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唐-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唐-完结-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冉颜向他投去疑问的目光,萧颂见她感兴趣,才道,“这些外放的人,一定会担忧自己被当做棋子牺牲掉,因此他们可能会留有关于李泰心怀不轨的证据,而李泰在没有利用完杨判司之前,是不会轻易杀掉他的,极有可能是吴王恪为了扳倒他,故而派人去寻那证据。”
“这么想也有极道理。”冉颜端起茶壶帮他添了点水,脑海中却忽然闪过一个画面。
苏州的那个雨天,行步翩翩的郎君,一把横在她面前的素面油纸伞……
那小厮尖锐刻薄的话:苏药师是我家娘子定下的夫婿,多少把伞都买的起……
那家娘子……是杨家大娘。
“或许,你的猜测已经接近事实。”冉颜缓缓放下茶壶。当初苏伏是效命于李恪的,按照萧颂的推论,是苏伏奉命去寻找证据,并杀死杨判司。
据刘品让说,杨判司平时习武,想来功夫不弱,所以苏伏并没有把握将他一击致命,倘若露破绽,一定会让李泰警觉,所以可能李恪要求让杨判司死的神不知鬼不觉,再加上搜寻证据需要了解杨府,所以苏伏出入杨府为杨大娘治病。
苏伏曾说过,他并没有答应要做杨府的女婿,怕是那杨大娘一厢情愿的看上了他。
冉颜将这些经过与萧颂细细说了一遍。
“这么说来,几件事情都与魏王有关。”萧颂修长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几面,片刻才淡淡道,“难成大气候。”
李泰在李世民眼里,是仁义礼孝兼备的儿子,且文才非凡,因此特别溺爱,作为儿子来看,对其疼爱更甚于李恪。他早已经到了去封地的年龄,却破例被留在长安,而且允许建立文学馆,招纳贤才,每年的花销比太子还要多。因此也养成了他骄奢的性子,不断的纳贤才,却不知道这么高调,很容易引得权臣不满。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冉颜暂且把这些事情放到一旁,享受这难得清闲的日子,因为按照萧颂的意思,刘品让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她可能距离入宫替晋阳公主治病更迈进了一步。
冉颜起身,淡淡的道,“我如今是明白了,历朝历代,受宠的皇子公主没有一个省心的。不管他们,你陪我去瞧瞧十哥吧。”
“好。”萧颂起身,携了她的手,走到门口时吩咐厨房准备好.膳食,两人顺着游廊往冉云生的住处去。
“唔,我都忘记说,倘若江南那边没有什么说法的话,也许等我孝期一过,便会被派去调查。”萧颂道。
冉颜哼哼道,“满大唐就没人了么,偌大一个刑部,再找不出一个会查案的了?非让你堂堂侍郎亲临,如今还是县侯……”
萧颂听着她的话,满面笑意,“刑部会查案的自然多,不过这此案也不是谁都敢去担的,大家心里都是明白人,推来推去终究还是要张尚书和我扛下……不过,阿颜,你舍不得我?”
冉颜别开脸,看向廊外的花圃,“小别胜新婚,暂别一下也好。”
第350章冉颜与苏伏
冉云生失踪这段时日,全家日夜忧思成疾,因此也随他一起留在农庄上修养。
这一段时间,冉颜过得甚是惬意,六七月份是许多瓜果成熟的季节,收获了不少寒瓜、甜瓜。因着生意关系,冉平裕认识不少番邦商人,因此也得了不少上好的西域葡萄和番石榴。
寒瓜也就是西瓜,因其性寒解热,所以称之为寒瓜。
把寒瓜之类的水果放在从深井中取出的水里冰一下,清凉可口,且绝对纯天然。
闲暇的时间,冉颜基本都花在配置药剂和打听宫中情况,或是与刘青松、冉韵一起商量在东市开医馆的事情。
天赋,实在是神奇的东西,冉韵对商业的敏感性令冉颜叹为观止,刘青松趁机向她灌输了许多后世商人的经营手段,她均能极快的消化,并且举一反三。
冉家并未涉足药材生意,但凭借着冉平裕的在商圈里的人际关系,想得到价格合理的上等药材并不是问题,且有萧颂这座靠山,也不怕有人活得不耐烦了跑来找碴。
冉颜也并未指望这医馆一开始就盈利,所以便定了“女性疾病治疗与美容”的方向。
刘青松这个坐堂医生可高兴坏了,一拍大腿道,“冉颜,你可太有爱心了,广大的妇女同胞特别需要关爱,这个我很有经验……”
冉颜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冉韵闲闲的向圆腰胡床的靠背上倚了倚,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旋即一脸高兴的对冉颜道,“十七姐,咱家可算能省下一份口粮了。”
刘青松连忙收起一脸的兴奋,以袖掩面,状似拭泪,“阿韵我这是为了赚钱,不惜牺牲色相……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说到赚钱,倒是抓到冉韵的痒处,但是冉韵上下打量他一遍一脸鄙视的道,“你有色相可以卖?”
“在下姿色其实还可以的吧?”刘青松不确定的道。
“咳!”冉颜正在喝水,听他这么说被狠狠呛了一下,歌蓝忙递上帕子才免得狼狈。
喘息了一会儿,冉颜颌首道,“姿色如何我不妄加评论,但自信心实在可以。”
刘青松的整体十分的别具一格,丢到人群里绝对不会被埋没,但特别归特别,与好看不好看本身没什么太大关系。
“已婚妇女没有发言权。”刘青松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在下以前还被坊间称为玉面圣手呢。”
“那些人眼瞎了吗。”冉韵紧接着道。
刘青松见冉韵气稍微消了点,便果断转移话题道,“你们这些日不曾进城,尤其是你啊……”
刘青松看着冉颜一脸猥琐的笑道,“可知道你们家萧钺之最近又得了个绰号?长安鬼见愁已经被‘妻管严’替代了,啧啧你们家萧钺之最近已经光荣的加入了惧内族。”
这是之前萧颂借那些眼线做不在场证据的时候留下的后遗症吧,冉颜道,“什么时候的事?”
“估计很长时间了,我昨日去的西市啊,哈,都传到那里了,能是一天两天的事么。”刘青松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不过,估计房相最近看着九郎十分顺眼。”
房玄龄是出了名的妻管严,上到皇上下到坊间妇孺,无人不知其夫人的彪悍,甚至有时气急了揍上房玄龄一顿,也是有的。
“能镇住长安鬼见愁的人,你现在可是比卢夫人还厉害。”刘青松道。
冉韵眼睛一亮,“不如咱们开医馆也挂上十七姐的名字吧顺便卖些驱鬼镇邪的药,想必不愁销路。
冉颜脸一黑,“你们果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冉韵看着冉颜的神色,眼睛越发明亮起来,“我以往还真不曾发现十七姐可以这样吓人。”
说罢,也不理冉颜,转头与刘青松兴致勃勃的谈论起驱鬼镇邪之药来了。
同一时间,谈论冉颜的人可不止他们,便是连皇宫里也不例外。
甘露殿的书房里,李世民一袭圆领黄色常服倚靠在胡床靠背上,望着对面的李承乾,哈哈大笑起来,“真是把萧侍郎关在门外一夜?”
“正是,儿臣早就听说冉夫人的名声,却没想到竟然如此厉害。”李承乾见李世民高兴,心里有了几分底气,面上多了些轻松的笑容。
“哦?除了此事,还有什么?”李世民今日心情显然不错,饶有兴致的问道。
李承乾道,“前阵子父皇给东宫新添的中舍人曾是在苏州任职,刘舍人给儿臣讲了许多苏州风物人情,便有提到冉夫人,说是冉夫人久病成医,师从神医圣手,在冉家别院养病时,曾救活了一个淹溺一夜的稚童,被苏州人奉为神医呢!”
“哦?有这种事情?可信否?”李世民神情认真了许多,此事听起来玄乎,但他相信倘若李承乾不能保证消息可靠的话,也不会胡乱在他面前乱讲。
“刘舍人应不会在儿臣面前虚言吧?”李承乾并未直接肯定,毕竟这种事情,听起来便是玄之又玄,倘若到时候证实是假,他也好开脱自己。
李世民身后的太监躬身道,“陛下,此事奴婢也听说过。”
“你也听说过?怎么不曾同朕讲过?”李世民前段时间为晋阳公主病发急的火烧火燎,此时难免有些不悦。
太监惶恐道,“奴婢也就是听底下人这么谣传,心觉得是传言过甚,奴婢也没法儿去苏州证实,因此不敢在圣人面前胡言乱语。”
在隋唐,并不是所有宦官都有资格称作太监,唐初宦官并不多,内侍省设有监二人,少监二人,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之下还有内给事、寺人等等官职,每个官职都有固定人数,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人。所谓太监也就是内侍省的最高职位,监的尊称。
李世民沉吟道,“等萧侍郎孝期一过,我便招他来询问,倘若冉夫人当真有这般神技,兕子便不必再受气疾之苦了。”
想到爱女病情反反复复,李世民眉间多了一丝郁色,李世民本身便患有气疾,其他还有几位公主亦遗传了此病,但也许是因为晋阳公主年幼,病情比他们都要严重的多而且时常反复,一年到头的用药,如今已经七岁,却比同龄的孩子要娇小许多。
“圣上,魏王来了。”门口有内侍禀报道。
李世民笑道,“让他进来。”
李承乾见李世民如此神情,心中发堵,也愈发警惕父亲对弟弟的宠爱已经远远盖过他这个太子,倘若在这样下去,他这储位早晚易主。
“父皇。”李泰满面喜色的大步走了进来,肥胖的脸上布满了汗珠。
李泰与李世民五官生的极类,只是因为太胖没有丝毫英姿可言,再加上他不似别的兄弟那样喜狩猎,而是喜欢舞文弄墨,常年呆在室内,肤白如脂,倒是还有些儒雅。
“青雀怎么如此急行?”李世民问罢,也不等他回答,便转向太监道,“忠瑞快给魏王取汗巾来。”
“是。”忠瑞躬身退了出去,他也不过只需走到门口,外面必有内侍准备好了祛暑之物。
李泰看见李承乾,连忙拱手行礼,“太子。”
李承乾尚未答话,李世民便道“今日我们父子闲话,不在乎君臣之礼,你坐下来说话。”
李承乾忙谦和的道,“正是,四弟不必多礼。”
李泰又施了一礼,才在席上坐下,接过太监递过来汗巾,一边擦拭一边迫不及待的对李世民道,“父皇,儿臣今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李世民呵呵笑道,“你满面喜色,我就知道有好事,你先歇歇再说吧。”
忠瑞太监将一盅消暑汤放在李泰面前的几上,“这是今夏御厨新配的消暑汤,殿下尝尝。”
李泰端起来抿了一口,点头道,“确实比以往爽口些。”他虽夸赞,却并未继续饮用,迫不及待的道,“父皇,儿臣今日要说的这件大喜净可不能在忍着了,否则儿臣要憋出毛病来。”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准你说了。”
李泰喜道,“儿臣前阵子听说了一位名医,早就派人去苏州证实了,今日才得到消息,想着皇妹的病有了希望,便急急赶来告诉父皇。”
“嗯?难不成你要荐的这位名医也是来自苏州?”李世民道。
难不成也是推荐冉氏?李承乾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有些得意的,好歹是有一回赶在他前面,压了他一头,不由觉得舒爽了许多。
“正是。”李泰诧异道,“难道大兄也是来举荐名医不成?”
李承乾笑的雍容大度,颇有一国储君的风范,“可真是巧,不知四弟推荐的是哪位名医?”
“父皇,儿臣举荐苏州药王家的二郎,苏子期。他尽承家传,比之当年的苏御医可谓更胜一筹,只是他为人孤僻,常居于山间,所以不被世人所知。儿臣也是前段时间偶然发现他竟然在太医署中任职,这才连忙派人去苏州确认。”李泰说罢,笑眯眯的看向李承乾道,“大兄要举荐的人,不会恰巧也是苏子期吧?”
李承乾心中暗恨,李泰那模样,显然早已经知道他准备举荐的人,刚才故意想看他笑话!而且这药王苏家,比起冉氏那个传闻要牢靠的多了。
“药王苏家。”李世民果然十分感兴趣,不禁坐直了身子,道,“不是听说这一代的药王大不如从前了?”
“父皇有所不知,这苏子期乃是苏家庶出,医术之高不亚乃父,苏药王曾经打算传他为下一任家主,不过苏子期喜好到处云游,研习天下医术,故而婉拒了。”李泰道。
第351章待定
苏伏隐居山间,本是为了隐藏杀手的身份,在李泰嘴里,却转身一变,成了隐居山间的高人,且有苏州药王世家的出身,李泰的解释也就显得十分可信。
“既然不喜名利,如何会到太医署任职呢?”李承乾一副虚心好奇的模样。
李泰笑笑道,“这我倒是不曾问过他,不过……他既然有云游研习医术的习惯,而太医署又是大唐医术的集中所在,入太医署不算奇怪。”
隋唐医生对于药方的狂热,后世根本无法想象,所以李世民也不疑有他,转头冲忠瑞道,“传召苏药师子期。”
李承乾暗暗咬牙,放在腿侧的手不自觉的攥了起来。他先来一步又能怎样,还不是抵不过李泰一场做戏!同时李承乾心里也对刘品让起了怨怼,刘品让曾经是苏州刺史,对苏州的事情肯定了如指掌,怎么会不知道药王家里还出了一个苏子期?!
李世民今日兴致颇高,又问起了李承乾和李泰都做了哪些事情。李承乾一直都沉迷酒色,根本没有几件事情值得对李世民细说的,好在来之前,为了避免被问起此事,刘品让想了几个答案,回答的倒算得体,颇有储君的架势。
李承乾也知道,父皇对于自己就是这样的寄望,也明白方才的回答让他十分满意,但看着那父子俩聊经史、字画,聊的不亦乐乎,心中还是很不成滋味,幸而他早年聪颖过人,也通读经史文册,颇有文才,时不时能插上几句,还不至于被彻底的晾到一边。
李世民极喜欢王羲之的字,说到兴头上,便要写几个字让李泰和李承乾品评品评。
两人顿时头如斗大,纵然是父子但毕竟李世民是一国之君,品评皇帝才艺这种事情实在很难,尤其是对李世民这种精明的皇帝,既不能只歌颂赞美又不能真的给他挑毛病,就算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特别不爱碰上此事,他们相比之下可要嫩的多了。
偏偏李世民还特别爱让人评。
正恰巧,内侍进来通报,“圣上,苏药师应诏已经在殿外等候。”
毕竟是女儿身体重要,李世民这才作罢“让他进来。”
李承乾和李泰心里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琉璃屏风后微微一暗,三人便见一个碧色圆领袍服、头戴黑色头的郎君微微垂头走了进来。他身材修长,宽肩窄腰,即便是半低着头,亦能看出这是一个容貌极为出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