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谨言-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枪声乍然响起,一只在雪地里藏得好好的肥兔子应声而倒,一个兵哥策马上前捡起猎物,楼少帅收枪,转头,望向李谨言,不知为何,李三少突然打了个哆嗦。

话说猎物这么多,为啥楼少帅专门盯准了兔子开枪……

一行人在林子中越走越深,枪声不断响起,除了楼少帅,季副官和兵哥们也有了收获,只有李谨言骑在马上无所事事,当真就像是来围观一样。

走到林中一处较为开阔的地带,楼逍策马走到李谨言身边,将手中的枪递给他,“试试?”

枪入手很沉,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上面还带着楼少帅的体温。

用了十分钟时间,李三少在楼少帅的指导下瞄准开枪。

枪声响起,没有收获。

再响,还是没有。

继续响,继续没有……

在续填了五六次子弹之后,李三少依旧没有任何猎物入账。不过他的心情却越来越好,仿佛随着一声声的枪响,所有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楼少帅没有再开枪,策马走在李谨言的身旁,偶尔为他指点猎物的藏身之处,在李谨言打完十二发子弹后,马鞭搭在了李谨言的胳膊上。

“少帅?”

“歇歇。”

马鞭收回,李谨言才察觉到胳膊有些发酸,肩膀也被枪托的后座力顶得有些发疼。而且酸的不只是胳膊和肩膀,第一次骑了这么长时间的马,大腿内侧也隐隐的有些不舒服。

抓抓头,忘形了……

身侧,楼逍突然探手扣住李谨言的胳膊,在他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整个人已经从枣红马的背上转移到了楼少帅的身前。

看看两匹马的高度和间距,李谨言的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这要是摔下去……至少提前出个声啊……

一只大手覆上他的肩膀,沿着肩头缓缓向下抚过,微微用力,恰好捏在酸疼的部位,李谨言忍不住哼了一声。

“忍忍。”

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发顶,虽说楼少帅没做太出格的举动,李三少还是忍不住耳根发红。

坐在楼少帅的身前,李谨言突然意识到,这里好像不只他们两人,大庭广众的,这合适吗?

很明显,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李三少。

季副官同其他兵哥见到楼少帅将李三少拉到自己的马上,全部齐刷刷的拉住缰绳,互相看看,眼神中都传达着同一个信息:前方危险,勿近!

突然响起的咕噜声,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

李谨言抬头想说话,双眼却捕捉到楼少帅嘴边一闪而过的笑纹,片刻间愣住了。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表情,总归是有点傻吧?

在唇被含住之后,李谨言脑海中的思绪渐渐模糊,搂住楼少帅的肩膀,一切都无暇去想了。

季副官和兵哥策马齐刷刷的后退几大步,动作整齐划一,步调干净利落,完全够得上马术表演的水准。兵哥们一边拍拍胸口,一边在心里发誓,下次少帅和言少爷出来打猎,再上杆子的跟来,他们就是一群傻狍子!

回到大帅府后,兵哥们将打到的猎物送去厨房,大帅府里有个厨子烤肉和炖肉的手艺都极好,当天中午,李谨言光是狍子肉就吃了一整盘。

吃完饭,李谨言在房间里来回转悠了二十多分钟,吃撑了,消食。

楼少帅如他所说的,一整天都在家“休息”。

李谨言在消食,他却坐在沙发上翻着一本德文书。

木质的地板,矮桌,皮革的沙发,瓷盘中的点心和冒着热气的红茶。

身着军装长靴的男人,军帽已经摘下,乌黑的发,浓墨一般的眉眼,高挺的鼻梁,丰润的唇。端起茶杯的手指修长,指腹却带着枪茧。

静静看书的楼逍,就像是一柄收进了刀鞘的军刀,没人知道,一旦出鞘,这柄军刀会如何的锋利。

“过来。”

或许是李谨言的视线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许是早就发现了,楼逍放下手里的书,向李谨言伸出了手。

李谨言走到沙发边,单膝跪在沙发上,主动揽住楼逍的肩膀,吻了一下他的嘴角,这个男人,这个军刀一样的男人,是他的!

大手按住李谨言的脑后,唇与唇印在了一起,房间中再没有其他声音,只有渐渐升腾的温度与溢出唇畔的喘息……

来送电报的刘副官停在门口,看看关上的房门,再看看手中的电报,心中的天平不断的左…右…倾斜,忽上忽下。

最终,刘副官选择听取之前季副官的忠告,电报可以稍后再送,反正不是紧急军情,还是命更重要……

刘副官手中的电报是第三师师长赵越发来的。

日本第二舰队六十多艘军舰已经在朝鲜海峡游弋,朝鲜北部的局势日趋混乱,华夏飞机仍在不停的散发传单,但在一次飞到汉城上空时,遇上前来拦截的三架日本飞机,很明显,这三架飞机是随军舰一同抵达朝鲜的。

由于双方都没有空中作战的武器,三架日本飞机即便占据数量优势,也只能将华夏飞机赶走,无法击落。

随着日本军舰的抵达,飞机的出现,朝鲜南部,尤其是汉城木浦等地的防卫力量不断增强,已经进入平壤的第十九师团,奉朝鲜总督寺内正毅的命令,对胆敢反抗的朝鲜民众实行血腥镇压。

在历史上,直到1919年之前,朝鲜的反抗运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三一运动更是将反抗运动推向了高……潮。在此期间,日本对朝鲜一直实行武力镇压,直到寺内卸任,朝鲜最后一任国王也去世之后,朝鲜才真正落入日本的口袋,即便如此,也仍有不少人流亡国外,继续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

楼少帅下达到第三师的命令,就是想方设法把朝鲜的水搅得更混,死死将日本拖在朝鲜。若是计划顺利,没等日本把朝鲜踩死,他们从英国人那里借来的钱就会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华夏军队可以做的手脚更多。

无论是楼大总统还是楼少帅,都对彻底占领朝鲜没太大兴趣,弄不好还会引起“国际纠纷”。虽然欧洲正打得火热,派不出军队,但他们手里还有钱,还能动嘴皮子,现在的日本就是英国养在亚洲的一条狗,若是约翰牛认为华夏已经足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放出这条狗咬人!

至于代价,无非就是几块肉骨头。

英国人有钱,至少现在不缺。

日本人缺钱,为了这几块肉骨头,他们是不是会抽风乃至发疯,谁也不敢打包票。

不想让英国人有借口插手,那就干脆让朝鲜和日本去掐,华夏可以随时在后边添把火,占据大义,支持朝鲜的“民族独立”运动。

十一月五日,第三师师长赵越接到楼少帅的回电,电报上只有四个字,静观其变。

赵越搓搓下巴,明白了,少帅的意思是放任朝鲜和日本去掐,反正掐不死。就算掐死了也没什么,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掐死一个少一个。

不过朝鲜肯定不是日本的对手,华夏的海防力量一向薄弱,那些海上的日本军舰不得不防。

想到这里,赵越沉吟半晌,又给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

十一月九日,一直停留在朝鲜海峡的日本第二舰队第二战队五艘巡洋舰和临时编入的一艘战列舰突然开进黄海,这次出兵,日本是下了血本,打头的竟然是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巨舰大炮时代,这种战舰堪称海上的巨无霸,全部搭载大口径火炮。在没有丢失南满铁路之前,日本倾全国之力建造了六艘,英国有二十一艘,德国也只有十四艘。

六艘军舰大摇大摆的开进黄海,船上升起了观测气球,半个小时后,舰炮炮弹砸进了朝鲜海边的几个渔村,两枚的落点十分接近平壤西南部。

事先得到消息的第十九师团早就退到安全距离,这些炮弹带走的只有朝鲜人的生命。

持续了二十分钟的炮击,凡是炮弹落下的地方,所有的建筑物都不复存在,更不用说是人了。

周防号的舰长看着不断腾起的黑烟,下令舰船掉头返回,足够了,这一场轰炸,足够让朝鲜人知道惹怒大日本帝国会是什么下场,也足以震慑一下华夏人。必须让他们知道,他们或许能打败日本陆军,却无法对抗日本海军!

从日清战争,北洋水师覆灭,一切就已经注定!

“真遗憾。”周防号的舰长放下望远镜,看向距离朝鲜更北的地方,无能的陆军,使帝国丢失了南满铁路,失去了富饶的华夏东北资源,致使日本空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军舰却根本无法驶出军港!

竟然要依靠向英国借债才能出动舰队,简直是大日本帝国日本军人的耻辱!

突然,周防号的船侧猛的颤动,几秒之后,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爆炸燃起了炽热的火焰,滚滚浓烟包围了舰艏,有经验的水兵大声叫喊:”水雷!”

可他的声音很快被更剧烈的爆炸声湮没……

不远处的石见号眼睁睁的看着周防号的舰艏被撕开一个大口子,船体猛地向上弹起,随即半艘船都被浓烟笼罩,不断有水兵从船上落进海里,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救生艇,发出求援信号。

“是水雷!”一名水兵大声说道,同时用手指着水中:“快看!”

一颗长着“触手”的水雷正在漂浮在碧蓝的海水中,若隐若现。

发现水雷的不只是石见号,另外几艘战舰也先后发出警报,他们全都大意了,以为华夏海军孱弱,朝鲜更是只有几艘木船,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

不可能是朝鲜人干的,只能是华夏人!

想起华夏人不久前从德国人手里接收胶州湾,同时还有一艘巡洋舰以及十几艘鱼雷艇和其他小型舰船,日本人的心中顿时一凛。

“该死!返航!”

“狡猾的支…那人!”

日本水兵一边咒骂,一边小心的操控军舰掉头,避开所有能看到的水雷。没有扫雷艇开路,一旦碰上水雷,这些巡洋舰都得和周防号一样,被炸个窟窿,然后沉海。

至于周防号上的水兵,没人认为他们能活下来,就算他们可以跳海逃生,也只能通知朝鲜驻军驾驶小船去营救。不过最大的可能,却是收尸。

旅顺

十几个老北洋带着北六省海军学校的学员陆续从鱼雷艇上走下来,转头看向远处的海面,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两个,三个,渐渐的,所有的老北洋都开怀大笑。

仿佛在衬托老北洋们的笑声,海面上又响起一声剧烈的爆炸,这一次,是冲岛号巡洋舰……

值了!

若是海里的弟兄们在天有灵,就保佑他们布下的水雷再多炸几艘日本船,就当是为当年的刘管带和邓管带血祭!

160、第一百六十章

接到尼德从欧洲发回的电报;李谨言半天没说话。

他只记得在欧洲打成一团的英法德俄等国;加上反骨仔意大利;以及中途投向同盟国的保加利亚;完全忽略了欧洲其他国家在一战中的站队问题;也忘记了一战的战场不只在欧洲;非洲殖民地同样打成了一团。

尼德在电报中写明,葡萄牙和德国虽然还未正式宣战;但从报纸上的消息看;两国军队在西南非洲已经产生过几次摩擦,甚至还有零星交火;只要英国在后边使把力气;就能彻底打起来。

非洲不是欧洲;德国陆军即使欧洲第一,也无法突破人员数量和后勤补给的不足。对上数倍于己的敌人,再能打,早晚也会被耗死。

英法等国凭借大不列颠强大的海上实力以及广阔的殖民地,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武器和弹药运送过去,武装起当地的土著,由殖民地军队指挥,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继欧洲之后,非洲也很快陷入了战火。

“非洲,德国,葡萄牙……”

懊恼之后,李谨言渐渐冷静下来。

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历史或战史学家,能记得一战时欧洲的几场经典战役和大国站队就不容易了,非洲是什么状况,他能记得才怪。

尼德葡萄牙商人的身份在之前是个很好的掩护,但在德国与葡萄牙于非洲交火之后,他继续留在德占区就不是个好主意了。

必须让他尽快动身前往瑞士。

瑞士这个国家估计有幸运之神加持,同为中立国,比利时成为了同盟国和协约国掐架的角斗场,瑞士却依然能在接连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独善其身。

或许是和地理位置有关?也或许是其在军事上的永久中立?

李谨言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无解。

想不明白,李谨言干脆不去想,反正他记得两次世界大战,瑞士都没有被波及就对了,尼德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政客,他对外的身份只是个商人,无论和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可以做生意,这样的话,他进入瑞士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德国不会无聊到去计较一个对战争没有多大影响的商人的去留吧?

李谨言斟酌了一下,当天给欧洲的尼德发去一封电报,要求他尽快动身前往瑞士,德国和葡萄牙不知何时会正式宣战,他不能继续留在比利时。

许二姐也接到了李谨言的电报,虽然之前李谨言曾来电告诉她,有让两人离开比利时前往瑞士的打算,但具体的动身时间还是由尼德和许二姐自己商定,这一次,李谨言直接在电报中写明,必须在十一月底前动身。

“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不用担心离开比利时会损失太多。”

看完电报,许二姐将电报纸在火上点燃,既然言少爷这么说,她就必须照做。

至于尼德,若是脑筋不清楚,她不介意把他“敲”个清楚。

事实上,尼德比李谨言和许二姐想象中的惜命,或许是之前在上海亲眼目睹凶杀案的关系,尼德对能威胁到自身的事情极其敏…感,李谨言发来电报之后,不需要许二姐开口,他就已经开始收拾起行李。

“亲爱的,我们明天就动身。”

许二姐站在门口,看着尼德一个劲的往行李箱中塞东西,这样也好,省去她劝说的麻烦了。至于亲爱的,反正两人对外的身份是夫妻,随便他去叫吧。

隔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葡萄牙商行挂上了停业的牌子。

早早到商行来买食物和其他东西的比利时人透过橱窗上的玻璃向室内看去,发现店内的货架上还摆放着不少的商品。

由于走得太过匆忙,尼德来不及处理这些商品,幸亏最大的一笔订单已经在四天前交货,否则尼德绝不会走得这么痛快。

接下来几天,这家商行的大门一直紧紧的关着,来买东西的人只能一次次的失望而返,直到隔年,德国向葡萄牙正式宣战,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