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纥是铁勒第二强部,有六万户,此时却也分作四部,东部较弱,有不过万余户,在薛延陀归隋后,立刻向隋表示了归顺,接受了册封。

    西部是依附阿史那咄苾的,南部依附阿史那俟利弗,北部最强,有两万余户,自立为可汗。

    阿史那俟利弗派特勤阿史那塔奇格为北部总管,领所部三万(其时阿史那俟利弗连步利设所部,已经不足二十万,实在拿不出更多),在依附自己的几个铁勒人部落的协助下,防范北部。

    就在韦云起收服薛延陀诸部的时候,阿史那塔奇格领着所部和南部回纥以及两个其他的铁勒部落进攻了依附阿史那咄苾的西部回纥。阿史那咄苾本已经集结了五万部众(包括部分铁勒人,他自己的突厥兵力也已经只有十余万),本欲救援西薛延陀部,见阿史那塔奇格要抄自己的后路,只好先抵挡阿史那塔奇格,等到将阿史那塔奇格击退,隋军已经收服了薛延陀。

    阿史那咄苾大怒,出兵劫掠属于阿史那俟利弗的部落,阿史那塔奇格自然也集兵相抗。

    韦云起趁机于六月初一即起兵攻击西回纥部,平灭该部,三千户逃归其他部落,俘获八千余户归属东回纥。隋军再接再厉,很快就把南回纥击溃,南回纥首领归降,因为部众已经不足万户,虽然也挂名“可汗”、“都督”,只是封到个侯爵。

    北回纥很识相,见到其他三部已经都归了隋,也赶紧派来使者,表示效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河西狼烟
    实力最强的薛延陀、回纥两部都已经归顺,剩下的就好解决了。突厥又不是亲爹,跟着谁混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这方面,大隋比突厥大方多了,何必死心眼?

    漠北宣抚司与铁勒各部,私下都有联络,只是隋军未至,首领们也就心怀观望,而今见是如此,自然是赶紧归顺。少数几个执迷不悟的,韦云起一边武力打击,一边私底下招降纳叛………想当首领的是大有人在。到了八月初,铁勒九部约四十万户,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全部归附,倒是封了十六个“可汗”、都督,郡公五、县公七、侯爵四,大者四万余户,小者数千户。

    隋军主力在南,铁勒诸部在北,阿史那咄苾龟缩在西边,阿史那俟利弗夹在中间苟延残喘。形势似乎对大隋十分有利。

    五月的太原,虽然没有南方的炎热,却也已经暖了起来。

    前线捷报频传,使得我轻松不少,这一日,带了许安和十几个侍卫微服出了河东道观察使府邸(而今已经是我的临时行宫)。

    从府邸到沈莺寄寓的丁氏别院,还有两里多地,我一不乘马(我的骑术一直不佳),二不乘轿,一行人缓步而行,倒是可以好好看看这一方都会的气象。到太原许久,其实并未真正看看太原城的街景,今日倒是难得的闲情逸致。

    走过一处集市,耳边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小蕊,把那个拿给我看看。”

    我循声望去,却是兰儿和一个贴身的侍女,皆身着男装。

    我在许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许安立刻差遣了一个侍卫,去唤兰儿过来。

    兰儿见了我,就要请安,被我示意:“在外面,就免了吧。”

    “父……亲大人可是要去莺……莺姨处?”

    “你不必问了,朕……真是不像话,你一个姑娘家,何以穿成这样?”

    兰儿俏皮地一吐舌头:“穿着男装,在外面才方便啊!省了许多麻烦。”

    “看来朕……真是该教你的母……母亲好好管教你了。不好好在家里呆着,跑到外面做什么?”

    “我约了个朋友,一同去晋祠看看,正在等他。”

    “在外面小心些。”

    “想要欺负我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兰儿在宫里,对武学一直比较上心,贵妃说过她多次,她都是我行我素的。

    我摇头苦笑:“你这个样子,不知道将来哪个婆家敢要你。”

    莺儿抚琴吟唱的,正是我极喜欢的《笑傲江湖》,巧儿趴在我的膝头上,捋我的胡子玩耍。

    莺儿一曲吟完,见巧儿的样子,嗔声斥道:“巧儿,不要失礼。”

    “又不是在宫中,无妨,无妨。”我说道,把巧儿抱起,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虽是宫外,总不能失了礼仪。”沈莺将孩子抱过。

    “你啊,反倒越来越拘束了。”

    “你近来气色,倒是比在东都时候,更要好上几分。”

    “北边战事不错,自然宽心。前日接的张须陀的捷报,说是你哥哥领人攻破了突厥王庭,虽然不曾擒得阿史那俟利弗,却也大挫突厥人的威风。”

    沈莺闻言,关切地问道:“哥哥可好?”

    “你放宽心,他已经平安回到了定襄,我已经下旨,封他冠军侯,这可是当年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封号。”

    “你如此抬举他,我只怕遭人妒忌。”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沈莺如今,的确是处处小心。

    “以他封公亦无不可,而今只是个侯爵,已经是委屈了。”

    北线战火纷飞,南线自然也不能平静。

    不过,由于阿史那咄苾和阿史那俟利弗都已经非常小心,捕捉大规模歼敌的战机,也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隋军的骑兵,大致分作三万人一股,在漠北搜索了两个月,却始终未能找到敌军主力。期间倒是发现了些突厥部落,将其迁至漠南或者漠北若干被隋军较为严密地控制了的地区,连上此前所迁,达到十万余户。

    本着“以突治突”,西部原本被阿史那咄苾控制的一部分地区,被划给了阿史那达度,而阿史那钵苾和阿史那叱吉的地盘,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隋军在漠北挑选了几个水草丰美之地,建立起新的基地。与漠南不同,漠北的基地并没有什么牢固的土城,只是围了两层拒马,以防卫步兵。漠北基地数量少,但驻军则要多上许多。

    漠北不筑土城,是因为到了冬季,大军难以逗留,留下土城,反而可能“资敌”。

    至于安全,每处基地,都有三营步兵,凭借拒马和强弩,以阿史那俟利弗或者阿史那咄苾目前的实力,要想攻破,实在也不是什么易事。

    六月中旬的陇右,骄阳似火。

    自西汉武帝设郡以来,张掖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处要地。

    这些年,因为朝廷鼓励与西域的贸易,张掖已经愈加繁荣,官道上来往的商队,可谓是络绎不绝。

    这一天的西门外,八品折冲校尉郭定,领了十几个兵士,如往常一般给过往客商勘验“关照”(通关文牒)。虽然已经是正午时分,关前依旧排着长长的队伍。

    突然,商队中有人发出惊呼,原本井然的队伍也骚动起来。郭定抬眼望去,北方可见一股漫天的黄沙。

    “大沙暴?”郭定暗想,可是看看今日的天气,浑然不似平日里沙暴来临时的天气。

    隐隐的,郭定感觉到大地在颤抖。

    突然,城楼上的士兵发出警报:“突厥人!突厥人!”

    这时,已经可以清楚地听到马蹄声了。

    守城的隋军费了很大的力气关闭城门,收起吊桥,突厥人就已经冲到了护城河边。方才郭定坐过的那个草棚,顷刻间便已被踏平。

    城外,尚有许多的商队来不及进城………为了及时关闭城门,很多的商队被挡在了外面,此刻浑如一群待宰的羔羊,转瞬被狂暴的突厥人吞噬的干干净净。

    阿史那咄苾出动八万骑兵,侵入陇右。

    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原本,大家都以为,突厥人而今自保都已困难,遑论出击?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突厥人天生就是战士,或者说,是强盗。

    对于他们,攻击是最好的防守这样的话未必有,但这样的观念,却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

    相比之下,陇右的确是软肋。

    隋军的主力,西起五原,向东抵辽西而转北直至呼伦贝尔湖。

    但是五原以西,正如我前面所述,布置的军力,不过两万左右,且多数并非精锐,防范的重心,也在西面的西突厥而非北面。

    而五原以西的陇右,却与东突厥有着近千里的交界,只是因为地广人稀,又是大漠,水草不丰,以致被忽视了。

    按照朝廷的规制,郡丞虽然是一郡的副职,却是要负责指挥一郡兵马。

    张掖因为是边关要地,倒是也有一千战斗力有限的地方部队。

    出任张掖郡丞的年轻人,名叫柴绍,正是唐国公李渊的女婿。柴绍本承父辈之荫,有个不大的功名,却也算上进之人,大业十年开科取士,他是第一批的进士,分到陇右某县做县丞,政声颇佳,又有自己家和老丈人的双重人脉,几年下来,倒也做到了从四品的郡丞。要知道当时,武将积功升迁很快,文官则要慢得多。

    柴绍整顿守军,又急忙发动当地强壮百姓上城助守,不过也只数千人而已。

    郡守已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柴郡丞,敌军势大,如何是好?”

    “大人不必惊慌,适才下官已经趁敌未至,派出了一批快马,通知各县严守城池,各护百姓,并且转警敦煌、武威等郡。”

    “哎呀柴大人,其他郡县,自保都难,本官心忧的,乃是如何能够保得张掖城平安。”郡守急得已然是满头大汗。

    “大人,朝廷塘报,我军多次大捷,突厥元气大伤,此番来犯,不过是狗急跳墙,想来数万来犯之敌,此刻全在我张掖城下,其他各郡趁此时机,坚壁清野,河西虽然广阔,然出产有限,只要敌不能得资,必难持久。”

    “柴大人虽然言之有理,然今敌已在城下,如何可得持久?”

    “我已经令报讯敦煌的信使,要继续换驿马转伊吾郡鱼大人处,武威等郡,也必会转奏朝廷。”

    “可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即便鱼大人能来,他手中官军,也极有限。”

    柴绍一笑:“下官给鱼大人的奏报里,是请大人严守敦煌等处,不必来援。”

    “哎呀!”郡守闻言,愈加紧张了,“我张掖城小兵寡,大军不能来援,却当如何是好?”

    “大人放心。鱼大人有西防之职,手中兵马,又是有限,贸然来援,不仅不能解张掖之围,恐将为敌所乘。但是下官以为,朝廷必不会弃张掖于不顾。”

    “可是柴大人,朝廷就是从五原调大军来,只怕也得旬月。”

    “大人,下官以项上人头担保,若不能守到援军解围,这头颅,大人尽管拿去。”

    郡守苦笑道:“柴大人,张掖若是不保,我这头颅还不知道在哪里,如何管得柴大人的头颅?也罢,一切仰仗柴大人,希望能够如大人所言。”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收服黑水
    征讨黑水虽然是四月间,但是大军集结出征,却也已经到了五月。五月,正是东北苦寒之地用兵的适宜季节。

    当时的黑水,西为思慕部,活动在今天的黑龙江北岸西伯利亚地区;东为莫拽皆部,活动在黑龙江下游的东岸;北为郡利部,活动在黑龙江入海口;南有南北黑水两部,活动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两岸。还有窟说部,活动在今天的俄罗斯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其实黑水靺鞨原本还有南方乌苏里江两岸的越喜部,不过该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归附了大隋,首领受封为越喜都督,归都护靺鞨将军府节制。

    按照部署,李子雄的室韦军负责攻打思慕部,李密的靺鞨军负责攻打南北黑水和莫拽皆部,去年骚扰隋地的,主要是这四部。

    五月上旬,李密军在两水交汇之地(今俄罗斯伯力一带)击败南北黑水部联军,“斩俘逾千”,不久,南黑水首先归顺。然而十天以后,却在山地丛林中被北黑水和莫拽皆部联军设伏,损失三千之众(主要还是靺鞨人)。南黑水复叛,李密领军退回两水交汇之地,立下城寨。六月初,黑水三部两万余人攻打城寨,却损失近半………这些黑水勇士太小看隋军守城之能了,不过夜怨不得他们,他们以前根本连像样的城都没有见过。靺鞨都督们的“城”,除了南部几个还不错,其他的连“土围子”都算不上。

    不过畏于山地丛林黑水人设伏,李密也不敢率军轻入。

    相对而言,反倒是李子雄的西路,进展要顺利得多。

    剿抚相济,这是李子雄在征室韦时就已经用的得心应手的。

    五月中,李子雄领兵大败思慕部,斩首千级,俘两千人。

    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得要展示实力,先树威,然后才可“议和”。

    很快,李子雄把两千俘虏全部放了回去。

    放俘,既是树恩,也是扬威。

    这一招,的确使得思慕部人心浮动。但是思慕部的大酋长依旧不愿俯首称臣。

    首战大胜后,李子雄领兵驻扎在“河边之地”………今俄罗斯远东地区布列亚河与黑龙江交汇处。五月底,思慕部大酋长领兵攻击隋军,反被击败,又损失三千之众。数日后,李子雄再释放被俘者千余。

    六月初,思慕部大酋长塔格塔之弟塔姆提葛联络小酋长七人,擒塔格塔和不愿归附的小酋长四人,归降李子雄。李子雄奏报朝廷,封塔姆提葛大思慕部都督,领八部,又开释塔格塔等,立为小思慕部都督,领四部,思慕部遂平,却是后话。

    同样是在六月,李密出兵袭击南黑水部,擒斩南黑水部大酋长罗帕,立其侄阿佳为南黑水部都督。那阿佳早已暗中与隋军暗通款曲,李密得以收服南黑水,却是因为阿佳暗为内应。罗帕子阿力克领部众千余北走,投奔莫拽皆部,莫拽皆部大酋长以女妻之。

    六月,陇右张掖。

    柴绍把困在城中的数十支商队首领召集起来。

    “诸位,突厥人贪婪残暴,诸位想必已经看到了,日前不能逃入城内的几支商队,人员皆为所杀,货物全被抢走,倘使张掖城破,诸位可以想见。”

    商人们议论纷纷,一个汉人商队首领道:“大人,今突厥犯境,我等既为大隋子民,当为国家效力,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