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平诺了一声,飞骑而去。方君论与小花在岸边等了足足两三个时辰,才见到五万大军跑步前行,急急赶了过来。
    方君论见江北军旗展展,鼓声雷动,不由紧紧皱了眉头,在大堤上不停地来回踱步,忽地顿了顿脚,将小花唤到身边,沉声道:“小花,我看这对岸的情形,竟是宋人水师与步兵一道,要对我军发起总攻。若没有我军水师掩护,只怕这五万名将士无法阻止宋人南下。如今之计,还是要派人赶往铜陵郑大人处求援,你手中有皇上的令符,就即刻走一遭,务必要将援军请了过来。”
    小花忙点头道:“夫子放心,小花知道了,我这就去。”
    方君论听了,赶紧又令人将崔副尉叫了来,命他带上十几个兵士与小花一起,星夜赶往铜陵求援。
    小花在马背上昼夜兼程,一天不过歇息四五个时辰,终于与众人在第六日傍晚赶到了铜陵,守城的将士见了小花手中的令牌,倒也未敢阻拦。
    小花入了大营,却听得兵士回报,说是郑大人今日出府赴宴去了。小花急得只跺脚,无奈之中只得在营中暂等,谁知左等右等,直到夜深也见不到那郑大人回来。
    小花心急如焚,问得清楚了,忙翻身上马又回到了城里,直奔府衙而去,刚到了门外,便听得院中人语喧哗,管乐阵阵,更有女子清唱慢吟,笑声焉然。小花只觉怒不可遏,也不等人通报,手中高举着皇上的令牌,直直冲了进去。
    只见那郑大人正在后院与众人饮酒赋诗,除了几个官员之外,居然还有十几个商人陪坐在一旁,他们见小花带着十几个兵士闯了进来,都不由愣了一愣,连一旁弹奏演唱的乐师也不自主地停了下来。
    郑大人已是微醺,微微睁了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眼,见是小花,轻捻胡须道:“咦?这不是司徒小姐吗?为何会来到这里?莫非沈大都督也来到了铜陵?”
    众人听说来人便是周家小妹,个个脸上有恍然大悟之状,在席间交头接耳起来。小花见了,忍了忍气,方才行礼说道:“郑大人,宋军正在池州城外搭建浮桥,不日便将渡江南下。沈将军与我夫子本令水师前往池州会合,却听说郑大人命水师原地待命,不知是何道理?”
    郑大人听了,冷冷哼了一声,方才答道:“某非沈都督到铜陵居然是向下官兴师问罪来的么?老臣听说宋人仍在向峡口寨集结,行踪不定,故命水师原地待命,又有何错?”
    小花朗声道:“郑大人,小女今日并非来问罪的,半月前沈将军便已赶往荆南求援。只是我军发现宋人正向池州城外的江面上集结,他们的水军日夜不停,正在江中搭建浮桥。还请郑大人以国事为重,尽快派人增援池州。”
    郑大人大笑道:“司徒小姐此言差矣,宋人想在长江上搭建浮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自古以来谁曾听说过?”
    小花急道:“郑大人,此事千真万确,小花绝没有骗你。你若不信,尽可以问问在座的商人,看宋人是不是正在江南大肆采购皮革,以做浮桥承系链接之用?”
    只见其中一个商人听问,急急站了起来,躬身赔笑道“司徒小姐,宋人的确是在采购皮革,只是与这军中之事半点关系也没有,小的们已经和郑大人再三解释过了,郑大人也已同意江道复航,可见此等谣言绝对是无中生有。”
    小花听了,不由大吃一惊,忙道:“你说什么,江道复航?莫非你们已将江南的皮革运到了江北?“
    那商人笑嘻嘻地答道:“司徒小姐明察,宋人因北疆战事需要,故才需要收购皮革。我南唐坐收渔人之利,竟是白白得了这许多利益,国库中多多添些赋税,可不是皆大欢喜。”
    小花气得在地上顿足道:“没想到你们这些商人果然重利忘义。郑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你,你怎能如此草率从事。且不管宋人要那皮革何用,如今两军交战之际,又岂能遂了敌人的心意。”
    郑大人冷笑一声:“司徒小姐如何给本官安了如此大的一个罪名。此事我早已禀报给了司空大人,司空大人奏了圣上,方才命江道复航。南唐国小力弱,若是大宋能以我之诚,打消南征之意,又有何不妥?”
    小花听了,眼泪潸潸而下,泣道:“唉,皇上有心求和,哪里知道此举却是将刀剑递到了敌人的手里。宋人有了浮桥,步兵南下指日可待,我南唐又还有何力抵抗。”
    众人见小花痛哭,心中都不由软了一软,只见那郑大人也缓了缓脸色,说道:“宋人不知水情,方才做出此等荒谬可笑的事来,想那长江号为天堑,区区一个浮桥,如同小儿游戏,我军又何必放在心上。”
    小花摇了摇头,擦了脸颊上的泪水,方才说道:“郑大人,只怕这浮桥却不是儿戏。长江虽是天堑,自古能渡江而来的又岂止一个宋人。唉,事已如此,还请郑大人尽快发兵前往池州增援,夫子与五万大军正在江边翘首以盼,还请郑大人速速发兵吧。”
    郑大人听了,捻须想了半日道:“既然司徒小姐如此说,本官便先命探骑前往池州打探一下,若真如司徒小姐所言,再发兵前往也不算迟。”
    小花急道:“郑大人,前线军情如火,如此耽搁,只怕宋人早已过江。还请郑大人即刻发兵。”
    郑大人摇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要明日升帐与军中将领们好好商议一下,再做决断。”
    小花见郑大人百般推脱,再也顾不得了,将皇上的令符高高举起,喝道:“郑大人,皇上的令符在此,还请郑大人马上调兵遣将,增援池州。”
    众人见了皇上的令符,早乌压压在地上跪了一排,却见那郑大人立在一旁,皱了皱眉头,冷笑道:“司徒小姐虽有皇令在手,只怕这军中大事,也不是女流之辈便能妄加论断。我南唐便是因那后宫干政,致使朝纲混论,民怨沸腾,本官就算拼了身家性命,也恕不能从命。”
    小花气的是浑身发抖,忽地大叫道:“郑大人,若池州失守,日后你金殿之上,又有何面目面见君上。”
    郑大人冷冷一哼,昂首却是走了出去。小花大急,正要上前继续和他理论,却见崔副尉在一旁紧紧扯了自己的衣袖,说道:“三小姐,如今多说也是无用,我们还是立刻回京面圣,请皇上下旨吧。”
    小花跺了跺脚,沉吟了片刻,摇头道:“崔副尉,请你速回金陵将此事面奏皇上。夫子在池州危急,我还需赶回去协助他。是我举荐了夫子从军,如果他有什么闪失,小花一死也难赎罪。”
    崔副尉急道:“三小姐,你一个女子,在乱军中只怕更是危险,我受了司徒大人重托,一定要护的小姐周全,还是请小姐尽快回金陵,我去池州协助夫子吧。”
    小花冷冷一笑,昂首道:“女子又如何?我冷眼瞧去,这世间的须眉男子也无非如此,除了我隆哥哥和夫子,南唐如今又有何人可为国之栋梁?你放心,我只是要救夫子出来,不会与宋兵恋战。打不过我就跑,这江山社稷,还是交给这些所谓的七尺男儿们去折腾,我倒要看看,他们又怎样能够力挽狂澜。”
    崔副尉见小花一脸坚决,知是劝不了,不由叹道:“罢,既如此。我也不回金陵去了,三小姐去哪里,我也跟着去哪里。”
    小花摇头道:“不行,无论如何,也要让皇上知道发生了何事。崔副尉,我命你速回金陵面圣,剩下的将士们与我赶回池州,相助方大人。”
    身后的兵士们齐齐诺了一声,崔副尉见了,无奈长叹,只得与小花辞行,一人一马直奔金陵而去。小花翻身上马,却是连夜又赶了回去。
    足足又行了六七日,小花见池州城已是遥遥在望,刚略松了一口气,却远远听到江堤之上人嘶马叫,竟似有千军万马一般。小花心中一紧,赶紧纵马向山坡上跑去,待到高处,便见大江上战舰林立,江岸边营帐森森,无数军旗迎风飘扬,中间一个大大的宋字,小花见了,惊得差点从马背上跌了下来。
    身后一位军士见了,赶紧上前,在马背上张望了一下,突然大声说道:“司徒小姐,不好了,宋人已经过江了。”
    小花定了定神,举目又望,只见那江中有一条浮桥从江北一直伸展到江南,乃是一个个独立的木筏相连,中间用皮革做了气囊护垫,牢牢地系在了一起。木筏上下用两排竹子加厚,显然是为了增加浮力,竹排之上却又用草垫覆上,以防打滑。
    小花见那浮桥宽约数丈,竟似可容两马并行,宋兵正踏着浮桥源源不断登岸而来,也不由愣在了那里。





    第十卷 东风不与 9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8…14 7:18:10 本章字数:4448

    小花半日方才回过神来,见那宋兵急急安营扎寨,似是刚刚才渡过长江,大堤之上鲜血淋漓,无数兵士正将伤亡的将士抬到一边,不由紧紧咬了唇角,低声道:“夫子。”
    身后的兵士们见小花脸色发白,便有几个上前细细观察了一会,其中一个转身说道:“司徒小姐,宋军虽然已经过江,只是并未见到我军的踪影,莫非方大人已经退守到了池州城?”
    小花听了,赶紧再望,见果然如那兵士所言,不由暗暗松了口气,翻身下马,对军士们说道:“诸位将士,宋军既然已来到了这里,必定会先取池州,待站稳了阵脚,再图东进。如今我们只能偷偷绕过宋军,看方大人与军队是否还在池州城内,若在,便固城而守,等援军到来。韩都头,你带上三五个兵士扮作百姓,去附近探听一下宋军的动静,剩下的军士和我一道立刻从小路赶往池州,我们在南城门外会合。”
    众人答应了一声,赶紧分头行动起来,小花沿着山间小路,趁宋兵不备,急急往池州而去,只走到天黑,方才来到了城门下。小花见城墙上仍悬挂着唐军的旗帜,心中大喜,放声大叫道:“守城兵士们听着,方君论方大人可在这里?”
    守城的兵士认得小花,赶紧将城门打开,只见方君论听说小花回来,已经跌跌撞撞地跑了上来。
    小花见方君论神情憔悴,左臂上裹着厚厚一摞绷带,鲜血从里面不断渗了出来,不由扑到在他怀中,放声大哭道:“夫子,小花无能,没有办法将援军请了回来。”
    方君论听了,眼泪也是滚滚而下,抱着小花,轻轻拍了她的肩头,连声抚慰道:“罢了,罢了,也是南唐合该气数已尽,我知你已尽力,休要责怪自己。”
    小花埋首在方君论怀里嘤嘤哭了许久,方才抬头问道:“夫子,没想到宋人速度如此之快,十几日便已搭好了浮桥,只是夫子又如何退守到了这里?”
    方君论长叹一声道:“宋军以水师掩护,今日拂晓便已将浮桥推进到南岸半里处,将士们虽奋力搏杀,奈何宋兵源源不绝。宋兵固然伤亡不小,我军也是损失过半,无奈之下,我便令军队先退守到这里。唉,没想到我与隆将军日思夜想,终于能寻到破敌之计,却是功亏一篑,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小花刚刚止了悲声,听了不免又嚎啕大哭起来,方君论拍了拍小花的背,正要出声劝慰,却见张平一瘸一拐,匆匆来到身前,禀道:“方大人、司徒小姐,韩都头也已回来了。”一语未完,便见韩都头领着四五个兵士气喘嘘嘘跑上前来,口中大叫道:“司徒小姐,宋人已经连夜向池州而来,只怕今天晚上便要攻城了。”
    张平听了,在一旁顿足道:“方大人,池州城防薄弱,恐怕无力抵御宋军正面攻城,隆将军又不在这里,这可如何是好?”
    方君论叹道:“既如此,我们也只能弃城而走,不能让将士们白白送了性命。张校尉,你立刻前往军中清点人马,我们一个时辰后便突围去往铜陵吧。”
    张平诺了一声,不多功夫便已将余下的兵士集合到了一处,小花见人人身上都有刀伤,心中也不免恻然。方君论见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便让人打开了南城城门,趁着夜色往东南而去。
    走了一里不到,忽听前方呐喊声四起,竟似宋军在前面早已设好了埋伏。方君论见无数宋兵向唐军冲了过来,顷刻身边便是一片刀光剑影,赶紧一拍小花坐下的马背,大叫道:“小花,你快走,不要管我。”
    小花大急,泣道:“夫子,不行,要走我们一起走。”
    方君论咬牙道:“小花,此时不是你任性的时候,我答应过隆将军要护你周全,你赶紧冲出去,去找隆将军。”
    小花听了,马背上呆了一呆,忽地大叫道:“张校尉,张校尉!”
    张平正在前面与宋军搏杀,听见小花叫他,赶紧抽了个空子,跑到小花身前,说道:“司徒小姐,何事吩咐?”
    小花急道:“张校尉,我帐中那些瓶瓶罐罐,不知道你可带出来没有?”
    张平点头道:“司徒小姐,你曾吩咐过,让我们在哪里都不要丢掉,我让几十个军士每人马背上附了几个,应该还在骑兵那里。”
    小花大喜,忙道:“张校尉,你赶紧让骑兵将那些坛子打开,带了护套,将里面的粉末洒到宋兵身上,有多少洒多少,快。”
    张平听了,赶紧回头吩咐去了,只见不过片刻功夫,便有几十匹战马冲上前来,将坛中的粉末纷纷扬扬,当头往宋兵的身上洒去。
    只见那些个宋兵似乎也早有准备,用棉布遮了口鼻,仍是大声呼喝着冲上前来,却觉身上一阵奇痒难耐,竟似万箭穿心一般,一个个滚到在地,鬼哭狼嚎起来。
    身后的宋军见了,忙往后退去,方君论见机不可失,赶紧大叫道:“快,快冲出去。”唐军听了,奋起手中的兵器,大叫着杀出了重围。
    唐军慌慌张张跑了一夜,直到天明时分,方才喘了口气,将残部汇拢了起来。方君论见只剩下不到二万余人,不由连声长叹,泪湿衣襟。小花心中也是万分难过,见宋军在身后仍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便攀上了一株大树,远远瞭望起来。
    小花见那些宋兵并未急于前行,心中不免有些纳罕,回头四顾,却见前方山谷中隐隐有寒光闪烁,似乎埋有伏兵。小花大惊失色,从树上一跃而下,对方君论说道:“夫子,不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