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音,我们在哲尊丹巴布的统治下活不下去了,我们请求内迁,效忠北六省的主人!”

巴图话音一落,巴音和巴根全都愣住了,两人商量了一下,巴音将手指凑到嘴边打了个呼哨,哨声传出很远,这是通知在附近放牧的部族兄弟。巴根立刻调转马头,他要尽快将消息传给在边界巡逻察哈尔驻军。

越过边界的二十多个牧民并没有人去追巴根,相反,他们在巴图的带领下纷纷从马上下来,安静的等在原地。巴音解下马背上装马奶酒的皮袋子递给巴图,见队伍中还有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又从口袋中取出了一盒水果罐头,这是他从巴特尔大哥那里换来想要送给托娅的。

从腰间抽…出匕首,启开罐头,递给了巴图,“巴图大哥,给。”

“这是,苹果?”

一盒水果罐头,在二十多个牧民的手中传了一遍,几乎每个人都只是轻抿了一小口,里面的苹果都喂给了队伍中的孩子。这些牧民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苹果含在嘴里一点都不舍得咽下去。

比起罐头,草原的汉子更喜欢马奶酒,巴音的马奶酒没一会就被喝光。

“巴音兄弟别见怪,为了赶路,我们将还活着的羊全部换了马,粮食和马奶酒也都在路上吃完了。“

巴音点点头,继续和巴图等人攀谈起来。

在哲尊丹巴布的统治下,外蒙牧民的生活却每况愈下,还有大量的沙俄人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他们闯进牧民的家里,抢走珍贵的食物,甚至还掠走牧民仅存的牛羊。

这群进入察哈尔的牧民原属清时土谢图汗部中右旗,他们的生活比车臣汗部还要艰难。他们从马队和边界牧民的口中得知,生活在察哈尔的牧民有大群的牛羊,他们不需要缴纳重税,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俄国人在他们面前根本不敢耀武扬威,他们的生活比自己好一百倍,孩子都壮实得像小牛犊一样。

巴图几次到边界来换粮食,换盐巴,亲眼证实了这一切,回去之后和大家商量,才有了这次的迁移计划。他们出发时还有近四十人,但走到察哈尔,只剩下不到三十人了。一些衰弱的老人都倒在了路上。

察哈尔省长王充仁接到消息,立刻联系察哈尔驻军,将这二十多个牧民妥善安置,随后给关北城发去电报。

“外蒙牧民?”李谨言正和陆经理讨论工业区建成后,家化厂的搬迁问题,听到副官报告,心头一动:“从外蒙过来的,直接进了察哈尔?”

“是。”副官对李谨言说道:“少帅接到了王省长的电报。”

李谨言倏地站起身对陆经理说道:“家化厂搬迁的事咱们稍后再谈,我得去见少帅。”

看着李谨言风风火火的背影,陆经理并不在意事情谈到一半,却对外蒙的事情感到好奇,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言少爷这么着急的样子。

与其说李谨言是着急,不如说是激动。

他之前派遣巴特尔冒险进入外蒙,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从呼伦贝尔草原牧民手中大量购买牲畜,一来的确是为罐头厂的货源,二来也是为了给外蒙一个对比,有对比才会有考量。如果能让外蒙的牧民不再信奉哲尊丹巴布那一套,认为回归华夏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不管是沙俄还是日本,耍再多阴谋手段也没用。

察哈尔的牧民能吃饱穿暖,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不用缴纳重税,而他们呢?

李谨言攥紧拳头,只要开一个口子,就会不断有水流涌出,当破开的裂口再也无法合拢时,收回外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不过,如何安置这些牧民也是个大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以后肯定要再迁回外蒙,否则把外蒙抢回来,牧民却全都内迁了,算怎么回事?

事实证明李谨言是对的,巴图等人只是个开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有外蒙牧民进入察哈尔,绥远和内蒙,他们有的是空手而来,有的则赶着成群的牲畜。让李谨言诧异的是,数量最多的一股牧民足足有三百多人,外蒙的的士兵竟然对他们视而不见,任由他们赶着成群的羊穿过边界进入绥远。

甚至连一些外蒙士兵也跑进内蒙和临近的绥远察哈尔等地,若不是他们扔掉了武器,内蒙和其他两地驻军恐怕会以为哲尊丹巴布脑袋抽风,派兵攻打过来了。

这些涌入的牧民中还夹杂着不少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大多来自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安德烈不再满足于高压统治,他开始变本加厉的盘剥境内的少数民族,连白俄罗斯人都无法幸免。远东总督曾警告过他一次,安德烈充耳不闻,在他将两个沉甸甸的箱子送进总督府后,远东总督对发生在东西伯利亚的事情也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西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华西列夫是个正直的贵族,他向圣彼得堡报告了发生在东西伯利亚的事情,并且言明,若是任由安德烈继续为所欲为,会动摇俄罗斯帝国在东西伯利亚的统治。

可惜圣彼得堡对此一点都不重视,并言辞谴责他危言耸听。

华西列夫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西伯利亚的局势继续恶化。

东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逃亡,一部分逃往西西伯利亚,另外一部分逃向华夏边境,还有一部分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并成立了反抗组织,组织者竟然是一名同情少数民族的俄军军官。虽然很快被军队镇…压,主要成员也被杀死,但这种反抗一旦开始,就如火焰一般,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再次燃烧起来。

于此同时,萧有德从米哈洛夫的嘴里问出不少有用的东西,其中就有一处距离后贝加尔很近的俄军补给仓库,里面有少量的军火。他下令许二姐等人假扮成东西伯利亚反抗组织的成员抢劫这个军火库。

“装成俄国人?”孟二虎嘟囔了一声,“真TNND晦气!”

“说什么呢!”常大年吧嗒了两下烟嘴,“萧先生让咱们怎么干就怎么干,反正都是杀老毛子,你嘟囔什么。”

靠在墙边的二把刀没说话,一下一下的在石头上磨着匕首,刀刃擦过磨刀石的声音让人牙根都发颤。

“既然萧先生下令,那咱们就干。”许二姐跳下窗台,“萧先生可是说了,那里好东西可不少,抢来了都是咱们的。孟二虎,你以前不是胡子吗?怎么样,带着几个人先去踩踩盘子?”

孟二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皮褂子,“成。”

4月10日,南北政府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口水仗,终于商定建立联合政府,在华夏实行联省自治。同时推举国内著名的法学家顾老等人参与制定华夏民主共和国宪法,以投票的方式推举联合政府第一任大总统,并选举议会,推举议长。中央政府设六部,总领国家事务,另设独立的法院和监察院,以政权与法权分离。各省仿效中央政府行事,各省督帅总领省内军务,另设省长,并设省议会,各省有独立的地方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其立法不得与宪法及国家法律冲突。

成立华夏国家银行,原北六省财政局局长白宝琦任银行总办。

4月12日,楼大帅以绝对也优势当选为华夏民主共和国联合政府第一任大总统,兼任武装部总司令。宋舟任副总统,司马君保留河北督帅,本不欲在联合政府中任职,却意外被推举为监察院院长。

4月13日,楼盛丰以联合政府第一任大总统的身份通电全国,宣布华夏统一。

举国欢腾。

4月15日,德国首先宣布承认华夏民主共和国政府为华夏唯一合法政府,美国紧随其后,接着是英国,法国,荷兰,丹麦,俄国……日本公使伊集院也发来了一封贺电,楼大总统却看都没看,随手扔在了一边。

115、第一百一十五章

联合政府成立;国内各大报纸一连几天头版头条都是相关消息;除了楼大总统的宣誓就职典礼;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选举;顾老等人制定的华夏民主共和国宪法诞生;最高法院的设立;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新成立的国家银行。

白宝琦曾私下里抱怨,他只是答应了妹妹帮一段时间的忙;本以为半年之后就能轻松挂印;没承想才过了不到三个月就“越帮越忙”,挂印是不要想了;祈祷楼大总统别再突发奇想把他挪到联合政府财政部部长的位置上去受苦受罪就是万幸。

消息传回北六省;任午初倒是有不同的想法;之前只能在北六省内发行的铸币,通过国家银行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这样一来,就不只是某个势力或是某些人赚钱,而是上升到国家金融方面的问题。

任午初曾和李谨言透过口风,李谨言脑袋却咬得拨浪鼓似的。让他办厂赚钱行,坑洋人行,但要插手掌控一个国家的经济,他没那胆子。说他胆小也好,怎样也罢,总之无论任午初白宝琦狼狈为奸,还是白宝琦任午初沆瀣一气,总之,这件事打死李谨言也不掺和。

反正他身上既无官也无职,任午初把之前帮他和德国西门子谈判的事情搬出来也没用,他二十万存款在官银号里摆着呢,就当是利息。

实在不行,楼少帅摆出来,看谁还敢再来烦他!

楼少帅一出,李三少大获全胜!

但不掺和归不掺和,该关心还是要会关心。李谨言这些天除了忙着工业区建设和招工建厂,余下的时间大多都呆在楼少帅的书房里,想要知道联合政府又出了什么新闻,直接从办公桌上的电报和文件里翻就成。不过李谨言还是会把握分寸,该他知道的就罢,不该知道的,例如涉及到一些台面下的东西,他大多扫一眼就放到一边。

几次三番,楼少帅干脆把每天处理电报和文件归类的工作都交给李谨言,李三少时常是一边整理文件一边暗想,论起物尽其用,楼少帅才是其中的翘楚。这样下去,会不会连机要秘书的活都分给他做?那他是不是该向楼少帅申请点工作补贴?

一边想着,手里的动作也没停,拿起一封电报,看了两眼,李谨言眉头就是一皱。

“……各省驻军核报人员数量,军饷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国家银行统一发放。”

这个政策一旦实施,肯定会触动一大部分上层军官的利益,很难再虚报兵员吃空饷,不会引起他们的反弹吗?

“必须这么做。”楼少帅放下手中的文件,“有舍必有得,两者取其一。”

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人心,就必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士兵才是军队的基础。吃空饷的军官有,会反弹的也有,但不是全部。牺牲这一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广大士兵和其他军官的拥护,总的来说仍是利大于弊。

楼盛丰想坐稳联合政府大总统的宝座,枪杆子,大洋,人心,一个都不能少。

以武起家的楼大总统始终记得一句话,当兵扛枪,吃粮拿饷。

从六省督帅到一国总统,本质上也只是地盘扩大了,采用的手段方法并没多少区别。当初他进北六省,不也是一点点把权力收拢到手里来的?何况他现在的实力和当初绝不能同日而语,如此,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反弹?好啊,你反吧,正愁找不到一只猴子宰了给鸡看。宰完了再给你扣上一顶藐视中央政权,破坏统一和平挑起内战的大帽子,甭想再翻身!

事已至此,也不知道当初把他送上大总统宝座的督帅们,到底是在哭还是在哭啊?

随着楼大总统的成功上位,楼少帅也将更多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很快人们就会发现,他比他老子更难缠。

李谨言叹了口气,果然他之前的想法是对的,政治不是他这样的人能玩的。可凭他现在的身份,不被牵扯进去根本是不可能的。将来楼少帅再上位,找上他的麻烦只会更多。等到那一天,他该怎么办?

“不用担心。”楼少帅突然扣住的他的手腕,拇指在他的腕子内侧轻轻擦过,“我会护着你。”

“少帅,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不知道。”

“……”

李谨言被用力向前一拉,半个身子被拉过了桌面,对上了楼逍的双眼。

楼少帅看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会护着你。”

好吧,李谨言必须承认,这个男人有时候当真是霸气得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不过,李三少微微眯起了双眼,突然探头在楼逍的唇边亲了一下,他喜欢。

书房外,楼夫人抱着楼二少站在门口,出声叫住要敲门的丫头。

“夫人?”

“得了,宵夜送厨房热着,过一个时辰再送来。”楼夫人笑着晃了晃楼二少,“睿儿,你将来可不能学你大哥,知道吗?”

楼二少:“咿呀。”

“娘就知道你是个乖孩子,亲一个。”

楼二少:“咿呀。”

“好,娘知道,这就回去。”

语言匮乏的楼二少,无论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都被彻底无视了。以至于他为何会在日后长成和楼少帅一般无二的性子,楼夫人也是万分不解。

明明是个乖孩子来着啊……

四月底,关北城外的工业区终于大面积竣工,虽然从规模和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无法和后世相比,但看着眼前平整过的道路和厂房,李谨言仍感到无比的自豪。为设计并主持建造这片工业区的孟氏兄弟,为用锄头和铁锹在工地上忙碌了几个月的工人,也为即将进驻这里的民族资本。

诚然,他们还很弱小,但李谨言相信,他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这仅仅是个开始!

李谨言恰好赶上午饭时间,工地前一字排开了几十筐杂粮面馒头和一桶桶热菜热汤,工人们都按照规矩排队,连孟波和孟涛兄弟也在其中。

他们领完午饭才看到李谨言,兄弟俩一起朝他走过来,孟涛一边走还一边咬了一大口馒头,看得李谨言头上滑下三道黑线,这还是他之前见到的那个孟家少爷吗?要是让孟老看到,自己会不会吃不完兜着走?

“言少。”

孟波还算斯文,孟涛却已经半个馒头下肚了。

“这段时间两位一直在工地吃饭?”

“是啊。”孟涛抢先说道:“言少,工地的厨子做饭香,馒头也好,我还给我爹带回去两个,他吃了说比当年大帅军队里的要好上百倍,还说两个不够吃,让我多带几个。”

李谨言:“……”他该高兴不会被孟老找麻烦,还是追究这父子三个连吃带拿不地道?

李三少和孟氏兄弟俩在一旁说话,几个新到工地,还没见过李谨言的工人问旁边的人,他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