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怪陈秋香能这么打扮、这么自信爆棚,原来她家的经济底子不薄。
  重活一世,赵菲发现自已多了超越这个年龄的分析判断能力。如若换成以前的她,至多只觉得陈秋香这种人,气势霸道,咱惹不起能躲得起罢了。
  但是,在装着30多岁灵魂的赵菲心里,此时的陈秋香,那点小心思,就象画布一样明明白白心写在脸上,还真是有点不够瞧的。
  不过,赵菲还是没有料到,陈秋香此时前来向郑志强示好,并非那么简单。
  在赵菲眼里,陈秋香对郑志强讨好的意图虽然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但是,也许那并不是爱慕之情,而是对某种能力的赞同,并渴望攫为已有的贪欲。
  果然,第三节课下课后,班主任黄老师宣布让大家再留一节课,并发了一份中考志愿摸底调查表给大家填。而中专学校的资料也一并附发了下来,主要是各个学校在本市的招收人数,招收专业等。但这份资料却是去年旧的底。因为新的要求还未出来,只能依着去年的底来做判断了。
  “这份底虽然是去年的,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最大的、也是肯定会有的变化,就是录取分数了。综合全县的判断,你们这届是历届以来,学生人数最多的,同时也是成绩最优秀的,所以不管是考中专、还是考一中,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
  你们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可以懈怠,不能在最后冲刺的关头放松了学习劲头!”
  黄老师谆谆地叮嘱完毕,便把摸底表格和中专学校的资料都发到了每个同学手上。
  这些表格和资料都是黄老师刻版出来的,还带着浓浓的油墨味,同时,拿在手上也得小心了,手指得捏着表格空白边,因为如果不这么拿着,很容易就会把油墨擦糊了。
  随着黄老师资料的发放,班级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只是传来了一片“沙沙”的纸张翻页声。看来,面对第一次人生重大的选择,这些少年们的心中,还是沉甸甸的。
  虽然大部份人都已经和家长商量好,或者是早被家长内定好,要考中专还是继续读高中,但真地这份摸底表放到眼前时,大家还是感觉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迎面扑来。
  “好了,大家看清楚了要考的学校,都把表填一下,给你们一节课的时间考虑,然后接上来。”
  黄老师已经和绝大部长家长都沟通过了,也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心里对学生的去向也知道得七七八八,但学校要求填表好做统计,自然还是要按学校的规矩办的。
  赵菲扫了眼资料,上面自已前生上的云杭农校,去年赫然填着五个园艺专业的招生名额。而学校的联系人那里,写的那个老师的名字,正是自已从前班主任:欧阳夏飞。
  欧阳老师是市园艺协会的名誉会长,在业内颇有名气。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兼职搞些园艺花圃的生意。在赵菲毕业以后,听说随着国家房地产业的兴起,欧阳老师的花卉生意做得越来越兴盛了,身家上了百万,成了学校老师里先富起来的一批。
  其实这毫不奇怪,这股老师下海风,好象就是从高校先刮起的。现在的老师太清贫了,社会上流传的说法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后来,这些老师憋不住了,就利用自已的知识所长,到社会上对应专业的公司里做兼职,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有一部份,索性开起了自已的公司。
  欧阳老师都了十几年园艺课,同时还是市根雕协会的副会长,他头脑灵活,广交各方朋友,因此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吃得很开。
  看到熟悉的名字,想起熟悉的面孔,赵菲不禁嘴角流露出了心领神会的微笑,还发了会楞。
  其实,做人就要做象欧阳老师那样的人,本职工作没拉下,还成为支撑家庭一方荫凉的大树。
  “好了,同学们赶紧填吧!”
  黄老师看有几个学生迟迟未动笔,便催促道。虽然给的时间是一节课,但由于大家心里都有谱了,黄老师的计划是20分钟内搞定,家里孩子还等着做饭呢!再说,这也不是正式的表格,不怕学生把代码什么的填错了,只是一次模拟填写罢了。
  学校为了竞争,这次出台了奖励措施,班级里有考上中专的,奖一百元;单科考满分的,奖一百元;单考在全县列入前十名的,奖一百元……
  这些奖励措施,也激发了老师们的热情。
  如今这个年代,好象越来越注重物质奖励了。黄老师心里虽然也高兴,但还是略觉得有些变味。他是正统的知识份子,观念上还一时无法转变过来。
  而考上中专也纳入奖励名单,主要是现在家长也都急功好利,把能考上中专学生多的学校,当成好学校。所以,这个风潮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这次便破例把考上中专也列入奖励范围。
  赵菲三下五除二,填好了表,上交给黄老师,表里的第一志愿,依然填的是园艺专业,她只是随便选了,因为她知道,她肯定不会再去上中专。
  无论如何,用什么办法,她肯定都不能再上中专。
  放学回到家,赵菲欣喜地发现,厨房后院的水泥柱已经浇好,只等明天干了,盖上预制板,垒上墙,铺上油毛毡,就成了。
  “国强明天要回家,你明天中午,去买一斤肉吧,不要太瘦的,五花肉最好!”
  刘桂珍吃饭时,边交待赵民生。由于在和工地的包工头黄家仁闹了一出,刘桂珍肯定是不能去工地上打小工了。还好,吴平凡很快帮她介绍了在豆饼厂加工豆饼的活。这份活虽然累,但工资却是每天4块钱,比工地高了一倍。刘桂珍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不过,豆饼厂工作十分紧张,刘桂珍就连中午饭也是赵民生打包到厂里去吃的,连吃饭时间只能休息半小时。
  赵菲见母亲每天回家,全身上下都是灰扑扑的,连头发上都落满了豆饼的粉,便知道这份工作十分辛苦。
  到底是自已的妈,而且,前世的那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赵菲此时心里,也无从恨起,当然,对母亲也产生不了一般女儿对她的亲热之情。
  因为赵菲知道,母亲是可以为了钱,把她的一生出卖的人。如果母亲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因为那个肯出大价钱的人还没有动手。
  或许,有钱就好啦!
  赵菲方才上课填志愿的时候,约略有一丝感觉,赚钱的感觉,但到底具体怎么操作,她心里并未成形。此时再想,又是一片模糊,头竟然有些疼了起来。
  赵民生见女儿按着太阳穴,不禁关心地问:
  “阿菲,怎么了?是不是又着凉了?”
  前几天的感冒来得太凶猛,孩子这几天都坚持上学,没有好好休息,赵民生很担心。
  “没事,爸,只是有点头疼。”
  赵菲搓了阵太阳穴,觉得舒服多了,便露出一个让父亲放心的笑,提起书包,准备去温书了。
  “阿菲,把这杯麦乳精喝了吧!”
  赵菲刚在书桌上打开数学书,准备再多做几道习题,赵民生已经捧着一杯热呼呼的麦乳精进来了。
  这种高级饮品,一向被赵家当成大补之品,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喝到。看来,赵民生是把女儿当成病号了。
  “老赵,怎么把这罐新的麦乳精给开了?你不是说要送人的吗?我才买回来,你就泡上了!这怎么送人啊?不还得再去买一罐?”
  刘桂珍发现赵民生泡麦乳精的事后,立即从屋外赶了进来。
  赵菲才端起杯子要喝,听闻此言,吓了一跳,赶紧放下。
  刘桂珍闻着味追了进来:
  “臭丫头,整天正事不干,就懂得浪费钱,吃吃喝喝。这是生了什么绝症啊,要人这么伺候?”
  
  ☆、25。第25章 钱的去向成谜
  
  麦乳精这种东西,又甜又腻,热量极高,二十年后,崇尚健康、控制体重的人们,一般不轻易碰这种类似的饮品。
  赵菲一时忘了,这种饮品,在这年头,是高档的大补之物。平时就算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在赵家,也是喝不上麦乳精的。
  只是这次,正好赵民生和刘桂珍说了,要送些礼给场长,看能不能转正。别看刘桂珍平时十分抠门,但是说到转正这件正事上,她还是十分上心的。
  别的不说,转正之后,工资基本上就可以翻倍了,而且她就成了正式干部的家属,走起路来,也能昂首挺胸,在农场不至于低人一头。
  所以,刘桂珍一听赵民生说要送礼办转正的事,早就买好了两罐麦乳精、一条带过滤嘴的大前门烟、一袋香菇,就等着让赵民生瞅个时机送给场长。
  没想到,麦乳精转眼就被赵民生开了一罐,在刘桂珍看来,赵民生真是败家。生气之下,刘桂珍也是口不择言,什么话难听就什么话冲口而出。
  赵民生看到女儿脸上露出不舒服的神情,想起女儿那天,一路狂骑自行车,就为了担心他的身体。再想想她人不舒服,难道连个麦乳精也喝不上?赵民生也火了,对刘桂珍道:“阿菲是要参加中考的人,现在不补,什么时候补?你可别因小失大。开的麦乳精,我会再买一罐补上。”
  刘桂珍没想到丈夫会站到女儿这边,以往遇上这种事,他总是默不作声,这次怎么胆肥了?
  刘桂珍思前想后,忽然好似明白了什么似的,“哇”地一声,愤怒地道:“好你个赵民生,我说你怎么这么仗势欺人,是不是认为自已转正了,是正式干部,就看不起我这个打零工的?是不是就想耍威风了?”
  赵民生没想到刘桂珍会把思路拐到这上头,不禁有啼笑皆非之感:“这是哪跟哪啊?这转正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可别这么大声嚷嚷,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隔音不好,让吴丽梅听到了,宣扬得农场到处都知道了。这件事成了没关系,不成咱们脸就丢大了!”
  刘桂珍被赵民生这么一说,顿时脑中浮现出隔壁的吴丽梅正把耳朵附在墙壁上听壁角的模样,接着,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后,她肯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在农场传播。
  吴丽梅在农场的捡茶厂上班,那里是女工成堆聚焦的地方,而且这些女工,又都是正式的职工,有钱有闲,大家最爱的就是扯这种八卦了。
  刘桂珍又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赵民生说的有理,她此时也恨方才自已嘴快,又说得那么大声,担心不知道有没有被吴丽梅听去,便懊悔地恨恨地闭上嘴,一甩手走了出去,也不管赵菲有没有喝麦乳精了。
  刘桂珍这个人,除了抠省之后,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所以,一想到如果被吴丽梅传扬出去,面子都没了,她就闭嘴了。
  “爸,别为了我的事和妈吵。”
  赵菲有些受宠若惊,她没有想到,父亲会为了维护自已和母亲吵架。一直以来,不管是前世今生,她都以为母亲刁蛮、父亲老实,恐怕今生也难以得到来自双亲的爱和温暖。
  原来,被家人呵护的感觉是这么好!
  “哎,大人的事,你就别管了。你妈是抠,但也是为了这个家。咱家孩子多,你爸我的工资又不高。她抠省也是为了你们。你就别怪她了,好不?”
  赵民生的心里,刘桂珍对家庭付出了很多,还是个合格的妻子,虽然脾气暴,但也不会记隔夜仇,抠抠省省都是为了家庭。其实现在许多收入不高的家庭也都是这么过的,他也没把刘桂珍平时这方面难听的话放在心上。
  归根结底,还是自已没本事,不能转正,也不能帮妻子找个轻松又工资高的工作。象人家隔壁的吴丽梅,丈夫老钱是农场“八吨”货车的司机,虽然常年在外跑,可是工资加补贴,收入甩了他一大截;吴丽梅也被安排在工作轻松的捡茶厂上班。
  富裕人家的好日子,活生生就在自已眼皮底下,刘桂珍能不横着比,一心一意地过好自家的日子,赵民生已经感激不尽了。
  怎么说刘桂珍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她再不好,在她做出伤害她的事情前,赵菲不可能和母亲恩断义绝,当然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挑拨离间父母的关系。于是,赵菲只能闷声道:“我知道妈很辛苦,放心吧,我不会怪她的。不过,爸,你要补买麦乳精的话,有钱吗?”
  赵菲担心爸身上没有钱,万一不能补齐另一罐,妈肯定又会生气,让她再掏一次钱,比割她的肉还痛,到时又要吵了。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呵,我听你吴叔说,这次治保科评上了去年的优秀基层单位,到时候会发点奖金,怎么也够买罐麦乳精吧?”
  爸这点私房钱,来得真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赵菲的脑子里,忽然又闪过母亲将一迭钱塞给外公刘裕至的情形。呃,那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是母亲欠外公的?否则,以她这么小气的人,怎么可能一次性地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呢?有没有欠外公钱,爸最清楚了,于是赵菲索性问道:“爸,咱家有欠别人钱吗?”
  “欠别人钱?没有啊!咱家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主要是你妈抠着,有点钱都去买贴花票,或者存定期了。
  如果大手大脚地花,虽然现在舒服了,但一旦到用钱的时候,拿不出钱来,那就麻烦了。咱家虽然赚得不多,但还不至于现在就欠人家钱。
  所以,你妈过日子还是行的,现在咱们虽然苦一点,但以后你们上学、找工作,哪个地方不要花钱啊?她抠门也是为你们好!”
  说着说着,赵民生又替刘桂珍说话了。
  看来,在父亲眼里,母亲的抠省会过日子,是个大优点。所以父亲始终不忍心责备母亲,并且处处让着她、为她说话。
  看父亲那么斩钉截铁的样子,自家肯定没有欠外债,那么母亲拿给外公的,就不是还债的钱了。
  赵菲心里对那笔钱存疑,并且上心了。
  
  ☆、26。第26章 关于钱的思考
  
  不是赵菲一门心思盯着家里钱,主要是这个家,重生前让刘桂珍执掌了三十多年,也没见家里的日子好起来过。
  可是按照现在刘桂珍这个抠省法,家里也不至于父亲患病时连点钱都拿不出来吧?还要让自已为了三万块钱嫁给黄家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