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979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书 1979年-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    *
    《记忆犹新》(In  Memory  Yet  Gre…en),艾萨克·阿西莫夫著,美国双日书店出版。
    本书副题是“艾萨克·阿西莫夫自传,1920—1954”。
    阿西莫夫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写作的范围极广,从莎士比亚到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从圣经到冥王星,几于无所不写。他的科学幻想小说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他的著作已被译成三十种文字,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底亚语及世界语。阿西莫夫平均每日写六千字,有时写到一万字。
    《记忆犹新》是他第二百部作品,是他的自传,叙述他随父母自俄国移民美国,成长为科学家,以及他如何写作《基础三部曲》和《夜幕》。他头三十年的成就等于几个人的一生作为。他显得有不平凡的思想,因此被称为“国家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
    双日书店为纪念阿西莫夫第二百部作品的出版,将陆续重印他早期的科学幻想小说。第一卷《时间与土地的极限》,包括长篇小说《天空中的砾石》、《永恒的终极》和短篇小说集《广阔的土地》。第二卷《星球的囚徒》,包括长篇小说《如尘的繁星》、《空间的潮流》和短篇小说集《火星人的风尚及其它故事》。另外还将出版一种普及本,《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集》,内容包括科学小说及神秘小说。
    荷顿·密夫林公司同时又出版了一本阿西莫夫的《作品第二百号》,内容包括为读者所欢迎的小说选集。     (容)
    *    *    *
    《节日》(Great  Days),唐纳德·巴塞尔姆著,美国法雷、斯特劳斯及吉劳书店出版,7。95美元。
    这是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第六本短篇佳作选集。巴塞尔姆在美国,有的批评家认为他受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是美国的新小说派,但也有批评家认为他是实验派。总之,他的作品一变传统的写作手法,而有他一己特有的风格。当前美国有许多新起的作家都想学巴塞尔姆的写法,据说他是从海明威以来,有最多模仿者的一位作家。但是小说家狄安·约翰逊评巴塞尔姆此书为“精采得无法模拟,带着泰然自信、对事物题材予以新的深度,而且不加插图。我们希望他的模仿者从此落入茫然失措的混乱之中,因为现在人人该清楚,谁也不能象巴塞尔姆那样写作巴塞尔姆式的故事了”。
    约翰逊还说,对巴塞尔姆的故事,你怎么理解都行,他也不在乎。本来写双关性寓言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令人有混乱之感,尤其一般人都认为寓言是不该引起混乱的。好处就在于巴塞尔姆所写故事,既使那些专在《纽约客》杂志中找寻可以逗乐的寓言、笑料和双关语等等的轻松读者,念来津津有味,也吸引那些爱思索、反复诵读和进行猜测联系等等的读者们。
    约翰逊指出巴塞尔姆的对话,有其独创性,说起话来如梦呓,而且语带双关。这些话音代表男的,女的,充满希望或是默想的,既滑稽、悲惨,又俏皮,各个搭配得很紧凑。这说明巴塞尔姆的故事,都能相互配合,很象一箱精心选择的道具,由读者搭配使用,可以比全盘陈列起来要发挥更大的效果。
    (容)
    *    *    *
    《不眠夜》(Sleepless  Nights),伊丽莎白·哈威克(Elizabeth  Har…wick)著,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1979年出版。
    哈威克在美国文坛很有声望。她以文学评论著名,是美国有权威的书评杂志《纽约书评》(请注意,与《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不同)的编辑顾问,曾与已故诗人劳勃·洛威尔结婚。
    哈威克新著小说《不眠夜》,只短短151页,但出版后,很受人注意。因她难得写小说,而这书女主角也名伊丽莎白,有点自传性,特别引起读者注意。
    哈威克出生于南方肯塔基州,自幼即爱写作,后来到纽约哥仑比亚大学就读,也住过欧洲。现住纽约城西区,坐镇纽约文化界,因纽约西区是纽约文化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她的早年创作是1945年的《鬼样的爱人》,1955年的《简单的真理》。1962年她出了一本散文集《我自己的看法》。1974年出了散文集《诱惑与背叛:女人与文学》。
    在这本自传性的小说中,情节不一定有头有尾,曲折引人兴趣。但她在书中介绍各种人物,性格刻划很深切,有男有女,背景不同。她显然是用生活经验,来写这部作品。她否认这是自传,但承认无论那个作家,免不了以本人生活经验做材料。《不眠夜》情节的线索与哈威克本人生涯相同:女主角出生于肯塔基,到纽约、波士顿、欧洲写文为生,现住纽约西区等。(鼎)
     
  《苏菲的选择》(Sophie’s  Choice),威廉·斯代朗(William  Styron)著,兰登书屋1979年5月出版。
    美国南方小说家威廉·斯代朗自从于1967年出版了惊动文艺界与社会人士的《奈德·透纳的招供》(The  Confessions  of  Nat  Torner)后,有十二年没有出版重要小说。这次的《苏菲的选择》的出书,又是美国文艺界一件大事。斯代朗于1925年出生于南方的弗吉尼亚州,于二十六岁时写了第一部小说《躺在黑暗中》(Lie  Down  in  Dark…ness),一举成名。此后写过1953年的《长征》(The  Long  March),1960年的《将此屋放火》(Set  This  House  on  Fire)。《奈德·透纳的招供》是关于一个内战时代黑人叛徒的故事,曾获1967年普列兹奖(Pulitzer  Prize)。

    《苏菲的选择》化五年心血而写成。故事带自传性,有三个主角:一是年轻的叙述者(显然是作者本人),在所租住的屋中,遇到一个美丽的波兰妇女苏菲。苏菲是纳粹德国集中营的生还者,久经沧桑。第三个主角是一个纽约犹太人。这三个人——一个是美国南方高贵门第出身,基督教为背景的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一个是曾受纳粹迫害的波兰天主教徒妇女,一个是纽约的才华卓越的犹太人——所发生的三角关系悲剧,便成为本书的主要情节。
    此书受到相当佳评,也将在英国出版,并已被选入《每月读书俱乐部》的本年七月推荐书目。本书又已由一电影制片商以五十余万元购得制片权。          (鼎)
书讯
周舜武/益民/翟松年/王永红/姜/容/鼎
马克思很喜欢的一本书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随着祖国科学的春天的来临,社会学也回到了百花盛开的社会主义学术园地。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九年这门学科停顿了近三十年,人们对它都已陌生,希望了解一些社会学的情况。但是这多年来它是一个禁区,过去的早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需要,新近的以及外国的也无人问津,都接不上头了。让我们就借一部有名的著作——《古代社会》来谈谈,通过它所提供的社会学的材料、观点、方法等等,来逐步了解这门学科吧。
     
    《古代社会》是十九世纪美国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的一部名著。恩格斯在一八八四年二月十六日的一封信中,特别提到马克思“很喜欢这本书”。的确,马克思在一八八一年五月到一八八二年二月,曾对《古代社会》做了“十分详细的摘录”,还加上一些评语和说明,补充了有关著作的材料和论点,计划写一部关于原始社会的书,“联系他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可惜,马克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计划,就于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逝世了。
    恩格斯执行了马克思的遗言,依据马克思对《古代社会》所作的详细摘要和摩尔根原著提供的材料和观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于一八八四年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不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列宁也称道摩尔根唯物地解释了氏族起源的贡献。毛主席也曾指出马恩都很喜欢摩尔根的著作,并且认为摩尔根关于印第安人的研究支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观念。
    革命导师们对《古代社会》及其作者的推重,是对探讨社会现象、从事社会调查的研究工作者最大的鼓舞。
     
    摩尔根象许多社会学家一样,都是从社会调查入手,从实际情况出发的。他以毕生精力从事美国印第安人的社会关系、生活及历史的研究,对古代希腊、罗马的社会情况,以及他当时还残存的一些部落社会也作过长期的考察。恩格斯认为他“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摩尔根的著述很多,一八七七年出版的《古代社会》是他的影响最大的著作。如今,一般非专业的读者对其中探讨的问题和大量调查、考证的材料,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兴趣了。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正如恩格斯说的,“摩尔根的某些假说便被动摇,或甚至被推翻了”。因此,一般不一定逐章逐节地去研钻,但他的研究精神、调查方法和基本观点,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且“新搜集的资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导致必须用其他的原理来代替他的基本观点。他给原始历史研究所建立的系统,在基本的要点上,迄今仍是有效的。”这是恩格斯八十多年前说的话,这多年来无疑地情况有了更大的变化,摩尔根的好些见解以至创用的名词术语都嫌陈旧了,不过他的贡献仍然应受到尊重,特别是在肃清“四害”在理论上制造的混乱这场斗争中,这部名著又象当年反对资产阶级唯心的以及神学的谬论一样地闪灼着战斗的光芒。      
    摩尔根善于把社会学人类学的社区调查、个案调查等方法结合运用,也非常重视把实地的调查材料和历史资料相互配合相互印证。他抓住氏族这个原始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的与社会的单位,深入调查,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探索出了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氏族组织在原始社会中的真实意义的学者。所谓氏族“就是以共通的祖先、以氏族名称相区分、以血缘关系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血族团体。”摩尔根论定氏族组织是全体人类都曾经经历过的阶段。恩格斯特别指出:“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团体中找到了一把解开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摩尔根“确定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的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这样就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这个评价中,我们看出在一个社区中进行的缜密细致的社会调查,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研究后,可以提升为很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可以成为革命的战斗武器。
     
    摩尔根还较早地提出了按生产技术的发展程度,作为原始社会分期的标志。在《古代社会》中,他按生活资料生产技能的水平,把原始社会分为野蛮的、开化的和文明的三个时代。过去学术界曾经采用过他的分期法。自然,由于时代、科学资料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这个分期法和他的其他一些看法都有缺点,现在一般都不沿用了。而且,如原始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也不象他所认为的只是取决于技术的发明,而是决定于整个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他的思想毕竟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马克思也很重视他的看法。在关于《古代社会》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一章的“摘要”中,马克思很强调的摘下这一段话:“人类在地球上获得统治地位的问题完全依附于他们(即人们)在这个领域一一生活资料的生产——中的技术。人类可以说是在食物生产这一领域达到绝对支配地步(?!)的唯一的生物。人类进步的伟大时代多少和食物来源的扩大直接相符。”由此也就可以想见,那种胡说什么只要“革命”搞“好”了,“颗粒无收也没关系”的谬论是何等反动而又无知!
     
    摩尔根能在学术上取得很高的经得住检验的成就,因为他在科学研究中始终如一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肃认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事艰苦的社会调查,尽力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他付出了自己的全副精力,而且对研究对象又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投身印第安人部落,坚持四十年之久,作为义子把自己化为部落成员,因此他能全面地深入细致地洞悉这一濒于灭亡的民族的各种情况。恩格斯说:“他的著作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劳动。他研究自己所得的材料,到完全掌握为止,前后大约有四十年。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这本书才成为今日划时代的少数著作之一”。
    由此也可看出,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苦性,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呵!而对于探究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来说,社会这个研究对象,复杂而多变动,不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室那样比较稳定和比较便于控制。从事这种工作,需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社会与组织的支持,还必需有摩尔根那样的毅力,要有比较长期的有持续性的工作时间,比较稳定的工作条件和细致的作风,从事反复的观察调查研究,才有可能搜集比较真实的资料,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分析,得出比较可信的结论。当我们正面对着纷繁的社会问题需要研究时,更要学习摩尔根的严谨学风,和为学术研究献身的精神。
     
    摩尔根是位十分忠于学术事业的学者,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恩格斯说他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的。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从事科研还不可能直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只能靠自己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摸索。正如在旧中国白色恐怖下,有些知识分子冒着危险追求马列主义真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