐心的回答。
聊了一会儿,罗氏才转了话题道,“今日我去了出云道长那里,顺便帮你算了下命格。”
冉颜眉梢微挑,知道已经说到正题了,她知道无论自己问或不问罗氏都会继续下去,便只道,“有劳婶娘了。
第223章卦语
罗氏笑着道,“出云道长说你命格中上,算是不的,用心经营,一生没有大灾。”
晚绿端上浆水,冉颜恍若未闻一样,亲自端了杯酪浆放在罗氏面前。
罗氏心里诧异,没想到冉颜居然这么沉得住气,抿了口酪浆,看冉颜丝毫没有要问的意思,便先忍不住了,放下杯盏,道,“我给阿韵算姻缘的时候,顺道也帮你算了算。”
冉颜动作微微一顿,直身施礼,“多谢婶娘挂心。”
罗氏看冉颜没有丝毫不悦,也没有好奇的神色,有些拿不准她的意思,便将卦文说了出来,“一鹿伴羊日,家中得安排,珍珠帘下立,清净得光辉?”
冉颜微微蹙眉,这不是难为她么?虽然她承接了原主的古文水平,能勉强读得出诗句中的意思,但这一句也太没意思了吧。
“道长说是上吉。”罗氏见冉颜皱眉,心里就踏实多了,心想你有反应就好,“姻缘的解卦是,良谋相对说知音,莫教过又来春,此际好调琴瑟韵,真是风清月白人。”
还是莫名其妙的诗,解与不解又有区别?冉颜眉头皱的更深,这可比影梅庵庵主打禅机来的深奥,她沉吟道,“看字面上的意思……莫教过又来春,莫非意思是珍惜良缘?”
“不。良缘巧合此际可以说成,应该长速下聘,不可迟延拖,若迟则恐生变也。”罗氏说着,竟是有些走神。
罗氏今日去找出云道长算命格不过是幌子,实则求他帮冉颜的和萧颂配八字,看看是凶是吉,恰巧出云道长提到他曾经给桑辰批过命格,罗氏心中一动,便下了大本钱,求他把桑辰和萧颂一并配来看看。
结果,萧颂和桑辰两人配出来都是这同一句话:良谋相对说知音,莫教过又来春,此际好调琴瑟韵,真是风清月白人。
通俗的意思就是,这是金玉良缘,但一定要快快下聘定亲,如果迟了,很可能生出许多变故,坏了这份良缘。
这究竟是缘故呢?罗氏也很是不解,求出云道长解释,可他只道是人各有命,天机不可泄,给搪塞。
难道是说,两人都是良配,谁先来提亲就嫁给谁吗?这么说来,倒是桑辰先了一步,但毕竟还没下聘……
既然没有凶兆,罗氏便决定私下找冉平裕商量商量此事,让他暗示萧颂赶快来提亲。“婶娘?婶娘?”冉颜喊了几声,才让罗氏回过神来。她看罗氏的神情,绝对不止这些事,便问道,“可是还有不妥?”
“无。只是想到一些事情。”罗氏笑道。
罗氏又非冉颜的父母,亦不是可以做主她婚事的长辈,私下配八字的事情算是越俎代庖了,她自然不能把真相告诉冉颜,转而感叹道,“十七娘性子娴静,又生的一副好样貌,姻缘之事自是不用多虑,但阿韵开春就要十五了,成日还往外疯跑,丝毫没有些形状,现如今也没有合衬的人上门提亲,真是愁煞人了!”
“阿韵聪慧活泼,年纪也还小,应也不用愁。”冉颜答道。
罗氏无奈的摇摇头,道,“我今日来,还有件事要求你相帮。”
“婶娘严重了,有事情,儿自当尽力。”冉颜对罗氏态度的转变有些奇怪,昨天之前还是一副淡淡的,不亲近也不太疏远的模样,今日又是嘘寒问暖,又是这般客气,究竟是为了哪般?
罗氏探问道,“邢娘乃是嫂嫂的教养阿姆,又是你教养阿姆,妇容妇德再没旁人比她更清楚的了,我想将阿韵交于她学学规矩,免得将来嫁到婆家遭人嫌弃,不知你意下如何?”
“儿也觉得婶娘想法甚好,此事只要邢娘同意,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冉颜说的不是客套话,邢娘虽然是她的仆人,但她向来不太爱插手别人的生活,只要做好本分,不吃里扒外,别的事情她一概不会过问。
罗氏早已将此事与邢娘商量了,可邢娘是极守规矩的,说是要冉颜同意她才肯教,罗氏这才亲自来问。
“因已近了年关,我前些日忙的厉害,也不曾多关心你一些,十七娘可莫要怪罪婶娘怠慢才是。”罗氏拉了冉颜的手道。
“婶娘已经对儿很是照顾了。”冉颜应道。心中却是一动,罗氏肯定不可能因为邢娘这件事情就转变态度,那多半还是因为萧颂的缘故。
再联想到罗氏说今日去算姻缘,冉颜道,“有件事情,儿很是不解,想请教婶娘。”
“何事?”罗氏打起精神,一直淡漠的冉颜忽然主动起来,恐怕不是小事。
“萧郎君虽有克妻名声,但以他的地位,应有不少家族愿意把娘子送去吧?”冉颜试探的问道。
罗氏听到冉颜居然问的是此事,不由放下心来,甚至有些高兴的道,“倒是不少家族有这个意思,尤其是中小氏族,但是萧侍郎本人不愿再娶……”
娶一个死一个,萧颂如何能罔顾他人性命。
“有传言,龙凤之气可破煞。不过,萧侍郎娶公主的可能很小。”罗氏越想越觉着冉颜和萧颂的婚事十拿九稳,倒是真心聊上天了,“萧侍郎位居高官,前途一片大好,我听三郎说刑部张尚书大有迁职的预兆,他若是走了,萧侍郎极有可能顶了这个位置,如何肯娶公主?而且萧家长子萧钧之已经娶了一位公主。”
唐朝但凡娶了公主的人,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官职,叫做“驸马都尉”的三品员外官职,三品,在唐代是很高的职阶,宰相一般都是三品官,但此官职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所以称“员外官”。但其实根本只是一个虚衔空位而已,没实权、没薪俸。即便特别有背景特别有才华之人,也大都担当清要的官职。
所以一般志在仕途之人,若非迫于无奈是不会娶公主的。
冉颜听着罗氏的话,不禁心叹,还是唐朝开放一些,连商妇都能言政事,虽然只能在私底下聊聊,但比起别的朝代要好上数倍。
经过这一番试探,冉颜亦已明白罗氏的意思。
第224章忽觉相思意
天色渐晚,罗氏与冉颜又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接下来几日因要参加郑氏老夫人的寿宴,冉颜便乖乖呆在家里养伤。那伤口虽伤的比较深,但处理及时,头颈部血液循环供应好,一般到第三四天就可以拆线了,但伤口在靠后脖颈的位置,冉颜自己不方便拆,便往后推迟一日,准备参加完寿宴,去找刘青松帮忙。
“娘子,绣坊定制的东西送来了。”晚绿欣喜的捧着一个包袱从外面进来。
冉颜正在绣那该死的梅花,听见晚绿的话,便抬起头来,将针线搁下。
邢娘也过来道,“是娘子画花样子的那个?”
“正是。”晚绿把包裹交给冉颜。
连一向存在感极低的歌蓝也忍不住凑过来,冉颜便飞快的打开。
想象中的东西真正出现在眼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更何况这件衣物有一部分是冉颜参与的。
晚绿和歌蓝从两边将衣裙展开,淡紫色的花瓣一晃,一幅丁香春雨图展现出了全貌。
尤其是当几个人看见里面的精巧韵致的图案,都不禁呆了片刻,连冉颜也没有想到她简简单单勾出的线条可以变得如此美丽。
从裙角开始,棕色纤细的花茎,叶如碧玉,在绿叶丛中盛开着一簇簇娇小的丁香花,细嫩的柄托着粉紫色的花瓣,片片细致,纤秀娇嫩,尽力向外舒展,里面露出星星点点的花蕊,一丛一簇开的十分热闹。越往上去,花便越少,到上身的时候仿佛只被风吹起几片,不知道用的什么方法,牙白色的缎面上似乎闪烁着星光,看起来一点也不比月光绸逊色。
衣服的边角都用银丝线锁了边,不疏不密,与料子上的星光相映,雅致却不失华丽。
晚绿瞠目结舌了半晌,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词,只能惊叹一声,“真好看!”
“这是娘子画的花样子?老奴一把年纪了,还真没见过这样好的样子。”邢娘左看右看,赞不绝口。
冉颜自问也是见过世面的,却也当真被这件衣服震住了。她画的那几个花样虽然都是经典,绝对是好看的,但能美到极致,绣坊显然是花了很大的心血。
正如冉颜所猜想,绣坊老板为了感谢冉颜免费提供的新花样,简直是倾其所能,把绣坊中绣技顶尖的十五位苏绣绣娘全部都调来只为绣这一件衣服,所以才能在短短时间,成就了这样一件令人惊艳的丁香春雨裙。
徐文昌是痴狂于绣品之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知道一个绣图在衣物上怎样表现才能达到最美的状态,并且不会拘泥于一种方式,一旦脑海中有了轮廓,他便会不惜人力物力的达到极致。
“咦,这是烟罗做的罩衣,是罩在这件衣物上面么?”晚绿见包袱底下还有薄薄的一件,便问道。
邢娘将衣物抖开,帮着把一群套了进去。
原本华光四溢的一件衣物,顿时温婉韵美,缎面上闪烁的星光若隐若现,仿佛江南细雨一般。却正是冉颜当时脑海中所想的江南景致。
“这徐文昌当真是个能人!”冉颜感叹。她以前也见过许多好的绣品仿佛带了灵魂一般,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徐文昌能把一件商品做的如此艺术,简直不可思议。
“娘子,穿上试试吧!”晚绿怂恿道。
邢娘也附和,“穿上瞧瞧,看还有哪里需要改。”
面对这样一件美丽的衣服,不试试实在暴殄天物了。
冉颜正要起身,便瞧见一个嫩绿色的身影窜了进来,在冉颜面前转了个圈,喜不自胜的道,“十七姐,看怎么样?”
嫩嫩的颜色将冉韵娇嫩的皮肤衬得越发晶莹白皙,月光绸色泽华丽,色彩缤纷的花树孔雀纹,活泼俏丽。
人靠衣装,冉韵本就有五六分的姿色,换上这样一件衣物,顿时容貌妍妍,光彩逼人。
“十七姐这件衣物也好看的很!”冉韵看着歌蓝和晚绿手里的衣物啧啧赞叹,不过她向来不太喜欢素雅的颜色,倒还是自己身上的更合心意些。
“二十娘真真让人移不开眼!”晚绿叹道。
冉韵美滋滋的在席上坐下,道,“十七姐,母亲帮着你给郑家的老夫人准备了礼物,我见过了,是《快雪时晴帖》,虽然是冯承素的临本,但亦是千金难求的好物件。老夫人喜欢文雅,极爱王右军的字,这帖子必然合她心意。”
王羲之字右军,李世民十分推崇他,常私下命人搜寻王羲之的真迹,更时常临帖。受他的影响,王羲之深受唐人喜爱,他最出名的帖子莫过于《兰亭集序》、《乐毅论》、《快雪时晴帖》等,自他扬名,前前后后出过许多摹本,其中以冯承素的《兰亭神龙本》最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均得以体现。
至于他临摹的《快雪时晴帖》,想来也应当不错,毕竟人家本身也是大师。
“这样贵重的礼……”冉颜话刚说了一半,便被冉韵打断。
她摆摆手道,“十七姐不必介怀,这东西由你手里送出去最好不过,我阿耶和母亲这是在帮你认亲,得了这座靠山,在京里的身份也会不同。当然,我们家也会沾到好处,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