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隆微微一笑,搂了小花入怀,却是俯下头去,在小花额间脸庞轻轻吻个不停。
    小花只觉丝丝热气微润,只是痒不可耐,忙左闪右避,咯咯笑道:“隆哥哥,好痒,痒死我啦。”
    耶律隆见小花娇俏可人,心神早不知道荡到何处去了,正要上前将她捉到身边,却见营帐一卷,方君论从外面走了进来。
    原来方君论在军中,见小花苦功练箭,心里也是暗暗赞叹。每日大江两岸往来巡视,便将小花带在身边,只恨不能将一生所学都教给了她。那长江南北何处山丘、何处沟壑、何处激流、自己一一仔细说与小花听了,让她一笔不差的描了下来;那水道下的暗礁浅滩、回旋流转、速度深浅,自己一一辨认给小花看了,却是让她牢牢记在脑中。
    小花每日和夫子巡江绘图,早将那真正的军中主簿逼得是无事可干,他便也乐得清闲,三天两头告假不断。方君论见了,更是时刻离不开小花。今日一早见军营之中四处不见小花的身影,料是到了耶律隆的帐中,便也匆匆赶了过来。
    耶律隆和小花见方君论闯入进来,都红了红脸,赶紧分开。却见方君伦一脸沉思,似乎并未留意到他二人有何异状。
    小花见了,忙问道:“夫子,你可有事找小花?”
    方君论听问,方回过神来,点头道:“小花,昨日我们在江中巡视,你可注意到有什么异常没有?”
    小花仔细想了一想,答道:“夫子,昨日夏末初秋,我却见那江上略有薄雾,夫子可是问的这件事情?”
    方君论笑道:“小花,没想到你也注意到了。我昨日便有些奇怪,只是见那雾气早早便散了开去,便也没有多想。只是我今晨在江边眺望,却见那雾竟十分不小,可不令人奇怪。”
    小花点头道:“夫子,依你所见,这又是何故?”
    方君论凝眉思索了半日,叹道:“此处离江陵不远,我看这里山川走势比别处格外险峻,且南北合围。莫不是因此而地气聚集,湿气蒸氲,所以才特别多雾。”
    小花心中一动,忙问道:“夫子,你莫非是担心此处多雾,会令宋军借浓雾之便偷偷渡江。”
    方君论微微一笑:“小花,你所料不差,初秋便浓雾骤起,待到隆冬,只怕三米之外便已无法视物。更何况我昨日和你在江中,见那山势窄处不过五、六百米,枯水时间江面收缩大半,却正是强渡的最佳地点。”
    小花点头不迭,忽地想到一事,说道:“夫子,我和隆哥哥从北汉返唐,本想从江陵城过江,却见沿江连一艘小船也没有。我当日听那些军士说,宋兵正在征集船只,莫非离此处不远,便是宋人的江北大营。”
    方君论听了,一拍大腿道:“果然如此。小花,夫子记得多年前曾游历到此,前面百里之外便有一地名唤为峡口寨,乃是汉江分支注入长江的一处入口,两江之间却夹着一个天然的弯道,可停泊千余只战舰。难怪我们一路行来,始终找不到宋军的水师大营,原来却在这里。”
    耶律隆一直在旁边默默聆听,此时却突然插口道:“夫子,依我所见,那宋人恐怕也和你二人一样,也选了此处做强渡之地。此地虽然离我江陵、铜陵的水军营地相距甚远,但却胜在可以攻其不备,且能切断我两军与荆南援军的联系,使首尾不能相顾。只是我看唐军布防,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里,莫非皇甫将军还未知晓敌军的动机。”
    方君论摇头道:“如今看来,我军应是毫不知情。唉,隆少侠,你有所不知,早在七、八年前,那赵匡胤便生磨硬泡,让我皇将整个江南水文地图交与大宋,如今大宋有备而来,却是预谋多年了。”
    小花听了,默然良久方才叹道:“夫子,你与那风行空相争多年,只是不知道夫子可曾认识他的师父?”
    方君论正自低头苦思,听小花这样问,倒是呆了一呆,答道:“如何不识,他师父是大宋的太傅,统掌翰林院,学问渊博,乃是当今的奇人异士。我早年游学汴京,倒也曾蒙他教诲,也算薄有师生之谊。”
    小花听了,不由吐了吐舌头,笑道:“夫子,那你觉得自己与那个什么太傅,谁又更高明一点?”
    方君论听了,呵呵一笑道:“太傅德高望重,名闻天下,夫子万不敢与他一较高低。只是术业有专攻,这水文地理吗,恐怕还是夫子小胜一筹,否则当日风行空直接去找他师父就是了,何苦要把我关在牢里。”
    小花嘻嘻笑道:“我也这样想。只是夫子,这太傅却还有一个弟子,乃是韩王赵德昌。我在宋营之时,曾见他所绘晋河和辽州地图,竟颇有功力。此人年纪小小,谋略之深却令人叹服。如果宋人真的要在此处扎营强渡,我看十有八九倒像是他的主意。”
    方君论神色一动,缓缓道:“原来是他!当日他路过无锡,曾在我府中暂住,我也曾经见过数面。只见他日日手不释卷,左右侍卫视如珍宝,却没想到竟然有这般本事。”
    只听耶律隆在一旁轻轻哼道:“夫子,小花枉自揣度,不足为信。大宋兵多将广,能有此见识的也不止一两人,未必就是那个什么韩王。宋人既已得了我朝水文地图,能发现此处也不足为奇。”
    小花见耶律隆语气冷淡,不由看了他一眼,只见耶律隆微微白了一眼自己,便将头扭了过去。
    小花心中诧异,却听夫子叹了口气道:“罢了,无论是谁的主意,也不得不防。小花,你今日再和我去江中仔细查看一番。隆少侠,请你传令军中,我们明日便要继续西行,若走的顺利,估计一两日便能到那峡口寨了。”
    二人答应了一声,便见方君论转头匆匆而去。小花见耶律隆兀自站在一旁,似是闷闷不乐,不由走到他身边,笑问道:“隆哥哥,你这是怎么啦?”
    耶律隆皱了皱眉头,冷道:“小花,我只听你日日念着那个什么小王爷,心里真是郁闷无比,莫非在你心中,我竟远不如他?”
    小花听了,圆睁了一对大眼,哑然了半响,忽然大笑道:“隆哥哥,原来你也是个醋坛子,还日日只是笑话我。我不过提过那小王爷两三次,什么叫做日日念着?在小花心中,任谁能和隆哥哥想比。更何况那小王爷虽然谋略过人,却手无缚鸡之力,是个酸溜溜的文弱书生。若要两个比较,小花还是更喜欢我的隆哥哥。”
    耶律隆听了,斜眼瞧了一下小花,恨道:“更喜欢隆哥哥,莫非你居然还喜欢那个什么小王爷,真是气死我了!你难道不知道我心中眼中,从来都只有你一个。”
    小花嘻嘻一笑,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一下耶律隆的嘴角,说道:“隆哥哥,你这个醋可是吃的莫名其妙。小花心中也早只有一个隆哥哥,便是他真的比隆哥哥好上一万倍,我也不要他。”小花见耶律隆神情不善,赶紧补充了一句“更何况这世上的男子,若要和我的隆哥哥比起来,可是拍马也追不上。”
    耶律隆冷冷哼了一声,表情却是缓了下去。小花见了,笑眯眯地扯着耶律隆的胳膊,出账追夫子而去。
    军中将士见了他二人,忙忙行礼致意。耶律隆见了,再不像无人处不拘形迹,却是理了理军袍,整了整脸色。便见一位带刀的偏将见耶律隆出账,一路小跑迎了上来。
    那偏将走到耶律隆身前,俯身行了一礼,说道:“末将张平参见沈将军。”
    耶律隆点头道:“张校尉,我前日命你带着军士们操练铁马阵,不知道练得如何呢?”
    张平拱手答道:“回禀将军,将军所布的铁马阵果然有效,我昨日便命将士们分成两队,一队奉命冲杀,一队却用铁马阵来防御,没想到竟将那进攻的士兵反过来围住,来了个瓮中捉鳖,居然是大获全胜。”
    耶律隆点头一笑,说道:“不错,这铁马阵本是宋人用来对付辽兵的,当年辽人为此损兵折将不少,后来终于苦思了破解之道。只是我将这铁马阵又稍稍改了一下,却是变击为围。宋兵本不及辽兵骁勇,这样一来,反而令这军阵更难破解。”
    张平笑道:“将军英明神武,属下佩服。”
    耶律隆听了,摇了摇头,说道:“此阵虽然有用,但也要看是何人来用。将士们一定要日夜操练,务必使各军娴熟默契。只有配合的天衣无缝,才能发挥它的效力。张校尉,你替我传令军中,今日我要前往校场练兵,若有何人懈怠懒散,军法从事。”
    张平肃然而立,“诺”了一声。众人在身后听了,都是暗暗点头,忙各回各位,守职去了。耶律隆见了,却是轻声一叹。
    原来这些个军中将士本是金陵城的守城兵士,此次离家巡防乃是情非得已。他们见耶律隆年纪轻轻,又是皇亲国戚,起初便存了轻视之意,不过是表面上恭敬而已。却不想耶律隆不仅自己一身本领,治军更是极严,军令若有不到之处,从兵至将倒有好多人吃了军棍,帐中日日是有人哀嚎,屁股开花一片。众人刚开始还抱怨几句,后来见耶律隆做事雷厉风行,赏罚分明,究竟存了敬畏之心,再也不敢怠慢,倒是尽忠职守起来。
    耶律隆见了,那军棍才慢慢下去的少些。见军中暑热疾苦,便也经常命人煎药煲汤,自己亲往营中探视。又创了几套拳法给兵士们学了,却是强身健体,增益气力。众人见了,便于那敬畏之中多了一分感激爱戴,争相效力起来。
    又过了两月,耶律隆见军纪虽然有所改观,军中大将们仍然是恶习难除,便于那中下级兵士中提拔了好几个忠勇有谋的将领起来委于重任,兵士们见了,更是人人心头为之一振,那松散拖曳之风才慢慢是荡然无存。
    小花见耶律隆转身和张平离去,自己甩着两只小手,却是荡荡悠悠去江边寻夫子去了。正在乱石边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忽见一个军士匆匆向自己跑了过来,当胸抱着一大摞花花草草。
    小花见了,赶紧高声笑道:“崔副尉,你帮我找到姜藤子啦。”
    那军士正是周宗的贴身护卫崔尧,因司徒大人终究放心不下,便令他也一起随军,多一人照看小花而已。崔副尉见了小花,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说道:“三小姐,这姜藤子可真是难找,我与十几个兵士寻了一早上,才在前面江堤上采了这些。请三小姐看看,可就是这个。”
    小花嘻嘻一笑,上前仔细瞧了瞧,见那小花七星八叶,点头道:“可不就是这个,这姜藤子只生在大江边上,夏日喜水,必靠近江水;冬日却恶水,根不能立于湿土之上,所以难找。”
    崔副尉叹了一声,问道:“三小姐,你每日让我们找这些花草,究竟有什么用处?”
    小花一笑,也不答言。原来这些日子,小花除了清晨练箭,白日巡江,晚上便领着崔副尉和兵士们四处采集奇花异草,又让耶律隆为自己在帐外架了七八个丹炉,夜夜守着炉火,只是炼丹熬药不止
    (这几日出门在外,未曾更新,让大家久等了,抱歉一个)





    第九卷 半江瑟瑟 3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7…28 9:31:11 本章字数:4088

    耶律隆心疼小花,晚间一得空便来到小花帐中,帮着她打理药材。若见小花太过疲惫,便命她先去睡了,自己守在一旁替她炼药。
    军士们眼见帐中的瓶瓶罐罐越堆越高,个个用蜡封的严严实实的,轻易不准靠近,都是暗暗称奇,也不知道那药炼来究竟有何用处。
    众人心中疑惑,只是不敢去问耶律隆。崔副尉倒是问过小花几次,见她总是一笑而过,也只得罢了。
    只见小花抬眼往江面上看了一看,转头问道:“崔副尉,你可知我夫子现在何处?”
    崔副尉忙答道:“三小姐,刚才我们采这些花儿的时候,看到方夫子独自一个下到江石下面去啦。”
    小花远远看见那江石下方有个隐隐绰绰的人影,点点头,对崔副尉挥挥手,自去了。
    走了大约百米,便见一块嶙峋的大石巍然矗立,高有数十丈,光秃秃不着一物,斜斜横插于江水之中,小花见夫子正在那大石下方搜寻什么,便蹦蹦跳跳踩着那岸边的卵石,走了过去。
    方君论见了小花,忙招手让小花过来。小花走到近前,才看见那江石下方有一处天然的凹穴,宽约数丈,江水灌入其中,只见回流涌动,浪花飞溅,噼哩叭啦只是声声作响。
    小花见了,不由说道:“夫子,这洞可是有古怪。”
    方君论点头道:“我也觉如此,我昨日在江中,见船家行过此处时,分明有暗涌翻滚,那船夫使了浑身的力气,才脱身而出。我刚才见崔副尉他们在这里采药,便想下来看一看,没想到却发现了此处。”
    小花笑道:“原来如此,我说夫子为何不在江中,却跑到这里来了。我看这凹穴甚大,下方似乎和大江贯通,水流必定神鬼莫测,说不定还有江漩隐藏在其下。”
    方君论听了,略略沉思了片刻,便说道:“应是如此,小花,你和我再去江面上看看。”
    小花点头,忙扶了夫子,返身回到江堤,早有船家等候在岸边。他二人上了小舟,便让那船夫向那巨石缓缓靠了过去。
    还未走到江心,小花便觉船身微微一滞,只听那船夫对方君论说道:“方大人,司徒小姐,请你二人坐稳了,这里只怕有暗流。”
    方君论点点头,随手从舱中取了根竹篙,插入那江水之中,果觉水面下水流急速,力道强劲,手心一个不稳,那长篙便差点脱手而出。
    小花见方君论蹙眉不语,自己站起身来,立在船头,便见那江水之下隐隐伏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漩涡。小花心中一动,解下头上的蓑笠,远远扔了出去,只见那蓑笠在那江面之上不过打了一个旋子,便被江水扯了下去。
    小花见了,也是暗暗吃惊,正要探身再看,忽觉船身猛地一抖,竟好似那脱缰的马儿,被激流向江北裹挟而去。
    方君论正在凝神细望江面,被船身一颠,差点滚落船去,忙伸手牢牢扶了船舷,却见小花在船头似是站立不稳,扑通一声便落入了那湍急的江水之中。
    方君论大叫一声,赶紧飞扑上前,双手却扯了空,原来那江水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