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越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越千年-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巧云略一思考,同意了这个让她成为首领的提议。

  现在,孙巧云已经是无盐邑自卫队的队长了,哈哈……当然,操练的事,还是由父亲他们负责,为保家起见,农人们耕作之余经常习武健身……

  提到习武,孙巧云的表现不久就让父亲与农人们刮目相看。

  孙巧云在大学的时候学过女子防身术的,虽然一直没有实战过,但是现在居然在与男人们的对练中派上了用场,几个男人也近不了孙巧云的身呢……

  数日之后,父亲向孙巧云提了一个建议:邑里的妇女们也不少呢,是不是可以教她们一些这样的防身术?不用她们打仗,但是必要的时候,她们起码可以自卫……

  听了这个建议,孙巧云两眼发亮,是啊,红色娘子军嘛,太平天国的时候还有红灯照呢……

  于是,采桑之余,孙巧云先向妇女们介绍女子防身术的基本要领,然后从直拳、勾拳、劈拳、鞭拳的出拳方式,教到怎样灵活运用手,如手可变成虎爪、撮勾、单指、金剪指、双指、金铲指、倒夹等,可用来戳击对方眼睛、咽喉、腋下等要害部位的方法……

  慢慢地,妇女们将学到如何运用肘法、膝法、腿法致敌…… 

  这个在风中策马奔驰的女子的确有让她骄傲的本事……



  第一卷 无盐丑女 第13章 施针救人


  “春儿,你进步好快,居然把你爹拉下这么远,……”

  沉醉在春色里的孙巧云,早已停住了马,躺在软软的草地上,钟离樵终于策马追了上来。

  “爹,这儿的景色真美……”

  “是啊,我们的家乡很美的……”

  “春儿,妇女们练得怎么样了?”

  “爹,她们学得很认真呢!”对妇女们的表现,孙巧云很是满意。

  “是啊,有不少人向我夸你呢……真不知我的女儿从哪儿学来的本事……”

  对女儿这些本事的来历,钟离樵也一直奇怪,不过,无论他怎样追问,孙巧云就是不开口回答他的问题。

  “爹,你女儿的本事还不止这些呢……”

  “嗯,这爹也相信,哈哈,所以,爹才舍不得让你这么快就嫁给憨牛啊……”

  一提憨牛,孙巧云就有些生气。不只生憨牛的气,也生娘的气。

  这憨牛认准了孙巧云是他的媳妇,自从孙巧云回来,他就天天往钟离家跑,当然,孙巧云没回来的时候,他也往钟离家跑,可这是完全不同的嘛,现在,他有了特定的寻找的目标。

  来了以后,憨牛也没什么说的,通常就是看着孙巧云傻笑,可是傻子也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啊……

  钟离婆婆的意思很明确,孙巧云早就定好了是憨牛的媳妇,憨牛也等了这些年了,现在孙巧云回来了,年纪也不小了,正应该早些完婚,也算完成了自己做娘的一份心愿……

  可是,孙巧云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嫁给憨牛的,所以一直不同意。

  钟离樵看出了女儿身上的一系列变化,也觉得憨牛现在已经不适合自己的女儿了,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向憨牛开这个口……

  “爹,女儿是不可能嫁给憨牛的……”孙巧云直截了当对父亲说。

  “是啊,我女儿现在不想嫁给憨牛了,那你想嫁给谁呢?”钟离樵目光灼灼地盯着女儿。

  我想嫁给谁?孙巧云心里想,原来,我是想嫁给林风的,可是现在——好像我应该嫁的人是齐宣王啊,可是,这话怎么向父亲说出口呢……

  不是孙巧云不想去找齐宣王,只是她总觉得时机还未到。也不是孙巧云不想找林风,是她找不到。

  这一个月来,孙巧云多次让父亲打听,附近可有什么新来的对本地情况不熟悉的人,不管男的女的……可父亲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样,新来的别的人没有,如果说有的话,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女儿……

  这回答让孙巧云苦笑不已,看来,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与自己同乘电梯的人都没事,就只有自己,唉……

  不过,他们也许进入了别的地点,或别的年代,说不准啊……

  如果找不到听雨,不知道自己的脸还能不能恢复……

  越来越多的担忧出现在孙巧云的心里。

  “爹,女儿谁也不想嫁,就想在家,给您和娘养老送终……”说不出自己会嫁给谁也不想再考虑自己处境的孙巧云拿出了最能打动人心的法宝。

  “哈哈,我的女儿真是孝顺……不过,这事也急不来的,说不定时候到了,你想嫁的人就出现了……”

  “是啊,爹,咱们还是不说这个吧……”一提“时候到了,你想嫁的人就出现了……”这句话,孙巧云的脑子里又出现了林风的影子……

  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不想了,再想下去,我会哭的……要是有他陪着就好了,哪怕在这个时代待到老,待到死……

  “好,不说这个了……春儿,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眼见天已渐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父女俩各怀心事,策马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父亲心里一直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儿心存疑问,却又问不出任何答案……

  女儿心里一肚子的事却又不知应该如何开口与人诉说……

  回到家,钟离婆婆不在,这是极少见的事。

  问了左邻田嫂,才知道后村一个媳妇难产,请钟离婆婆帮忙去了。

  孙巧云做了饭,与父亲吃完,还不见母亲回来,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又与父亲去操练,操练过后,发现母亲还没有回来,这回孙巧云有些着急了,不是为娘,而是为那媳妇。

  吃了饭,问明了路径,孙巧云一路寻到那媳妇家里。

  到了那媳妇家,见那媳妇,已经气若游丝,连见多识广的钟离婆婆也对此情况束手无策。

  一位四十几岁的郎中已经请来,把了脉,只说这产妇“脉象细而弱”,连连摇头。

  家人告诉孙巧云,已经三天了,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媳妇气力已尽,只怕没救了……

  孙巧云仔细察看,这媳妇气血虚弱,阵痛微弱,宫缩时间缩短,下血量多色淡,面色苍白,神疲肢软,心悸不宁,舌淡苔薄……

  见郎中还在摇头,孙巧云皱皱眉,“郎中,你不能施针以救吗?”

  闻言抬头,见说话的是位丑女,郎中答道:“我行医二十年,医人无数。虽然家师教过,但是本人愚钝,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施针……”

  是啊,施不好一针两命啊,还不如见死不救,自己没什么责任,孙巧云心说。

  “那你有针没有呢?”

  “针吗?这我倒是随身携带……”说着,郎中从医箱中取出精心包裹的针盒。

  打开针盒,鑱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长针、毫针、大针,从3厘米到24厘米长短不等,九针皆备。看来,这郎中的师傅倒真是个用针的高手了。

  见到针,孙巧云心里有底了,这与妈妈以前用的针没有太大区别嘛。

  拿针在手,孙巧云先问这媳妇的男人,“我有个办法,也许可以救你媳妇一救,不过,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你说救还是不救呢?”

  那男人连声说“救”。那媳妇的婆婆也说:“反正现在人已经这样了,死马当成活马医吧,唉……”

  有了这话,孙巧云拿针慢慢向媳妇走去……

  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孙巧云心中默想,看准穴位,两针已出。

  等了半晌,没什么结果。

  孙巧云拿起第三根银针,刺入足三里。

  室内极静,等了半晌,却见产妇猛动,接着“呀”的一声,然后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

  “好了,好了,是个胖小子呢……”那媳妇的婆婆高兴地喊着。

  “仙姑啊仙姑,只有仙姑才有这样的医术啊……”郎中向孙巧云连连作揖。

  “这没有什么呀,医书上写的清清楚楚的嘛……”孙巧云轻描淡写地说。

  “虽然医书上写有,但是这认穴的工夫,仙姑你是如何练成的呀?”

  “哦,从小修习,自然而会……”

  “唉,我就是从业不精啊,当年先师只传了这盒针,未及传授针法,便撒手人寰,虽然本人习之甚久,却总认不准这穴位呀,是以从不敢轻易施针,既然仙姑你有如此医术,这针盒,我还是赠与仙姑你吧……”

  郎中把针盒拱手相赠。

  孙巧云是如何学会这施针之术的呢?

  
  第一卷 无盐丑女 第14章 采桑养蚕

  原来孙巧云的母亲出身中医世家。

  由于父母工作都忙,孙巧云从小便被送到了外祖父家。

  在外祖父家与表哥表姐为伴,每天做的最多的游戏就是闭了眼睛闻中药辨药名,互指全身辨穴位。

  孙巧云似乎很有这方面的天分,中药名记得多,记穴也极准。

  外祖父看了极为喜欢。

  再后来,表哥表姐都上学了,孙巧云便成天坐在外祖父身边,看外祖父给人看病,耳濡目染中,孙巧云学到不少知识。

  孙巧云上小学时被母亲接回家。

  上学后,孙巧云的针灸功底慢慢被淡忘。

  后来的一次意外,让孙巧云重新认识到了她的长处。

  有一天,妈妈出诊去了,偏偏这时一位患头痛的病人找上门来。

  眼见病人头痛难挨,自己学习也学不下去了,妈妈却还没回来,孙巧云随口说了一句,“要不,我先给你施一针?”

  虽然学过针法,孙巧云从来没有实用过,这时候痛极了的病人却像见了救星一样地说:“行啊,现在,我是生不如死啊,来一针吧……”

  就这样,孙巧云一针下去,万幸的是,病人竟真的不痛了。

  等妈妈回来,病人连夸她的女儿能干,却把妈妈吓了一身冷汗,这万一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呢?

  那年孙巧云才十三岁。

  后来,妈妈就有意传授给孙巧云更多的针灸知识。

  妈妈不在的时候,孙巧云也帮忙处理了不少问题。

  考大学的时候,妈妈曾建议女儿报考中医学院,却不料女儿由于从小缺少母亲关爱,孙巧云竟厌倦了行医生涯,那时候的她觉得还是爸爸的职业好:成天坐在屋子里研究古文字……所以,她就报考了中文系,却不料院校给她调剂成了历史系,实在不愿复习的她将错就错……

  这一系列经过孙巧云是不会说出来的……

  面对媳妇家人的千恩万谢,孙巧云只付之淡淡一笑。

  钟离家的丑女儿会针灸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找孙巧云治病的人慢慢增多。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所有找上门的病人,孙巧云都以礼相待。

  这一天,田嫂把孙巧云找到家里,先是东拉西扯,最后说到正题,也是想找孙巧云给自己看上一看。

  原来田嫂一直以来,总觉得下腹坠胀痛,并月经不调且来时量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郎中多为男性,她又不好意思找来观看。孙巧云问了半天,判断出她是附件炎,便让她排尿后取仰卧位躺好,腹部穴位用1。5寸毫针刺入,得气后,每穴予以艾条1节温针灸,而后告诉她,此法每日1次,1O次为1个疗程。

  千恩万谢后,田嫂又叫出了自己十五岁的女儿灵儿,原来这灵儿自从去年月经来潮,每次均出现小腹胀痛,胸肋胀满的感觉,经量少而不畅,色紫黑并有血块,每次潮期4—5天,症状随之逐渐消失。此月月经又将来潮,女孩害怕,问孙巧云可有办法缓解。孙巧云便知这是痛经。取皮下针刺中极、三阴交、血海,针后10分钟腹痛渐减、留针30分钟。孙巧云告诉女孩儿,每日1次,共3次。下次月经前3天,按上法连针3天,连续几个月就会好了。灵儿连田嫂都对孙巧云感激不尽。

  从田嫂找孙巧云后,来找孙巧云的女人逐渐增多,孙巧云逐渐发现了问题:这时代的女人得病的不少啊,大多是慢性炎症。

  想了一想,孙巧云想出了原因。

  原来这与人的卫生习惯有关,这个时代的人不常洗澡的,那么男女同房前,清洗的次数想来也少,男人的细菌啊什么的很容易带进女性的身体,难怪她们会得病了……

  想到这点,在与妇女们采桑的时候,孙巧云就有意识地给妇女们讲一些保健知识,妇女们也喜欢围着孙巧云,听得是津津有味,觉得与孙巧云在一起很长见识。

  除了矫正妇女们的卫生习惯,孙巧云还告诉妇女们最好的保健办法还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越来越多的妇女要求孙巧云教她们女子防身术。

  时间长了,在教妇女们女子防身术的时候,孙巧云有意采用了军事化管理:即把妇女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学得早、学得好的带一些学得晚、学得差一些的,大家慢慢共同进步……

  其实什么面貌丑不丑的,主要是人心在做怪,孙巧云自己本来不丑,她心里也认定了现在的丑是一种暂时现象,所以,她自己没把丑当回事儿。她自己不当回事儿,时间长了,妇女们也就习惯了她的丑样了……

  ******** ******** ******** ********

  家家户户的蚕床都已经备好,今年,钟离婆婆也备好了蚕床……

  鲜嫩的桑叶吃进了蚕宝宝的肚子里,人们欣喜着,等待着……

  采桑在孙巧云看来,是最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桑林成片,采桑女穿行于青枝碧叶间:

  “度水春衫绿,映日晚妆红。

  钏声时动树,衣香自入风。

  钩长嫩枝曲,叶尽细条空。

  竞采须盈手,争归欲满笼。”

  贺彻的《采桑》诗经常浮现在孙巧云的脑海里,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念了出来,被大家学去,到处传颂……

  蚕宝宝很能吃,人们一日两餐,蚕宝宝每天至少4餐,清早、中午、下午、晚上。钟离婆婆严格控制着蚕宝宝的食量,以免浪费。只是晚上才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钟离婆婆反复告诉孙巧云,小蚕要用嫩叶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