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单来办的啊?”
  “我们是归侨,亲戚少没错,可是你忘了,我们新天开会的时候说过,农场的归侨都是亲人。所以谁叫嫁娶,不是都要给全场的归侨发糖啊?”
  黄燕既然想找碴,当然已经想好了挑刺的理由,见刘桂珍动气,她不动声色地就顶了过去。
  赵民生一阵尴尬,倒也是,邓新天这句全场归侨都是亲人这句话,他是在开大会上时有听过。
  但是别家归侨订婚时,是不是全农场的归侨都发喜糖这事他就不清楚了。因为他们家不是归侨,因此就算别人家有发,也发不到他们家来。
  见两个女人斗上来,赵民生老调解员的本色发挥出来了,他道:“这话我听老邓在开会时提过,但是我们家不是归侨,过去别人家小孩订婚我们都没收到过喜糖,不知道别的归侨是不是有收到过。所以这是我欠考虑了,没有考虑到邓南的归侨身份,没有打听清楚。要怪,这事就怪我吧!
  这样吧,如果你不嫌弃,要不我们再去买一部份喜糖补上?看要多少,一定补全,好不好?”
  赵民生的话,合情合理,但黄燕却依然不高兴:“这喜糖哪有补的?哪道亲事也能补?我看啊,这是你们对我们家邓南不上心。如果上心,肯定会打探清楚的。”
  黄燕这句话,已经严重调拨了邓南和未来夫家的关系了。赵菲见邓南脸上也是白了一下,显然夹在母亲和未来夫家之间的感觉太不好受了,帮谁也不是,不由地同情起邓南来。
  “妈,现在不是提倡领导干部要带头简办喜事吗?还不允许大操大办呢,爸是场长,你如果大发喜糖,没准就让人家找到理由告他了。”
  邓南知道爸这次去开的会,传达的就是这个精神,妈也知道,便拿这个会堵她的口。
  黄燕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真是女生外相,还没过门呢,就开始背叛父母了。她愈发觉得,这门亲事只能敷衍了事,等邓南到了侨兴酒店上门要赶紧再作计较。
  这么想着,对赵家人也不必认真,因此,她顺了顺气道:“嗯,算你说得对,好吧,这喜糖的礼我就不挑了。不过妈说这话也是为了你好,希望你的订婚能受到大家的祝福嘛!”
  赵民生见黄燕话放软,也松了口气,这种人情世俗关键节点上的话,甚至可能影响两家人一辈子的关系。他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做多好,见过好多婆媳关系、亲家和亲家的关系都是因为当初订婚或者结婚时,谁家不慎说了一句的挑刺的话引起的。
  比如说挑对方婚礼不够气派、挑新郎家装修不咋的,自已人说这些还不要紧,落到对方耳朵里,一辈子就被对方记恨上了,甚至会因此埋下重大矛盾的隐患。
  所以赵民生特别注意在订婚仪式上要慎言慎行,之前他也交待过刘桂珍这些事,要她在订婚仪式上多做少说,谨慎言行。
  现在看来,双方都还克制得不错,虽然有点小节上的不完美,但只要双方不计较,还能凑合。
  这时候不结束还待何时?趁着气氛转好,赵民生赶紧道:“中午我们家略备薄酒招待亲戚朋友,就一起去吃个饭,热闹一下吧?”
  黄燕虽然不想凑这个热闹,但考虑到戏份如果不做足,女儿一旦察觉,中途又恐生变,于是硬着头皮道:“好,在哪吃饭?”
  “镇上的杏花村酒楼,让国强陪你们过去,我回去通知一下亲戚朋友。”
  见黄燕一口应允,赵民生也很高兴。
  杏花村酒楼是镇上最好的酒楼,赵民生把儿子的订婚宴请在那里,可谓诚意十足,黄燕听了,不由得有些心虚。
  
  ☆、136。第136章 打出血来了
  
  因为在黄燕的心里,这场订婚仪式只是做戏而已。话说她还真的是赵民生心里所想的“番子”,对本地订婚的民俗,虽然耳闻也有眼见,但亲身体会时,才发觉这件事牵涉面极广,并不是两家人坐下来办个简单仪式那回事。
  没想到,赵家如此重视,不仅所有至亲的亲戚都来了,而且还要请大家伙在杏花村酒楼吃饭。
  赵民生做临时工和刘桂珍打零工的收入可想而知,赵国强虽然中了大奖,但也基本上全拿去学车了。事情做到这份上,订婚仪式的花费对赵家肯定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如果是真的订婚,黄燕只会拼命挑剔送的戒指含金量足不足,手链够不够粗,但今天她一反常态地在这些细节上都没有挑剔,反正这些有形的物质到时候如果悔婚了都能退的,也不怕赵家损失。但是请吃饭这些,可不是退个钱这么简单的事。
  看到大家相聚在一起,举杯欢庆赵国强订婚,黄燕这才觉得,自已一家,好象玩得有点大了。
  固然以她“番子”的观点不怕对女儿的名声有损,但是她却忘了考虑赵国强一家不是番子,他们的亲友遍布白云村,甚至大兴县的角角落落,如果订婚后又悔婚,那对赵国强会造成什么样的刺激?对赵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响?
  想到这些,虽然酒桌上大鱼大肉十分丰盛,但黄燕却有着食不甘味的难受。
  邓南并不知情,倒没有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看到黄燕郁郁不乐的样子,邓南还以为母亲是因为自已订婚、觉得要失去女儿了难受呢,邓南还时不时地给母亲挟挟菜,以安慰下母亲心里的难受。
  一顿饭总算平安无事的吃完,大家交口称赞邓南长得秀气大方,羡慕赵国强真是好命,能找到这么漂亮的老婆,让赵国强乐得多喝了几杯白酒,差点把自已灌醉了。
  大家都忽略了黄燕的表现,只有赵菲把她的表情尽收眼底。
  看来,大哥订婚这桩事,还真是赵家一家人在自得其乐了。
  订婚后第三天,邓南便收到了侨兴酒店上班的挂号信通知,要她接到信后的次日去上班。
  邓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赵国强,由邓新天和黄燕带着,用农场的吉普车载到了云杭市,从此和赵国强过上了牛郎织女的相思日子。
  忙完了赵国强这摊子大事,刘桂珍和赵民兴算是把积攒多年的家底都花光了。反正刘桂珍是这么嚷嚷的,赵民生也觉得自已工资微薄,妻子能支应得起这么桩大事不借外债,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只有赵菲还觉得,母亲的钱,好象并不全花在家里似的。不过,到目前为止,她也没有很明显地看出来,母亲的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一转眼,周末就到了。
  周六的晚上,熊力如约来找赵民生喝酒。他开着军绿色的边三轮,边三轮的斗里,装的是两瓶32度的洋河大曲,还有一堆卤料,猪耳朵、舌头什么的,赵民生让刘桂珍泡了一个小笋小肠汤,炒了一个油汪汪的空心菜,就坐在厨房的餐桌边上开始喝上了。
  刘桂珍现在上班规律之后,在拣茶厂一起混的都是农场干部们的家属,所以也开始注重起身份来。
  赵民生能和黄坑镇的派出所所长熊力结拜,而且还是熊力的大哥,刘桂珍觉得颇有面子,所以做这两个菜,狠狠心放足了油,炒的空心菜很漂亮,小笋小肠菜正好清热下酒,熊力很是表扬了一通,让刘桂珍觉得熊老弟还是很识趣的。
  酒至半酣,赵菲在熊力到来之时打过一声招呼后,便退回卧室看书。正看得起兴,忽然听到过道上传来一阵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赵菲开始还以为是钱向东呢,没想到却听到刘小乐的声音:“刘阿姨在吗?”
  “谁呀?小乐,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刘桂珍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笑。
  “刘阿姨,不好啦,刘大伯被人打了,叫你快去呢!”
  “什么?我爸被人打了?怎么回事?伤得厉害吗?”
  “好象是争水被打了,在后岗那片田。”
  刘桂珍吓得面无人色,担心父亲被人打坏了,或者打残了,一时间头脑都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呃,怎么回事?有人被打了?”
  熊力打了人酒嗝,听说有人被打了,这可是治安案件,便信步出来问。
  刘桂珍一看到熊力,顿时意识到他的身份,不由两眼放光:“熊老弟,是我爸被人打了,好象是争水引起的。”
  “这样,那就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对了,你们谁去派出所通知一下干警,叫他们马上出警。”
  熊力虽然有几分酒意,但是这个年代对派出所民警并没有什么禁酒的禁令,甚至开车酒驾也不成问题,只要你自已不把车开到沟里去,也没有人强求说不能开车。
  赵民生和刘桂珍都想第一时间和熊力赶到第一现场,刘小乐如果去派出所的话,民警不认识他,没准就把他赶出来了,赵菲便自告奋勇了,因为上次派出所失火那件事,所里的民警都认识她了,也知道所长和她父亲结拜的事。
  熊力见赵菲去,便放心了,他交待道:
  “怕是械斗,叫他们带上家伙去!”
  说完,踏上边三轮摩托车,插上油门钥匙后,用力踩起发动杠,摩托车“扑扑”地点着火后,赵民生坐在后座上,刘桂珍跨进半里坐下,熊力带着他们俩,一加油门,一溜烟地就往后岗开去。
  后岗的山田,在没有过溪前的那片小山上,由于后格头村属黄坑镇管辖,所以熊力出警名正言顺。看到熊力和父母走了,赵菲赶紧让刘小乐把自行车给她,由她来骑,让刘小乐在后座上让她带着。
  刘小乐很惊奇地发现赵菲的骑车技术比他好多了,在夜里仅借着些微的月光,便在大下坡的路上骑得飞快。听到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刘小乐不由地闭上了眼睛,感觉整个人都快飞了起来似的。
  入夜,黄坑镇上这个点钟还是比较热闹的,大家在闷热的屋里都呆不住,便都出门溜达乘凉,赵菲一路左闪右避,好不容易来到了黄坑镇派出所。
  由于是周末,只有一个姓孙的民警值班,所里还有两个保安。于是孙民警便让一个保安留下,带着另外一个保安,揣上枪便骑着所里的自行车出发了。
  派出所只有一辆边三轮摩托车,被所长骑走了,警察只能骑自行车。还好后岗的山田,离镇上不过15分钟的车程,所以等他们赶到时,现场的事件还没有结束。
  后岗山田在山丘的半山,由于山不高,步行上去只要十来分钟左右,赵菲和孙民警几个人气喘吁吁地赶到时,只见后岗的田头,一片火把通明,把这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原来,现在是双抢过后的溶田期,需要大量的水引入田中,好及时播种二季稻。
  谁知道今年气候小旱,20多天没有下雨了,除了靠近水源的山田,别处的田都是一片干裂,因此村民们只能一户户地排队等水,让地势高的水田灌满之后,再轮到自家的灌。
  不过,这种排队等候往往是昼夜不停的,要不然,你夜里不去等灌水的话,上一家的水灌满了,你一家不在,水就直接流到下一家去了,要再等水,又要重新排队。
  刘裕至就是来晚了一步,他白天等了一天,晚上想着没那么快,回去吃了饭,又休息了好一气才来,没想到水却被下面的刘强东给接走了。
  刘强东的儿子,就是在县城电影队做临时工的那个,之前为了放电影的事,刘裕至还找过他。没想到这一回,他只不过晚了十来分钟,让刘强东把名额让出来,让他先灌田,刘强东却不肯,说谁叫刘裕至不在边上守着,现在上一家田灌满了,刘裕至不在,自然是轮到他家。
  这么一个来回,刘裕至就要差一天多的时间。当然,刘强东现在让刘裕至灌田的话,刘强东无非是多等半宿。可是刘强东连这半宿也不愿意等,直接叫刘裕至打消了那个叫他让水的念头。
  刘裕至气不过,当下便扒了刘强东的水路,改往自家的水田,刘强东带着三个儿子,哪容刘裕至放肆?
  这个时候,农村儿子多拳头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刘裕至在推搡中被刘强东不知道哪个儿子揍到了鼻子,顿时鼻血喷涌而出。
  刘小乐正好在替家里人等灌水,见到这种情形,吓坏了,当即跑去报信。
  他也不知道怎么了,并没有想到要往后格头村去,而是踩着放在山下的自行车,直接就到了农场。
  一路走,一路听到刘小乐说这些前因后果,赵菲心想,如果刘桂富肯来帮忙,也不至于打架了。不过,刘桂富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就算是他愿意来,外公也不会让他来的。
  所以说,农村里要培养一个大学生,还真是不容易啊!
  
  ☆、137。第137章 水源之争
  
  赵菲和孙民警几个人把自行车停到路边的草丛里时,就看到熊所长的边三轮摩托车停在路边。
  他们一行人爬到近前时,就看到山田里已经围了不少20多人,大家在一起吵吵嚷嚷的,不时还夹杂着粗野的国骂,更悚人的是,有些农民手里还拿草耙子,锄头、夹草的铁叉等物。
  现场的情绪已经逐渐接近一个燃点,这时候如果有什么事刺激了双方的情绪,估计一会就是草耙齐飞、铁叉乱舞,血肉横飞了。
  “乡亲们,大家都冷静一下,用水问题有先后,大家就按着平日的做法来就好了,千万不要激动,万一出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以后还要长期处,何必呢?”
  熊所长的一点酒意早就被现场火辣的气氛吓得变成汗流掉了,他现在可不敢摆所长的威风,只能做一些安抚性的劝慰工作。
  农村里引发械斗的原因其实也只有几项,一项就是象土地纠纷问题;一种就是婚俗嫁娶问题。旱田用水,就属于第一项里的分类。土地就是农村人赖以生存的资本,所以每逢遇到这种问题,大家都是据理而争、寸步不让的。
  熊所长处理部队里的兵哥哥打架之类的矛盾纠纷还行,但是处理起这种农村矛盾还差了点火候。他的话虽然中听,但并没有打入现场情绪激动的人的心里。
  赵民生一见双方都争红了眼,熊所长的话又象台风过后的毛毛雨入旱田一般马上消失无踪,看不出个痕迹,赶紧上前诚恳地道:“各位乡亲,大家都知道我是后格头村的女婿,但是我也不会偏帮哪一方,熊所长说的对,大家都是同村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打断骨头连着筋,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