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一家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妾一家欢-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况先前还撑着跟连大奶奶周旋了一顿,那个时候觉得嘴有点不听使唤了。
姚妈妈急得厉害,这副样子,怎么能出门,要是去了李家,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如今的李家,可不再是大姑娘当主母的时候了。
那位曾经一无所有的十三姑娘,又有了身子,还有国公爷宠着,这一去,可不是自取其辱,又是何必。
“太太,您要是担心惦记着武哥儿,我这就去国公府,把武哥儿给您接回来好不好?”
大太太没做声。
姚妈妈没法子,只好道:“要不等老爷回来,就请老爷出面,把武哥儿接回来住几天?”
这已经是力所能及中最好的法子了。
都还只能看李家愿不愿意让步,兴许这回那位十三姑奶奶有了身子,国公爷又要有新的嫡子了,一时欢喜,能应允吧。
可大太太完全不理会姚妈妈的心思,闷了半晌,冷冷道:“接回来又如何,终究还是要看看他在李家过得好不好才行。”说着又红了眼眶道:“也不知道纯芳,如今在天上看见了心里有多痛。”
听见大太太提到死去半年的陈纯芳,姚妈妈就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了。
这位聪明却自负又骄傲的大姑娘,一直是太太心里的伤疤,每每想起来,还要痛哭一场。
就算是中风最不好的那段时日,吃不下东西,喝不了粥,太太不能忍受自己变成那副样子,可只要一说到大姑娘,太太就总会硬着头皮把东西都吃下去,慢慢咬牙撑着。
为母则强。
要不是为了大姑娘,只怕太太乜挨不到这个时候了。
毕竟如今的大少爷可再也不需要太太这个当娘的护着,宝哥儿也是父母俱在。所要担心的,也不过就是大姑娘留下的一点血脉嘛。
姚妈妈什么也没说,沉默着出去准备。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说大太太不管家己久,但是终归还有先前的威风赫赫留在下人们的心里面。
何况如今陈家能够做主的人都不在,大太太要出门,也没有哪个下人敢拦着。大家只能小心翼翼把一切打点好了,将大太太抬到了铺着厚厚垫子的马车上,还特意叫了四个大力气的媳妇子另坐一辆马车,把大太太这段时日出来哂太阳时候惯常用的春撵也带上。这才浩浩荡荡往国公府去。
一到门口,众人就看见车如流水马如龙。
来往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门口看门的小厮都是喜气洋洋。
姚妈妈来过国公府好几次,加上陈家的马车也是有标记的,看门见了,急忙迎上来,心里却在犯嘀咕。
今日这陈家真是来得稀罕。
最先头是那位大奶奶过来,还没半个时辰,又有下了朝会的大少爷和老爷一起来。
大奶奶去了内院看国公夫人,国公爷也在里头花厅不避讳的接待岳父舅爷。
其余来送礼的,不过是各府管事,就有总管请着吃酒。
不过陈家来了两拨人也就罢了,怎的如今连那位久病在床,听说是中风了的太太也过来了。
不过终归是下人,也不敢多问,旯是腹诽了几句,面上还是带着笑把人迎了进去。
因大太太行动不方便,又不能在这里下来坐油车,门房们还特意去偏门那边下了门槛,让马车一直进到了外院二门那里,才换了油车来接。

第八十四章 上门(下)

外院王管事知道大太太过来的消息,早己马不停蹄去告诉了正在陪着大老爷和陈端仪说话的李建安知道。
李建安本来笑容满面的脸上就有一瞬间的凝滞。
大老爷和陈端仪都是久经官场的人,察言观色也是本事,自然看出来不对劲。
不过也不好多问。
要是问到了别人家里的阴私,可就不好了。
再是亲戚,终归还是两家人。
这一点大老爷和陈端仪都分得很清楚。
李建安目光闪烁了几下,就正色的望着陈端仪,发难道:“子成,岳母她老人家要过来,你怎的也不事先跟我说一声。”
大老爷和陈端仪闻言都是面色大变,却也终于明白了李建安换了脸色的原因。
大老爷气的浑身发抖。
陈端仪却是暗暗叫苦。
这位妹夫,碍于情面和辈分不方便向父亲发难,就只好在自己身上动脑筋了。
不过既然当着父亲的面,都这样语气严肃,面容端凝,竟然是连不满都不屑隐藏的样子。
看起来,当真是不满母亲的很。
陈端仪心里又微微有些不悦。
不管如何,终归还是岳母。
怎能如此,就算是国公爷,又是当朝国舅,位高权重,也不能这样不留情面。
心念抖转之间,陈端仪就想要讽刺几句回去,可想了半日,却找不到一句可以说的话。
身为人子,不能非议父母之错,可有些事情,即便不问错对。自己这个母亲,也做得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陈端仪就只能暗自叹息一声,苦笑道:“给问之添麻烦了。”
李建安曾经做了大太太多年的正经女婿,当然知道大太太是什么样的人。就算是从陈纯芳这个女儿身上,管中窥豹,有些事情,也是可见一斑了。
方才这样说,也不过就是想要先给陈端仪和大老爷示警,表明不满罢了。
等看到陈端仪先示弱,李建安也就缓和语气道:“我也是担心岳母这样突然过来,本来身子就不好,再为了纯歌的事情折腾的反复了,我和纯歌心里都愧疚。”
大老爷和陈端仪听见李建安这样毫不避讳提纯歌的名字,一时间都觉得心里复杂难言。
以往这位国公爷,说到纯芳的时候,都是用内子代替,遵于规矩礼教,却难免少了几分亲昵。
李建安却没有时间去注意大老爷和陈端仪的神色,他心里,都是对大太太突然到访的担忧。
几年前,陈纯元有孕的时候,这位岳母来了一次,没多久陈纯元就一尸两命。
再回去久一些,这位岳母来了一回,自己身边两个贴身伺候的丫鬟就得了疾病,送到庄子上就暴毙了。
这一次,自己可不想再重蹈覆辙。
不过对方终归是自己的岳母,又是纯歌的亲伯母,撑着羸弱的身子过来探视,总不能就这样硬着把人拒之门外。
不仅是让自己名声不好,连纯歌的名声都会被拖累。
李建安心里就飞快的想着法子。
外头就有李妈妈进来回话。
“国公爷,太夫人让我来告诉陈大人,说是她好久没见到亲家母,想要留着一道用饭,让您好好招待亲戚,别怠慢了。”
李建安先是一征,立时就明白过来定然是太夫人听到消息,也不愿意大太太再过去打搅纯歌,弄出什么风波来两家脸面不好看,就去截了人。
心里放松,李建安就笑道:“知道了。”
大老爷和陈端仪对于李家上下都是如此戒备大太太,又是气愤又是羞愧,也只能顺着说了几句太夫人的好话。
陈端仪还亲自起来向李妈妈道了谢。
李妈妈面上说着不敢,人却站在那里受了陈端仪的半礼。
等李妈妈回去的时候,原本相谈甚欢的三个人怎么也找不到滋味了。
陈端仪惦记着近日朝堂上几宗大事情,还是硬撑着坐在那儿,和大老爷一前一后的打听消息。
李建安听到他们是要问邹家最近联合几个朝臣提出的新政,心中一动,就有意无意道:“皇上近几日都喜欢叫顾阁老几位老臣去陪着下棋。”
大老爷和陈端仪听见这一句话,颇有一种拨云散雾的感觉。
近几日邹家上书,请皇上实行新政。
这新政,针对的是宗室贵戚们的圈地之风。
自从大燕建国以来,太祖皇上为了奖赏功臣,也为了封赏宗室,就准这些人跑马圈地。凡事有看中的地方,就手里拿着绳子,骑马跑一圈,丈量好了就圈起来。只要是和爵位相等的,去衙门办了地契手续之后,就能成为祖传的家业了。
原本有这项特权的人并不多。
可自从皇室繁衍子嗣,功臣们也是子子孙孙逐渐增多,这些人,多半都有世袭爵位,有些家里还不只是荫封一个人。或是分了家之后,继承爵位的人名下土地变少,就又需要重新补上。
日积月累之下,占用良田无数,也有人仗着地位肆无忌惮扩大名下土地的,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就连国家的耕地,也大大吃紧。
这些弊端,皇上和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也想过要改革。可一旦废除圈地之风,就是要和祖宗家法悖行,更是要触动无数世家利益,就算是当今皇上乾纲独断,也要掂量一二。
这一回,邹家突然上书,要求废止圈地,还要皇上派人清算过去五十年的世家圈地文书,一一查证是否符合品级爵位的律法规定,又要让这些贵族世家补交税务。
有不少士子支持,也有许多人攻歼。唯有皇上一直意味不明,倒叫许多人都拿不准方向。
大老爷和陈端仪近日都是战战兢兢,唯恐站错了队伍。
听见李建安说到顾阁老几人连连被皇上召见,心里就有了主意。
邹家是新近才冒起来的家族,本来就不为那些百年世家接受,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讨好皇上,也不会再添新的仇敌,还能赢得清流士子的赞美之声,却是吃不了亏。
不过看起来,皇上也不赞成用这样突如其来的方式解决圈地的问题,所以才会连连召见顾阁老这样守旧的老臣子。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大老爷和陈端仪对李建安都不由面露感触。
李建安却觉得好笑。
有些事情,不是官大官小就能决定的。
既然自己这两个姻亲愿意帮手在朝廷上说几句话,自己倒是可以省下一些功夫。

第八十五章 亲事(上)

正陪着纯歌说话的连大奶奶听到大太太过来的消息,也觉得大为窘迫。
尤其是看着对面纯歌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就更开不了口。只是在心里暗恨大太太总是没事找事。
纯歌自从有了身孕,处理起事情来更加中正平和,喜欢与人为善,又想到连大奶奶虽说有时候心思多了些,在大太太这件事上,终归也有身不由己,就不愿意为难她。
听说大太太过来梅香院的半途上被人请去了太夫人那里,还打发人过去看了看,又叫人去找了正在读书的武哥儿,让他休息一天,去看看外祖母。
还关切的问起了大太太的病情,面容带笑,神情诚恳,半点不耐和虚伪都找不出来。
连大奶奶瞧见,就只好干干笑了几声,忙说大太太吃得好睡的香,一切都妥当的很,让纯歌安心。
纯歌倒是真的安心。
自己虽说不是一味只为了别人着想的人,不过对大太太除了那回端琅的事情外,一直都是抱有同情和怜悯。
大太太是真的信佛,一个信佛的人,却能屡屡狠下心做那么狠辣的事情,半点不怕报应。只怕不是因为不相信因果轮回,而是为了儿女,将这些都统统抛在脑后了。
如今自己也将为人母,有些事情能够宽厚以待的,还是忘记了的好。
总不能真的盼着大太太去死,或是就此老死不相往来。
快意恩仇,说的容易,在这个时代里,血缘宗族的的牵系,可不是那么容易甩掉的。
纯歌如此想,一左一右坐在旁边的四夫人和五夫人却不愿意让连大奶奶好过。
上回纯歌摔倒,四夫人胆战心惊的,结果李建浩回来,竟然没有过分责怪她,还拿了香露方子回来另带一千两银子开铺子的本钱。
李建浩不愿意让四夫人今后再跟纯歌为难,就说一切都是三嫂厚道,还是三嫂劝服了三哥,又主动拿了方子出来。
四夫人开始还有几分不信,哪有这样大度的人。
那香露方子,可是值钱的很。
结果过几天纯歌就关了自己的铺子,还叫人去把四夫人请到梅香院,详细说了配香露时候要注意的事体。
四夫人信服之余也就有了几分感动。
毕竟只是妯娌,又不是有深仇大恨,以前时不时找些麻烦,不过就是心里不忿比不过别人而己。
有了好处,自然万事都好商量。
四夫人这几日就常常过来看望纯歌,陪着说说话,太夫人看在眼里,欢喜得很,对四夫人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四夫人就更打定主意要好好巴结纯歌。
总觉得这位三嫂是不一样的,绝不是一毛不拔耍派头的人,跟着后头必然有好处。
就连五夫人,眼睁睁看着四夫人得了香露方子,想到上回得的簪子,也后悔不选。
早知道就多巴结这个三嫂一些,说不定隔日就能把点心的食单要出来,也开几个铺子挣钱。
至于陈家的事情,四夫人和五夫人都隐隐听说了些,两人心里都觉得很不屑。
但凡是大家子家族,就算是没有分家,一家子住着,还是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呢。
就算是别人的父母没在京城,也轮不到你一个大伯母来指手画脚的,何况陈家早已经分家,又是出嫁了的姑奶奶。
上回居然还安排咱们李家姑娘哥儿的婚事。
这回是没安排到自己的孩子头上,要是哪天动了心思,是不是就能私下不着调的去跟别人商量越俎代庖,说是要保媒了。
万一传出些不好的名声,自己的儿女可怎么办!
四夫人和五夫人抱着一样的心思,就前前后后不客气的开了口。
“说起来,咱们是晚辈,没得管长辈出门的道理。不过大奶奶,我也要说您几句。你婆婆这样不好呢,你也该劝劝她,这样关怀小辈,到头来却折损了自己个儿的身子骨,可是划不来了。”
连大奶奶对四夫人的冷嘲热讽只是咬牙收下。
五夫人就急忙道:“对对对,咱们三嫂请那个李太医也不便宜,听说光是礼钱就花了二百两,可不能让这银子白花了,没得花了银子人还病歪歪的道理。”
听到五夫人本性南移,说话都不会,开口闭口就是钱,四夫人眼角余光中就满是不屑。
不过这一回两人是站在一起的,倒也没有升口嘲讽。
纯歌听见这两个人说话,虽不见得就是真心为自己好,却也是想要帮自己出头的意思,就更加不好说话了。
屋里丫鬟婆子们都在笑。
连大奶奶被人这样当面讽刺,气的咬牙,面上还不能不挤出几分笑意来谢了四夫人和五夫人的关切之意。
纯歌看她憋得脸色涨红,怕待会实在闹得不好看了,忙招呼她们吃果子。
正好外头陈端琅下了学过来看纯歌。
看到一屋子人还愣了愣,很快就又恢复从容一一请安问好。
连大奶奶忙叫陈端琅过去,问了好些话,又把早己准备好的文房四宝拿了出来。
陈端琅这些日子上族学,早己会分辨好坏,见是价值千金的徽州墨家所造,面上就有几分犹豫。
纯歌也一眼认出这套东西至少也有千两银子,眼神微微闪烁,笑意就有几分凝结。
长房日子过得并不宽松,不是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