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香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香妃-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练字,写的都是什么吗?”
老妈发话了,乾隆爷自然不能只一个音节了事,只好佯装出些许兴趣问道:“是什么?”
老太太神秘一笑,一招手,身后的桂嬷嬷就捧着一摞纸张有备而来了。
乾隆爷一看,也确实微微一怔。
陈知画见状急忙娇羞一笑,“皇上,知画的字不好,让您见笑,也辱没了您的作品,请皇上恕罪。”
桂嬷嬷捧着的,正是厚厚一本柳字楷体——《乐善堂全集》。
这乐善堂位于紫禁城里时原称西二所的重华宫内,也是乾隆爷少年时期的书房所在。《乐善堂全集》就是乾隆二年由武英殿雕梓发行的,叙述的是乾隆爷身为年轻皇子时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以及闲适恬淡的心境,而它的作者,也恰恰就是乾隆爷自己。
陈知画自然是有心的,她的心意,甚至是尽人皆知。万岁爷虽因为过去种种颇不待见她,但一是碍于太后的面子,不好当众太过冷落;二也是因为人人都爱听好话、爱被人追捧者,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更何况,陈知画难得的把马匹拍对了地方。乾隆爷看她的神色,稍稍缓和了起来。
这点转折,又不知让几人拧了帕子,几人咬碎银牙。可面子上,还得奉承着、恭维着、应和着。没办法,谁让人家背后的来头大呢!
含香淡淡一笑,不以为意。她早就知道陈知画的本事大,不然也不会在原剧里将一众NPC都玩弄于股掌之上。别说琴棋书画,就是油盐酱醋她也能给你侃得头头是道,人家海宁陈家,可就是冲着后宫里的位子来的!不过,陈知画纵然再出众,乾隆爷也不会碰她,这点信心,含香还是有的。
她更关心的,反而是另一个人。
兰贵人去了哪里?
“佯装救人实则谋害”的戏码,含香并没有告诉乾隆爷。她很清楚,在皇后跟太后的角逐中,万岁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的母亲。她不清楚也不敢去赌的是,如果现如今换她在那拉氏的位置上,万岁爷到底会不会心软,会不会因为自己而舍了亲生母亲?
她不能大意,更不能贸然行动。虽然她相信帝王的情感,可她更清楚的明白,乾隆爷跟太后之间的羁绊,不仅仅是母子之情那么简单,两代王朝硝烟弥漫、几十年的相扶相携,他们之间不只有亲情,更有一起闯过生死玄关的革命情谊,称之为战友都不为过。
含香没有提兰贵人害人那一节,却也知道乾隆爷事后必定找太后谈过什么。溺水之事虽然太后是冲着皇后去的,可若非含香命大,抢救及时,说不定也就去了。乾隆爷不是不震怒,所以回宫后老佛爷收敛了不少。不但赏赐了不少好东西给含香压惊,连永瑞空前绝后的百日宴,老太太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着永瑞的喜爱,就远不如当初对和靖了。想想也是,一个皇子,又怎能如当初的公主般无所顾忌?!
令含香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兰贵人了?!
回宫之后,兰贵人自然依旧是个小小的贵人,既没晋升也没什么特殊表示,但往昔如常贵人一般,慈宁宫里本也是经常见的。可这件事发之后,兰贵人却仿佛销声匿迹了。虽然在家宴上,在某些场合,含香已然能够见到她的身影,但在慈宁宫,在老佛爷跟前儿,她却失了往日红人的身份,连跟与她同族的常贵人之间,也仿佛是形同陌路、井水不犯河水。
是因为狡兔死、走狗烹,利用价值失去了便过河拆桥、撇清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许是含香走神太久了,陈知画之后是怎么表演的,她并没有注意。不过,想想也知道了,总不过是炫耀才情的那一套东西,老佛爷看上她不正是因为这一点吗。
把含香自甚有太虚状态拉回来的,是几句话:
“永璂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吉祥!给容贵妃娘娘请安,容贵妃娘娘吉祥……”
“福康安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给老佛爷请安,老佛爷吉祥!给容贵妃娘娘请安,容贵妃娘娘吉祥……”
含香望着面前青葱少年,眼睛一亮。难怪人家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尽管她只是个准的,可也架不住对福家安仔的喜爱。尤其是站在依旧有些肉乎乎的十二阿哥身旁,福康安更显得身形提拔、器宇轩昂,虽只十二岁,却比十四岁的永璂还高了半头,已经能寻得出些许未来大清名将的影子。
容贵妃笑眯眯的望着准女婿,乾隆爷自然也甚为满意的看着面前的两个子侄。嗯,让十二跟福康安多多接触果然是好的,现如今说话利索神态自如步伐威武有力,比原来的畏畏缩缩真是好太多了。
照说十二阿哥已算是将近成年的皇子,福康安虽小,可毕竟也是外男,常贵人、宁常在这一众年轻女眷本该回避。万岁爷挥手称这是在热河,无需太多虚礼,众人也就是向后略挪了挪,低着头不言语也就是了。谁知人陈知画却不拘着这个,竟上前凑了凑,猛劲儿瞧瞧福康安,回头笑道:“难怪老佛爷总念叨富察家的儿郎个个都是好的,今日一见果真出众。不知,结了亲没有?”
怪怪,你好歹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比人家小安安也大不了五岁,竟敢当众问这种问题。
含香正在咋舌,却听太后的回话,更是叫人吃惊:“还没有呢!富察家这个小子,哀家也是着实喜欢。尤其是近日时常想起孝贤,她这个亲侄子,总是要替她多看顾几分。哀家,定要为他选一门好亲事!”
含香心底冷笑,原来如此。
富察家的荣耀已经够令太后不舒服的了,但好歹宫里没他们家娘娘生的儿子,等换了新皇,富察家的辉煌也就到头了,老太太本不怎么放在心上。可是看自家儿子,竟有故意拉拢和卓跟富察家关系的意思,若和靖真的嫁给了福康安,富察家不就成了十六阿哥身后最强有力的推手?!如果说当日许婚,老佛爷还没当回事儿的话,后来十六降生,她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
大清朝的天下虽然注定是爱新觉罗家的,但大清朝最显贵最昌盛的外戚,却一定要是钮钴禄!
可太后这种说法,无疑于当众打了皇帝一巴掌,让原本就有些许裂纹的母子感情,更加微妙了起来。
乾隆爷面色一沉,语气还算轻快,只是话里的意思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皇额娘怕是忘了,福康安的婚事,儿子早就做主了!”
万岁爷的意思,老太太忘得不只这一件,怕是把当日两人间的谈话也丢的一干二净了!
太后却是有点鱼死网破的意思,或者说是骑虎难下,不把和卓家跟富察家拆开,她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徒劳,都是无用功?!
老太太挥挥手,满露微笑却是字字珠玑:“皇帝那时所说不过是句戏言,再过两年,福康安就到了成亲的年纪,可和靖不过才六岁半,难道要他一直等着咱们姑娘?这不光对不住人家富察家,就是想到孝贤,哀家也觉得难以交代。再说,一没上过宗人府‘黄册’,二没传过旨,这算哪门子的指婚?做不得数嘛!”
乾隆爷语气一滞,被太后的话给堵住了。当时他确实是用了一个问句就指了一道婚,而心里也想得是看将来形势,可算数可不算的。但这并不代表他愿意自己的话被人无视,更不代表现如今他还想将这门亲事的存在抹煞。他明白这件事情上含香不好发表意见,至于准女婿福康安那更没有发言权,就是他爹傅恒来了也不敢驳了太后老佛爷的意思。
可是,乾隆爷踌躇着,若是在这当口儿他出言驳了老太太的面子,怕是母子间就真的要生嫌隙了。他并不想闹成这样,所以打算挥挥手,把这茬先揭过去。
却不想有人接了话,而且,是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人。
“启禀皇阿玛,儿子听纪师傅讲课,《论语》有言‘君子也,驷不及舌’。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这个道理。况且皇阿玛不仅是君子,更是帝王,古人云,君无戏言。若皇阿玛说过的话亦能够不算数,大清朝又有何诚信而言?相当年,周成王摘叶都能封侯,皇阿玛当众指婚,又如何能废?”
乾隆爷惊了,太后惊了,贵妃娘娘惊了,在场众人都惊了。
好吧,说惊了太过夸张,只是万岁爷确实不禁侧目。这个儿子,士别几日,确让他刮目相看。原本说个话都能磕磕巴巴,如今却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无怪乎人人都说傅恒这小子会养儿子,现如今让他们家的福康安给十二作伴都能进步至此,不错不错!当真不错!
老佛爷是真惊了,怎么回事儿?皇后的事,永璂不应该是埋怨记恨容妃的吗?愉妃最近不是一直在对他嘘寒问暖,暗暗上眼药的吗?这孩子不一向是胆小如鼠、谨小慎微的吗?这个,莫非是撞了邪了?!!!老太太着急的是嫡子跟宠妃联合起来,对自己、对钮钴禄家族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含香也在震精。矮油,皇后想开了,容嬷给力了,少年包子终于开窍了!!!T_T
乾隆爷是谁?有坡当然要跟着下,连忙称赞十二所言极是、一语中的,不负朕多年教导,一席话当真说到朕的心坎里。为君者,必是金口玉言,驷马难追!
当即坐实了这道指婚,更赏赐了敢言、敢为的十二阿哥珍玩二十件、文房四宝一套、玉如意balabala……
乾隆爷赏得正嗨皮,却见首领太监吴书来急匆匆自外面而来,“启,启禀皇上!”
万岁爷的好兴致被打断了,兼且对他吞吞吐吐的语气很是不满,有些不悦道:“有话就直说,不必忌讳!”
吴书来一咬牙,终于报出了个惊天的消息:
“启禀皇上,皇后,皇后娘娘薨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我就让老太太称呼富察氏谥号了哈,毕竟清朝后妃名字是不上玉牒的,我也不愿因为一次出场给她杜撰一个,嘿嘿,恕罪则个。
那个,明天可能没有更新,最近换了新工作,强度委实难以适应,白天上班头昏昏,晚上码字头昏昏,结果昨天开始流鼻涕,今天试体温就有点高,决定让自己休息一天,先跟大家通勒个知!
上班什么的最没爱了!T_T

'61'61、转折

  61、转折
婉嫔陈氏是汉军旗人,自乾隆爷还是皇子时便入侍藩邸,当时还只是个格格。万岁爷即位之后,嫡福晋富察氏被封了皇后,侧福晋高氏是贵妃,那拉氏是娴妃,同为藩邸格格的苏氏封了个纯嫔,连包衣出身的金氏都晋了贵人,她却只是个常在。可以看得出,陈氏是多么的不受宠爱。
但是,能在后宫里生存下来,安于一隅默默无闻这许多年的,绝不会是个傻子。婉嫔或许无争或者争不起,但她却不傻,她懂得在后宫中作为不受宠爱的妃嫔,如何安身立命的生存方式。而这,也是与她生来豁达的性格息息相关的。
乾隆爷正是看中她这一点,所以把令妃魏氏的两个女儿都记在了她的名下。庆妃对于十五阿哥只是抚养,并非生母,她的名字甚至未必能够登得上玉牒。而婉嫔陈氏,却已注定是两位公主的额娘,在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上占有一席之地。
七格格跟九格格被抱到婉嫔宫中的时候,一个五岁,一个只有三岁。可以说,在她们的成长道路上,婉嫔给了她们最大的影响,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与婉嫔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七格格如今已经十岁了,举手投足间颇有婉嫔的影子,淡泊、宁静,像她的额娘一样,总是置身于世外,像是对这宫里的都漠不关心、毫不介意。但只除了一点,她的生母,魏氏的死因。
作为一个当初已然五岁的孩童,被抱走时,她已有了不少难以抹煞的记忆,她不会像妹妹一样,连自己的生身母亲都不记得是谁。这么多年离开延禧宫的生活,让她对当年魏氏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她未必瞧得上魏氏的行事作风、人格做派,但那毕竟是生下她的女人,毕竟与她曾一起生活了五年,虽然只有在皇阿玛面前,她才会作秀似的展露她并不常见的母爱,但血浓于水的感情,依旧在七格格的心里澎湃着。
婉嫔是一个豁达通融的人,即便两位公主已记到她的名下,她也并不阻止七格格去延禧宫看望她的生母,有时候,甚至带着两位公主一同前去。她并不认为这样做,两个女儿就会对她疏离,恰恰相反,正是魏氏的歇斯底里和一刻都不肯停止的恶意诋毁,才将两个女儿更加推向自己。任谁,都不愿意拥有像这样一个疯狂的母亲的。但她没想到的是,这样频繁的探望,却让七格格知晓了不该知道的辛秘。
她一直都有暗暗地怀疑,魏氏死的时候她或许还太小,可现在的心智,足够让她想清楚当年很多的细节。那酸枣仁是谁给的,她其实早就在宫女的口中打听到,至于除了她跟妹妹、额娘外,当年最常出入延禧宫的主子是哪一位,她也早就暗暗做了探查。不管是从动机、还是能力来说,那个女人刚刚符合谋害魏氏的一切条件。可偏偏,老佛爷拍板,不叫查了,连皇上也随声附和。
七格格明白自己阿玛的用心,历朝历代宫廷倾轧的事情她也听老嬷嬷们谈论的不少,再查下去,也终究没几个人干净。可她自己心底却不能忘怀,究竟是谁,害死了她的生身母亲。她想,或许总有一天,老天爷会给她报仇的机会。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天,竟然真的来了。
那时候,她领着妹妹,正在建福宫的慧曜楼上游玩。低头就见不远处,五阿哥匆匆而过………
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
乾隆爷真的震撼了,就算没有了金册金宝,可在名义上,那拉氏依旧是大清朝的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后,竟然不明不白的在英华殿里死了?!
查,当然要查!这不但关乎皇家颜面、后宫安全,这更是出于他对于那拉氏的一种愧疚之感。虽然他以前埋怨皇后,看不过她行事作风,又因百花膏对她有积怨,可溺水这件事情,确实是平白让那拉氏背了黑锅。乾隆爷不得不想,若非自己下令将她迁去了英华殿,若是她还在前呼后拥的坤宁宫,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他望着伤心**绝的儿子,遗憾之情更甚。
可调查的结果并不顺利。
作为大清朝原本最尊贵的国母。被夺去了一切册宝,被强行迁离了坤宁宫,被撤走了所有随身侍女,那拉氏的份例,仅仅是后宫中最卑微的答应的等级。可即便如此,仍旧有人落井下石。
坤宁宫原本伺候的老人都被愉妃变相的发配了,只剩了一个容嬷嬷,死活都要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