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口英租界?公共基础设施?

不知为何,李谨言突然想到了不久前被华夏军队接管的汉口日租界,貌似两个租界相隔不远。英国人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楼少帅又递给李谨言一份电报,是潜伏在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的情报人员发回的,措辞很简单,也很隐秘,只有极少的人才能明白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李谨言曾跟萧有德学过一些,勉强能看出,电报上写的是,退还庚子赔款的事,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一力主张,同时他还建议英国政府可以适当扶持日本。

“少帅,这英国人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退还庚子赔款,交好华夏,一方面又扶持日本给华夏添堵,这大棒甜枣的,山姆大叔其实都是跟约翰牛学来的吧?

“他们在担心。”

楼少帅将李谨言拉到身边,从抽屉里又取出了一份文件,示意他看。

李谨言犹豫了一下,这几个月,他一直在书房里整理文件,清楚这封文件代表着什么。

这是绝密。

偶尔他也会好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打开过文件袋。

见李谨言不动,楼少帅干脆将文件袋打开,抽……出里面的纸张,上面赫然写着《英日同盟条约》。

文件上的用语十分艰涩,李谨言必须一般看一边猜,才能明白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这种同盟条约对英日两国来说都属机密,本不该出现在楼少帅的抽屉里。李谨言将两份同盟条约都看完,忍不住在想,难不成日本天皇身边,还真有北六省的探子?

“不是日本。”楼少帅看李谨言的表情,就能猜到他在想什么,“是英国,朱尔典身边有父亲的人。”

“大总统?”

“恩。”楼逍点头,没有继续往下说,李谨言也没问,能弄到这么机密的东西,可见这个情报人员在朱尔典身边绝对潜伏了很长时间,而且得到对方的信任。他对这个人很好奇,相当的好奇。论起潜伏安插间谍什么的,果然华夏人才是老祖宗啊。

“对了,我还有事要和少帅说。”

“什么?”

“我打算开家电影公司,再开家剧院,还有舞厅。”

“所以?”

“我想把剧院交给我娘,舞厅让萧有德管着,电影公司,少帅有没有合适的人?”

“剧院交给岳母?”

“是啊。”李谨言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俯身,手搭在楼少帅的肩膀上,“少帅,有没有兴趣拍电影?”

楼少帅:“……”

144、第一百四十四章

“电影?”

“更准确点说;该是纪录片?”李谨言仔细想了想;说道:“例如少帅办个阅兵式;就是不错的拍摄题材。”

宣传很重要。

希特勒的铁杆子支持者;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曾经说过;政权和宣传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的男人;为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希特勒的成功,与他自身极富激情与煽动力的演讲同样分不开。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丘吉尔的国会演说;斯大林的红场阅兵无一不昭示了“宣传”的巨大作用。

国家发展,民族强盛;不只是埋头苦干就行的。报纸的报道是一方面;演讲更能深入人心;影像能产生的冲击效果却更加惊人。

李谨言越说越停不下来,脑海里的思路也愈发的清晰,他记得一战时,同盟和协约国都曾拍摄过战场上的影像,但也只限于实际“记录”,例如一场战役的成功,一群投降的俘虏,步兵冲锋时的壮观,以及从战壕里如雨点般洒落的子弹。

哪怕在一个世纪后,这些珍贵的影像仍能给观看者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视觉冲击。

“我会考虑。”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李谨言乐得见牙不见眼。不容易啊,他还以为楼少帅会直接拒绝。

“那我年后就着手准备。”李谨言掰着指头盘算,现在国内的电影院基本都是洋人开的,电影公司也基本没有,放映的都是外国影片。去年末上海才开了第一家国人自办的电影厂,第一部电影还没有开拍。

关北城的电影院也是犹太人在经营的,若是他想要在这方面发展,还是脱不开要和洋人打交道。而且李谨言对无声电影实在是不感兴趣,他记得在阮玲玉和胡蝶的年代,华夏就已经开始拍摄有声电影,以此推算,国外出现有声电影的年代应该更早,大约可以推进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发明的时间应该会更早。

如果他没记错,有声电影应该是爱迪生发明的,虽然他在打压对手时不遗余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例如发明了交流电的特斯拉,就曾被爱迪生打压得十分凄惨。但他在创造发明方面的贡献,却足以堪称是全人类的财富。

不知道这个时候爱迪生实验室是否已经发明了有声电影,或许他应该让在美国的情报人员专门打听一下,再和教育部的陶部长发几封电报,询问一下赴美留学的留学生中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

楼少帅所想的比李谨言还要深,李谨言只想让关北的兵哥们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对外展示一下军威,楼少帅却认为这场阅兵式应该放在京城。

电影的“主角”也不该是他,而是大总统和政府里的各部要员,例如司马君和宋舟。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联合政府的成立,归根结底是各方势力妥协的成果。北六省是强,凭借北六省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效仿秦王挥兵横扫六合,但无论是楼盛丰还是楼逍都不愿意这么做。

若非万不得已,枪口不该对准自己人。内战会导致华夏不断内耗,最终只能便宜那些一直对华夏虎视眈眈的列强,甚至是日本。

日本已经衰弱,绝不能让它们再缓过气来回头咬华夏一口!这个狼子野心的岛国,对扩大领土的渴望从未消失过。只有比它强,比它狠,才能让这些矬子的妄想成为泡影。

“少帅,电影公司经理你这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有西药厂,也要再添人。”

担任西药厂车间主任的三个兵哥如今都能独挡一面。李谨言计划三月开设两家分厂,扩大现有药品的产量,同时增加新的品种,这些药品在一战开始后都会成为紧俏货,能帮他换来大把的大洋。

丁肇的催泪瓦斯研究已经接近成功,他的助手也在开发防毒面具,虽然样子很难看,防毒效果却很不错。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武器限制条例,一战中的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大量的使用过毒气,在防毒面具没有出现之前,遇到毒气攻击,很多士兵都是用大衣蒙住头,再像野猪一样把头埋进松软的泥土里才侥幸保住性命。

当毒气之王芥子气出现后,这种方法就成为了徒劳。

一战时,交战各国都生产和使用了不同型号的毒气弹,二战时,在国际公约明令禁止使用毒气弹的情况下,日军仍在华夏大量使用所谓的“特种弹”,华夏东北,淞沪战场,徐州战场,死在毒气之下的华夏军民足有上万人。日本矬子可不会跟你讲什么国际公约。

只有华夏领先于日本掌握相关技术,才能让日本投鼠忌器,才能预防这类惨剧再度发生。

丁肇不只研究催泪瓦斯,连氯气和芥子气研究他都有涉猎。

李谨言在实验室中见到他的实验记录,才发现这个男人有多可怕。

他可以研制出青霉素用来缓解人们的病痛,也可以制作出毒气,轻易能夺走人的性命。和丁肇比起来,乔乐山简直可以用“纯良”来形容,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对川口怜一和川口香子等见识过乔乐山另一面的人来说,他和地狱里的恶魔也没什么区别。

除了两家分厂,李谨言还打算另建一家工厂,专门用来生产丁肇研究出的东西和防毒面具。这个工厂自己不再插手,全部交给楼少帅。他相信,以楼少帅的为人,绝对不会滥用这种武器,但适当的教训一下某些不是人的东西,却是必须的。

这是个用武力决定一切的年代,你可怜同情别人,别人未必会回馈给你同样的善意。

当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华夏捐款捐物,但日本人回报华夏的是什么?侵略,屠杀。

“还有一件事,”李谨言仔细斟酌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我让萧有德从美国绑架了四个人回来。”

“什么人?”

李谨言的表情有些尴尬,“四个骗子。”

“……”骗子?

“少帅,其实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如果在情报人员找上门时,他们选择乖乖合作,就不会被绑架。奈何他们把情报人员错认为了华夏黑帮,进行了“殊死抵抗”,于是,登门拜访的情报人员,不得不采取了非常手段。

至于怎么把四个五花大绑的人带上轮船……在这个年代的美国,有钞票,一切皆有可能。

看到从美国发回的电报,李谨言才恍惚记起,华夏人在国外的帮派组织是相当有实力的,尤其是在南洋和美国。旅美华侨领袖司徒先生,洪门致公堂,在后世都是响当当的名号。在另一个时空中,屡败屡战,革命不息的国父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若是能和这些人建立联系,获取国外的情报就会容易许多。

不过李谨言是人不是神,人的精力总归有限,目前他的大部分精力还要放在开设欧洲贸易点和这四个骗子身上,至于其他事,只能暂时向后推。

至于交给楼少帅……说到底,帮派也是黑社会,让正规军校教育出来的楼少帅去和帮派分子打交道,李谨言实在很难想象,一身戎装的楼少帅被人叫大佬的样子。

“少帅,我把这四个人弄来的确有用,将来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事情,大概都要靠他们。”

这几个骗子绝对是“一切向钱看”还很“惜命”的家伙,只要手段得当,这四个人会成为他手里很不错的牌,就像尼德一样。

楼少帅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京城

楼大总统接到楼少帅发来的电报,坐在办公室里沉思半晌,派人把展长青请了过来。

由于国务总理突染重病,外交部长展长青暂时兼代总理一职,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再也没时间去找白宝琦喝茶下棋,这让白总办接连几天都笑得仿如春风拂面。

相比起白总办春光明媚的好心情,展部长的心情可就不那么灿烂了,尤其是在楼大总统将关北发来的电报给他看时,展长青差点掀桌。

外交部长他干着,国务总理他兼着,这宣传部长的活怎么也要推他身上?

能者多劳?

这是压榨劳工!万恶的统治阶级!

“妹夫啊,你最近是不是肝火旺了些?”楼大总统一脸的关切,“别那么大火气,淡定,淡定点啊。”

展长青:“……”他怀疑,之前的国务总理不是累病的,是被大总统气病的。

最终,展长青还是把这件事推给了宣传部长周炳勋,他知道周炳勋之前是南方政府的人,宣传部次长倒是北方政府的官员,只是在手腕上一直差了一截,基本被压得没了脾气。这个人能力是有,却一直对楼盛丰怀有成见,还曾公开说联合政府表面共和,实际上是在走独………裁的老路子,若是楼盛丰有一天想复辟当皇帝,他都不会吃惊。

碍于各种原因,楼大总统不能轻易炒他鱿鱼,只能放他继续在那里恶心自己。

当皇帝?当TNND皇帝!当他楼盛丰脑子里塞的都是草吗?

“大总统,这件事我不能插手。”

展长青知道楼大总统为何抛开周炳勋,将这件事直接交给他,他同样厌恶这个人,但这么做的确不合适。

哪里都不缺少像周炳勋这样的人,得防着他们,还要用他们。政府不能成为一言堂,要是全都众口一词的歌功颂德,将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腐败,专…制,没有权力制衡……没有制约的权力,听不得反对意见的当权者,是很危险的。

“好吧。”

楼盛丰依旧觉得别扭,但他也不是听不进劝,展长青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再一意孤行,恐怕真会落人口实。毕竟让自己的妹夫做外交部长兼任国务总理,把自己的大舅哥安排到国家银行总办的职位上,就算展长青和白宝琦的确能力出众,政府里也早有任人唯亲的风言风语。

“这件事是我考虑的不周到。”楼盛丰皱了皱眉,或许真的是手中的权力大了,让他做事不再如以往走一步看三步。

周炳勋说话讨人厌,做起事来却毫不含糊。

接到大总统的命令之后,宣传部立刻高速的运转起来。上到他本人,下到科员,全都忙得脚不沾地。当旁人以为他会对楼大总统安排下来的工作阳奉阴违时,他此举着实是让不少人跌碎了眼镜。

“问我为什么?”周炳勋放下手中的报告,看向一旁脸色复杂的次长,宣传部里的人都知道,周部长对楼大总统怀有成见,次长却是大总统的忠实拥趸。对于周部长如此不遗余力的完成大总统交代的工作,很多人都抱有同样的疑问,只是没人会如次长一般拐弯抹角的问出口。

周炳勋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乎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我或许会和某些人唱反调,但我不会因此就怠慢公事,尤其是于国有利之事。”

闻听周炳勋的这番话后,楼大总统仔细想了想,顺带反省了一下自己,结论是,周炳勋这个人不错,他会继续用他,但他依旧讨厌他,尤其是他那张嘴。

145、第一百四十五章

民国六年的春节显得比以往都要热闹。

大年三十;关北城的鞭炮声响成一片。

开爆竹厂的王老板早已笑得合不拢嘴;从只有五六个工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北六省规模数一数二的爆竹烟花厂;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当初建厂的资金还是向北六省官银号抵押贷款得来的;不到半年成本就收了回来;当初因为他把祖宅抵押出去,差点把他撵出家门的老父亲;如今也逢人便说儿子有出息;厂子办得好,丝毫不见当初追在王老板身后;拐杖舞得虎虎生风的样子。

大帅府中;李谨言点燃了一根大红色的二踢脚;两声炸响,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却格外的过瘾。好像过去一年中所有的郁气,憋闷都在这两声炸响中烟消云散了。

院子正中的礼花发出咚咚的声响,一个又一个五彩的花团在空中绽放,楼逍和李谨言并肩而立,戎装的军人,长衫的青年,看似矛盾,却仿佛天生该站在彼此的身边。

“少帅,明年会更好吧?”李谨言侧过头,笑容中带着不自觉的期望。

“会。”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