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 --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风玉露 --完结+番外-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阿忘也是好男色的人?难道,之前大家传言石中玉和裕王殿下的关系也是真的?不然,殿下为什么那么焦心呢?原来是她错了,阿忘喜欢的不是她,而是小玉。可是这能怪别人吗?她从来没说出过自己的心意,再说小玉那么可爱,她会喜欢,为什么阿忘不可以?金旖晨的脑海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一时觉得绝望极了。

    慕容恪却恼火无比,哪有人私奔还带着两个帮手的?也许阿忘的失踪不是巧合,毕竟阿忘和小玉走得很近,一起逃跑是可能的。小玉不肯让他碰她,居然用瓷枕打他,用酒灌他,所以也不会喜欢别的男人的,也不会和别的男人私奔的。

    是……吧?

    ……………………………………………

    ……………………………………………

    ………………66有话要说………………

    双更期间,如无意外,第二更都安排在下午…到四点,就不每天说了。

    另,今天是9月最后一天,没投小粉的抓紧了,不然就浪费了啊。

    谢谢。

第一卷 内有乾坤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找继续找”他就不信,小玉能上天入地。

    即便如此,他也一定找到她

    可是匆匆一个多月过去了,慕容恪动用了更多的暗中力量,差点悄悄地把全大燕都给翻过来,石中玉却像一颗落入海中的小石头那样无影无踪。屈忽昀、牛蛮和阿忘也是如此。这充分说明,这几个有是在一起的。这么多人同时消失,却没有痕迹,令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慕容恪渐渐冷静了下来。

    关心则乱。不管多么精明的人,遇到自己真正挂心的,就难以保持理智。而他手下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愿意触他的霉头,包括孙福珩在内,只按他的吩咐做,却不敢提醒。现在静下心来,他发觉这件事实在是有漏洞的。

    首先,他清楚自己的力量,不管石中玉安排得多么周密,计划得多么详尽,也不可能抹掉一切痕迹,除非有人帮她,而且帮助者的力量应该与他相差无几。第二,石中玉进府时的记录说明是江原人,他派人详细查过,资料近乎完美,完美得倒像是假作出来的。而江原,是他三哥陵王的地盘。第三,所有的事都发生在陵王进京之后……

    “把人力分成两部分。”想通这关节,他对孙福珩说,“一部分继续查,哪怕一点点可能也不许放过。另一部分,给我盯着陵王。”也许,他也要和这位三哥多“亲近”才行。

    可是三哥为什么要帮小玉?金府也丢了一个人,金敬仕为什么没有动作?阿忘和小玉的关系,难道仅仅是好朋友那么简单吗?

    “殿下,最近属下发现,皇上的人和陵王的人都注意到我们了,所以属下想,最好大部分人按兵不动,因为这么找也不是办法,反而太早暴露了我们的实力。”孙福珩终于硬着头皮建议道,“小玉……肯定是躲起来了,还可能换了身份,若真是陵王暗中帮着,我们这样岂不是打草惊蛇?”

    “你的意思呢?”

    “殿下稍安勿躁,属下觉得,小玉暂时是没有危险的,不如我们徐徐图之。若太急,万一伤到小玉可怎么好?正如殿下所判断的那样,盯住陵王,说不定机会更大。当然,属下会暗中派派我们的精英继续查找,不会停下的。”

    慕容恪的心像被火烧一样,找不到小玉,那灼烤的痛苦就不能停息。可是他没有办法,也知道孙福珩说得是对的。他逼得太紧,反而令绳子拉得越紧,若退后一步,机会反而会大。

    “就照你说的做。还有,盯着陵王的同时,也盯着金敬仕。”他沉着声音吩咐。

    “那王妃……”

    “本王没有王妃。”慕容恪果断打断孙福珩,“你跟四大铁卫记得,本王承认的,才能是本王的王妃。至于金氏,毕竟是金敬仕的女儿,派人注意她,别让她接触到府里真正的机密。暗中关注就好,目前赵氏和金氏势均力敌,府里乱不了。”

    “是。”

    “整个大燕,就差熙海没派人去吧?”临了,慕容恪突然问。

    “是,我们人手不够,熙海孤悬海外,岛外人很难逃上去,所以还没派人跟近。”孙福珩老实回报道。

    “立即派个能干的去,别惊动四方,只把那边发生的大事,全部回报回来即可。还有,再查查西山堂。小玉以前在那里卖书,听说生意极好,看看她都卖的什么,或许有线索也说不定。”

    “是。”孙福珩低下头。

    小玉会在熙海吗?若真是陵王暗中撑腰,倒不是不可能的。可她去那儿干吗?若跟陵王有瓜葛,就应该是江原人才对呀。难道小玉要跑到海外去?

    这想法吓了孙福珩一跳。

    若真去了海外,那就肯定找不到了。那时,看裕王殿下的样子,非得发疯不可。不行,一定要找到小玉。谁能想到,那样一个小小的少年,居然是这裕王府的定海神针。少了小玉,裕王殿下的狂燥性子就没人能拦得住了。

    其实石中玉根本没想过去海外他国,反而心心念念要在熙海站稳脚跟。之所这么久还按兵不动,是要等各方的安排。

    据之前陵王透露给哥哥的消息,可以得知,熙海本是大燕的小金库,但最近却成了最敏感最重要的地方。因为,皇上铁了心要把皇位传给皇太孙慕容长天,可又要顾忌皇七子慕容恪的安危,于是起意要把熙海割给慕容恪,但不能在自己当位时失了国土,所以才有了那场赐婚。

    熙海,皇上是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的,所以陵王虽然是他们兄妹的靠山,却不能明面儿上支持。另一方面,金敬仕号称熙海之王,又掌握着全大燕的水军,皇上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以后看岳父的脸色,因此破坏一下金敬仕对熙海的掌控力,也是被默许,甚至是皇上乐见的。

    这样一来,熙海的局势就微妙了。对于帝王来说,力量的平衡最重要,叶家……是商业协会的首领,又因为是百年世族,民望很高,在这种海岛之地,政令阻隔,民间之力就成了平衡的焦点。也就是说,叶家作为商户,就算轻如鸿毛,却是天平两端能压倒一切的最后力量。

    金敬仕被皇上以各种借口,调回了太府都,但他的实际控制力还牢牢存在。这时候,如果叶家换个家主,削弱金氏的权威,必定是皇上最爱的结果。至于整个熙海十三岛,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方势力纠缠,如果利用得好,就能在不动摇根本的情况下,得到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夺回叶家。

    至于叶家以后和谁合作,在皇上的眼里,再有钱也毕竟是草民,到时候哪个强大,叶家就会依附于谁。自己的儿子强到什么地步,他比谁都清楚。让慕容恪先占住金敬仕的力量,然后再夺取整个熙海的支持,是皇上打得如意算盘。

    金敬仕怕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想要更多的筹码,比如……那个盒子。至于他知道那盒子的多少事,就不得而知了。

    就是说,只要不触犯到皇上的利益,夺回叶家控制权、继承权、消弱金敬仕对熙海的掌控力,但却不能完全推开他,就会平安无事,也会得到陵王暗中的帮助。轻不行,重不行,力道的掌握是关键。

    熙海是海洋气候,但纬度偏北,十月底的时候,天气又湿又冷。加上大燕永隆二十六年冷得早,在阴了三四天之后,才进十一月,天空就飘起了雪花。

    因为不是内河航运,反而因为冬季的季风,熙海十三岛最大的岛,天一岛的港口更加繁忙热闹。

    “快看,那艘是军船吧?”一个脚行(jiǎo háng)的运工指着不远处的锚地,“在那边下了锚,可是没挂旗子,还规规矩矩地等着进港,好奇怪。”

    他这一嚷嚷,好多人都向不远处的锚地望去。

    脚行的包掌柜走出来,手里的算盘当当当地敲了敲门边,恨恨地骂道,“大忙忙的,都干活去,还有很多货要卸呢,一点眼力价儿也没有,活该你们一辈子当苦力”

    众运工一哄而散,那包掌柜的却站在高处远眺,拿着个很古老的单筒望远镜边看边自言自语,“果然是军船,怎么到商船那边排队去了?老天保佑,可别摊上我们卸货。”

    军船上的货物一般是军用物资,搬动的时候得特别小心,略有个轻微的磕碰,本来没什么的,也得让军爷们扒掉一层皮,没个千把两银子平不了事。而且有的军官还得夹带私货,若没人发现倒好,赶上哪位正直的官员找茬,若被发现了,脚行经常会替背黑锅。所以,脚行都不愿意接这样的生意,于是叶老爷立下了规矩,大家轮着来,赶上谁是谁。

    熙海十三岛的码头,一大半是叶家控制,另一半由包家和蒋家分割。包掌柜,就是包家本家的偏支子弟。

    偏偏,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过了小半天儿,码头上的管事来告诉包掌柜,今天那般军船正赶上他们脚行负责。

    包掌柜没办法,叫来了运工和脚夫,嘱咐了老半天,又亲自在袖筒里装下两大锭银子,第一个迎上去,打算先贿赂押船的军爷,免得他们故意找麻烦。除了叶家的脚行,就算在叶家的码头,该烧的香也得烧到了。

    可是他才走到舷板边,就觉得率先下船的人很面熟。没穿军装,风姿儒雅,是一个翩翩美公子。再细看,竟认得的。

    “叶……叶三少?怎么是您”他惊问。

    据说,叶老爷仲普这位唯一的嫡子是个极不孝的,自己娘亲五期未到,就出门游历,两年多没回来。这这……难道这时候回来了?难道是听说他嫡亲的妹子病重,来见最后一面?

    “原来是包掌柜,您好。”对方温文微笑,哪有半点忤逆子的模样。

    来者正是叶明闻。

    其实他九月初四就悄悄回到了熙海,两个月来一直在自己的秘密落脚地猫着,为回叶家做着积极的准备。现在时机正好,他前晚偷偷回到了熙海内陆边的镇上,然后大大方方的出现。

    “您怎么乘的军船?”包掌柜惊异地问。

    谁都知道叶家和水军总都统金将军的关系,但就算是叶仲普叶老爷,也没坐过军船。朝廷有规定,非军中人士,是不得用军船的,除非有功劳。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叶明闻微笑,但还没有答话,就听到岸边传来咚的一声巨响,像打雷似的。这下,码头上的所有人,不岔贵贱或者军民,全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

    …………………………………………

    …………………………………………

    ……………66有话要说………………

    祝大家国庆快乐。

    出去玩的,在家宅着的,通通吃好喝好。

    谢谢大家这个月的支持。下个月66继续努力。

第一卷 内有乾坤 第三十章 做人要高调

    第三十章 做人要高调

    两只队伍,一左一右,分别从码头两侧而来。两队人马当先的都是一辆骡车,车上一面大鼓,那咚咚声就是从那大鼓而来,鼓槌奋力敲下,鼓声震耳欲聋。骡车之后,是吹乐手,再后面居然是舞龙、舞狮队。远远看去,热闹非凡,可即不像婚娶,又不像办丧,不伦不类的。

    不过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令全岛、甚至另十二岛的人很快就知道了这热闹。熙海距内陆有点距离,但十三个小岛间相距很近,有的才百来丈的样子,水性好点的,都能直接游个来回。

    “这是干什么的?”包掌柜情不自禁地问道,其实只是自言自语。

    叶明闻却红了脸,嗫嚅道,“可能……是来接我的。”

    包掌柜以及站在附近的人都很吃惊,再看那队伍,打出了一个红绸布的横幅,上面以绢秀中带点倔强的字体写着:恭迎叶三少为国尽忠、载誉归来

    “叶三少在叶夫人七期未满就离家,难道是为国效命?”包掌柜更为吃惊。

    叶明闻近乎羞涩地点了点头。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身后有一人钻了出来,赞叹道,“唉,叶三少宁负污名,也不忘叶夫人生前的谆谆教诲,在孝期为国效力,这才是大气节,也是大荣耀。”

    包掌柜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小兵打扮的年轻人,对于当兵的来说,个子实在有点小,偏偏老气横秋的样子,就是声音听起来闷声闷气的,不似普通军爷们粗豪。

    而从这小兵的话里,能听出三层意思:一,叶夫人五期时,叶三少离家,明知道会落个不孝的罪名,还是这么做了,实在是就太义而舍小义。第二,这是叶夫人临终前教导的,说起来顺者为孝,听从母亲的教诲,矢志不忘,即全了忠,又尽了孝,实在难得。第三,叶三少立了大功回来了。

    包掌柜肃然起敬,心想叶家本来势大,再出个朝廷看中的人,那还了得,立即起了巴结之意,露出打报不平的样子道,“我本来就觉得叶三少虽然在少时外出游学了几年,但绝不是人品低劣之人,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令堂五期日就无故离开呢?传这种话的人也太该死了,反正我是不信的。”

    “多谢。”叶明闻淡淡的,神色间抹过一缕哀凉。

    “人家承受着丧母之痛还要保家卫国,传这种谎话的人还是人吗?都不得好死。”那小兵跳着脚说,显得特别气愤,“说不定是叶府里哪个上不得台盘的人造谣生事,想恶心叶三少罢了。哼,等我看到有人再敢这么说,先抽他两嘴巴,再给他讲讲做人的道理。”这话又暗指了叶府的内府争斗。

    “抽的时候叫上我”包掌柜义愤填膺。

    他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是土生土长的熙海人,自然知道叶府的那点事。现任的叶家家主叶仲普做生意的手段是狠辣果决,又能攀附权贵,但为人好色,家里七、八房妻妾,只儿子就十来个,最大的已经上了生意场,最小的上个月才办的满月酒。但他的嫡子就叶三少一个,还有个病在家里足足两年,听说就快死掉的嫡女。所谓上不得台盘的人,就是说的那一窝子妾室庶子女吧?听说有个姜姨娘是最得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