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蒙蔽世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其实你蒙蔽世人-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是其身不正,就是自我要求不严格。有这个问题的人数虽然并不太多,但是在某些单位、某些部门和某些岗位上还是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些人都属于责任感比较差的那一小部分人,他们往往官升一级,谱大三分,所谓一阔脸就变,原来那种老黄牛精神也消失了,随意迟到早退,也不屑于干具体事了,只动口不动手了,说话也横了,对他这一级可以享有的种种的特权迫切地期望兑现。譬如有些领班刚刚当上主管,就急着要求马上把主管的西服发给他穿上。甚至有的厨师长也穿着西装进厨房。从个人心理上,太把这个芝麻官当回事了,甚至有点拿着团长的派头当连长,拿着兵团司令的派头当团长的架势。如此说即便夸张一些,但绝非夸大,公司时常能听到对这种情况的描述。其实这是自古以来一个规律性的问题——没有素质的人当了官是很可怕的,当了官他一定是“作威作福”的,因为他不能约束自己。中国人一向把“富贵不能淫”这一条作为一种节气。当一个人升了官,发了财,地位变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本色。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说明保持原来的本色很受推崇。同时,“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也是一条自然规律。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告诫亲友,一个人得到的好处要满出来的时候,是很危险的。“月盈则亏”,人满也一样,“天不概之人概之,天也是借人之手概之”。这是我们时常能看到的现象,——当某人过于志得意满之时,各种诋毁、中伤、暗算和背叛,全都冒出来了,这就是概。大家知道以前装粮食用的一种量具——斗,粮食要是装满出来,要用一只小木片把它刮掉,这个小木片就叫概。概就是铲平的意思。要想免遭人概,就要事前“自概之”。如何“自概”呢?曾国藩讲了三字要诀:一是清,二是勤,三是谦。就是清廉、勤奋、待人谦恭。“自概”实际上就是自我约束。我们再看道家思想,老子也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当了官千万别太横,别太奢,举手投足至少先遵循前例的规定。大家都应该知道,无论在哪种性质的组织里,一个不能自我约束的人,是不可能管理好下属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都听过这个古训。现代企业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人的人自身首先要正,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原则。在一个快速扩充到企业中、在一群快速提拔的干部中,出现自我约束不够的现象具有典型性,所以强调以身作则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第二是驭人乏术,就是不会管理的问题。不会管理有多种表现的形式,比较普遍的一种是管理方法简单。如果说一个普通员工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操作技能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督导层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怎样和人沟通。一个部门经理、主管或者领班每天的工作内容,大量的是和人打交道,其中包括指挥好下属、与平级协调工作以及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等。目前我们的督导层干部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缺乏训练、缺乏方法,尤其是在管理下级这方面,问题就更多。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过分依赖自己的行政权威,忽视建立在自己的非行政权威。行政权威是指干部依靠行政上的“官职”对下属发布命令,下属必须听从,否则就可以依照规则对下属予以处罚、调动直至辞退等行政上的处分;非行政权威主要是指干部以个人的人格、品质、知识等精神力量使下属信服。我们有的督导层干部在管理中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行政权力,而非行政权威的作用不足。下属听从其命令主要是因为害怕受到斥责和处分,而不是心悦诚服。有的干部在管理中甚至以罚代管,有滥用行政权力的现象。有些部门的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就是由某些干部方法粗暴,员工有强烈的受压迫感而引起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不少刚被提到管理层的干部,在管理中都不知不觉地模仿他的上级领导,对下属实行“强硬”的管理。但他忽略了他所模仿的领导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社会经验,个人资历也较深,有多年积累的非行政权威这样一个事实。这些领导者在某些具体事件上以强硬的方式、下死命令的方式、压迫的方式来指挥,可能是很奏效的。但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没有积累到足够的非行政权威的情况下,一味地照猫画虎,结果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第三是“执法”不严,即不敢管理的问题。我们的确有一些干部因为怕负责任、怕别人顶撞或碍于情面而不敢管理,结果不仅没有树立起自己的非行政权威,笼络住人心,甚至还放弃了组织上赋予的行政职责。我个人认为不敢管理的干部与那些不会管理的干部和以身作则不够的干部相比,更难改观,因为后两者通过培训、锻炼、批评、教育,绝大多数是能够有所提高和改进的,而不敢管理的干部则带有一定的“先天性”。这些人的人格、性格上可能从小就形成了害怕或者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习惯和私人情面大于一切的观念,所以要这类干部有所提高和改进是较为困难的。当然对“不敢管理”的干部也要作具体分析。有两种情况:有些是属于干部个人的素质原因,还有一些是工作环境的原因——一个不好的工作环境会使一些干部想管而没法管理。有些单位的环境本身就是赏罚不明的大锅饭,有的单位虽有奖优罚劣的制度,领导干部也得到相应的授权,但整体风气、整体的人际关系尚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氛围中摆脱出来,一个部门或管区的领导因此而不敢得罪人就不能受责怪了。还有的单位,领导间争权夺利,各自拉拢党羽。谁都不冒出来得罪下属,以保持自己的“群众关系”,宁可企业受损绝不树敌。在这样的环境里,那真是一切都免谈了。总之,对干部能否大胆管理、怕不怕得罪人这种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根据管理大师杜拉克的见解,现代企业间竞争的对象已经不是利润,而是顾客。而对顾客的竞争就是对品牌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内部机制环境的竞争。所以,每一个做领导的人在要求干部严格执法的同时,都要尽力为下属创造出健康正派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每一级干部行使权力创造基本的条件。

众所周知,酒店的管理是微观式的管理,因为每天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一一落实,所以对各项业务运行的指挥,主要靠命令的方式来完成。一个督导层干部每天必然地要对所管的员工下达很多具体的命令,员工是不是能认真负责地将每个指令完成,把每件事都按要求办好,直接决定着整个企业的运行质量。当我们发现,员工对命令执行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发令人的个人好恶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企业管理层的非行政权威,已经不是这些干部个人的财富,而是推动并润滑整个企业顺利运转的一个强大动力了。我们也看到,那些非行政性权威较差的干部所发布的命令常常会被拖延,或在执行中被缩水、被走样,这种干部对本部门、本管区的控制能力一定较差,这些部门、管区的散漫和混乱,并不是管理者没有及时下达正确的命令,而是他的命令的权威性有问题,正如孔老夫子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所以我们强调每个管理干部必须俭以养德、自重自爱,才能建立个人的权威,才能令出法随。也就是,要做官就要先做人。从理论上说,企业应当要求每一级领导者的人格,都要比他属下的人格高出一筹来!

优秀的基层干部具备的基本条件

针对基层管理干部目前的现状,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应当具备哪几个基本条件呢。我的看法是:第一、要有比较熟悉的本专业知识。因为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就是督导员工进行专业技术的操作。如果一个厨师长连厨房日常的运作、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那肯定是无法胜任督导工作的。我们现在也有一些督导层干部比较会管人,但是不懂业务,业务能力比较差。

第二、要具备起码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与经验。

第三、要具备比较健康的人格,这是管理他人的前提条件。健康的人格包括: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强、思想品质较好、个人修养较高、个性较为成熟等。缺少个人修养、个性又不大成熟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压力的承受力必然不高。我举一个常见的现象做例子,我们有些基层干部长期在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岗位工作,当某一天他的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岗位发生变动,或者仅仅是领导他的人被调换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这些干部对另外一种工作环境或新领导的管理风格感觉非常不适应,情绪波动很大,影响了工作,发挥不出自己原有的水平。正说明这些干部自身的素质还缺点什么,在心理上还不很成熟。假如一个人在面对挫折与失败,甚至仅仅是一点外界的变化时,就无法调控好自己的表现,我想这样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一定会有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任何管理岗位对他可能都是勉为其难的。

在基层干部应具备的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中,熟练的专业知识不是这次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健康人格问题涉及人格养成和变化的从少壮到衰老的外部环境和个人的悟性,能否升华也很难从培训中解决。我今天只能重点讲讲与人沟通,即如何在工作中搞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讲如何处理好与你的上级、平级和下级三个方面的关系。

如何在工作中搞好人际关系

如何对待上级

作为一个微观管理型的,以具体操作性事务为日常业务内容的企业,酒店就像一只航行中的轮船,下级船员对上级船员必须服从,全船服从船长。做一个好部下,服从还不够,还要善于为上级补台。所谓服从,就是在工作中即使你的看法与上级不一致时,也应该充分地尊重上级,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当然事后你可以向上级说明你的看法;所谓补台,就是当上级的命令出现部分错误或者偏差时,你应该在积极维护上级威信的基础上,在执行上级命令的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想办法把事情向好的方向扭转,既不本位主义,又不明哲保身,更不幸灾乐祸。你应该相信你的上级心里一定会有数的,他会在心里感激你的。“补台”确实是一个基层干部应当具备的基础品格。

当然,一个基层干部,还应该敢于和善于向上级提出不同的意见。一个完全听命于上级,没有自己思想的人,也不是一个好干部。但是向上级提出意见要出于真诚和善意,做到有主见但不固执,多揽事而不争功,行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在现实中,上级反对下级的意见时一般可当即提出,下级则不同。美国副总统戈尔写过一篇文章,叫《怎样当副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下级要在维护上级权威和面子的前提下,讲求方法、注意场合地向上级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因为总统的权威和面子,就是国家的权威和面子。同样,饭店总经理的权威和面子也是企业的权威和面子,一个部门、一个管区,莫不如是。

除了服从与补台外,在与上级的关系上,你自己也可以总结一下,是不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忠诚。臣对君,下对上,事之以忠,这是做人的起码准则。2。感激。你的提拔任用,你得到的报酬待遇,虽然是组织上给予你的,是你自己挣来的,但与你的上级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主张,下级对上级,个人对组织,都应当心存感激。这个心存感激的原则是被日本松下公司明文写进企业信条中去的。3。尊重。上下相处要懂礼。不要以为自己资格老、本事大、有功劳、与上级关系亲,就礼崩乐坏。尤其在众人面前,与上级不能过于随便,要让上级感觉受到尊重。让上级受尊重也是给你的部下的一个示范。如同儿子在孙子面前尊敬爷爷,也是对孙子的一个身教。4。体谅。在同级和部下中,带头体谅上级的立场,维护上级的威信。实际上维护上级的威信也是维护包括你本人在内的整个指挥体系的威信,对你自己并非无利。5。处下。勿抢上级的功劳和风头。凡是总结性的话,归纳性的话,决定性的话,定调子的话,一般留给上级去说。避开“功高震主”之嫌,保持谦虚的美德和宽阔的胸怀。要甘于将自己的功劳掩盖在上级的光环下和集体的荣誉中。6。默契。了解上级的个性,因人而异地协调与上级的工作关系。凡不注意研究上级工作习惯的人,工作中是很容易碰壁的。7。本分。少出难题,少沾是非,避免让自己成为“是非人物”和“问题人物”,不要让上级总是安抚你或者总为你操心善后。8。勤恳。努力工作,为上级分劳分忧。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一个下级必须做好的。没有这一条,上面七条统统没有价值。

所要说明的是,我以前在一次会上讲这些内容时曾被一位从事培训工作的干部私下里提醒过,她说你讲的这些没有错,但如果有些人学歪了,很容易变成一种权术。所以我在此要不吝篇幅地反复强调:实践以上八条的前提是诚意正心,如果流于阿谀拍马,见风使舵的油滑行径,长久下来,人心自辨,绝不会有善果,因为油滑的天敌就是时间!

如何对待平级

对待平级我主张退一步办事、矮半格说话。现在有些企业的部门之间好像很对立,谁也不服气、谁也不肯吃半点亏,互相告状、互相整人,搞坏了气氛,影响了工作。出现这种现象时,平级之间“退一步办事、矮半格说话”就更有必要。退一步、矮半格、肯吃亏、不计较,这样做不是耍权术,只是心正意诚,就是有修养!在中国的企业里,对很多具体事情的处理其实常常不是以是非为取舍的,特别是平级之间,一个正确的主张往往不一定得到他人的支持。你的工作能不能得到支持,有时竟取决于你和他人之间是否建立了互相支持的关系,取决于你以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