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人帮"兴亡-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是会变的。江青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她在俞启威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段革命的道路。她到了上海以后,在晨更工学团里工作,表现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她后来进入上海戏剧界、电影界,明显地表现出争名夺利、爱出风头等等问题……后来,随着地位的变化,她越走越远,以至篡党夺权,成了〃四人帮〃的头子,成了反革命集团的头子,成了历史的罪人。〃   

  徐明清于1990年1月12日给笔者来信,感慨万千地写道:   

  〃十四年,对一个人来说,太长了!〃         

虹桥门户网。  

第161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4)         

  〃路线偏差造成对革命同志的精神、肉体的摧残、折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内耗!〃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刘志坚和秦桂贞〃翻身〃   

  〃中央文革〃副组长刘志坚是被江青打倒的,遭到了长期监禁。   

  那是1974年9月28日,毛泽东主席正聚精会神地听着秘书念着长长的名单。他从这年春天起,患老年性白内障,视力渐衰,不能亲自阅批文件,要靠秘书念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庆典即将举行,有关部门报来了出席国庆招待会并拟见报的两千多人名单。   

  毛泽东主席听毕,提出要增加萧华、李力群、侯宝林三人,又问及商震是否列入。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名单进行讨论,〃遵照主席精神,又加刘志坚一人。〃(见周恩来1974年9月29日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北京东城,一条行人稀疏的小胡同……拐棒胡同,那里的一座四合院在沉寂了七个春秋之后,忽地热闹起来。   

  29日那天,一辆轿车停在四合院门口。来人奉中央之命,正式通知软禁在那里的刘志坚:〃从今天开始,你自由了。明天,你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二十五周年招待会。〃   

  喜讯来得那么突兀,刘志坚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急急如律令:洗澡,理发,赶制新军装……裁缝在给他量了身材之后,当天就做好一套崭新的军装送来,以便他翌日能出席国宴。望着那红的帽徽和领章,刘志坚百感交集,泪水模糊了视线。   

  奉命监禁他达七年的部队撤走了,换上了原来的警卫员为他警卫。炊事员回来了。久别的那辆〃吉姆〃牌轿车,又回到他的身边。夫人刘莱瑛,也和他团聚了。一夜之间,他从〃囚犯〃跃为首长,可谓天渊之别。   

  翌日傍晚,〃吉姆〃送他来到熟悉的人民大会堂。年逾花甲的他,穿着一身新军装,步入宴会厅,见到抱病前来主持国庆招待会的周恩来总理,屏息聆听周恩来致祝酒词。许多人对于曾被〃打倒〃的刘志坚的突然〃亮相〃于公众场合,投来惊讶的目光。   

  10月1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在报道昨晚国庆招待会的消息时,提到了刘志坚的大名。全国各大报所载国庆招待会出席者的名单中,也都印着〃刘志坚〃……这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的名字。   

  〃哦,刘志坚出来了!〃这,成了当时全国关注的新闻。   

  10月3日,叶剑英元帅召见了刘志坚中将,详细询问了他的种种情况,特别问及了他的身体状况。   

  四个多月后……1975年1月13日至18日,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刘志坚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年3月,刘志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当时的院长为宋时轮上将。   

  5月,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召见刘志坚。不久,刘志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第一政委。从此,他在西南边陲这一重要的军事岗位上,干了七年多。   

  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0年,刘志坚冤案才得以正式平反。   

  在正式平反后,年已古稀的刘志坚,被从昆明调回北京。   

  他的三个子女,在〃文革〃中曾受他株连,天各一方:   

  长女原在中央美术学院学国画,被调离北京,到兰州那山沟里的〃五·七〃干校劳动;         

§虹§桥书§吧§。  

第162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5)         

  二女儿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文学理论,被分配到东北一所中学教书;   

  小儿子在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山西阳泉煤矿当工人。   

  随着刘志坚正式平反,一家五口人分处五个地方的局面总算结束。   

  年近八旬的刘志坚将军,住在北京西城。在宽敞的客厅里,我与他以及他的夫人刘莱瑛长谈着。客厅里,挂着舒同题赠的李白的诗。他的记忆力仍很不错,往事历历在心头。   

   回顾〃文革〃初期的往事,他感叹道:〃当时,虽然自己对一些问题有看法,想不通,但是也并不很清楚。我主管军队的宣传工作,一方面身不由己,另一方面我当时对毛泽东主席处于迷信状态,所以对〃文革〃的错误也不是一开始就看出来的。对于〃文革〃,我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秦桂贞受江青迫害,也吃尽苦头。她骂江青是〃妖怪精〃。她恨透了江青。   

   终于,1976年10月,她听到了〃妖怪精〃给抓起来的消息,兴奋得失眠了!   

   终于,她请人代笔所写的关于她受江青迫害的材料,上了揭发江青罪行的中共中央文件,印发全国。   

   终于,1980年11月,她登上中国民航班机,飞往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邀请这位普通的妇女,作为被害人,出庭控诉江青罪行。   

   她住在北京当时第一流的京西宾馆。   

   一天,法官忽然来到她的房间,郑重其事地对她说:〃秦桂贞同志,在公审江青之前,我们请你协助完成一项任务。〃   

   〃什么事?〃她连忙问。   

   〃关于对你的残酷迫害,我们提审了吴法宪,他承认了,作了交代。可是,江青矢口否认,态度非常恶劣!〃法官说道。   

   秦桂贞一听,怒火顿起,说:〃这妖怪精……〃    

   〃我们想请你辛苦一趟,到监狱去,去看一看江青。〃法官说:〃我们估计,她以为你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想赖账!〃    

   法官还拿出一本旧相册,上面贴着蓝苹的许多剧照,秦桂贞一眼就认出,这是她当年送给蓝苹的。法官还拿出从秦桂贞家抄去的那些蓝苹照片。   

   秦桂贞马上站了起来,跟着公安人员离开京西宾馆。    

   汽车驶出北京城。   

   大约两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一片熟悉的景象:高墙,铁门,到处是岗哨。   

   这不就是秦城监狱吗?   

   秦桂贞兴奋起来:〃哈,妖怪精,我们〃对调〃啦……那时候我住的地方,今天你来住!〃   

   随着公安人员步入秦城监狱,秦桂贞见到一个女人裹着一件蓝色的棉大衣,翻起海虎绒衣领,倚墙坐着,在那里晒太阳。此人面色白里透红,戴着一副紫色秀郎架眼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养神哩。   

   秦桂贞细细一瞧,不是别人,正是〃妖怪精〃!   

   秦桂贞怒不可遏,对着〃妖怪精〃大声喊道:〃蓝小姐,我来了!〃   

   江青一听这熟悉的声音,立即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吃惊地望着她,终于喊了出来:   

  〃阿桂!〃   

   江青居然伸出了手,想跟她握手哩。   

   秦桂贞才不会跟〃妖怪精〃握手。她义正词严地对江青说:〃我对你那样好,你对我那样狠!你是一条毒蛇!〃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这样一句朴素而深刻的话,回敬了〃旗手〃。   

   江青顿时脸色煞白。   

   秦桂贞一扭头,理都不理,走了。   

   秦桂贞大约走了十几步,忽然听得背后传来一声狼一样的尖叫,令人毛骨悚然:〃阿桂──〃   

   那是江青拖长声调,在那里喊她。江青的声音中,仿佛闪现了一丝负疚、羞愧之意。         

。▲虹▲QIAO书吧▲  

第163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6)         

   秦桂贞连头也不回,上车去了。   

   过了几天,法官又来到京西宾馆,笑着对秦桂贞说:〃那天你去了以后,江青承认了对你的迫害,态度也不像以前那样嚣张了……〃   

   秦桂贞笑了。笑得那么得意。   

   她说出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终于时候到了!〃   

   在我访问秦桂贞的时候,她伸出双腕,上面还留着当年手铐的凹印。她说这是蓝小姐留给她的〃纪念〃。   

   今日的秦桂贞,依然一人独居。她已搬到一幢花园洋房的底楼居住。她告诉我,这是老东家许慕贞小姐的房产,免费给她居住。   

  她说,许慕贞小姐和丈夫郑汝顺先生对她极好。她指着屋里的电话对我说,这电话就是他们给我装的。许小姐、郑先生现在香港,每隔些日子,总是给她打电话,问寒问暖。她生病,他们汇钱来给她。她指着屋里的微波炉说,那是许小姐和郑先生的孩子宝宝送的。宝宝,如今的〃大名〃叫郑丽波。她在美国学有成就,很有出息。她感叹地说:〃这才叫好有好报!〃   

   她还说及,北京的中共高干夫人们也很关心她。内中特别是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妹妹于璐琳,对她最为关心,曾帮助她解决了医疗转院等问题。   

   当我跟她作了长谈,回到家中,又接到她的电话。她说,要补充一句:〃我跟〃妖怪精〃同岁,我看到她死在我的前面,我好开心!〃   

   1998年8月20日,我去看秦桂贞,开门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我以为姑娘是秦桂贞的亲戚,一问,才知道是秦桂贞的保姆。当了几十年保姆的秦桂贞,如今也有保姆照料她!   

   她前些日子因糖尿病住院。她说,幸亏有保姆照料。不然,她这样的孤老太婆,真不知怎样生活下去。   

   她告诉我,当时正在香港的宝宝,专程赶往上海,看望她,使她非常感动。   

   如今,每天清早六时,她就由保姆陪着前往花园走走,到八时回家吃饭。身体还可以。   

   她从冰箱里取出冰西瓜、冰淇淋招待我,看得出,她的晚年生活过得不错。   

   她拿出当天中午收到的从美国寄来的宝宝的信。信中有十几张照片,既有宝宝半个多月前看望她时的合影,也有重新放大的宝宝小时候和她一起拍的照片,还有宝宝作为〃票友〃演出京剧《宇宙锋》的剧照。   

   我回到家中,接到郑汝顺先生从香港给我打来的电话。郑先生说,秦桂贞刚刚给他去电话,说是我去看她。我说,郑先生一家这样多年无微不至照料秦桂贞,真是难能可贵。郑先生马上说,秦桂贞在他们家多年,已是他们家庭的一员。所以,关心她、照料她,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可惜的是,他们夫妇远在香港,女儿又在美国,只能在经济上帮助秦桂贞,不能亲自照料秦桂贞,所以拜托我有空常去看看她。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那位与秦桂贞同机被秘密押往北京的作家峻青。   

   峻青被江青投入监狱达五年半,精神受到极大的损伤。   

   经过他的妻子和女儿的多方奔走,1973年7月的最后一天,峻青在北京突然接到通知,说是经过〃审查〃,他〃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当天,全身浮肿的他,来到北京平安里中央直属机关招待所,见到专程从上海赶来的妻子于康,以及上海作家协会〃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丁师傅,还有他在北京的弟弟孙海峰。   

   翌日下午,他在妻子和〃工宣队〃丁师傅的陪同下,乘坐火车回上海。   

   然而,江青为什么要下令逮捕他,他却始终不清楚。         

BOOK。←红←桥书←吧←  

第164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7)         

   1980年12月10日,峻青从电视中看到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讯吴法宪的情形,内中涉及他在〃文革〃中无端被捕。   

   据吴法宪交代:   

   1968年2月,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开会。散会时,手里拿一本书,问吴法宪:〃吴胖子,这个人你知道不知道?〃   

   吴法宪见到书名《黎明的河边》,作者峻青。   

   吴法宪对江青说:〃我不知道。〃   

   江青指着书的作者说:〃这人在上海,是上海作家协会的负责人,你给我到上海把他捉到北京来。〃   

   吴法宪有点为难:〃我不认识他,怎么捉来?〃   

   江青声色俱厉道:〃怎么捉来,你自己想办法嘛!〃   

   吴法宪不敢再问了。   

   就这样,吴法宪在上海抓了峻青,并押送到北京,但是连吴法宪也不知道江青为什么要抓峻青!   

   峻青说,他与江青从未见过面,素不相识,无怨无仇。他至今还没有弄明白,江青为什么要抓他!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江青的铁窗生涯   

  江青在1981年1月25日被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到了1983年1月25日,她被改刑为〃无期徒刑〃。那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六条:〃死刑缓刑期间如有悔改表现,可改刑为无期徒刑。〃江青谈不上〃悔改表现〃,但是以这样用词讲究而巧妙的理由为她改刑:〃没有以极端的方法抗拒劳动改造。〃   

  其实,在1981年1月,当特别法庭决定判处江青〃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时,就已考虑了二年期满时怎么处理。   

  伍修权曾这么谈及:   

   〃至于〃死缓〃二年以后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